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健康的四大基石(一)
(2010-08-12 08:35:38)
下一個
第一章 人類的壽命極限
《黃帝內經》告訴我們,人體是一個最無為和最自足的係統。我們如果偏離了自然規律,是必然要生病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因天之序”,根據身體本性的原則來對待我們的身體,才能達到和諧。
人體健康的四大基石,平和的心態、均衡的營養、適量的運動、充足的睡眠。這第四條有人認為是戒煙限酒,研究發現,睡眠比戒煙限酒更重要。學習一些基本的中醫理念,例如五行、五髒、五味、五色、子午流注、八綱辨症,才能理解“食-砭-針-酒-藥”優選“食療”的次第選擇、“食療勝於藥療”,才能理解中醫強調的“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真正含義,才能通過飲食和生活方式的調整,使自己和身邊的親人身體始終保持在健康的狀態,達到“無為而治”的境界。
現代社會,人人都懂“健康是金”的道理,但健康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得來的,而是長期科學生活日積月累的結果。一旦健康被忽視,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病、腫瘤等便會趁機而入,成為威脅現代人健康的五大殺手。
麵對越來越多的人英年早逝,大眾將目光投向傳統保健養生,希望能從祖國的文化瑰寶——傳統中醫中汲取一些健康養生之道。作為一名從事了二十多年中醫食療研究工作的我來說,通過這幾十集的講座,能夠幫助大家得到一些傳統保健養生知識,讓大家方便地將日常飲食起居與保健、康複結合起來,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這是我的榮幸,更是我的責任和義務。
首先提個問題:人類平均壽命最長應該是多少?
從上古時代至今,人類的平均壽命有了很大的提高。據考古學家研究,50萬~2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平均壽命隻有17歲左右。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後,平均壽命有所延長。據有關資料證實,古羅馬人是15~30歲;中世紀英格蘭人的平均壽命估計是33歲;20世紀初美國人的平均壽命估計是48歲左右。據聯合國統計資料,到1995年,全世界人均壽命已達到65歲。2007年,世界人均壽命最長的是日本,男性平均79歲,女性平均86歲。
在我國,1947年平均壽命為35歲,2007年提高到歲(男71歲,女74歲)。從以上數字我們可以知道,數千年來,人類的平均壽命提高了數倍。但細心的您可能已經發現,這個得到極大提高的其實隻是“平均”壽命。在古代,之所以人的平均壽命隻有三四十歲,主要是由於醫學落後,特別是婦幼保健方麵的落後,導致嬰兒、未成年人死亡率較高,拉低了人均壽命。同時,長期戰亂也是人均壽命較低的一個因素。而那時人的最高壽命與現代人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由此可知,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學技術的進步,隻是減少了人類早年夭亡的發生,讓更多的人可以接近自然死亡的壽命,而人類的最高壽命並沒有很大幅度的提高。
那麽,目前的人均壽命是否就是人類壽命的極限了呢?人類到底能活到多大呢?法國科學家布豐最早開始對人類自然壽命進行研究,他根據對哺乳動物壽命的觀察與研究,推論人的自然壽命應為其生長發育期的5到7倍,一般人的生長期是20~25歲,這樣算起來人類的壽命就應該是100到175歲。
另一種推算方式是計算體細胞的分裂次數。比如,太平洋的一種海龜,其個體細胞一生分裂72~114次,壽命可達250歲;雞細胞一生分裂l5~35次,壽命最長可達30年;人類細胞一生可分裂50次左右,據此推算,壽命至少達120歲。
除此以外,還有性成熟說等推算人類壽命的方法。不管采取何種推算方法,人類理論上的壽命極限都不低於120歲。但實際上,無論就人類全體或某個民族而言,甚至所謂長壽民族或長壽地區,活過百歲的個人仍屬極少數。
因此,人的平均壽命遠未到達理想的水平。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完全可以通過醫學技術的進步、健康觀念的確立以及個人生活方式的改善,可以獲得更長的壽命。
那怎樣才能獲得更長的壽命呢?越來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中醫養生。可以說,中醫是中華文化最集中的體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