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日本欲擺脫美國二奶角色:美國反擊猛搞日本!

(2007-03-24 00:29:52) 下一個
安倍執政以後,實施了一種被日本媒體稱之為“尋求擺脫美國而自立”的政策。美國已經覺察到這種傾向,並且發起了反擊。分析家們認為,這表明安倍要在美國麵前擺出高傲的政治姿態是困難的。

  新華網報道,美國副總統切尼2月下旬訪日時,曾拒絕與防衛大臣久間章生舉行會晤。這一事件不僅震動了防衛省,更震動了首相官邸。明眼人知道,這是因為久間章生關於“布什總統錯誤地發動了伊拉克戰爭”的表態觸怒了白宮。

  日本《選擇》月刊在一篇評析安倍政府的對美政策的文章中說,早在伊拉克戰爭之初,日本前首相小泉就迅速表明支持美國,並因此被稱為“布什的跟屁蟲”。但如今小泉最重視的日美同盟關係遮上了陰雲。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安倍首相致力於推行“擺脫美國”的外交。確切地說就是作為重建戰後體製的一環,“尋求擺脫美國而自立”。撰寫安倍外交劇本並使其付諸實施的是外務省事務次官穀內正太郎。

  這篇題為《危險的安倍“對美自立”外交》的文章說,安倍出任首相後即對中國、韓國進行了閃電訪問。今年1月不是訪問美國,而是出訪了歐洲各國。安倍訪問了位於布魯塞爾的北約總部,並強調要加強與北約這一軍事同盟的合作。

北約是美歐同盟自不待言,但伊拉克戰爭後北約的軍事行動則由歐洲主導進行。安倍首相對布魯塞爾的訪問,讓人強烈地感覺到有“同歐洲各國的安全方麵的代表們進行會晤”的意思。穀內正太郎於2月中旬會見外務省局級幹部時說:“日本今後將有可能成為北約事實上的加盟國。”一名出席會議的外務省官員毫不掩飾他的震驚:“這就像是宣告日本今後的外交重心將不再是美國。”

  
日本外相麻生於去年11月提出的“自由與繁榮之弧”的構想也出自穀內正太郎。這一構想提出支援那些在歐亞大陸外圍、與中國和俄羅斯接壤的國家,如越南、老撾及哈薩克斯坦等國家。《選擇》月刊的文章認為,“自由與繁榮之弧”包括的區域與美國確定的所謂恐怖活動溫床的“不安定之弧”幾乎完全重合。“自由與繁榮之弧”的構想,是日本想“和平地”積極介入被美國視為安全上的不穩定地區。

  穀內次官提出“擺脫美國的亞洲”的真正含義是什麽呢?文章指出,由於受到陷入泥潭的伊拉克局勢及伊朗發展核武器的牽製,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美國不得不將兵力集中在中東。穀內認為美國將不可能對朝鮮動武,在東亞安全問題上美國隻能同中國保持一致,美國在亞洲的影響力將不斷削弱。他認為布什政權的跛腳鴨趨勢不斷加劇,“安倍-布什關係”沒有必要像小泉執政時期一樣親密。

  但是,《選擇》月刊認為“自由與繁榮之弧”構想如果沒有援助資金的保證,也不過是紙上談兵。在重新構築集體自衛權的行動沒有任何進展的狀態下,與北約的合作也隻能停留在表麵的交流。布什政府在覺察到安倍政權潛藏的“遠離美國”的傾向後,不僅排擠防衛大臣久間章生,而且在對北朝鮮的政策上也極力牽製日本政府。對於美國眾議院提出的要求日本就“慰安婦” 問題道歉的提案,不僅民主黨議員,一部分共和黨議員也表示讚成。

  於是,首相官邸也慌亂起來。相繼派出小池百合子和世耕弘成兩位輔佐官前往美國,但白宮及國務院多名官員卻以種種理由拒絕會麵。《選擇》月刊尖銳指出:對安倍這個弱勢政權來說,要在美國麵前擺出堅持“重建戰後體製”這個高傲的政治姿態是困難的。安倍政權正在“遠離美國”和“諂媚美國”的夾縫中搖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