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讓野菜挑逗你的味覺-MV

(2012-12-17 18:45:36) 下一個
 


《石頭城美食係列》之十二   

       ——讓野菜挑逗你的味覺

作者:湄虹 朗誦:藤蟬

 

 家菜不如野菜香,南京人對野蔬一向趨之若鶩,有俗語雲:“南京人不識寶,一口白米飯,一口草”;此處所謂的“草”,即野菜也。野蔬清淡怡香,令味蕾如沐春雨,苦澀中見甘美,回味之無窮。

 南京地區可食野菜資源上百種,食用較普遍的有蘆蒿、薺菜、菊花腦、馬齒莧、苜蓿、馬蘭頭、枸杞頭和野芹菜,南京地區居民統稱“八野”;另外還有香椿頭、蒲公英、野蒜、諸葛菜、觀音菜等。野菜品種如此繁多,熟炒或涼拌、做湯,又融進各地的鄉風民俗,其食法也就多有不同。

 幼年身居鄉村,塘堤圩坡,田埂小徑,甚至屋前屋後,都有野菜叢生,見得最多的就數馬蘭頭和薺菜了。鄉人有一個習慣,需要聽到春雷響過後,方可采摘馬蘭頭來食,薺菜就沒這一禁忌了。它是常年保持綠色,經冬也不凋;隻是寒冬時節,為了禦寒,它匍伏在地麵上,你也難覓其蹤。待到立春時節,它萌發新芽,成了野地裏的報春菜,此時挖來食之味道最為鮮美。以前家裏常做的吃法就有:薺菜拌臭幹、薺菜炒雞蛋、薺菜燴豆腐、薺菜豆腐羹、薺菜粳米粥等等;味道鮮美,色澤誘人,既悅目又養身,實在是一種帶著野趣的佳肴。

 初春時節,擇一個休息日去郊外挖薺菜,已成了南京城裏人時尚的踏青方式;風景看過了,鄉間新鮮的空氣雖然不能打包帶回城裏,但那翠綠的薺菜卻可以帶回家,做成清雅小菜、包薺菜鮮肉餃子、肉末薺菜包子,還可以做香脆的春卷等等。

 有一種叫菊花腦的野菜,在此我不得不提醒一下食客們,一定要記得嚐一嚐。菊花腦是一種多年生的野菊,春夏之交,它枝繁葉茂,叢叢翠色,常采常生;金秋時節,簇簇小黃花,清香遠逸,菊花腦老枝上再冒新枝,又可采食。通常食法是做湯,既簡便又可口。采摘其鮮嫩頭部莖葉(以手掐極嫩為度),洗淨待用,將作湯的水燒沸,放入湯料,先打隻雞蛋攪成花,待湯再沸後,將洗淨待用的菊花腦放入沸水中,待水開即可起鍋裝碗,再淋上幾滴麻油,即成一碗綠瑩瑩、香噴噴,風味獨特、清涼解渴,降火明目的上好素湯。

 香椿頭不是長在地裏的野菜,而是鄉間的香椿樹上初發的嫩葉子;采其嫩芽葉,清洗幹淨在沸水裏撈過,去其澀味,切碎加入雞蛋中攪拌均勻,倒進燒熱的油鍋裏煎得兩麵金黃色即可食之。

 江南三月,鶯飛草長,正是食蘆蒿的好時節。蘆蒿是一種野生植物,長在蘆葦灘上,春至發芽,食期短,老南京人對什麽時候吃蘆蒿有這樣一種說法:“正月蘆,二月蒿,三月、四月當柴燒。”蘆蒿好吃,但收拾起來卻比較麻煩,一根細細的蘆蒿去頭去尾去其葉,隻留下中間一段來吃;先要用清水浸泡除去澀味,再用鹽略醃,炒食時才會保持其脆嫩。蘆蒿一般炒食時,可配之以臭幹絲、肉絲、雞絲等,味道具佳。最值得一提的是蘆蒿炒臭幹,這已是南京一絕;蘆蒿的清香與臭幹的臭味渾然一體,食之回味無窮,也是讓我愛之心切的美味。

有一年,在寧波偶遇南京老鄉,兩個人在飯桌上提起南京的蘆蒿,滿口滿腔都是想念之情;那清瘦的身姿、清香的滋味、淡綠的色彩,那滿盤的春意盎然不由你不食欲大增,它簡直就代表著整個春天的美妙滋味。

 東坡有詩雲:“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詩中的“蔞蒿”,可能就是指長於江南水邊的蘆蒿吧。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從南京人喜食野菜,融春色於生活之中,融清雅之風於飲食,可以看出南京人所具有的性格:古樸、忠厚、勤勞、隨和、包容、雍容大度、平穩自信;而野菜皆鄉菜也,它們滋養著南京人的胃,又撫慰了許多南京遊子的思鄉思親之情。在春風送暖的日子裏,若是吃上一碟野菜,既感受了濃厚的鄉野風味,又安慰和熨貼你挑剔的胃口,該是一件多麽妙不可言的美事啊!(節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