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讀書有個毛病,不愛讀心靈雞湯,不愛讀人生指南。最近卻讀了一本,兩樣都算得上是,並且認為寫得很不錯,還組織了一個讀書俱樂部,專門討論這本書。它的名字叫作《過猶不及》,原文名為Boundaries by Dr. Henry Cloud and Dr. John Townsend。
這本書是人際關係類的經典書籍,估計不少人都有讀過。它有幾本“姐妹篇“,其中的”Boundaries with Kids”,我在大約八、九年前略微讀過一些章節。當時孩子們還小,自己當媽媽時間不久,有許多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的猶疑。正好有個讀書小組在讀這本書,就加入進去,聽為主讀為輔。感覺對自己幫助不是很大,隻記住了每次邊討論邊吃點心,那些homemade的點心很好吃。
這一次竟然讀起人生指南的緣由,主要是在上篇博文裏提到過的,開始回歸紙書,處於隨手抓一本書來讀都很享受的階段。剛好有朋友借了這一本給我,因為她知道我這幾年來身心都很疲憊,希望能夠幫我改善一些生活狀態,得到必要的休憩。
從小到大,我都是個心思過重的人。對家人對朋友,往往在他們還沒有想到之前,已經替他們想到了他們的需要,並且為此不住地奔忙,再困難也要做到自己所能的最最好,讓大家都滿意。這種性格,我曾經在博文“乖巧&懦弱”裏邊比較籠統地描述過: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2480/201110/24036.html
所以幾十年裏,總感到是在背負著沉重的背囊,go extra miles, for more people。走到一定程度,累極了,開始抱怨這些我愛護著的人們,對我的辛苦熟視無睹,任性地把擔子都丟來給我,壓得我透不過氣來。暗地裏我希望,所有被我“罩著”的人都能夠反省自己,leave me alone,別再對我提要求了,不要再讓我對他們的快樂與健康負責了。可是現實當中,我不敢說出自己的願望,怕傷害大家,寧可自己繼續苦哈哈地硬撐。
這本書卻讓我意識到,收支不能平衡,絕不單隻是一方的責任,肯定是雙方的問題。我不分主次,不懂放手,不敢說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跟別人之間不健康的相處模式,也訓練別人習慣了我的包攬一切,習慣了我沒有原則的付出和承受,習慣了我“愛操心”的個人風格。漸漸地,我越來越容易被他人情感趨勢所把持,為別人的歡喜而雀躍,為別人的難過而落淚,失去了屬於自己的喜怒哀樂。
閱讀的頭幾天,正好我的貧血情況加劇,HGB降到5.7。貧血是我一直都有的問題,但是過去兩年,把自己忙到無暇顧及身體。直到例行體檢當夜。驗血報告出來,值班醫生立刻打電話給我,催促馬上入院輸血。我當時睡得昏昏沉沉,突然電話鈴響,跌跌撞撞去接電話,第一個反應是:家人友人誰出事了?是生病麽?但願並不嚴重!
當被告知是自己情況危急,反倒立刻放鬆下來,對著電話開玩笑說:醫生您放心,我要是昏迷,一定記得打911讓他們接我去輸血。
掛斷電話,回到床上繼續昏睡。我太累了,如果現實允許,相信我能連續睡它三天三夜。
第二天,電話被打爆,各路醫生都來催我去急診部輸血。我懶得去,他們就又打電話給大俠,讓他勸我。我好奇地問我的主治醫生,我現在既沒暈倒也沒中風,你們幹嘛都那麽緊張?
醫生隻好耐心對我解釋,我目前的血液指標已經非常危險,之所以還能夠走來走去進行日常活動,一是因為身體器官比較年輕比較健康,所以除了心髒不適,並無其它重大的不良反應;二呢,我已經習慣了這種高壓生活,沒有仔細檢視自己的健康狀況,疏忽導致無知無覺;最後,雖然我目前沒有,但是如果不及時輸血,隨時都會暈厥和心髒病發,到那時候,我就知道自己病得厲害了。
輸血那天,帶了《過猶不及》慢慢地看,借來一支鉛筆輕輕劃幾條線當作摘抄,身外心內都安寧下來。如若不是身在醫院,大概都還在想著不該休息,要爬起來,好多事情等著我去處理。隻有在醫院,被各種管子束縛著,才能夠心安理得地躺在那裏,接受旁人的照顧。
這樣靜靜讀了幾章之後,閉起眼睛對自己說,從此要學習先愛惜自己,再照顧別人。我們都知道,如果飛機出事,一定是要先給自己戴好麵罩才去救助他人。可是在生活中,我們很多人往往忽略這一點,把自己擺在次序表的最底層。比如一個家庭,會按主次排列成老人、孩子、配偶、自己。而合理的排序,卻應該恰恰相反。要想在付出愛和關懷的時候心甘情願,就需要先自己擁有足夠體力與情感消費的儲備。如果隻是為了所謂的良心而感到不得不如何如何,那麽所有的付出,就都變了滋味,因為它們並非出於愛,而隻是出於無奈。
我這一代人從小所接受的奉獻觀,被灌輸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準則,對家庭對社會,都是如何讓良心來指引我們,如何做好事做正確的事,此刻卻在我心裏土崩瓦解。我對自己確認般地說:人與人之間無所謂虧欠,糊塗的良心不見得是好東西,如果不予正確使用,它就會導致錯誤的愧疚感。
打個比方。我們所受的教育,通常強調的都是:父母把我們養大成人,我們欠他們很多很多,即使以湧泉相報也遠遠不夠。我本人也曾經對自己的孩子們說過:“爸爸是為了你們,才放棄了中國的很多機會回到美國。爸爸媽媽也為了你們,還要繼續努力工作,否則早就可以舒舒服服退休,去周遊世界。“ 現在我很後悔自己這樣似乎很有道理的說話。當時我覺得自己是在培養有責任感有感恩心的好孩子,但是如此這般,不就是在複製一個我自己麽?我難道不就是一個這樣懂事的”好孩子“麽?可是,可是,在養育孩子的這個過程中,我得到了無以倫比的快樂了啊!我所給予他們的愛,不是他們強迫我給的,是我為自己所做的,是我自己幸福感的來源。那麽,他們真的欠我什麽嗎?
不,我和孩子之間,誰也不虧欠誰。我們彼此的關係是應該不帶附加條件的,發自內心的愛的自然外在表現。他們今天再小,我們明天再老,都要擁有獨立的人格,無需脅迫對方為自己的感情負責。這樣的一種關係,才是健康的關係。
我開始為這次貧血的問題感恩。如果不是軟弱至此,可能還在原地踏步,不會重新審視幾十年來的習慣性做法與想當然。如果不是今天自己的血液維持不了自己的健康,回頭看到往日負累重重之時的實際身體狀況,大概還不會想到心疼一下自己。
比如夏天回國,去黃龍,日夜兼程,整個人每一分鍾都在煎熬當中,卻又要努力不讓旁人看出我的辛苦。剛下纜車,尚未登山,就已經呼吸困難。氧站工作人員留意到我麵如死灰,以為是極端的高原反應,給我雙份氧氣,同時勸我立刻出山,否則性命堪憂。現在回顧,心髒一定在貧血的重壓下快不行了,可是我那時,隻記得為自己拖累了大家的行程害大家擔心而不斷自責,罵自己身體不爭氣,沒用,玩兒都玩兒不動了,還能幹嘛?甚至為了自己獨自“享用”了雙份氧氣而心存不安。
醫生說她沒見過像我這麽拚了命去忍耐的人,身體差到了那種程度,還在進行日常生活,表現得跟沒事人一樣。我隻有苦笑了,心想盡管體力精力都已突破極限,但分還有伸縮的餘地,我都會再伸長一截,再多走一裏,因為那是大家在等候的。周圍的人們不過隻覺得,我做的是我能承受的小部分而已,因為大家一般都是這樣的,隻做能力的一小部分。隻我自己最清楚,我從來所做的,都是我所能承受的全部。再多一點,我就垮了。
無論身體還是情緒,無不如此。表麵看去稍有不好而已,其餘一切照常運轉。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啊。如果不及時了解到自己的極限,那根皮筋,總有拉斷的時候。而最終拉斷它的,可能隻需一陣輕風的力度。
輸血之後,手掌和嘴唇上都有了血色。我能記憶的日子裏,它們沒都是白色的。大家習以為常的一些健康指症,在我這裏都習以為常地不存在。我這個時候,都不知是該高興,還是該難過了。
回到《過猶不及》,其實讀到三分之一的時候,一度不想再讀下去。它把我的過去和現在,性格深處以及原生家庭的太多埋藏著的東西都挖了出來。我看見了不願意去麵對的自己性格裏邊的薄弱環節,以及原生家庭和生活經曆對這些環節的塑造。隻是知道了這些,又有什麽益處麽?也不會有什麽實質性的幫助吧?我不能夠掉回頭,把人生路按相對完美的模式重走一遭。也不能改變眼下我每天要麵對的任何壓力。生活的本來麵目就是猙獰的,在它麵前,我有時不敢表達我的不滿,但更多的時候,表達了也沒用。
誠然,我感到自己幾乎就沒怎麽為自己活過。然而我們誰又是為自己活的呀?大多數人都不能。可是不論我們為他人做了多少,他們滿足了麽?他們感到幸福了麽?我們事無巨細地去關心所有的親人和朋友,還是阻止不了他們對我們的不滿,他們對彼此的不滿,世界上無休止的紛爭,人類不得滿足的貪婪。
那麽我還讀這本書幹嘛?去正麵凝視猙獰麽?去更加大聲地發出歎息麽?
書繼續讀下去,慢慢有了更多的領悟。所謂劃清界限,懂得說no,不一定非要像想象中那樣,出於怨恨和不滿,任性地發脾氣,惱怒地拒絕。可以用和緩的方式,秉持輕鬆的心態。我們確實不能控製外界的反應,但是我們可以盡量不去庸人自擾。
“有積極界限的人能夠表現出他們到底愛什麽,他們要什麽,他們的目標是什麽,他們的立場又是什麽。這些人和那些隻曉得恨什麽、不喜歡什麽、反對甚麽、不會做甚麽的人是非常不同的。”
也就是說,當我們明白了自己個性的根源與弊端,起初的憤恨是正常的,它針對的是往日的不可逆轉和現狀的不可改變。但是這本書有一個非常好的地方,就是它隨後從正麵的、健康的角度,教給我們如何首先在自己的身上,解決與他人關係的難題。經過了自我分析,水到渠成地進入實際運用方麵,學習使用良好的方式方法,保護自己的界限,向無法做到的事情說“不”。
多數的人際關係,終極的目的往往是兩者之一——寬恕,或者愛。不論是放下過往的怨恨永遠地、真誠地寬恕,還是收獲曆久彌新的愛與被愛,都需要有這麽一個過程,understand the past, resent the hurtful, heal the self, and reconcile with the world。
下麵有一些摘抄,給對此書感興趣的朋友。但是這些也不過是我斷章取義的做法而已,要想真正學習設定界限愛惜自己的方法,我還是要推薦閱讀全書,希望對一些朋友有幫助。
×××××
父母不應該“在靈性上、情感上恐嚇孩子”, 於是“孩子隻好學會強調與發展他們服從、關愛、敏感的部分,但也學會恐懼、懷疑、以及怨恨自己積極、實話實說、與人分離獨立的部份。當他們發現他們以生氣、爭吵,或隻是試驗某些反應,他們所愛的人就會因此感情退縮,孩子就會把自己的這些方麵隱藏起來。”
“當父母對兒女說:‘你生氣的時候,真是傷透我的心了。’這是要孩子為父母的情感健康負責。事實上,孩子反而變成他們父母的父母了。。。他們很容易就會相信自己必須為媽咪與爹地的感情負責。。。父母在情感上的退縮可以是很詭秘的:受創傷的音調、無故的長時沉默,或一些完全相反的反應:時常哭泣、生病、大吼大叫。有這種父母的孩子長大成人後,很怕設立界限會造成嚴重的孤立與遺棄。“
於是作為孩子,我們/他們都“隻學到如何避免使某人生氣。”
“你所能做得到的是影響別人。。。你既然不能改變別人,你就必須改變自己,使別人那些有毀滅性的形態不再對你發生作用。改變你對付他們的方式;當他們的舊把戲再也無法影響到你,你們可能因此而改變。”
“另一個可能發生的事,就是當你能夠釋放別人,你的身心將變得更健康。”不要“把重心全擺在別人身上而看不清自己。”
“有些事情(say no)會傷到(hurt)我們,卻不會害(harm)我們。”
設定界限不是自私,因為“我們的生活是我們自己的責任。”
“難道界限不會把我們從以別人為中心變成以自己為中心?答案是,不會的。事實上,適當的界限反而可以增加我們關懷別人的能力。”
“除了神以外,並沒有人真的是那樣不可或缺。。。我們絕對不可以把某個人看成是這個世界上幸福的唯一來源,這會傷害到我們靈性與情感的自由與發展。”
“向別人設立界限主要的障礙之一,是我們的義務感。而我們虧欠的人又往往不隻是我們的父母,還有其他那些愛我們的人。。。我們以為我們從別人接受了什麽,就虧欠了別人什麽。“問題是在那些根本就不存在的債務。我們所接受的愛、錢、時間——或那些讓我們覺得有義務必須回報的——都應該算是禮物。禮物就是無條件的給予,受者隻需有感激的心,送者根本不期待對方的回饋。”
“真正擁有自己生活主權的人在選擇自己要怎樣生活時,不會感到愧疚。他們會考慮其他人的感受,但當他們為別人的心願而作選擇時,是出於愛,不是出於愧疚:是要讓情況變得更好,不是要避免當壞人。”
“你的父母不見得真的需要你。他們也許隻是不負責任,要求過多,或隻是像為子女犧牲一切的烈士。。。或許你無法限製你的給予,或許你的父母因無法適應他們的老化而影響了你的家庭。這種影響可能會毀掉你的婚姻與傷害你。所以,身為子女的人,必須決定什麽是他們可以給的,又什麽是我們根本給不起的。這樣,我們才有辦法繼續愛父母,感激父母,不會心生不滿而埋怨。”
“因為對方是你的兄弟或姊妹,你會覺得愧疚或有壓力。。。家人可以把我們建造得最堅固的圍牆一片片拆掉,隻因他們是我們的‘家人’。”
“成長的一個步驟就是走出父母的權威,讓自己順服在神的掌管下。”
“什麽都想自己來的人常常會退一步用自己的思考力與意誌力來解決問題。”
“如果你一再責怪別人‘使’你覺得愧疚,就表示別人仍然有辦法控製你,隻有別人停止那樣對待你,你才可能感覺好些。換句話說,你把你生命的控製權轉送給別人了。所以,停止責怪別人吧。”
“作個好聽眾,但不要因他們的話責怪自己。”
“‘不要勉強,不要作難’。。。是你那破碎的心一直想要給。你若真的給了,必使自己精疲力竭。。。學習認知自己的極限。”
“聖經教導我們複原的基本原則是:認識神以前的生活都不值得眷戀。我們必須丟棄(lose it)、哀傷(grieve it)、完全放手(let go),然後,神才可以把好的東西給我們。”
“(了解)來自過去尚未解決的情結,幫助你以正確的眼光來透視你的感覺與認知。。。不要把過去帶到未來。”
“過去的錯事已經無法改變。但那些錯誤被原諒後,對你就不再有任何的作用了。”
“人們常常在他們的身外找問題的起因。這種‘從外而來’的觀點將使你成為一個受害者。它表示:如果別人不能改變,你將永遠無法轉好。這正是無力責備的本質。”
“要依著身的意思憂愁。。。這和世俗的憂愁正好相反。世俗的憂愁是愧疚,是叫人死的。
“愧疚主要來自我們在早期社交生活中如何被人教導,因此,我們的愧疚感並非是無誤的。。。愧疚感也不是好的行為動機,我們很難在被定罪的處境下去愛,我們必須能感受沒被定罪,才可以‘依著神的意思憂愁’而看到自己如何地傷害別人。“
“要飼養與關照自己的靈魂。。。“
“我們需要那些和我們有相同的宗教價值、能夠設限、肯負責的人來鼓勵我們,與我們一起操練,與我們一路同行。”
“而除非你內心也得到愛,你無法去愛別人。”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我和你一樣,有嚴重的拖延症,不過我通過把對自己的要求降低再降低的“治療”方式,接受自己的現狀,就覺得日子也還能湊合過去。壓力實在大了就爆發一下,然後又接著混。記得你寫博士論文時候的情景嗎?不是也拿到學位了【嘿嘿】
知道自己不是好榜樣,就是想告訴你,you are not alone.
拜讀過了!你可真能扯【豎大拇指】洋洋灑灑寫那麽多,辛苦了!我幾年都寫不了那麽多字。
耐心等我的文章哈,別急,我有拖延症,和歌兒同病相憐。
啊哈,額基本上不拖延。。。:DDD
脫落了褲子放屁好爽好方便,還可以臭更多的人:DDD
別嚇我,說什麽”指導“,弄得我不敢說話。隻要有人願聽,我可巴不得分享自己的體會。
每個人天生的基因,家庭環境,成長經曆,對一個人的為人處世的習慣都有影響。習慣形成之後,是很不容易改變的。隻有當人認為自己有必要改變的時候,旁人的話,讀到的書,才能幫到她/他。
剛剛在那本書後麵發現有一個網站,http://www.diseasetoplease.com/,點進去,看到作者Harriet B. Braiker 已經於2004年不幸去世了,真可惜。
薄文都寫不出來,還宏文呢【臉紅】,不過觀點都在我肚子裏,等我慢慢醞釀【哈哈】。
關於“還人情”,就問你一句:還多少算還夠了呢?
阿小名估計會煩死額們了。。。嗬嗬,額們就在這裏蹲著,貓著,額又把她那些舊帖翻出來看了看,她寫的那個吃趣,很好看的,額寫的那個東坡樓裏有東坡菜譜呢。。。明兒,額再來看喝酒的。。那些額都看了好多好多遍了,山子,舅舅,走一個,額幹了,你自便,其實額就是這樣的啊,額的酒風很浩蕩的。。。
謝謝你的推薦。額去圖書館看看去明天就去:DD
歌兒也更新了,你不去看看麽?希望她能堅持寫寫。。。還記得她的國罵日,特爽!
好久以來,都想寫篇批駁“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文章,到現在還沒寫出來。厚積了,還沒薄發呢,嘿嘿。
要看我寫的文章,那真的要很耐心很耐心地等,嗬嗬。
我原來那篇“愛自己”的裏麵其實說了幾句。簡單幾句話,其實確實有很深的體會,不過我真不會表達。小名這裏的幾條就非常好。
你要是這個話題有興趣,我可以推薦你一本書:”The Disease to Please", 作者是 Braiker, Harriet B. 我手上有本從師姐那裏摸來的中譯本。英文的amazon上有。http://www.amazon.com/Disease-Please-People-Pleasing-Syndrome-ebook/dp/B002KCFIAI/ref=sr_1_1?ie=UTF8&qid=1381008870&sr=8-1&keywords=the+disease+to+please
有時候覺得心靈雞湯很蒼白,都是很大的套話,而且看了之後當時覺得好,過後遇見什麽事情,該鬱悶還是鬱悶。。。。有啥用啊。額真心不挑剔啊啊啊:DD
你要找額聊天,好容易啊,一霖姐姐那裏,這裏,還有你自己的窩,都可以啊。。。
周末愉快!
為什麽不喜歡心靈雞湯啊?我就不挑剔,隻要能讓自己有共鳴有收獲的東西,我都愛看,嘿嘿。
那本給孩子的boundary的書我大概十年前就有了,是國內一個信教的師姐送的,我很受益。
成人的心理疆界的建立是個很重要的心理健康課題,我這幾年和家暴受害者打交道,很多交流都是有關心理疆界建立的。
貧血,吃大棗,枸吉,如果能喝血就好了。。。。吃那裏補哪裏。。。。哈哈哈:DDDD
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