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後希拉克時代:中法友好大潮不會逆轉!

(2007-03-22 05:25:29) 下一個
盡管法國總統希拉克“激流勇退”的消息早已見於報端幷在幾天前被希拉克本人在一次電視訪談中予以暗示性確認,但是當3月11日“這一天”來臨,當這位“君臨”法國12年、政治生涯長達40年之久的政治家,眼睛濕潤地宣布將不再謀求連任時,仍然在法國乃至世界引起不小的感動與震動。他的離去,象征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盡管法國及歐洲媒體對希拉克主政法國時期的內政成績多有微辭,但普遍對其外交政策的成功讚譽有加。輿論普遍認為,由於希拉克在國際問題上的堅定與睿智,在國際舞台上經驗豐富、長袖善舞,他在位的這10多年中,法國的大國形象得到加強。

希拉克一個受關注的外交亮點,就是對華關係。他任內四度訪華,凸顯其對法中關係的高度重視;他與中國兩代領導人一道,致力於打造法中全麵戰略夥伴關係幷開花結果,使今天的兩國關係進入曆史最好時期;他力主解除對華武禁的主張,折射出他全新的對華關係觀念,也對歐洲其他政治家重新審視對華關係影響至深;在他的提議下實現的法中互辦文化年的巨大成功,將兩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國度、兩國愛好和平的人民的距離進一步拉近。

正是由於他的鼓與呼,他的身體力行,他的堅定前行,他與中國領導人共同奠定了兩國關係的堅實基礎,當今天法國政治版圖進入“後希拉克時代”之際,我們發現,法中友好的大潮已不可逆轉。

目前民意分最高、與希拉克同屬傳統右派黨的總統候選人薩科奇,如果成為下任法國總統,他將延續希拉克的對華政策,是目前最為合乎邏輯的推測。他作為政府要員長期對旅法華裔族群作出的友好姿態,讚賞華人的成功融入。今年春節,他透過本報向華人拜年所寫出千字長文,透露出其對中國“中庸”文化充滿興趣。這種文化認同,對今後的法中關係似乎更為重要。

另一位最有希望登頂的候選人羅亞爾,更是在黨內及公眾猜疑其外交能力的當口首選訪問中國的。她直言:她對中國的訪問具有“優先性”。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我要到中國去瞭解那裏發生的一切,幷與中國領導人建立聯係”。羅亞爾還表示,在與中國的經貿關係方麵,法國已經落在了德國的後麵,“我們不應該懼怕一個正在發展中的中國,而應該通過雙邊合作,從中國的崛起中獲得更多機遇”。僅從這幾句話,我們已經不難看出她上台後也將如何發展法中關係。

唯有近日民意陡升的黑馬、中間派候選人白魯,迄今尚未發表引人注目的對華言論。但正是這一點,他已經遭到批評。這說明,兩個月之後,無論誰當選法國總統,無論其意識形態傾向如何,積極發展對華關係都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原因很簡單,這是法國國家利益所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