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月13日電 政協委員張樹華最近在全國政協會議一次討論中指出,中國在學校教育和職稱評定等方麵“過度重視”英語的做法,正令這個國家30多年前興起的“英語熱”陷入一種“自我折磨、自娛自樂”的怪圈。這番言論一時間引發熱議。
目前,英語是中國大學入學考試的考核科目,也是大學必修課。同時,英語也是研究生招錄考試的必考科目。
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情報研究院院長張樹華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分散了很多大學生學習專業課的精力,而且令很多專業成績優異而英語欠佳的學生失去讀研究生的機會。
一名文字學領域的研究生導師在網上慨歎,很多連語言學和文字學基本常識都缺乏的大學生,仗著英語好來讀文字學研究生課程,專業水平低,令其“實在是無語!”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顏世富留言說,過度強調英語“害人不淺”,令許多研究生將“主要精力浪費在學英語上。”
北京外國語大學一名英語老師向新華社記者表示,很多學校英語教學采取“灌輸方式”,讓學生“死記硬背”應付考試,這跟“應試教育”體製有關。
很多人在專業領域的實際工作中並不能用到英語,但隻要參加專業技術職稱評定,就必須經過外語考試這道門檻。張樹華認為,“這顯然沒有必要。”
“現在人人都學英語,從幼兒園就開始,過度‘泛英語化’造成了很大的資源浪費。而且英語教學與應用嚴重脫節。”張樹華說道,“雖然我們花了這麽大力氣學英語,但還是學得不好,真正把英語學得好的頂端人才,尤其是還能熟知兩國文化的外語人才仍然稀缺。”
他認為,中國要治理各個教育階段的“英語崇拜症”。對於專業人員職稱晉級和幹部提升,在外語水平要求上不能搞硬性的“一刀切”。同時,要改進當前英語教學的方向和方法,重視相關的應用教育。
也有網友表達不同觀點,認為英語屬於工具性學科,對於中國人加強國際交流具有長遠意義,而專業研究人員更需學好英語,涉獵國外優秀論文,才能有更出眾成就。
中國的“英語熱”可追溯到30多年前中國改革開放之初。中國人意識到,需要提升外語能力加快中國與世界交流的步伐。1982年初,電視上開始每晚播出的英國廣播公司英語教學節目《跟我學》成為很多人的共同記憶。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英語熱”持續升溫。從“文曲星”電子詞典到可以通過不斷重複錄放來幫助糾正英語發音的複讀機的風靡,再到以提供托福等英語出國培訓課程為主的教育機構新東方的商業成功,都成為這一風潮的注腳。
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告訴記者,中國的英語考試正變成一種“行政評價”。英語考試作為升學和職稱評定必須通過的“門檻”,很多人學習目的帶有功利性,而非為了提高語言能力。“行政評價應該退出教育評價體係。”
熊丙奇建議,中小學應該將英語作為選修課,大學招生時也應采取更多元的評價標準,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職業發展規劃來決定是否學習英語。
偶學了好幾種語言,現在就剩英語了。國內的人也是考完就忘,用的是大腦不同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