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外國軍方最恐懼的中國軍隊七大超級殺手武器!

(2007-03-22 04:40:49) 下一個
1.反航母彈道導彈
1996年台海危機期間,美國的二艘航母對我們進行了威脅並把艦隊開到了離我們領海200海裏的地方。那麽後來它為什麽又突然撤走了呢?
公開的傳說是當我軍的核潛艇從美國人的衛星監視下消失了不久後,美國人的航母艦隊才撤的,其實這隻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另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國人知道了另一個他們最不喜歡的消息。首先是美國的航母編隊並不是隻後退了200海裏,這後退200海裏是港台報刊的消息,這就看出問題來了。請問,美國航母編隊後撤多少海裏,具體什麽方位,什麽坐標,港台記者是怎麽知道的?這是要命的國家機密,怎麽可能告訴港台記者呢?(爽朗的大笑)事實上美國的航母編隊整整後撤了1000海裏,撤到了距離我海岸線13 00海裏的東經XX度和北緯XX度,他們一直在我們的視野裏,按台灣的說法是盡在我們掌控之中。那麽,問題來了,美國的航母為什麽急急忙忙的撤到那麽遠的地方呢?因為,他們害怕我們的導彈!什麽導彈?就是大家一直談論的彈道導彈。這就是說,用彈道導彈打航母決不是空穴來風,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大家都知道東風21導彈,那就是所謂的“巨浪上岸”。後來東風 21發展到了丙型,這就是“打航母型”。那麽用彈道導彈打航母真的行嗎?行!但要解決三大技術關鍵。一是監控,你要知道它在什麽地方。二是彈道導彈再入大氣層前和再入大氣層後的製導。三是彈道導彈進入目標區後的導引。多的我就不能說了,我要說的是美國人已經知道的那部分。美國人從我們這裏得到的情報是這樣的,首先美國人知道並得到了東風21丙彈頭的某一部分實物。這就是“再入大氣層製導”的部分實物,有同學問,我們的保密工作是不是做的太差了呢?是的,是太差了。在某個場合,我們的一個家屬孩子(7歲)受到壞人的唆使,從大人的腿檔裏鑽進去,硬是用修鉛筆的小刀把某一種物質給撬了一小塊兒下來。當時,大人們誰也沒在意,孩子嘛,又都是同事的孩子。沒往別處想,不料這是一個台灣特務的手筆。這家夥搞到這些東西(就一小塊兒,比小指甲蓋都小)歡喜若狂,跑到了國外並交給了美國的CIA,CIA也是歡喜若狂,趕緊進行了各種分析,結果使他們大吃一驚!他們認定中國已經有了彈道導彈打航母的辦法。這就是說,中國已經解決了三大關鍵的全部問題。後來,我軍在南海進行實彈射擊試驗時發現,美國人極為關注這樣的試驗,這種關注不是例行公事式的,而是瘋狂的和極其糜費的。這問題就來了,我們就問了個為什麽?後來,那個得了重賞的台灣特務在國外發表了一篇文章,我們才知道泄密了。

2.商級(094型)戰略核潛艇

中國正在研製的新一代戰略導彈核潛艇代號094型,據(簡氏海軍年鑒)透露,中國海軍已設計出一種新型導彈核潛艇,估計在1990年代末開始建造,首艘應可在2002年左右下水,2005年前服役。 以下是各國對094型戰略導彈核潛艇評訴. 094型導彈核潛艇將可在1999年全麵開工建造,在2002年下水,2005年服役。西方 軍事觀察家研判,中國新一代導彈核潛艇的飛彈發射筒數量可能會由夏級的12個 增至16個,考量到巨浪二型的彈徑較夏級的半徑長2公尺,為巨浪一型1。4公尺彈 徑的 1。5倍,所以094型的長度和寬度都遠超過夏級,排水量自然會增加。以俄 ,英,法同類潛艇來研判,中國新一代導彈核潛艇的水下排水量估計在12,000 噸左右,艇長140公尺,艇寬超過12公尺。094型可望保持與093型相當的水下靜音程度,推測低於120分貝的水平,這種靜音程度盡管與俄亥俄導彈核潛艇的100分貝仍有一段差距,但比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的120分貝要好。 從巨浪二型飛彈和093型攻擊核潛艇的性能來看, 094型導彈核潛艇的核威懾能力 將比夏級大為增加。需指出的是,若094型的水下靜音程度能按計劃大幅提升的話 ,難以被發現,可輕易進入太平洋中心地帶。此外,由於采用高溫氣冷核反應爐 ,其航速即使無法達到093型超過40節的水平,至少也可保持40節,這種高航速將 使其他攻擊核潛艇很難追蹤。整體看, 094型導彈核潛艇所具有的高航速,低噪 音的性能,使其具有進出太平洋的自由,再配上射程8,000公裏的巨浪二型飛彈 ,該型其他就具有覆蓋整個歐亞大陸,澳洲與北美的核打擊能力。如果每枚飛彈 僅裝3個彈頭,一艘攜帶16枚飛彈的094型導彈核潛艇就具有打擊48個目標的能力 ,相當於4艘夏級核潛艇的威力。從純粹軍事角度計算,要保持有信服力的核威懾 力量,至少應有6艘導彈核潛艇,達到2艘在戰區值班巡航,2艘在基地與戰區往返 ,2艘在基地補給與維修的部署模式,6艘潛艇可打擊288個目標,幾乎是中國陸基 與水下戰略導彈全部打擊目標的兩倍。如一枚飛彈裝6枚彈頭的話,打擊目標還會再增加一倍。

3.巨浪2型潛射彈道導彈

  北約編號:CSS-N-4 Mod 0
結 構:兩級
燃 料:一級固體,二級液體
最大射程:8600公裏
質 量:23噸
彈頭當量:3-4枚2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
製 導:捷聯慣性,彈道計算機,激光陀螺,天文導航
圓周偏差率:80公尺
平 台:潛射
研製單位:航天部一院,航天部二院
生產單位:航天科技集團
打擊對象:美國本土

  巨浪二甲

  北約編號:CSS-NX-4 Mod I
結 構:兩級
燃 料:一級固體,二級液體
最大射程:12000公裏
質 量:23噸
彈頭當量:6-8枚2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
製 導:捷聯慣性,彈道計算機,激光陀螺,天文導航
圓周偏差率:80公尺
平 台:潛射
研製單位:航天部二院
生產單位:航天科技集團
打擊對象:美國本土

  巨浪二乙

  北約編號:CSS-NX-4 Mod II
結 構:兩級
燃 料:一級固體,二級液體
最大射程:14000公裏
質 量:23噸
彈頭當量:10枚2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
製 導:捷聯慣性,彈道計算機,激光陀螺,天文導航
圓周偏差率:40公尺
平 台:潛射
研製單位:航天部二院
生產單位:航天科技集團
打擊對象:美國本土

  背景介紹:

  巨浪二潛地戰略導彈是在東風三十一的基礎上衍生的潛射戰略導彈,由航天部一院和二院聯合研製,簡稱東風下海工程。巨浪二原型彈射程隻有8600公裏,攜帶3-4枚2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先後經過兩次比較大的改進。
第一次改進使射程增加到12000公裏,運載能力增加到攜帶6-8枚2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 第二次改進使射程再次增加到14000公裏,運載能力增加到攜帶10枚2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
09-4戰略導彈核潛艇是巨浪二的載體,原設計09-4裝備16具發射筒,90年代末期,國際環境發生了變化,原設計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形勢的需要,09-4不得不重新設計,正在建造的09-4裝備18具發射筒,根據我國已逝中科院士,航天專家王振華提出的自由入軌理論,該彈的設計采用了國際前所未有的固- 液兩級火箭結構,包括固體一級火箭和液體二級火箭,最大射程14,000公裏,攜帶10枚25萬噸當量的分導熱核彈頭。

4.西方聚焦中國下一代戰鬥機

  在關注中國未來發展航空母艦的同時,西方軍事專家也開始聚焦中國下一代戰鬥機。
中國下一代戰鬥機已經曝光,這表示中國第四代戰機的項目已經開始立項研究了.

  文章稱,最近網絡上出現了所謂的中國空軍J—14(殲—14)第四代戰鬥機圖像,當然僅僅從外觀上就可以知道其“奇怪”的特征。曾經報道過,由近年來珠海航空展展出的中航第一集團錄像可以看出,中國已經啟動了第四代隱形戰鬥機的研製計劃。至少兩種不同氣動外形的模型正在進行測試。有消息來源也強調目前在沈陽進行著下一代重型殲擊機的初步研究。漢和分析專家認為,研製似乎依然停留在風洞試驗階段,是否已經製作了全尺寸模型有待觀察。而在成都,既然J—10A的開發已經完成,在其基礎上設計全新的單發隱形戰鬥機或者改良J—10的計劃當然是存在的。

  專家專家認為,為研製下一代戰鬥機,中國依然存在兩個重大難題需要攻關,首先是發動機,其次是雷達。

  首先從發動機看,美國的F/A—22使用兩台WP—F119—PW100渦輪風扇發動機,單台後燃加力推力156千牛/15907kgf(1kN=101.97kgf)。而F—22A的空重隻有14.062噸,良好的推力重量比使F—22在高空的超音速巡航速度可以達到M1.82。

  再看俄羅斯,為配合第五代(西方稱第四代)隱形戰鬥機的研製,俄新一代發動機的研製已經展開。下一階段的改造工作是把AL—31F的加力推力提高到14500公斤,並且安裝新的數字式自動飛行控製係統,同時把這一係統整合到飛機控製係統內。更新一代的AL—41F渦扇發動機,單台推力196千牛(19986kgf) ,高溫氣輪入口溫度比中國空軍使用的AL—31F高出250度,達1700度。

  對於中國而言,研發下一代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的大功率發動機依然存在重大的技術障礙。具體表現在迄今為止,就是第三代發動機尚未處於實戰運用的階段。因此,要即刻把WS—10A改良到15000公斤以上加力推力的水平,尚需時間,關鍵是性能必須穩定、可靠。正因如此,J—10A依然使用AL—31FN,2005年11月開始交付新一批AL—31FN,而WS—10A的服役可能還需要若幹年。

  因此,漢和推測,中國的第四代戰鬥機所需要的發動機,尤其在試驗階段,可能還是需要與俄羅斯合作,甚至進口AL—31FN之後的改良型.

  其次從雷達係統看,下一代隱形戰鬥機的雷達係統都進入了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時代。F/A—22A使用AN/APG77多功能雷達。AN/APG77多功能雷達號稱對1平方米的空中目標具有200公裏以上的搜索距離,在最新一次模擬空戰中,一架F—22A擊落了5架F—15C而後者幾乎沒有發現F—22A的位置。

  俄Phazotron設計局設計的ZHUK有源機載相控陣雷達的若幹技術也已經成熟。ZHUK對戰鬥機目標的前半球上視搜索距離也達到了200公裏,掃描角度正負70度。可以邊跟蹤邊掃描30個空中目標,並且重點攻擊其中的8個。

  稱,他們了解的情況是,中國的戰鬥機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的研製工作剛剛立項。而且在無源機載相控陣雷達方麵的研發還正在尋求與俄羅斯的合作。不過,俄羅斯方麵專家認為,中國在機載機械式掃描雷達領域的進步非常快速,已經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因此,用於第四代戰鬥機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研製,在已經積累了豐富經驗的基礎上,如果得到俄羅斯的技術支持,再用10年的時間,將會有重大收獲。

  最後從武器係統看,中國公開的兩種隱形戰鬥機模型也設計了與美國F—22戰鬥機相似的內置式的彈艙,因此,下一代戰鬥機的設計上,美中俄在內置武器,提高隱形性能的構思上是一樣的。目前公開的PL—12、SD—10空對空導彈的穩定翼、尾翼直徑比早期的AIM—120A還要大,因此,為把PL—12安放到內置彈艙中,還需要像AIM—120C那樣,對穩定翼進行重新設計,使其小型化。

  衛星誘導炸彈將是下一代戰鬥機的必備對地攻擊武器。俄羅斯為此也開發了GLONASS誘導炸彈,J—14使用的衛星誘導炸彈存在兩個方向,一是選擇俄式GLONASS係統,對此,俄是否願意提供軍用標準的GLONASS給中國將取決於當時雙方的政治關係以及中國的作戰對象。另一條道路是中國自主開發主動型北鬥衛星定位係統,目前正在規劃之中,據說存在9顆、11顆的布置方案。這樣中國就有可能開發“北鬥定位武器”。

  最後的結論是,“人們所關心的J—14戰鬥機已經起步,但是路途似乎依然遙遠。”

5.中國的攻擊激光雷達有效殺傷力超過3萬公裏

美國太張揚,中國太謙虛。如果說在傳統的導彈技術方麵中國落後於美國不可否認,因為中國的起步較晚,基礎工業較差,加之西方國家對中國軍事工業的嚴格限製。但是在新興激光的軍事技術方麵,由於我們與美國起步點相差不大,所以我們的研究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如果不是牽涉到軍事機密,200x年獲諾貝爾獎的恐怕絕不會是俄羅斯人,在量子點激光器方麵的理論研究中,中國早就處於世界最領先的地位,中國的超強功率的固態激光器是世界一流,用它發射的激光束可在3千公裏的距離獲得每平方厘米35 K焦耳能量密度,此能量密度比攻擊導彈所必需的破壞閾高出近1個數量級以上。以此粗略推算,中國的攻擊激光雷達有效殺傷力超過3萬公裏。
中國的攻擊激光雷達包含著世界最尖端的5大核心技術:

1.激光材料研究的突破
2.激光輻射材料物理機理及成像圖譜研究的突破
3.一次性快速跟蹤定位控製技術的突破
4.高密度能量可逆轉換載體材料的突破
5.激光成像技術的突破
目前中國的攻擊激光雷達體積仍然十分龐大,達10噸,缺少強大的瞬時超強能源電池,容易受天氣限製,空氣中的微粒和水汽會嚴重幹擾其能量和射程,隻能陸基和海基。如何把攻擊激光雷達裝載於衛星,是我國目前正在全力研究攻關的目標,如果探月成功,如果我們的激光武器能量再提高一個數量級,會把攻擊激光雷達裝載於月球。
清楚地記得在試驗場:一位軍工老專家從電話中得知千裏之外的靶標被激光雷達擊毀後,激動得淚流滿麵,仰天大呼:這是我們中國人研製的武器!是全世界最好的武器!!這是全世界最尖端的點穴武器!這就是為何有位中國著名的戰略軍事專家在媒體上自豪地宣稱:美國敢打中國嗎?如果它的隱形飛機敢來中國轟炸,來一架打落一架,一個不剩......大家如果注意收聽一下美國之音,也許會知道美國似乎已經嗅到了中國新式武器的信息,他們有點不相信,他們更不敢相信!

激光炮
防空雷射武器-“激光炮”的量產與部署,空防效能大幅提升:中共發展雷射武器甚早,目前研發成功的雷射武器種類已有8種之多,其中以1996年,所研發出的戰術性防空雷射武器─“激光炮”較為出色與受人矚目;該種雷射武器主要特色為攻擊速度快、射程遠、射向轉移快,可精準擊中飛行中之任何型式的航空器或飛彈,再加之每次發射成本低,是共軍實現全方位、超低空攔截的理想反擊防衛武器,比現行各型防空導彈更有效。目前“激光炮”不但開始量產,同時已正式配備於特定防空部隊與部分船艦服役;對其空防戰力的提升助益甚大。

6.中國的航母艦隊
從現在考慮向俄羅斯購買50架蘇-33作為艦載機如果屬實的話,我個人專家認為直接讓瓦格良號成為中國第一艘航母的可能性將非常大,雖然很多糞青心比天高,希望我國立刻早幾艘象美國尼米滋這樣的航母,但是我個人專家認為讓瓦格良成為中國的第一艘航母從效率來說應該是最高的,能夠在最短的時間裏形成的硬件條件,從裝備的角度來說,首先必須符合戰略戰術要求,其次必須是可行並使用可靠能夠迅速形成戰鬥力。就戰鬥力而言,隻要不是和美國航母決戰的話,在世界上也幾乎沒有幾個對手了。亞洲地區更是沒有對手,印度的兩艘航母和我們的瓦格良航母應該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屆時如果需要的話,中國的航母編隊將由:

   瓦格良重型航母 1艘
   輕型航母(類似於世昌艦) 2艘
   兩棲攻擊艦 4艘
   170神盾艦 1-2艘
   115艦 4艘
   168艦 4艘
   各類護衛艦 若幹艘
   093核動力潛艇 2艘
   元級常規潛艇 8艘
   大型補給艦 2-4艘
   其他艦隻按戰術需要 若幹艘

7.運9飛機
  組成的編隊的進攻能力在一場局部戰爭中應該也很夠用了。
運9飛機是陝西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正在研製的載重20噸級的新型中型中程軍民用運輸機。運9飛機具有寬敞的貨艙、裝卸方便、機場適應性強、用途廣泛。可用於航空貨運、空投空降、抗洪救災以及裝備、人員、鮮活物品的運輸。
運9飛機采用四人駕駛體製。采用4台大功率、低油耗的FWJ-6C型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和六葉JL4複合材料螺旋槳,具有良好的高溫、高原使用性。



來源:中華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