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隻有芝麻好,可惜凡人生吃了 z
(2008-10-23 12:37:22)
下一個
武國忠
“世上隻有芝麻好,可惜凡人生吃了。”這句話的最後一個字讀liao上聲,就琅琅上口了。不要小看這句話,這是一位“老神仙”親口傳給我的。老神仙其實是一位的道士,年逾六旬,須發烏黑,精神抖擻,道骨仙風。他在深山裏修行了四十多年,淡薄名利,每日粗茶淡飯,自得其樂,在我這樣的凡夫俗子眼裏,可不是一位老神仙麽?
道家的養生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但從不輕易傳給人。老神仙的這句話讓我很感興趣。於是我虛心向他求教,經他點化,豁然開朗,頗得真傳。
道家養生從養腎開始。腎主水,其色黑,黑芝麻是黑色的,養腎的佳品莫過於黑芝麻。芝麻有黑的,有黃的,還有白的,但隻有與腎的本色相應的黑芝麻能有藥用價值和養生之功,黃芝麻和白芝麻都不能用,隻能用來做一般的食品。我們平時的食療,隻停留在“吃什麽”的水平上,這隻是一個小學水平,效果不明顯。所以我們經常有人抱怨說:“聽說吃了芝麻可以補腎,我吃了很多啊,怎麽沒有效果呢?”其實,要真正學會用芝麻進行食療,後麵的學問還大著呢,而這些,正是那些養生家密而不傳的。
黑芝麻稟厥陰春生之氣而生,為五穀之首,可以補五髒,長肌肉,填腦髓,在《神農本草經》中列為上品。因為它是用來補虛羸,填腦髓的,所以,一定要用籽粒飽滿的芝麻,不飽滿的不能用,它本身都不飽滿,哪能指望它有填補之功呢?要把不飽滿的芝麻去掉,可用淘洗法:在用水淘洗的時候,不能浮起來的芝麻,都是飽滿的,浮起來的芝麻都是變質、生蟲或籽粒不飽滿的,都不能要。瞧,一般人就做不到這一步了吧。但做到這一步還不算完。
選出了籽粒飽滿的純黑芝麻後,還要對它進行特製,服用也很講究。芝麻的製法和服法有兩種:
一是晉朝道士葛洪傳下來的,見《抱樸子》:
芝麻三鬥,蒸熟後曬幹,用水淘去沫再蒸再曬,如此反複九次。這時芝麻皮肉分開了,去掉芝麻皮後,炒香,打成粉末,用白蜜或棗膏調和,製成彈子大的小丸。每天服用三次,每次用溫酒送服一丸。忌食毒魚、狗肉、生菜。服至百日,能除一切痼疾,一年身麵光澤不饑,二年白發返黑,三年齒落更生,四年水火不能害,五年行及奔馬,久服長生。
二是唐朝藥王孫思邈傳下來的:
芝麻三升,蒸三十遍,微微炒香,打成粉末。用白蜜三升調和,再用棒槌搗三百下,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每天早上服五十丸。四十歲以上的人,久服明目洞視,腸柔如筋。
但正如莊子所言,書裏記載的都是古人的糟粕,真正的精華反而沒有了,何況這兩種製法各有利弊。現代養生家通常把這兩種方法結合起來,就是:將三升(約2千克)黑芝麻,用水洗淨,放在籠筐上蒸熟,曬幹,再蒸一遍,再曬幹,重複蒸曬九遍後,芝麻皮自然脫落,去掉,將剩下的芝麻仁炒香,搗300次,再用白蜜或棗糕調和,做成直徑約2厘米的丸子,每天早晨用好酒送服一丸。
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其實背後有很多玄機。容我道來:
為什麽要一遍又一遍的蒸和曬呢?這就是我們經常聽說的“九蒸九曬”,是中藥炮製中經常見到的,地黃、當歸、附子等藥材通常都是要經過九蒸九曬,才能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藥效的。這裏麵的學問非常大。對於芝麻來說,首先,這是為了使芝麻易於消化。大家知道,芝麻是非常難於消化的,吃多了芝麻,再看大便,就成了黑色,一化驗,你會發現很多芝麻還是原樣,根本沒有消化掉。這就是凡人吃芝麻,通常隻把芝麻炒一次就吃了。其實這樣的芝麻仍是生芝麻,吃下去很油膩,又難於消化,從腸胃走一遭,人體不得其福,反受其害。經過九蒸,芝麻裏的營養成分充分分解,油膩性大為減少,完全變成人體易於吸收的東西;經過九曬,芝麻又獲得了太陽的能量,這在養生家看來是天地間的陽氣,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對人體大有裨益。
為什麽要把芝麻仁搗300次呢?其實,經過了九蒸九曬的芝麻仁,已經很疏很脆了,不用說搗300次,搗30次,就已經完全成了細細的粉末了。但是,搗了 300次的芝麻仁粉末,不僅在物理和化學性質上又有一番不同,而且還加進了人的意念。在搗的過程中,人一定要懷著歡喜和祝福的心情,千萬不可煩躁,嫌麻煩。
至於送服芝麻丸的“好酒”,不是茅台,不是二鍋頭,沒那麽高的度數。古人喝的是米酒或黃酒,我們今天用也得用米酒或黃酒送服這個藥丸,最好把酒溫一溫。服藥的時候,不能把整顆藥丸完全吞下去,這樣吸收不了。芝麻丸的味道是很不錯的,要像吃某種美味一樣,以愉快的心情,細嚼慢咽,體會這丸藥對我的身體的滋養,這也是服用芝麻丸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千萬不能扔一丸在嘴裏,嚼巴嚼巴吞下去,然後咕咚一口酒就了事。
“您強調人的意念,強調製藥和服藥時歡喜的心情,真的會影響藥效麽?”我向老神仙表明我的疑問。
老神仙說:“這正是製作和服用養生藥丸的關鍵所在,曆來隻有師徒口傳心授,一般的養生書裏都不會仔細講的。你可以自己體會一下,用手工打出來的藥末跟用機器打出來的藥末絕對不同,搗了一百次的藥末和搗了一萬次也絕對不是一回事,還有,我可以心情愉快地給你沏一杯茶,也可以怒氣衝衝地給你沏一杯茶,你願意喝哪一杯呢?我把自己服用了大半輩子的養生方子傳授給你,至於你信不信,那就得看你的福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