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塞爾維亞承受百年坎坷

(2007-04-08 03:17:59) 下一個
已經被肢解成六個國家的前南斯拉夫,如今又麵臨著再次分割的危險。科索沃這個巴爾幹地區的“最後一塊動蕩源”會不會成為第七個“獨立國家”?圍繞科索沃未來地位,聯合國安理會4月3日舉行閉門磋商,因歐美與俄羅斯分歧沒有達成一致意見。但是科索沃議會5日卻接受了聯合國科索沃問題特使提出的有關獨立的建議,使得局勢進一步惡化。塞爾維亞當地的《政治報》、《晚間新聞》等報紙連日來明確表達了決不讓科索沃分裂出去的立場。塞爾維亞人已經目睹了一個世紀來的合與分,經曆了坎坷的曆史。而這段坎坷,帶給國際社會很多值得思考的問題。
  不想割裂15%的土地

  對於科索沃“獨立”問題,目前塞爾維亞國內無論是政府人士還是普通平民,絕大多數人基本持同一立場,即科索沃是塞爾維亞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塞爾維亞提出了強有力的根據:在塞爾維亞不同意的情況下,國際社會沒有理由這樣做,同時科索沃自己也無權從塞爾維亞分離出去。

  從2005年10月開始,就科索沃未來地位問題,塞爾維亞與科索沃阿爾巴尼亞族已經有了10多輪接觸,但雙方幾乎未就任何問題達成一致。聯合國科索沃問題特使阿赫蒂薩裏3月下旬向安理會遞交了一份相關草案,大致內容是美國等西方國家將致力於科索沃在“國際監督下的獨立”。俄羅斯新聞網5日透露說,根據這一方案,科索沃將擁有憲法和司法體係及職業化軍隊。但從該草案誕生的那一刻起,就遭到了來自塞爾維亞和俄羅斯的強烈反對。塞總理科什圖尼察在安理會講話時立場鮮明地說:“塞爾維亞決不能允許將一個被國際承認的國家的15%的領土分割出去。”4日,塞總統塔迪奇也強烈譴責說,塞爾維亞永遠不會同意科索沃獨立,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讓自己國家的領土分裂,“允許科索沃獨立對全世界的穩定都是危險的”。俄羅斯方麵則表示,在科未來地位問題上,不能接受任何未經雙方認可的強製性決議。

  科索沃是一塊“聖地”

  作為塞爾維亞共和國一個高度自治的省,科索沃麵積約1萬平方公裏,有統計說,本世紀初居住在科索沃的200多萬人口中,阿族人占80%以上,處於絕對多數。據當地人介紹,“科索”這個發音在塞爾維亞語中的意思是“畫眉鳥”,相傳斯拉夫人來到這個地方時,看到有非常多的畫眉鳥,因此把它叫做“有畫眉鳥的(地方)”。在這個浪漫的名字背後,對於塞爾維亞人而言,科索沃更有著其民族文化發源地、民族精神的象征與寄托的重要意義。公元6世紀末7世紀初,這裏就有古斯拉夫人活動的蹤影。塞爾維亞民族的優越地位在曆史變遷和宗教發展中逐步確立起來。科索沃境內修建有大量東正教建築與修道院,其曆史與文化價值,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作為塞爾維亞民族文化的發源地,其上千年來孕育的情感,導致科索沃已成為塞族居民心目中的聖地。特別是自1999年北約轟炸以來,普通塞族居民已很少再能夠前往科索沃,科索沃的首府普裏什蒂納市內,北約轟炸前約有4萬名塞族居民,但目前已減少到不足100人,這讓很多塞族居民感到恥辱與憤怒。

  塞爾維亞人“永不言輸”

  在整個遷移至巴爾幹地區的南部斯拉夫居民中,塞爾維亞是其中最大的一個民族。據統計,目前巴爾幹地區約有900萬塞族人,加上流散在世界各地的塞族人,總共約有1200萬。曆史上,塞爾維亞曾淪為奧斯曼帝國的附庸,經曆過長達500年的異族統治和奴役,也進行了激烈的抗爭。

  塞爾維亞民族的曆史,更多的是一部災難與奮起抗爭的曆史,但也正因為這一切,成為塞爾維亞民族為之驕傲與自豪的資本。曾在黑山共和國任國王的涅戈什大公,也稱自己是塞族人,在其著名的《高山上的花環》長詩中就曾這樣寫道:“沒有痛苦,戰刀就不會揮舞。沒有痛苦,英勇也無法得以體現。英雄本質是每一個人心目中罪惡的體現,對於每一個生物來說,其靈魂中的友善才是最最甜美的。”因此,數百年的反抗曆史導致塞爾維亞民族磨煉出一種永不屈服、永不言輸的性格。

  20世紀初,已經獲得獨立的塞爾維亞更是將建立一個統一的南斯拉夫國家作為自己的基本國策。1945年11月,

  在二戰中承受了巨大犧牲的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成立,並於1963年更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由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波黑、馬其頓和黑山6個加盟共和國組成。由於鐵托本人在二戰中建立起的崇高威望和南斯拉夫的不結盟政策,使得南斯拉夫在國際舞台上擁有較高的地位。在成為“東歐發展最好的國家”後,當時的南斯拉夫人很為自己的國家驕傲,不少人對周邊的“東歐兄弟”甚至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

  然而,由於在長期曆史中南斯拉夫各民族曾遭受著不同大國的統治,有著不同的文化傳統,不同的宗教,特別是各共和國間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巨大差異,導致鐵托逝世後,存在於各民族間的矛盾開始逐漸激化。1991年,原南開始解體。到2006年黑山宣布獨立,南斯拉夫從此徹底不再存在。但對於塞爾維亞來說,國家仍麵臨著繼續分裂的危險,除了科索沃外,以匈牙利族居民為主的伏伊伏丁那地區最近幾年也傳出了“獨立”的聲音。

  強國政治下的小國

  對於科索沃的未來以及可能的解決方式,目前各種猜測與分析都有,但總體大多集中在兩點:一是由聯合國出麵,繼續曠日持久的談判。英國駐聯合國大使4日明確表示,“不太相信安理會能就此問題很快形成決議”。二是阿族可能在美英支持下自行宣布獨立,而這將導致科索沃局勢再度複雜,是國際社會不願看到的。

  針對塞爾維亞麵臨被分裂的局麵,俄羅斯《觀點報》4日報道說,俄羅斯遠東地緣政治研究所專家薩馬伊洛夫表示,塞爾維亞還沒有逃脫被繼續分裂的命運,因為在歐美眼中,科索沃是巴爾幹半島最大的不穩定因素。他強調說,現在的世界是強國政治,弱國麵對強國,“如果隻能忍氣吞聲,隻能忍讓,弱國的人民就做不了自己的主”。他強調,由於那裏地理位置特殊,近百年來在大國的反複爭奪中,造成南斯拉夫各民族分散、隔閡,國內民族矛盾不斷加劇,最終造成國家的解體。

  很多塞爾維亞當地學者也認為,作為一個世界格局中的小國,在駕馭本國與世界各國的關係方麵,國家領導人必須要有準確的判斷以及敏銳的觀察與分辨能力,否則在當今的世界格局中,小國就難以擁有其獨立的立場與地位。另外,不少塞爾維亞人還認為,對目前塞爾維亞的悲劇命運,米洛舍維奇也要負一定責任,他對冷戰結束後的國際局勢缺乏一種冷靜和全局的判斷,在俄羅斯還沒敢喊出“全體俄羅斯族人生活在一個國家”的時候,他卻宣稱要讓“全體塞爾維亞族人生活在同一個國家”。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煽動了塞爾維亞人的民族情緒,惡化了塞爾維亞與西方國家的關係。

  談起塞爾維亞的百年坎坷,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季誌業認為,冷戰之後,在東南歐無論軍事上還是經濟實力上,最強大的國家就是南斯拉夫,而美國是不允許該地區有強大的國家存在的。前南聯盟領導人米洛舍維奇對西方的態度強硬,被看成是當地各種爭端的“禍首”,成為“壞孩子”的代言人,美國以人道主義幹預為借口,發動科索沃戰爭,將南聯盟拖入戰爭的深淵。可事實上,武力根本無法解決該地區固有的民族矛盾。說到底,美國等一些西方大國利用該地區的民族矛盾和民族情緒,徹底瓦解南斯拉夫,達到他們的地緣政治目的。他們對南斯拉夫的分化和瓦解直接製造了該地區的悲劇後果。季誌業還強調,民族無論大小,都應清醒地意識到,不要被大國利用,否則隻會自釀苦果。

  前南地區百廢待興

  就分裂後的前南各共和國目前的狀況來看,斯洛文尼亞人和克羅地亞人的月均工資在800-1000歐元左右。波黑的狀況雖有好轉,但失業率仍較高,人均月工資不到500歐元。而據聯合國發展與計劃署2006年10月的報告,黑山近半數的居民還沒有足夠的錢去購買食品。隨著近兩年來外資的進入,塞爾維亞的經濟狀況有所好轉,去年月平均工資達到250歐元左右,但還無法與1990年時一個教授可以拿1000美元月薪的水平相比。當回憶起過去的時光,60多歲的喬爾傑常說:“我當時拿著一本南斯拉夫護照,那種感覺真好。世界上的100多個國家都曾與南斯拉夫免簽,可現在這裏的人卻都以到國外生活為榮。”

  特別是對塞爾維亞幾十年的命運變遷,一位塞爾維亞司機的話曾給《環球時報》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說,他和妻子的出生國是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而1996年出生的大女兒的國籍是南聯盟,第二個孩子的祖國又變成了“塞爾維亞和黑山”,如今,他們全家又變成了塞爾維亞國民。這種“國籍”轉變的痛苦,這種自己祖國命運大起大落的悲涼是一般人很難體會的。

  在艱難對話的過程中,科索沃地區依然埋藏著地區混亂的隱憂。自3月以來,科索沃已多次發生聯合國維和人員汽車被炸、塞族居民遭襲擊事件。盡管美國《紐約時報》5日傳出消息說,在塞爾維亞發現了秘密訓練營,引發了當地人對塞爾維亞可能出現極端主義的擔心,但這些都無法阻擋經曆了近百年坎坷的塞爾維亞人對國家的穩定和富足的期盼。《環球時報》記者曾於去年春天到過普裏什蒂納,在當年北約轟炸後的一些廢墟上,當地人正在蓋新房子。在百廢待興的科索沃,建築業成了熱門行業。▲



《環球時報》 ( 2007-04-06 第07版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