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德媒:從窮人到大款的中國影響力

(2007-03-23 08:47:32) 下一個
“條條大路通中國”,北京政府正處心積慮為此做出努力。中國的發展援助規模不斷擴大,而且不設前提條件,西方國家的傳統影響將逐漸萎縮。
  不論是柬浦寨、老撾還是緬甸,中國的建築師和工人們在許多東南亞國家幫助建造道路、橋梁和海港。例子之一是長達1300公裏的一條交通大動脈,從中國南方城市昆明經老撾直達泰國海灣的西哈努克城港。
  本身還是一個受援國的中國,曾幾何時,卻已然成為全球最大的援助國之一。德國杜伊斯堡發展與和平研究所專家翰森格爾特指出,尤其是在這個“新興強國的戰略要點”-東南亞地區,中國正不斷增加發展援助。

安全與市場

  中國所追求的絕不隻是經濟利益。位於柏林的聯邦科學與政治基金會專家希爾佩特表示,中國提供大規模發展援助“也是安全戰略的組成部分”。他說,中國無論如何不願意看到鄰國出現政治動蕩,因為北京擔心,動亂浪潮會超越邊界波及自己。象雲南這樣的中國邊陲省份的生活尤其貧困。
  北京在援助方麵出手大方。例如,今年年初,中國政府向柬浦寨提供了6億美元的貸款,用於建造橋梁、水電站和電訊網。貸款數量之高使迄今在發展援助方麵起舉足輕重作用的西方國家和世界銀行不禁目瞪口呆。其實,讓西方吃驚的不僅是貸款的數量。翰森格爾特指出,中國在提供發展援助時幾乎從不提先決條件。既不要求保障環境水平,也不要求打擊腐敗。與此相比,從世界銀行獲得貸款的程序便要緩慢得多。受援方常常還必須為項目的實施接受昂貴的顧問。此外,根據世界銀行總裁沃爾芬森的意願,未來,世行提供貸款還必須與當事國是否有“良政”掛鉤。不久前,世界銀行就因腐敗問題而中止了用於柬浦寨4個項目的總額為7000萬美元的貸款。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北京的錢通常來得很快。不過,透明度在這裏是不存在的。希爾佩特就此指出:“北京從來不打明牌,若有其它國家試圖了解內情,中方會作出極其敏感的反應。反之,中國也不過問受援國的內政”。不幹涉內政.

  中國在向東南亞地區國家提供發展援助的過程中保持低調。來自杜伊斯堡的專家翰森格爾特說,北京政府極力避免被人看作是一種威脅。但是,根據這位專家的看法,中國在世界其它地區,比如拉丁美洲或非洲,就“頗有點帝國主義的味道了”。翰森格爾特說,中國在那裏首先是為了確保獲得能源和其它資源、占領市場,而對那裏的文化和居民並無特別的興趣。
  有越來越多的專家相信,隨著中國以慷慨援助者的身份出現,國際發展援助結構將發生巨變。翰森格爾特指出,尤其在東南亞地區,北京正試圖將美國排擠出局。雖然它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那裏的國家已經明白,中國已然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因素。
  中國的咄咄逼人態勢不僅使華盛頓政府不快。發展援助問題專家擔心,迄今為止在提供援助時所遵守的既定標準會出現軟化。此外,有關中國本身是否還應繼續獲得援助的爭論也日益激烈。日本在新近召開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本年度秋季會議上就間接敦促中國,未來不再向世行申請貸款。
  當然,繼續向中國提供發展援助依然有其意義。希爾佩特以德國為例指出,柏林向中國提供環境技術幫助,此外,德國的發展援助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外貿促進手段。德國人提供發展援助和貸款,中國人購買德國商品和機器。德國自己得到的好處並不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