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人間

謝謝大家多多支持。
正文

學生回憶亞運:拉肚子不上廁所榮立一等功

(2007-04-13 00:36:44) 下一個

   學生回憶亞運:拉肚子不上廁所榮立一等功

不弄隱藏回複了。看著覺得有趣,或者勾起兒時“長在紅旗下”的一些惡心回憶的,就頂一下

轉帖如下:
周六淩晨,看了卡塔爾多哈的06亞運會開幕式,豐富多彩的現代化科技手段特別是作為開幕式背景的超大液晶屏幕令我回憶起16年前的北京亞運會……

1990年秋,北京亞運會。如果有人記得那個開幕式,就會記得那個占了工人體育場東麵一整麵看台、破了 吉尼斯紀錄的超大背景台,那是三萬個中學生的血肉之軀,我們學校有幾百名學生參加,而我有幸在最中間的那一排,和對麵主席台上的同誌們大眼兒瞪大眼兒。

經過一個暑假的排練,其中包括無數曬暈曬病和中途淘汰的同學(排練期間累計翻錯6次則被淘汰),剩下的三萬精英在工體進行八次彩排和正式開幕演出。九場表演,每場都有"各個戰線優秀分子"來觀摩。背景台的三萬學生,被要求最早入場,最後退場。從頭至尾一共曆時九小時。每個人有一個鐵架子,和雙手一起,支撐著簡陋而厚重的大馬糞紙硬紙本(據說是北京衛戍區的解放軍叔叔數個不眠之夜趕製的)。裏麵的四十張硬紙,乘以三萬個學生,在旗語的帶動下,就形成了讓全亞洲眼睛亮好幾個鍾頭的變化多端的背景台(比多哈的超大液晶屏更大、更"人性化")。

為了圖案上沒有"窟窿"和"縫隙",在三萬學生進場以後,所有的看台出入口都被用鋼架封死,上麵也坐滿了學生。別說上廁所,就是著火,也跑不出去。彩排以前,市、區教育領導來做關於不許拉屎撒尿的總動員,號召全體同學發揚意誌品質,堅決戰勝自己的屎尿。並莊嚴宣布,為了保持整體畫麵不受破壞,除了暈倒的,一律不許臨陣更換後備隊員。凡翻頁出現錯誤者,輕則處分,重則取消中考資格。為了發揚"人道",不讓我們憋得難受,每人隻發一個小方盒包裝的水。八幾年的廣州六運會也是用的這個人工翻牌背景台,當時的錯誤率是萬分之六,所以領導說了,這次北京亞運會的錯誤率要控製在萬分之四以內!凡是開幕式當天出錯的同學,組委會和所在區教育局視其嚴重程度將給予不同程度的處分,最嚴重的將被取消中考資格!其中幾個畫麵是絕對不允許有錯的:五星紅旗、亞運會會徽、祖國山河等,哪個學校所在的位置錯了,哪個學校領導負全部責任。

每場九個小時。八、九月的北京,人是可以在不經意間喝掉兩、三盒飲料的。先忍著渴,依依不舍地咽下最後一口水。青春期孩子都有著旺盛的新陳代謝,很快便尿意盎然,再忍尿。最後的三個小時,尿和渴一起忍,真是難得的精神曆練,很有欲望弄個瓶子,尿出來再喝,做一個體外循環。

精神轉移永遠是最好的意誌品質。饑腸轆轆、口渴難耐、尿意磅礴的我們,每個人都能倒著背出四十幾個亞洲國家的出場順序並認清每個舉著不同國家代表團名字的牌子的禮儀小姐。綜合來看,無疑舉中國代表團牌子的禮儀小姐是當中最漂亮的……

每次開幕式彩排在閃光燈中結束。觀眾退場,場地裏的團體操集體舞演員退場。龐大的體育場快要忘記這三萬少年時,一聲哨響,我們可以退場了。那時候,最羨慕坐在封堵出入口的架子上的同學。他們,是第一撥可以進廁所的人。

別以為我們都是飛奔著進入廁所的。每個人都謹小慎微地挪步,生怕步子邁大,尿了褲子,或者撕破了膀胱。進了廁所以後,就全無秩序了,沒有人再去排隊等候茅坑或者小便池,剛閃進廁所門,解褲子便往地上尿。心中不禁好奇,男生如此,女生們難道能優雅地排隊?抓住一個女生問:"我們都尿地上了。你們呢?"女生吃吃地笑, "進門就蹲下了,根本沒看見茅坑什麽樣。別說我們了,班主任都尿在地上。"

"女生蹲滿一地一起嘩嘩"被當作經典話題傳頌了第一、第二場彩排,男生們都延展自己的想象力,憧憬著那種壯觀。到了三四五六七八場和最後的正式表演,也就沒敢多想,發覺多想這個場景,興奮之餘,也會徒增自己的尿意。

開幕式結束後兩天,回到學校。校領導向大家傳達市領導的活動總結。三萬人中有若幹因為出錯而受了處分,所幸我們學校沒有。領導是關懷同學們的前途的,所以沒有人被取消中考資格。某中學的一個學生,(好像是171中或72中的,記不清了。)開幕式當天鬧肚子,但堅持意誌品質,頑強地一邊拉稀,一邊翻背景,用最臭的代價營造了最美的結局,正式榮立一等功。以他為中心,縱橫五行以內的同學,都堅持九個小時,大聞其味兒,榮立集體三等功。

據傳聞,一整個暑假的排練和最後的九場開幕式,每個人每天都有90元的補貼。但是最終落實到我們手裏的是:一次沒翻錯的同學獎勵一個電子鬧鍾(據稱市值 40元);犯錯2次以內同學的獎勵一個大開本相冊;3-5次的高級筆筒一支……我是得到了一個電子鬧鍾,在我家服役了若幹年後3個針全掉了才扔掉。聽說別的學校有發高級皮鞋的、有發現金的,我們這幫小毛孩子也沒有去深究到底是多少獎金。部分老師還對拿了大獎高興過頭的同學給予批評:"這不是為了錢,而是為祖國爭光。"

多哈亞運已經如火如荼,奧運會就要來到北京。相比之下,16年前的亞運會早就微不足道。我說的這些,恐怕也隻有北京東城區和朝陽區的 91、92 屆初中畢業學生還有鮮明印象。我們把那段日子,稱之為"亞運翻牌" 。綜合前前後後的事情,可以說是一次極具中國特色的"亞運翻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