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巴陵鬼話09年5月5日

(2009-05-06 09:42:00) 下一個
《百家講壇》主講人王立群教授稱“焚書坑儒”不準確,“秦始皇活埋的是術士而非儒生,坑儒之說帶有放大和誇張的成分”,並呼籲中學教科書還原真相。
王此言一出,便遭質疑。“巴蜀鬼才”魏明倫表示異議:“儒生是當時讀書人的統稱,術士是儒生的一部分,秦始皇活埋460個讀書人是血的曆史,其中許多人是無辜的。‘坑儒’再確切不過,何來誇張之說?”
王和魏爭辯的文章,我都看了,看的還很仔細。有感而發,寫了篇千餘字的東西,想發出去,繼而一想,自己不是史學家,不是學者,不是……於是刪了。
但由此我想到了郭沫若。這位史學泰鬥對秦皇的評價頗有些意思。
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初,郭沫若寫了《呂不韋與秦王政批判》。他說:            
“呂氏說‘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而秦始皇則是:天下,一人之天下也,非天下之天下也。他要一世至萬世為君,使中國永遠是嬴姓的中國。”“不讓任何人有說話的餘地”,“他的鉗民之口,比他的前輩周厲王不知道還要厲害多少倍。”
郭沫若的批判矛頭直指秦始皇的焚書坑儒。 郭說:
“這無論怎麽說也不能不視為中國文化史上的浩劫。書籍被燒殘,其實還在其次,春秋末葉以來,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種精神,事實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擊”。
“呂氏門下的那批學者,可能是完全被消滅了。然而……人可以誅滅,真理總是燒不絕的”。
但是,偉大領袖對秦皇及其坑儒卻是另一種態度:
1958年5月8日,在八大二次會議上,毛說:秦始皇算什麽?他隻坑了四百六十八個儒,我們坑了四萬六千個儒……我們與民主人士辯論過,“你罵我們是秦始皇,不對,我們超過了秦始皇一百倍;罵我們是秦始皇,是獨裁者,我們一概承認。可惜的是你們說得不夠,往往要我們加以補充。”
1966年9月23日,毛在會見埃及副總統沙菲時說:“秦始皇是中國封建社會第一個有名的皇帝,我也是秦始皇。中國曆來分兩派,一派講秦始皇好,一派講秦始皇壞。我讚成秦始皇,不讚成孔夫子。”
文革中,毛書七律一首:《讀〈封建論〉呈郭老》
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
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
麵對偉大領袖如此這般,郭沫若當然是要保持一致:由大罵秦皇到歌頌秦皇。
文革初,郭沫若公開表態:要把自己過去的書燒掉。緊接著駁焚書, 郭說:以焚書而言,其用意在整齊思想,統一文字,在當時實有必要。然始皇所焚並不多,書多藏在官家,民間欲學書者可就官家學習,此猶今之圖書館也。
郭沫若又在記遊詩中曰:“秦皇畢竟是雄才,北築長城南嶺開。”
……
如何評價秦始皇,原本來是個學術問題,盡可百家爭鳴。但一些學者時而說壞,時而說好,甚至心裏說壞,口頭說好。為什麽會這樣?學術“為政治服務”也,曆史為政治服務也。大躍進時,錢學森提供畝產萬斤的科學依據,科學也要為政治服務也。或曰:為領袖服務也。
60多年前,郭在《新華日報》上撰文疾呼:
“連話都不讓老百姓說,那是很危險的事。”
“曆史上任何一個朝代的文禁愈嚴,總是滅亡之期愈近。”
麵對蔣介石的屠刀,“郭沫若高呼:書是禁不完的,儒是坑不盡的,秦始皇是快死的。從左閭裏已經有篝火起來了”。
郭之言鏘鏘有力,擲地有聲。60多年後,這些話還未過時。隻是上《百家講台》的表演者,無人敢言。何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