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不很明了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胡溫為林彪含蓄正名(香港《開放》雜誌,2007年9月號)

(2007-09-08 10:37:58) 下一個
陳破空/籍中共建軍80周年,中國軍事博物館推出“國防和軍隊建設成果展”,一身戎裝的林彪像,赫然現身。官方媒體報道時,用“實事求是”、“客觀態度”、“尊重曆史”等詞匯予以詮釋。展覽館處長明確表示:“以後不再醜化林彪。”顯然,該處長的表態,絕不代表他本人,乃是傳達中共高層的意向。林彪於1971年出走並墜機身亡後,一直遭到毛澤東和中共官方的徹底否定。胡溫為林彪含蓄正名,是對官方曆史結論的顛覆,惟采取“隻做不說”的低調手法。
林彪案,天下奇冤

正如毛澤東一手炮製的其他冤案一樣,就中共黨內而言,林彪案,也是一段天下奇冤。毛、林二人,從早年就開始合作。林彪所部,是毛澤東的嫡係,嫡係的嫡係。打硬仗,打惡仗,衝鋒在前,撤退在後,都是林彪及其所部。應該說,很長時間,林對毛忠心不貳。

林彪具有卓越的軍事天賦,被稱為“戰神”。中共贏得內戰,林彪當推首功,他為中共打下三分之二以上的江山。但林的結局和下場,卻極為悲慘:駕機出走,折戟沉沙,葬身荒原。毛澤東與林彪,其合作起家及關係結局,猶如太平天國時代的洪秀全與楊秀清。毛林故事,活脫脫就是洪楊演義的翻版。隻是,論下場,林彪比之楊秀清,情由更冤。

毛擁有中共黨內的最高地位,與林的鐵杆支持,密不可分。直到文革伊始,毛在黨內已經失勢,劉少奇的威望如日中天。毛要打倒劉,奪回權力,黨政係統已經無從依靠。毛便死死拉住體弱多病、而又手握軍權的林彪,猶如抓住救命稻草。

豈料,毛打倒劉後,竟又憑空對林猜忌、生疑。因為有人提出設國家主席,毛就懷疑林有野心,要取毛而代之。整死劉之後,毛已經容不得在他之外,任何人還有“威信”。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偏偏在中共黨內,林彪威信奇高,林所在陣營,是唯一可以與毛抗衡的營壘。毛林關係結局,應證“伴君如伴虎”。針對1970年“廬山會議”的黨內些微爭議,毛非要林作檢討,林是硬骨頭,偏偏不吃毛那一套,頂回去,毛便決意滅林,拔除心頭大患。1971年,毛林終於攤派。毛澤東南下,一路無端咒罵林彪,一路造林彪的謠。林知毛加害之心,被迫出走,最後墜機身亡。

林上飛機,原先的目的地極可能是廣州,想到那裏避禍。但周恩來和毛澤東聯盟,下令關閉全國機場,並管製機場燈火。此時,最大的可能是,林的飛機在黑夜中飛行,無法取得導航,無從辨識地麵,即便飛到北京機場,甚至飛回山海關機場,都無法著陸。飛機在天上兜了一個大圈之後,被逼向北飛,被逼出走,飛出國界。究竟是因為飛機耗油太多而墜毀?還是毛下令發射導彈擊落?或是蘇聯方麵導彈擊落?至今還是一團謎。三叉戟的黑匣子,至今還攥在俄國人手中。

海內外眾多研究林彪的專家學者,達成基本共識:林彪被逼出走,絕非“叛國投敵

”,而屬“政治流亡”。林對毛沒有謀反之心,毛卻對林有加害之意。

謀刺暴君,林立果是當代英雄

至於林彪兒子林立果,及其“571工程紀要”,林彪應不知情。但林立果意圖謀行刺暴君,卻值得史家大書特書。

二戰時期,一個叫做施道芬格的德國人,曾經謀刺納粹暴君希特勒,可惜沒有成功

。如果施道芬格謀刺希特勒成功,可以拯救多少猶太人、德國人、和其他各國無辜民眾?同理,如果林立果謀刺毛澤東成功,可以讓多少中國人免於饑饉、迫害、和死亡?

林立果提出的“571工程紀要”,以當時的曆史條件看來,幾乎是一份難得的具有人道與民主彩色的變革綱領,讓我們隨意檢視其中的內容:毛“是一個懷疑狂、虐待狂”,毛“把國家機器變成一種互相殘殺,互相傾軋的絞肉機”。毛政權是“披著馬列外衣的封建王朝”,毛是“中國曆史上最大的暴君”,實行的是“法西斯主義”。

毛澤東和“四人幫”批林立果,拿“選妃”來做文章。事實上,中共高幹子弟或親屬,都搞這一套。林立果不是皇帝,用“選妃”來比喻,並不恰當。說毛“選妃”,才更恰當。對林立果來說,不過就是要找一個對象,而且是在母親葉群的主導下。最後,林立果找到一個叫做“張寧”的姑娘為伴,他真誠對待張寧,與普通人的戀情無異。張寧本人後來寫書(《塵劫》),證明了這一點。迄今沒有任何材料顯示,林立果在女人方麵花心或者胡作非為。連中共都造不出那樣的材料來。

施道芬格謀刺希特勒,雖未成功,卻以英雄的名義,載入史冊。同樣,林立果謀刺毛澤東,雖未成功,卻同樣是英雄,終將以英雄的名義,載入史冊。尤其在中國,那樣一個血雨腥風的年代,無數國人對毛頂禮膜拜、狂熱盲從,林立果不僅從中覺悟,還萌生刺殺暴君的大膽念頭,何其難能可貴?僅此一點,林立果堪稱當代英雄。其勇敢精神,堪與荊軻刺秦、施道芬格謀刺希特勒,相提並論。

人格對照,林高於毛

毛、林二人,雖都位居中共高層,但在性格、人格、人生觀等各方麵,都迥然不同。比如:

林彪和彭德懷一樣,都主張抗日,而毛反對抗日。在抗日戰爭中,中共方麵能夠提起的,隻有兩場戰役:一是林彪指揮的平型關戰役,二是彭德懷指揮的百團大戰。就這兩個戰役,都曾受到毛澤東的強烈反對和病態責難。林彪與國民黨軍隊合作開展平型關戰役時,毛連發五封電報給林,予以阻止,說不要暴露中共軍力,自我犧牲。但是,林以“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為由回拒,堅持把仗打了,而且打贏了。毛惱怒不已。後來,彭德懷發動百團大戰,毛更是嚴厲指責:“無端地把敵方引向我方。”後來彭受迫害,直到死,這都是“罪名”之一。毛的目的,隻是想讓國民黨和日本人去消耗,自己從中漁利,搶奪地盤,坐等江山。從此點而言,林彭等有民族氣節,而毛沒有,毛隻對奪權感興趣。

中共當政後,林彪和劉少奇、彭德懷、周恩來等部分中共高層人物一樣,主張建設,而毛卻主張破壞。美其名曰“大破大立”、“從天下大亂達到天下大治”。在毛的倒行逆施下,中國國民經濟遭到長達30年的嚴重破壞,經濟崩潰,餓殍遍野。

毛崇洋媚外,尤其喜讀馬列。臨死前,念叨“要去見馬克思”,認洋人而不認祖宗。林則相反,不讀馬列,隻認孔孟。林去世後,毛指使抄家,吃驚地發現,在林住處,隻有孔孟的書,而沒有馬列的書。毛為此下令“批林批孔”。與毛的數典忘祖迥異的是,林崇尚中國傳統文化,所以有“克己複禮”的信條。林甚至迷信中醫,而不信西醫。還自己研究中醫,為自己診病、開藥。

林彪是中共及其軍隊的開創者之一,但其人越到晚年,越是自我反思。越是遠離馬恩列斯,越是向中國傳統文化尋根。在普遍盲從的中共黨內,林的思想行為,可謂清醒,堪稱獨步。正如其自喻:“天馬行空,獨往獨來。”

從外交政策上,林彪趨向開放格局,展示大國氣度,主張與美國、蘇聯都友好相處,因而反對所謂“抗美援朝”。毛卻同美國對抗,與蘇聯翻臉,四麵樹敵,閉關鎖國,老百姓陪著遭殃。當中美關係即將解凍時,林彪流露罕見的興奮,對部下感歎說:中美關係被“耽擱了二十年”。

生活上,毛驕奢淫逸,腐化墮落。林則簡單儉樸,節儉自廉,連專車專列都不用,更不沾錢,以至於連人民幣都不認識。毛對部下異常殘暴,斥罵由己。林對部下卻寬厚仁慈,林因此備受部下愛戴,即便被打倒,仍受部下緬懷,女兒林立衡也終其一生,為父親辯護。從人格上來說,林彪遠遠高於毛澤東。

史料證明,林彪與彭德懷,是中共高層僅有的敢於當麵頂撞毛澤東的兩個人。在1959年整肅彭德懷的“廬山會議”上,林彪雖然說了“隻有毛主席能當大英雄”這種含義模糊的話,但當時,在人人爭相對彭落井下石的關頭,林卻是唯一為彭辯護的人:針對長征路上的一封信(毛責彭要奪取他的軍事指揮權),林明確表態,是他自己所為,與彭無關。

張戎書寫毛澤東,高文謙著墨周恩來,都屬極其成功之作,大有突破,影響深遠,可欽可佩。唯感遺憾的,是有關林彪部分:囿於官方材料(或延伸的官方材料),基於文革分野,對林彪及“九一三”事件的追述,仍然有欠客觀、公允、和全麵。

鄧小平妒忌林彪

毛澤東死後,鄧小平上台,為絕大多數被毛打倒的老幹部平反,唯獨林彪例外。原來,鄧有私心。鄧和林,同屬中共開國元勳中年紀較輕的一輩。林比鄧還小三歲。林在軍事上有奇才,鄧在政治上有作為,都被毛看重,而暗中列為“接班人”。林、鄧二人,於是成為政治上的競爭對手,嚴格地說,是鄧視林為對手,為死對頭。

建政初期,因林身體欠佳,深居簡出,鄧則活躍舞台,得毛重用,走紅了得。文革時期,鄧被毛打倒,林才走紅一時。暫時“靠邊站”的鄧,對林深為忌恨。所以,當林墜機身亡,鄧複出,形勢又反了過來。

毛死後,鄧掌權。按理,文革巨禍,毛是首惡,周恩來與林彪,或主動或被動,參與其事,都是助紂為虐。林介入文革早期,周則介入文革全程。但鄧為了保毛抬周,把文革中的汙水,盡都潑在林彪身上。事實上,中共建政後,林身體欠佳,深居簡出,行事低調。文革中走向前台,是毛硬拉林出來為他墊背。毛主張天下大亂,林則堅持盡量保持平穩,至少保障“軍隊不能亂”。毛大量打倒和迫害中共老幹部,林並不讚同。大量資料佐證,說林迫害老幹部,是毛的栽贓和嫁禍。就連賀龍、羅瑞卿這兩個案子,原先都說是林彪要迫害他們,現在查明,都是毛澤東一人做主,非要加害不可,與林毫無關係。

楊尚昆、胡耀邦等人都曾提出為林彪翻案,楊曾跟林立衡親口說,希望在他的有生之年,看到林彪獲得平反昭雪。但鄧不顧黨內外要求為林平反的呼聲,一手遮天,硬是將案子壓了下來。這個冤案,一懸就是幾十年。

胡溫尊林抑毛?

鄧出於私心的這套做法,也給胡溫當政,留下後患。原來,鄧主政時期,利用手中大權,大量提拔解放軍中二野(所謂“劉鄧大軍”)的人,排擠四野(林彪舊部)的人。以至於,在中共軍內,二野軍頭獨占鼇頭,獨霸天下。如張廷發、劉華清這樣的人,比比皆是。江澤民當政後,也與這些二野軍頭交好,繼續結成利益共同體。

江退休,胡接手。胡就發現,這些二野的軍頭,並不聽他的號令,江依然可以通過這些二野軍頭,牽製、乃至監控胡溫。加上政治局和軍委圈內,江係繼續把持黨政軍各處隘口,依然控製黨政軍各處要津。此時,胡欲突破軍內鉗製,啟用四野舊部,無疑是一個選項。借為林彪正名,可以製造機會。

從早期紅軍時代開始,林彪所部,就是共軍最大主力,之後,不僅是抗日時期主力,而且是內戰時期主力,還是赴朝作戰主力。與林彪相關的將士,遍布全國黨政軍係統。林被打倒後,四野將士受到排擠、打壓、乃至迫害,個個心懷怨言。胡溫恢複林彪名譽,正好安撫四野舊部,拉攏那些對毛鄧不滿、而懷念林的人,有利於鞏固胡溫在黨內軍內的地位。這大概是胡江權爭在軍隊問題上的直接體現。

僅今年以來,就連續發生兩起針對天安門毛像的反抗行動。有人向毛像潑墨,有人向毛像投擲燃燒物,焚燒毛像,充分表現民間對毛的深惡痛絕。當初,鄧小平的心思是,要繼續高舉毛的旗幟,就必然否定林,毛林不能兩立。如今,胡溫為林正名,將置毛於何地?是否尊林抑毛?

從中共黨內來看,林彪案,全屬曆史冤案。但對民眾而言,如何評價林彪及“九一三”事件,已經意義不大。中共禍國半個多世紀,欠下累累血債。作為最大的犯罪集團,毛澤東當推首惡,其他中共人物,也都難辭其咎。縱使林彪、彭德懷等,才具超凡絕倫,人品可圈可點,但畢竟誤上賊船,明珠暗投。灰色印跡,恐終難磨滅。

(香港《開放》雜誌,2007年9月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