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也來湊湊熱鬧

(2007-03-23 11:55:39) 下一個
第一次聽到blog這個詞,是一年多前從我同屋的澳大利亞女孩那裏;她說她每天花太多時間在看別人的blog上。我一臉詫異地問她什麽是blog,她咋咋呼呼地驚奇了一番之後,不失時機地奚落了我一通。尷尬之餘,我這樣安慰自己:總泡在網上的人都是閑極無聊之輩,象我這樣積極上進的人怎麽會屑於與他/她們為伍呢?尤其是那些開博客的人,把自己的一切袒露在眾人麵前,不是寂寞無聊之極,便是有著超強的表現欲。雖然有些阿Q,但基本真實地反映了我對blog的偏見。
 
然而,在過去的一、兩個月中無意地闖入了兩個人的博客,徹底改變了我的看法。首先是一個多月前我看到了李雲雷的博客。他是“左岸文化網”的站長。去年回國時,一個朋友向我提到這個網站,我一月份回國後有一天想起來了便去遛了一圈,沒想到這以後就成了它的忠實讀者。我幾乎每天都要去看看有沒有新的文章,還經常把自認為非常好的文章介紹給周圍的朋友。現在已經記不起來當初怎麽闖進了李雲雷的博客,隻記得一進去便受到一種震撼:現在還有這樣毫無功利心、以天下為己任的熱血/文學/革命青年和理想主義者,他的文章中幾乎看不到那個小我。看他的博客我感到既振奮又慚愧。振奮的是從他身上我看到了中國的希望,慚愧的是他的文章榨出了我羽絨服下的那個“小”。所以這裏向大家隆重推薦李雲雷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73356493
 
然後是一、兩個星期前我偶然看到了drunkpiano的博客。經過一番google和百度,我考證出來,此人真名叫劉瑜,去年從哥倫比亞政治係博士畢業,現在哈佛費正清研究中心做博士後。我最早看到的是她的一篇政治小品文“憤青的下場”(http://www.columbia.edu/~yl487/essay-angry.pdf)。文章幽默、犀利,尤其作者竟然提到了我的偶像Michael Moore,讓我不禁產生了他鄉遇知音的幻想。然後我就一發而不可收地瀏覽了她博客上所有的文章。她的聰明、靈氣和不俗躍然紙上,讓我望塵莫及,自歎弗如。更重要的是,她的經曆及很多感受和我有驚人的相似。可惜的是,她太小資,整天顧影自憐,經常沉溺於個人的哀哀怨怨而不能自拔。要想領略她的靈氣和消極,請去她的博客看看:
 
李雲雷和劉瑜是兩個極端。如果說李雲雷讓人又幾分敬畏的話,劉瑜讀起來讓人倍感親切。而天下絕大多數(至少中國人)會介於他們之間。我也不例外。
 
看著他倆的博客,我就想,象李雲雷這樣大公無私的文學青年,象劉瑜這樣聰明幽默的小資才女都開了博客,我又憑什麽不願意呢?
 
於是,我的心裏也開始蠢蠢欲動起來,但我並沒有想馬上開通自己的博客。開始打算2008年1月1號開,新年新氣象嘛。然後覺得好象沒必要等那麽久,論文初稿寫出來就可以開。今天終於忍不住,決定索性就開了算了。不過這之前還有個小插曲。我昨晚請一個朋友幫我改一封寫給一位記錄片導演的中文信,他改完之後把我的中文貶得一無是處不說,還把我罵了個狗血噴頭。最後我們吵了一架,不歡而散。雖然他那種居高臨下,頤指氣使的態度我不能接受,我還是可以理解他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心情。這麽多年沒怎麽寫中文,手早就生鏽了。是該勤練筆了,不然以後回國怎麽混?所以這次的“改信事件”是我開博客的導火索。

還請各位以後多多指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在路上2007 回複 悄悄話 非常感謝你的鼓勵,ss710。
ss710 回複 悄悄話 你的文筆居然被罵,很不理解.如此,很多人都不敢寫字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