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美國之音”:失真報道終於玩殘了自己

(2007-03-22 07:15:17) 下一個
美國之音誕生於65年前針對納粹德國的廣播宣傳,其後增設電視節目,輻射全球,其鼎盛時期節目多達50多個語種。美國之音此次計劃停播的還有克羅地亞語、希臘語、格魯吉亞語、泰語節目。另外,美國之音將減少烏克蘭語、藏語以及麵向非洲的葡萄牙語節目同時將新增對朝鮮的廣播節目,擴大對伊朗的電視廣播,以及加強對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邊境地區的普什圖語廣播節目以及麵向古巴、委內瑞拉的西班牙語節目。麵向吉布提和非洲之角的索馬裏語廣播維持不變

聲音「縮水」非為「財」

從對納粹占領區的廣播,到整個冷戰期間針對蘇聯的宣傳,再到上世紀80年代對中國的「噪聲不斷」、「9?11」後的「反恐使命」以及近來把重心調整到中東、朝鮮、古巴,成立65年的美國之音國際廣播電台,一直是美國政府外交政策的「晴雨表」與「總體宣傳」的重要工具。

多年來,世界上無論出現哪裏宗重大事件,隻要美國政府插手,「美國之音」總會在第一時間詳盡地作出報道。而報道角度盡管隨時間地點不同而異,但宣傳美國的「自由民主」則是始終如一永遠不變的脈絡。

因而,曆任美國政府都視「美國之音」為他們真正的喉舌。根據布什總統今年2月宣布,2008年財政年度預算,美國廣播事業委員會將獲得6.68億美元用於對外電視宣傳攻勢,比2007年度財政增加3.8%。

可見,在對外宣傳方麵,美國仍是想增強他們的軟實力的。此外,人們知道,凡媒體都不會放棄招攬廣告。可見,財力並非是「美國之音」「縮水」的重要原因。

失真報道是禍首

引發「美國之音」聲音弱化真正原因是聽眾隊伍「縮水」。就以「美國之音」裁減粵語廣播為例,粵語不但中國內地的廣東、廣西等省及香港、澳門等特區有著上億的人群,就是在東南亞,在粵語華僑聚居的世界各國也有著廣泛的聽眾。

過去一些人們之所以傾情「美國之音」,乃是聽信了「美國之音」一向標榜的「民主自由之聲」。而今,幾乎在中國沒有人聽了,海外的粵語係的華人更不把「美國之音」當回事.個中之因,也不言而明:美國之音情緒化太強,許多報道其實是帶著明顯的美國強權政治單邊主義的烙印,與客觀公正的新聞要求相差甚遠。

1999年5月,當一位中國青年收聽美國之音後,他的憤怒有如火上澆油:中國駐南聯盟使館被美國導彈轟炸,三名中國記者犧牲,美國之音卻宣稱「美國導彈的『誤炸』是可以理解的,中國方麵在炒作和擴大事態,缺乏合作和解精神」雲雲。

從1989年的政治風波、最惠國待遇、銀河號事件、人權鬥爭、李登輝訪美、美國轟炸中國駐南聯盟使館、李文和事件、考克斯報告、南海撞機事件、美國對台軍售……一係列不負責任的報道與評論,使美國之音本已不多的公信力一落千丈。

「美國之音」聲音在弱化,自動宣布「縮水」對世界是一麵鏡子,它說明美國軟實力也不得不接受世界新形勢的挑戰。一個緊跟美國單邊主義政策的媒體,其客觀公正就大打折扣。

因此,「美國之音」的「縮水」與其說是財政問題,不如說是宣傳政策犯了大忌。過去「美國之音」能在世界各地橫行,不能不與美國的世界霸權主義單邊主義有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