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我的博客複製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於數據量較大,請您耐心等待複製完成
複製
正文
當心裏充滿空虛
(2011-02-18 09:45:25)
下一個
當心裏充滿空虛 作者:海翔 朗誦:藤蟬
記得很多年前,有一部日本電影,其中男女主角在好幾個場合,多次靜靜地共同回味那麽一句簡單的俳句:青青芳草 隨風起舞 八個字,不複雜,但包含了很深的意境、很多的心情。“青青芳草,隨風起舞”,本來是自然界的一個隨處可見的景象,但如果你沒去看它,芳草是在起舞嗎?芳草的起舞還有意義嗎? 那是一種“草色遙看近卻無”的境界。 陳舊、頹敗、淒涼、悲愴,這就是我當時的感受。好像我應該覺得沮喪,但我沒有,我隻是覺得這些淒淒青草觸目的感受,象交響樂中的低沉音調,在撞擊著我的心;象是一幅暗色的曆史畫卷,在衝擊著我的眼。我們在生活中,如果從來不去體會這些厚實凝重的感受,就像一塊調色板,缺少了赤橙黃綠青藍紫中的某些色塊。 同樣的,前些天,讀到這樣一個英文句子,說的是“他們的心裏充滿空虛” (Their heart is filled with emptiness inside)。粗看之下,這句話的語法好像都有問題。如果“心裏充滿空虛”,那麽心裏就不空虛了,不再空空蕩蕩的,而應該裝著一些什麽。但偏偏那裝著的,是“空虛”!如果說“虛即是空,空即是無”,那麽你心裏應該並沒有裝進什麽。 啊,細讀之下,這句話好像開始有點意思了,開始成為一個哲學問題了。 而哲學問題,如果真要探討起來,會是很沉重的。因為空虛之後,心裏往往沉重;沉重之時,人往往傷感;而傷感的表現,往往是眼中有淚。 在流淚這一點上,中國的文人墨客,好像特別愛哭:生離死別時哭,看到月圓月缺時流淚,花開花落時哭鼻子,連坐在那裏,都要“獨悵然而涕下”。西方文學自然也有傷感的,但好像哭得沒那麽多、泣得沒那麽有深度。 都說現代社會不相信眼淚,但讀讀“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樣的句子,對我們還是有啟發的吧。有些閱讀,是隨著年齡的不同而發生變化的。正如前人所說,“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台上玩月。皆以閱曆之深淺,為所得之深淺耳。”讀同一首唐詩宋詞,中學時語文課上的選讀,和現在閑暇時捧卷閱讀,體會很不同。在國內時讀,和現在身在海外看,感受又深了一層。 就像我,生性是不願漂泊的,卻偏偏作了個遊子。哪怕你沒有離開家鄉,麵對這個物欲橫流的異化社會,可能也會成為自己精神家園的遊子。我們往往都是身若遊萍,四海漂泊,在不知自己今宵酒醒何處的狀態下,就從一個地方飄到另一個地方,到了現在自己暫且棲身的小屋。 就這樣,仿佛之間,你會覺得這個世界很大,有時又很小。真是非高亦非遠,都隻在人心。到最後,很可能就會得出這樣一個總結:我們的眼睛可以看得很遠,我們的思想可以飛得更遠,但是我們必須活在當下。 “心裏充滿空虛”,那麽我空虛嗎?如果你現在坐在我的對麵,要跟我討論這個問題,我的回答,很可能就是端起案邊剛泡的那杯清茶,也不說話、也無喧嘩,就希望你,隨著我的視線,看看那窗外四季變化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