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芳華

記取生命中的那些瞬間
正文

黃帝內經使用手冊7

(2009-04-15 15:22:24) 下一個
內關穴——養顏養心
  內關最早見於《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篇》,為手厥陰心包經之絡穴。有益心安神、和胃降逆、寬胸理氣、鎮定止痛之功。

  適用人群:渴望延緩衰老的女性、中老年朋友;心情抑鬱、煩躁、緊張的朋友;冠心病等急性心髒病患者。
  主要功效:可緩解打嗝、手心發熱、肘臂疼痛、腋下紅腫等症狀;主治孕吐、暈車、腹瀉。對治療心髒病、肺髒疾病、乳腺疾病有輔助作用。
  我很少和我的病人或朋友談及衰老的問題,有兩個原因:其一,人人都怕老;其二,老之將至,人人都不願坦然麵對——當然,那些渴望成熟的年輕人不在此範疇內。也許這就是大家彼此心照不宣的一個結,尤其是女性朋友。
  很多女性朋友在40歲至50歲之間,經常容易產生心慌、氣短、出虛汗等不適症狀。在醫院檢查時,各項指標又基本正常,醫院也查不出是什麽病,隻能籠統說是更年期綜合征,或者亞健康,沒有什麽特效藥和好的治療方法。實際上按照古人的說法,女人一到這個年齡段,基本上身體就到了衰退的階段。
  《黃帝內經》裏記載說:“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麵始焦黃,發枯委,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麵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葵竭,地道不通,形壞而無子耳。”女子的衰老首先從陽明經開始,慢慢地導致三條陽經氣血逐漸衰退。頭為諸陽之會,氣血不能上達於麵部,皺紋和斑點就產生了。所以從養生和美容的角度講,中國古人講究心靈美,是很有深意的。人的美實際上與氣血息息相關。心主神,其華在麵。心之神主要靠氣血來充盈,氣血充足,自然反映到臉上,為什麽女孩子在十八九歲的時候最漂亮呢?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女人養顏首先要養心。
  我有一位比我年長幾歲的影視界朋友,整天為美容的事絞盡腦汁,有一陣子甚至動了打肉毒素的念頭。我聽了之後,趕緊勸阻她,這種方法無異於飲鴆止渴。於是給她開了一個道家秘傳的養顏方,並告訴她一個養顏美容的小竅門:平時多按揉內關穴,堅持下去,自然會有奇效。她得到之後如獲至寶,每天堅持服藥並認真按摩這個穴位。過了一段時間,皺紋明顯減少,氣色也好了很多,每天心情都很舒暢。
  內關穴很好找,在手臂內側,腕橫紋上兩寸,取穴時手握虛拳向上平放,另一手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以腕橫紋為準並齊,食指點按的地方就是內關穴。這個穴位在養生上的好處是:隨時隨地都可以點揉,以略感酸脹為宜。
  外關穴——“聰耳神穴”
  外關最早見於《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篇》,為手少陽之絡,八脈交會穴之一。通陽維脈三焦經。有清熱解毒、解痙止痛、通經活絡之功。
  適用人群:經常坐飛機或動車組出差、旅行的人;急性腰扭傷、關節炎、肩周炎患者。
  主要功效:可預防老年人聽力下降、耳鳴、耳聾、腰背酸痛等症狀。
  因為工作關係經常坐飛機出差的朋友,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就是在飛機起飛和降落時,會感到兩耳發悶、疼痛,有鼓膜要被穿破的感覺,聽到的聲音也會變小。這是因為飛機升到一定高度,大氣壓會對人體產生一種壓力,導致聽力陡然下降造成的。
  傳統的道家醫學認為,出現暫時性聽力問題,是人體陽氣不足的表現。那麽外關在此刻起到一個什麽樣的作用呢?“外關”顧名思義,“外”指外部;“關”指關卡。外關通陽維,而外關是手少陽三焦經之絡穴,是手少陽與手厥陰脈氣相通的部位。按摩外關穴具有充實三焦的元陽之氣,並引導元氣出納運化於一身的效果。這個穴位瘀阻的時候,會引起耳膜弛緩不收,塌陷的耳膜無力恢複常態。老師順便還告訴我一個中醫耳科裏的方法:就是先深吸一口氣,捏住鼻子,閉住嘴,然後用力向兩個耳朵的方向鼓氣。此時耳朵裏會“轟隆”一聲,這是塌陷的耳膜回複到正常位置時產生的聲音,瞬間聽力就恢複常態了。後來,再遇到類似的情況,我總是輕輕撥動這個“開關”,引導陽氣貫穿全身,再結合鼓氣的動作,基本上就可以解除空中“失聰”之憂了。
  還有的人身體虛弱,反複感冒,有時感冒好了以後也容易造成耳膜塌陷,耳朵出現暫時性的聽力下降,也可以用這種方法調理,免去吃藥之苦,另外點揉外關穴還可以預防老年人的聽力下降。
  外關穴在臨床上還有另外的妙用,我經常將它用於治療急性腰扭傷。有一位40歲左右的病人,他一次彎腰撿東西,起得比較急,一下子腰就不能動了,稍微一動就疼痛難忍。去附近醫院經過藥物治療3天後,不但沒有減輕,病情反而有所加重。後來被家人抬到我的診所就診,診斷為急性腰扭傷。考慮到一般的藥物治療效果不大,我采用針刺和推拿來治療。我先用手法來幫他放鬆局部僵緊的肌肉,然後在雙外關穴針刺,同時讓他做腰部前後左右扭轉活動,十幾分鍾後腰痛完全消失,活動如常,隨後這位病人步行回家。臨走時我告訴他回家後在紮針的地方,也就是在外關穴進行點揉,以鞏固療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