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不很明了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卡紮菲的糊裏糊塗政變

(2011-08-22 14:03:32) 下一個

卡紮菲:“我要像烈士一樣死在這兒”

新華網

1986 年,美國前總統羅納德 裏根曾貶低卡紮菲為“中東的瘋狗”,並派戰機轟炸利比亞,炸死的60 人中包括其養女。到了2008 年,小布什政府宣布全麵恢複與利比亞的外交關係,美國國務院官員形容卡紮菲是“一個有個性和經曆的人”。不過,這位阿拉伯國家中在位時間最長的領導人似乎已無法靠這兩個特質拯救42 年的統治了。

瘋子卡紮菲的糊裏糊塗政變 

從1969 年9 月1日,卡紮菲兵不血刃地推翻伊德裏斯王朝建立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至今已有40 多年。

卡紮菲和薩達姆曾被視為阿拉伯世界的“革命雙雄”,1969 年的兩場革命造就了他們獨特的地位,並均具有桀驁不馴的秉性。卡紮菲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世人對他的評價毀譽參半。在本國和部分第三世界國家的眼裏,他是“大救星”、“民族英雄”、“革命領袖”;而在歐美人的眼裏,他是“狂人”、“瘋子”、“恐怖主義支持者”。而今,強力鎮壓能否製止動亂尚待觀察,但人們似乎看出一個長期禁忌的破綻:軍事強人卡紮菲的權力也有有效期。

卡紮菲走到政壇中央極具戲劇色彩,那個據說預謀了10 年之久的軍事政變,從頭到尾混亂無序、陰差陽錯。1969 年9 月1日,政變開始。27 歲的卡紮菲命令助手米海什乘飛機前往首都的黎波裏組織軍營的接管工作。當米海什到達班加西機場時,發現飛機已滿員。幸虧一個機場官員是他的朋友,總算走了後門上了飛機。到了的黎波裏機場,他攔了一輛出租車駛向軍營,下車時居然糊裏糊塗地把武器和子彈丟在了車上。在班加西,卡紮菲親自出馬,將其吉普車裝滿子彈,一馬當先地率領軍隊去占領班加西電台。當他走到半程回眸一望,卻驚訝地發現,在前往班加西的路上,竟然隻有他一個光杆司令。原來,在前一個岔路口,他的隨行車隊朝著貝卡軍營方向開去了。

更為可笑的是,負責占領國家廣播電台的軍官開車繞城一周,竟然沒有找到電台,隻好原路返回。負責接管的黎波裏城外防空部隊的領隊指揮著600 名士兵,到行動時才發現隻有1050 發子彈可供使用,平均每名士兵1.5 顆,好在一路沒有遇到任何抵抗。就是這樣一場倉促上陣、漏洞百出的軍事政變居然獲得了成功。政變發生時,留守國內的王儲兼首相哈桑 裏達王子則在王宮中喝得酩酊大醉。

開推土機撞開監獄釋放政治犯 

卡紮菲是個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的行動常常令人難以捉摸。這是因為他從小在沙漠裏長大,過慣無拘無束的遊牧生活,加之上學時喜歡看烏托邦和無政府主義的書籍,因而養成了放蕩不羈的性格。

1988 年,卡紮菲親自開推土機推倒的黎波裏監獄的大牆,放出400 名政治犯。卡紮菲是一個反美主義者,但他對釋放在黎巴嫩和菲律賓扣押的西方人質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當他憂傷時,這位文學愛好者不是醉心於文學創作,就是一人到沙漠的帳篷裏靜思。

一次,卡紮菲思考問題時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他決定立即去埃及會見納賽爾總統,並吩咐助手馬上給他準備直升機。可是,負責卡紮菲安全的衛隊正在沙漠裏訓練,助手打電話讓他們趕快派衛隊來。可卡紮菲卻擺了擺手說:“不用叫了,來不及了。”於是,卡紮菲孤身一人乘坐直升機去了開羅,而且連埃及方麵也沒有打招呼。直到飛機在開羅上空盤旋,納賽爾才知道卡紮菲來了。

卡紮菲的能耐讓他俯視一切 

卡紮菲執政超過40 年,他的傳奇故事在的黎波裏的大街小巷流傳。那裏的人們似乎都相信他能帶著大約有六百萬人口的利比亞走向繁榮。即使在遭受西方經濟製裁多年後,這裏也是非洲生活最富裕的地區之一,國民享受義務教育和完善的醫療體係。走在的黎波裏整潔的街頭,你會錯以為自己身在歐洲小城。

國際社會的抨擊、壓力,恐怕不會讓卡紮菲在意:畢竟示威者公開喊出了“顛覆口號”,一個曾被加上“支持恐怖主義國家”、“流氓政權領導人”頭銜的政治強人,當然顯然更加不會顧忌“國際名聲”、“外界壓力”,而對直接喊出“卡紮菲下台”的“違法分子”手軟。一些民間組織和利比亞示威者憤怒地表示“要追究卡紮菲的罪責”,這實際上不僅是利比亞反對派一直想做的( 班加西等地素有“利比亞的火藥桶”之稱),更是西方世界一度公開表示要做的,但問題在於,誰來給貓戴上鈴鐺?

血雨腥風之時,卡紮菲突然從“外逃謠言”中顯形,他在講話中稱自己為“一個戰士”。“利比亞需要光榮,利比亞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巔。”他呼喊道,“我是一個從帳篷裏開始鬧革命的鬥士……我將像烈士一樣戰鬥到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