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中國提高航母建設速度的捷徑:領先美印航母一代

(2007-03-22 04:46:24) 下一個
中國發展航母 艦隊,是目前中國外貿遍全球、商業利益遍全球的必然結果。是中國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捍衛輸油航線的需要。問題是:目前發展航母艦隊,采用了解剖瓦良格、修複瓦良格、建設新瓦良格、以及引進俄羅斯Su33的“曲折”道路。這一思路,從1990年代開始實施,導致了人力物力的過多消耗、導致了時間的過多流失、還將導致未來中國第一、第二艘航母戰力的薄弱。中國對於自己的航母艦隊的建設思路,需要及早重新審視、需要及早參考英、日、韓發展航母的思路。現在及時反思、及時創新,還來得及。

第一、“修複瓦良格、建設新‘瓦良格’及引進Su33”思路的三大缺陷目前中國發展航母的思路,就是“修複瓦良格、建設新‘瓦良格’及引進Su33”,這個思路有部分現實的原因,但是更有不足,不足主要有:
(一)修複了的瓦良格,沒有蒸汽彈射等裝置,將落後於日本未來的、F35戰機垂直起降的大隅級航母
由於是滑躍式起飛,缺少蒸汽彈射,日起降數量明顯少於美國航母的200架次/天,僅僅隻有60架次每天。戰力隻有美國航母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一旦出現中美航母交戰的情況,起降能力如此的薄弱,將導致中國航母明顯處於嚴重弱勢。更不論由於缺少蒸汽彈射、在預警機起降等等方麵的弱勢。更不論美國F35垂直起降戰機上艦之後,劣勢更加明顯。
也就是:現有瓦良格模式的航母,其快速反應能力、每日戰機起降能力,將落後於日本的、F35戰機垂直起降的大隅級航母。
(二)載機數量少。
由於Su33機體大,導致航母載機數量明顯少於美國航母。一艘瓦良格,能夠容納的Su33不過25架左右,其他都是預警、反潛等其他機種,這樣,載機數量遠遠少於美國中型以上航母。
(三)耗費時間太長。建設周期太長
從1997年開始引進,到2001年瓦良格航母到大連港、到2005年開始整修、到2006年度開始洽談引進Su33、到最快2008年形成戰力,期間花費的時間太長。幾乎是十年。
(四)戰時無法以
此快速補充航母數量
較之於美國F35服役之後的英日韓航母發展速度,要實現“航母艦隊的規模化發展”,明顯太慢,明顯有難度。日本的航母路線,是先設計製造大隅級準航母、一旦垂直起降的F35到貨,則可以迅速形成航母戰力,並且,引進F35多少,可以建成相應比例的航母多少,也即:屆時改裝油輪等大型船即可發展相應數量的航母,發展速度極快。而引進和建設Su33的路子,根本達不到這一速度。戰時要迅速補充航母數量,靠引進和建設Su33的路子根本達不到。

上述幾點決定了:中國的原有航母思路的缺點導致:中國航母麵對美國航母、劣勢明顯;麵對台灣問題、速度太慢周期太長;麵對規模化發展的要求,無法滿足。筆者葉劍認為原有航母建設思路最多用於第一第二艘航母建設,第三艘以上的航母需要采用新思路。

第二、論“提高航母建設速度十倍的捷徑和突破口,在於發展中國的垂直起降戰機”,而不在於“瓦良格模式”
中國在1990年代,就應該像發展J10一樣、立項發展中國的垂直起降戰機。發展中國的垂直起降戰機的好處是:
(一)避開蒸汽彈射的瓶頸、確保中國航母載機的快速起降能力。甚至一台大型航母同時起降4~8架戰機。這樣可以保證中國航母的快速反應能力。
(二)實現“中國航母領先美國現有航母一代”的目標
垂直起降戰機可以在高速航行的“大型氣墊航母”、“大型飛行航母”上起降。隻有垂直起降戰機,可以實現中國的“飛行航母”夢想。從而導致中國航母領先美國現有航母一代。也領先印度航母一代。
(三)解決垂直起降戰機的瓶頸的話,筆者葉劍認為:航母艦體的建設效率可以提高十倍。
航母數量可以由中國垂直起降戰機的生產量來決定。戰時可以一邊生產垂直起降戰機、一邊改裝大型油輪、貨輪的方式來解決,其生產周期可以由幾年大大縮短為幾個月。也即:航母艦體的建設效率可以提高十倍。則這一方法之下,較之於“修複瓦良格、建設新‘瓦良格’及引進Su33”的思路,中國航母艦隊的數量和建設速度,也將有極大的彈性。極大方便中國戰時快速形成“規模化”的航母艦隊數量。
(四)實現中國航母數量的規模化發展
即:建多少垂直起降戰機,就可以相應快速發展多少航母。

由上分析可見,不論航母的快速起降和反應能力、不論是否能夠領先美國航母一代、不論是否能夠實現快速的規模化航母建設,突破口都在於載機。在於有無發展垂直起降戰機。如果1990年代、就有先見之明、就高度重視垂直起降戰機的立項、發展,則現在發展航母的格局完全不同。可惜當時沒有。這是中國航母計劃起步伊始的失誤。航母艦隊的發展可以說失誤在起點上。如果中國從1990年代起步發展中國的垂直起降戰機、及其發動機,曆時十年,應該有成。

第三、中國現在如何5年左右發展垂直起降戰機及領先美、印、日現有航母、準航母一代的飛行航母?
中國現在應該在太行的基礎上、在研發矢量噴口的基礎上,發展中國的垂直起降戰機用發動機。發動機突破之後、戰機設計和突破、按照中國航空工業的能力就相對容易。由於發動機是改型、而垂直起降戰機有美國F35、英國鷂式、俄羅斯雅克等成品戰機可以借鑒,由於雷達、火控、機載武器等已經相對成熟,則隻要國家下決心,未來5~8年可以實現中國垂直起降戰機的零的突破,從而使中國航母艦隊,邁向“領先美國一代、隨時規模化建設”的中期目標。屆時,中國的“飛行航母”出現在美國老式航母麵前的時候,美國人才會驚呼“太平洋變天了”。

在中國的集權體製下、以及在中國的集權領域,任何事情要順利解決,領導重視、高層重視都是第一位的。希望高層早日意識到垂直起降戰機、對於新型飛行航母的重要意義,對於戰時快速補充航母的重要意義,對於規模化發展航母艦隊的重要意義。筆者葉劍堅信:一個高度先進發到的海空軍,才是台獨份子、日本軍國主義份子、印度沙文主義份子膽寒的必要條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