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中國戰鬥機的設計理念不應該以西方為標準
(2007-04-08 10:14:16)
下一個
現在的戰鬥機都是多用途,好象很少隻有一種用途的軍用戰鬥機。現在所謂的第五代戰鬥機設計是符合美國及西方的作戰要求的。也是他們在戰爭中可以承受的起的。中國處於被打弱勢的國家沒有自己的設計理念全部按照西方的標準去仿造和改造或設計自己的戰機完全按照西方標準開發。這是一種可悲的情況。比如也許中國更需要一種性能單一的空中格鬥機對付現實威脅。
美國一般要求一種飛機可以實行多項任務。這與他在戰爭所處的位置和經濟實力分不開的。美國一般是以大欺小,對手的勢力和他相差的很遠。並且在戰爭執行的是外科手術的戰術打擊。他們強調的是空中遠程突破,格鬥,轟炸。這情況決定了他們戰鬥機必須具備所謂的第五代戰鬥機的要求。
中國則不同,現階段中國軍事主要是防禦。當發生大規模的局部或是全麵戰爭時候,在戰中所處的位置恰好是相反,這時必須依托自己的陸地對來襲的敵機進行打擊。或句話說是在自己的家門口打戰。比如一個具體目標就是收複台灣。從當今國際形式情況來說中國的對手一般有強大的軍事勢力。所以決定中國必須考慮到有進行持續作戰的能力。再根據作戰的要求來說就需要一種反隱型高機動超視距抗幹擾的超輕型戰鬥機。
從空中作戰的情況來說比如一價多用途戰鬥機去直接迎戰美國F-22。而此時其他的能力得不到任何的發揮。而賦予其他作戰能力的係統裝備將成為此次空戰的累贅。由於重量原因使其機動性大大折扣等等。而多用途戰鬥機為了實現其他的目肯定會犧牲一部分空中格鬥的能力。
從經濟的角度來分析,本來隻要一價800萬美元戰鬥機可以做的好的事,卻派出一架4000萬美元去做同樣事。而被摧毀的可能性還更大。戰爭成本在無形中增加了。再加上開發的成本那就更大了。
中國不應該以西方的標準去評價自己的戰鬥機。更不應該按照他們的標準去設計自己的戰鬥機。這是一種愚蠢的行為,中國的戰鬥機應該有自己的特色。應該在自己形現實情況去下設計適合自己的戰鬥機。現階段不需要自己的戰鬥機在所有方麵都超過美國的戰鬥機。如果是那樣那是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比如針對美國F-22的威脅中國就應該開發一種反隱型高機動超視距抗幹擾的超輕型戰鬥機。這種戰鬥機不需要任何其他的任務。它的任務就隻有一個擊敗像F-22這樣的對手。相信開發的成本,難度,和生產成本減輕。實用性大大加強。
我並不關心中國的什麽第四代戰鬥機。相信美國人並不關心中國的戰鬥機第多少代。他們關心的是對F-22構成威脅沒有。對航母有威脅沒有。
中國的戰鬥機不應該走進的誤區。不為了開發四代而去開發四代。能保衛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的戰鬥機就是我們最好的戰鬥機。設計理念的失誤是最可怕的。就象我們我們要去的地方。竟然連方向都搞錯了。再怎麽努力也是收效甚微。中國人應該創新自己的思維。不應該被西方牽著鼻子走。
我們的軍事專家的盲目將自己的戰鬥機與與美國的戰鬥機相比。一對一的從各個的性能比較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因為現代的戰爭早已經不是以往的情況。是一個係統和另外一個係統進行對決。比如假設美國想對我衛星發射基地進行打擊。在現在的情況的下美國優先選擇是導彈襲擊。在導彈不能達到目的的情況下就必須派出他們的F-22。設想四架F-22飛進大陸。中國就可以用地麵和空中戰鬥機與之戰鬥。這時候兩個作戰體係是完全不同的。而在此種情況分析下各自的戰鬥機在此次戰鬥是完全不同的角色。你如果再要我們的戰鬥機和美國戰鬥機要求達到和他們戰鬥機一樣的要求。才說我們戰鬥機才可以贏。相信弱智的人都不會。此時美國的戰鬥機要求長距離飛行並能突破敵方防禦係統具有很強的對地的攻擊能力。並卻要很強格鬥能力。而我們戰鬥機更強調短距離起飛,高機動格鬥能力。 我們設計理念就和他們的理念是完全不同的。
當然我們所有的方麵都超過西方的戰鬥機,那是再好不過了,但是那隻是絕對理想化。而卻也是沒有那個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