周笛,音樂人、作曲家,1968年生於重慶,1989年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上學期間與朋友成立搖滾樂隊“黑馬樂隊”。1991年來到北京,與朋友成立搖滾樂隊“指南針”,在當時紅極一時。同時開始給其他歌手作曲,其旋律環繞周遭,成為人們記憶的一部分。而今宅居天通苑,喜歡踢球、軍事、電玩以及吃四川火鍋。
你一定會唱周笛寫的一首歌,卻叫不出他的名字。周笛的許多歌都是KTV的暢銷曲,比如孫楠的《拯救》、羅琦的《回來》《隨心所欲》、江珊的《夢裏水鄉》、陳琳的《你的柔情我永遠不懂》、陳紅的《這一次我是真的留下來陪你》……有雅有俗,有的搖滾,有的爛大街,這些旋律已經成為我們記憶中的一部分,停留在上世紀的90年代。
“隻是想知道在北京,我們算老幾”
1991年,周笛來到了北京,與幾個朋友一起,在三元橋附近的一所平房裏安頓下來。那時三元橋還是傳說,周圍一片農村景象,他們幾個人睡過通鋪,互相取暖著度過了在北京的第一個冬天。
事實上,在那之前,他們在成都生活安逸,幾個誌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一支搖滾樂隊:黑馬。“威震西南三省”,周笛這樣形容。他們平時演出、教課、生活無憂。“隻是想知道在北京,我們算老幾”,周笛說,這是北漂的原始衝動,來到北京之後,他們給樂隊重新取了名字:指南針。
上世紀90年代初,北京的地下文化開始浮出水麵,各種搖滾樂隊紮堆出現:黑豹、唐朝、眼鏡蛇、超載、輪回……“那是一個金戈鐵馬的年代”,周笛說。他領銜的指南針樂隊是少有的外省樂隊,他們都畢業於專業院校,有著很好的音樂素質,很快在各種派對上混出了名聲。
然而他們一直苦於沒有好的主唱,直到羅琦的出現。周笛回憶說,當時一個朋友把羅琦帶過來,周笛叫她隨便唱首歌,羅琦說:我唱一首《我是一隻小小鳥》吧。羅琦高亢的聲音令周笛欣喜萬分,當時就決定由羅琦擔任樂隊主唱,那一年,羅琦16歲。
你的柔情我永遠不懂
北京的日子充滿艱辛,也有快樂。他們趕上了搖滾最繁盛的光景,幾支樂隊成為一個拚盤,到全國各地走穴演出。指南針的第一張專輯由周笛操刀,一時名聲大噪。
他也開始嚐試著給別的歌手寫歌。所有人都覺得一個搖滾歌手寫不了流行歌,但是一首首耳熟能詳的流行歌曲都在周笛筆下流淌而出,有的上了電視拍成MTV,很快就流傳到大江南北。
已經去世的歌手陳琳是周笛的重慶老鄉,而她的成名曲也出自周笛之手:《你的柔情我永遠不懂》,這首歌由他作曲,洛兵作詞,完成於1993年。如今周笛回想起來,恍如一場夢境,而那些歌曲也恍惚讖語。周笛在聽到陳琳自殺的消息之後,很久緩不過勁來,在陳琳追悼會上,他送的花圈上寫了兩句話:“你永遠不懂,我永遠不懂。”
20年反把他鄉作故鄉
周笛像一隻魚,鑽進北京的漩渦中。搖滾火爆過後是長久的沉寂,周笛開始專注於作曲,退身幕後。
以黑馬的身份一起來北京的兄弟也各自安生,從事著與音樂相關的工作,周笛堅持鍛煉,每周踢兩場球,他的場上身份是前腰,他喜歡滿場飛的感覺;沒事就宅在家裏玩電子遊戲,他最愛二戰題材的電玩,也喜歡聊軍事,聊起不同武器的型號與性能,就滔滔不絕。20年前,他剛剛來到北京,那時正是冬天,寒冷從每一個關節滲入骨縫,那是他對北京的第一印象,而今他久居此地,說著略帶重慶口音的北京話,反把他鄉作故鄉。
“20年了,好像一轉瞬,你覺得靠譜嗎?”周笛有點自言自語。這時他正聊到上世紀90年代的外交人員公寓每個周末的爵士演出,跟他一起演出的有劉元、梁和平、古三,台下一片漆黑,演出結束,燈亮了,周圍傳來潮水般的掌聲……
致北京客
我前些日子回了成都,呆了半個月,每天起來吃喝玩樂曬太陽,晚上去酒吧,人很快就懈怠了。所以我每次回成都都不會超過半個月。北京有各種各樣的好,也有各種各樣的不好,但是我生活在這裏,早已經容納了它,就像這個城市早已經包容了我。
對於一個音樂人來說,個性、創新、原創、包容是最重要的原則,能有這種氛圍的城市,中國隻有北京。而且還有一個有意思的事:即便我是重慶人,我每次去外地,別人也不會介紹我是重慶人,而是會介紹我是北京來的,是北京人。
“流行音樂20年,可以簡單地歸納為一句話——從西北風到中國風。”周笛淡淡地說:“這不是一個輪回,而是一個巨大的提升過程,到了中國風這一步,內地流行音樂才算是有了自己的魂兒,能在世界上立住了。”
從1991年來到北京,已整整20年。從指南針樂隊獨領潮頭到給90後寫歌,周笛幾乎做過流行音樂的各個角色,自己就是一部音樂史。
你可能對這個名字陌生,但你一定唱過他寫的歌:羅琦的《隨心所欲》《選擇堅強》、江珊的《夢裏水鄉》、陳琳的《你的柔情我永遠不懂》、陳紅的《這一次我是真的留下來陪你》、孫楠的《拯救》……
一段夢的旋律
周笛是音樂圈著名的跨界高手,學板胡玩搖滾,組樂隊,又同時作曲,可以寫激昂的搖滾,又能作詩意到骨子裏的柔情。1991年剛來北京的時候,周笛組建了自己的樂隊“指南針”,就在指南針樂隊大紅大紫,唱響全國的同時,柔情似水的《夢裏水鄉》、《你的柔情我永遠不懂》誕生了。風格差異之大,以至於朋友和不少圈裏人都不禁問:“這是一個人寫的嗎?”
“《夢裏水鄉》真的是做夢夢出來的,在此之前我甚至都沒去過真正的江南水鄉。”直到2011年春天,《夢裏水鄉》誕生十多年後,周笛才到江南水鄉去真正體驗了半個多月。而這首歌的創作,頗有夢幻色彩。“那天我做夢,耳邊老是有段旋律在環繞,睡到半夜,幹脆起床,把它記了下來,一氣嗬成,完稿之後,淩晨4點多就去敲洛兵的門。”洛兵開門,周笛遞稿,兩人一句話都沒說。送完稿子,周笛繼續回去睡覺,而洛兵開始打著手電筒為這首曲子填詞,天亮之前,《夢裏水鄉》就誕生了:春天的黃昏/請你陪我到夢中的水鄉/讓揮動的手/在薄霧中飄蕩/不要驚醒楊柳岸/那些纏綿的往事/化作一縷青煙/已消失在遠方……
“《夢裏水鄉》首唱並不是江珊,但她演唱的版本更加溫暖。江珊唱歌是玩票,正是這種放鬆成就了好作品。”周笛很看重音樂的自然天成,“好作品都是一氣嗬成的。”
出手不凡的周笛成了各路明星爭相約稿的對象,在音樂製作上,周笛也越走越遠。“《你的柔情我永遠不懂》本來是為那英量身定做的,後來因為檔期等原因沒有錄製,臨時從重慶找來陳琳,一下子唱紅。”同為重慶人的周笛是陳琳的好朋友,“特別哥們兒那種,加上老鄉,交流很痛快。”對於陳琳的自殺,周笛始終想不明白,“她在人前是一個特別開朗、性格剛強的人。可能是性格的兩麵性,我永遠不懂。”周笛共為陳琳寫過5首歌:《你的柔情我永遠不懂》《溫柔的距離》《害怕愛上你》《我在飛,卻飛的好累》《展翅高飛》。“現在看,調子都太悲了,不知道這會不會影響到她的情緒。”對此,周笛甚至有些自責。
走出中國風才是對音樂的“拯救”
“西北風,應該算是內地流行音樂的第一波,大程琳的《黃土高坡》唱響,包括田震的《我的家鄉並不美》等,但西北風是脫胎於民歌,土味兒太重,隻能算是音樂向現代音樂轉型。”音樂圈浸淫20年,讓周笛對流行音樂的判斷變得非常理性,“到了方文山、周傑倫的中國風出現,20年中國音樂的現代化,可以說終於有拿得出手的東西,有了屬於自己的魂兒了。”
在周笛看來,中國風已經能嫻熟地運用西方音樂的技巧和手段,包括最流行的Rap、Hiphop等,但骨子裏是濃厚的中國味道,表現的也是深沉的中國情緒,以及中國人特有的感情。周笛說,雖然中國風還沒有足夠強大,除了方、周外,其他類似的嚐試並算不上很成功。但中國的流行音樂已經有了獨特的氣質,這是個巨大的進步。
很多音樂人認為,當前網絡衝擊下口水盛行,音樂快餐充斥。“網絡曾經幾乎摧毀了傳統唱片業,但也確實成為音樂傳播的最主流渠道,學會利用適應它是時代趨勢。但音樂是直擊心靈的東西,要出精品,不能太口水,更不能太依賴技術,隻注重流行,而對音樂本身輕視。”周笛說。
美國“9·11”事件時,周笛在家看了一夜的電視直播,被深深地震撼,被災難刺痛,情感聚集成百轉千回的旋律,演繹出後來被孫楠唱響的《拯救》。“音樂說到底是情感的節奏,失去這個基礎,就是音符的堆砌,現在的技術已經可以做到不用你唱,完全可以拚出一首歌曲來,但聽那樣的歌兒,你會感動嗎?”說到激動處,周笛又點起一支煙。
人物簡介:
周笛,音樂人、作曲家,1968年生於重慶,1989年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上學期間與朋友成立搖滾樂隊“黑馬樂隊”。1991年來到北京,成立搖滾樂隊“指南針”,紅極一時,後轉向幕後,成為眾多流行金曲的締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