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英報:中國如今放硬話、持大棒了

(2007-04-05 07:44:39) 下一個
大家都很心煩。虛弱地掩飾大家的不知所措,說了很多廢話。然而中國打星星有一個明顯的指向。這是震驚,但這不該是意外。

幾周前,美國和印度簽署了核技術協議。評論員把這解釋為美國承認中國不是東亞的唯一大國。這種性質的武器測試需要提前很久的籌謀。然而,印度美國的協議沒能讓中國人因擔心驚擾鄰國而猶豫。他們樂得提醒世界他們是誰。

普京的俄羅斯也類似。盡管馬克思主義可能已死,通俗的馬克思主義仍然有很多影響。在外交分析中,這導致對經濟的過分強調:低估了個人及心理。許多俄羅斯人感到曆史傷痛。老者感到被出賣,因為他們把精力和忠誠都獻給了一個沉重的騙局。在多數情況下,他們與此妥協的唯一辦法就是失去生活的意願:這是俄羅斯預期壽命不斷下降的原因之一。

較年輕的俄羅斯人對竊取國家資產反感,怨恨國家在九十年代的崩潰方式: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裏從帝國主義到無能。因為普京個人有許多憤怒,他明白國家的情緒。這就是他觸犯歐洲的原因之一。他決心向世界顯示,熊回來了。

中國也在自我肯定。中國人是種族主義者。他們認為他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民族和人民,任何地位的降低都是一種辜負。受過教育的人也知道——可能除了緬甸——至少在九十年代以前,中國是近代亞洲最不成功的國家。

許多有見識的中國人看到在一個世紀裏這個國家被西方欺淩肢解。這就是為什麽中國仍有許多憤怒的原因。這解釋了為什麽不滿的中方發言人總是像最後的德國皇帝一樣。


然而有謹慎樂觀的理由。英國跟中國並無爭執,盡管我們有一個非洲問題。正當一種共識新興:非洲需要一種新的不腐敗的執政,而且援助應該依靠法治和自由市場,中國人來了。中國想要買幾乎無限製的原材料。它甚至比我們在一個世紀以前更不關心道德困局。危險的是,中國的掠奪加上非洲領袖的貪婪熄滅了所有希望。


這並不容易解答。公開批評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兩分鍾後,我們會被上為期兩天的鴉片戰爭講座。為了尋求部分的解決,我們必須追求耐心,傳統外交的妥協含糊。

台灣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盡管它不在我們的勢力範圍。私底下,美國應該向中國人提出如下建議:追那個叫台灣的女孩子。引誘她。跟她訂婚。我們會為婚禮付錢的。我們會帶這個女孩走上走廊,並把她交出。但強暴——不,決不能這樣。


危險在於盡管麵對美國有說服力的決心,但中國人還是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他們威脅戰爭,美國會放棄台灣,就像我們放棄香港。台灣可能成為核危機。成功的結果出自傳統外交的含糊。

還有更深的因素:中國的外交立場。印度公開流露它的混亂。而中國的表麵秩序告訴我們沒有更深的分裂。中國政府害怕它的人民。它費了一番功夫研究輿論,找出他們的想法。

目前的執政者認為他們的成功基於經濟係統:經濟增長帶動生活水平的穩步提高。然而,中國人可能太獨立,太蠻橫,不能長久忍耐——即使經濟會以目前的增長率增長,但很可能難以為繼。


中國可能正走在通往莊嚴偉大的危險途中,可能處於沒落的混沌,或者處於中間。我們很多年後都不會知道答案。但世界對和平與穩定的希望將依賴於這個答案。21世紀最難解答的問題將用中文回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