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運十之死 曆史認知
(2007-03-21 02:15:36)
下一個
●運十的由來
1970年8月中央下達生產大型飛機。
1985年2月代表著中國大型飛機製造最高水準的“運十”項目被終止。
曆經21年餘,在現今信息橫流的網絡時代,“憤青”們以當世孔明之口吻直指當年的決策者之“誤國殃民”。他們一致的指出,如果當年“運十”沒有下馬,當今世界上空將出現“空客”“波音”之外的第3家大型飛機。事實有可能這樣,但這將是以怎樣的代價去實現,怕是“憤青”們沒有去想或者說無法想像的。
以下是“運十”從開始立項到終止的大致曆程:
1970年8月毛主席下達生產大型飛機指示。
1973年6月27日,國務院、中央軍委作了具體批複,並提出研製要求:以美國1970年版的聯邦航空條例FAR-25的要求為設計基準進行自行設計,技術上相當於60年代中期的國際水平。運10飛機的設計技術要求是,航程7000公裏,時速850-900公裏/小時,飛行升限12000米,起飛滑跑距離1300米。機上裝有4台渦扇8發動機,單台地麵靜推力8165公斤,試製批先裝同類型進口發動機。
1975年基本完成全機設計工作,共設計圖紙14.3萬標準頁,編製技術條件211份,提供技術報告789份,開展各類課題研究171項,編製並應用計算機程序138項,編寫各種技術手冊約200萬字。
1978年11月,第一架飛機全機靜力試驗一次成功
1980年9月,第二架飛機首飛上天一次成功,在以後的4年半時間裏,運10飛機進行了大量科研試飛,證明飛機具有良好的操縱穩定特性,飛行性能達到預定的設計指標。其間,曾飛到北京、哈爾濱、廣州、昆明、合肥、鄭州、烏魯木齊、成都等地,並7次飛到拉薩,為駐西藏部隊和自治區政府運輸了大量急需物資。
1985年2月飛機停飛。
●縱觀指責“運十”下馬的理由:
1. 精英誤國:決策者的忙盲目決策導致。
――――一般這樣說的的人都是頭腦發熱,即沒有實際的證據證實,也沒有提出令人信服的推斷。
2. 決策者為了貪汙(因為采購國外飛機可以拿回扣,自己研製的話即是有灰色收入也到不了行政決策者的手中):
―――――這種說法符合國情(貪汙橫行的現狀),但是拿一國之戰略來滿足個人私欲,這種推斷未免太過大膽。
3. 因3000萬油費無法籌集,運十停飛。此後國家開始花費巨億資金,大規模引進麥道飛機、波音飛機。
―――――這種說法更是無稽之談,如果飛機能夠飛,就能夠產生利潤,這種放著明擺的利國利己錢不賺的事情還籌集不到款項,實在是沒有說服力。
4. “運十”造出來後買不掉:中國民航似乎有點不相信中國飛機,不願買中國飛機的傳統。為什麽不願買中國的飛機,真的是為提高經濟效益嗎?一位專家苦笑反問:你知道每買一架外國大飛機,我們能有多少人出國嗎?約200人次出國考察、學習、培訓等等。
―――――這說法太奇怪了,難道是民航的老大買國外的飛機有回扣麽????
5. 科研經費由70年代1.3%下降到80年代的0.6%,經費不足導致下馬。
―――――這是比較有可能的事情,當時中國正處在改革開放新時期,處在百費待興的狀態,而運10卻是一種需要大量經費才能研製的大飛機,對當時的中國來說,是難以承受的。
6. 美國不支持中國研究大型飛機,導致技術上無法實現下馬。
―――――不可否認“運十”從立項開始到首飛成功,裏麵有太多的美國因素,(在當時“空客”也是剛成立不久,好像與運十的立項時間差不多,大飛機的製造技術隻有美國比較成熟。)開始的2.5架飛機均使用的是外國的發動機,如果美國不樂意中國造大飛機的話,以當時的狀況,除了停飛,中國別無選擇。
7.“空客”成功的政治策劃。
―――――空客的立項是與中國大型飛機立項差不多的時間,如果中國大型飛機沒有停止且研發順利的話,那麽現在大型飛機市場該是3分天下,而不是現在的2強爭霸。所以有理由相信這有可能。
8. 猜想:中美某種戰略上的交易?!(麵前本人在網絡上還沒有發現這種推斷,隻是自己憑空猜想)
―――――80~89年可以說是中美在戰略上(反蘇)的蜜月期,2國在某種交易下達成協議,(或者說美國成功的讓中國放棄了大飛機項目)畢竟大飛機項目有非常大的軍事因素,中國放棄絕對是美國所樂見的。
●“運十”下馬的後果
在“憤青”的眼裏,“運十”下馬好像是天塌下一半似的。其實從我的了解上看,不然。“運十”的下馬固然可惜,但是並不是如大家所說的中國的大型飛機項目從有到“0”這樣的。“運十”雖然是中國的“運十”,但其能夠代表隻是美國60年代的水準,而且是在美國的幫助下製造的,中國真正的擁有多少技術水平在其中還是個未知數(我個人認為很少),在目前大家公認“運十”在研製中的成果如下:
1.國內首次采用FAR-25為設計標準,突破了過去一直沿用蘇聯規範的局麵。
2.國內首次采用“尖峰”型高亞音速翼型。
3.國內首次全麵采用“破損安全”、“安全壽命”概念設計和分析飛機結構。
4.國內首次采用全翼展整體油箱(最大裝油量達51噸),首次研製出大容量氣密客艙(最大容積達318立方米)
5.國內首次成功地采用機翼下吊發動機的總體氣動布局。
6.國內首次采用由調整片帶動操縱麵的氣動助力操縱形式,省去液壓助力裝置。
7.國內首次進行規模較大的全機各係統地麵模擬試驗。
8.全機選用新材料76項,占18%,選用新標準164項,占17%;選用新成品305項,占70%。這些新材料、新標準和新成品為民機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9.國內首次全麵地用電子計算機進行型號設計,編寫了計算程序138項。
10.國內首次按FAR-25要求組織了大型客機的研製試飛(共飛行130架次,170小時)。
以上的成果真的是那麽的大麽??
●我對運十的認識過程
最初了解運十是在某論壇看到了程不時先生關於運十的文章,那時的感覺如樓主一樣,認為運十下馬的決策是誤國誤民。但是,值得慶幸的是,在我第再次拜讀次文時卻發現該文從始至末僅僅提出了運十在試飛時的一些技術問題,其它的問題卻全部回避。這讓我有了了解更多運十的衝動。後來在網上相繼查找了一些資料(實在抱歉,對有些文章的作者沒有記住),發現程先生的文章實在是片麵的,不足以證實運十的前途是否有光明存在。更多的在文章中傳遞出了一位老科技工作者對這項目半途下馬的遺憾和悲傷---這是很煽情的,我理解這種情感,但並不等於接受他的觀點。
關於我為什麽支持運十下馬,在之前的帖子中已經做了不少說明,這裏我隻是想對你們說下運十有幾個“硬傷”,這幾個“硬傷”到現在還沒有得到公開的資料解釋,大家僅為猜測,不同的人猜測不同的結果得出不同的結論,也就有了不同的態度。
1. 運十在開始立項選擇參照的對象並不是波音707, 1970年7月,172廠馬鳳山介紹了初步考慮的三個方案:1. 采用轟六翼型,機身參考三叉戟,三台發動機尾吊;2. 用四台發動機尾吊;3. 用四台發動機翼吊。然爾,時過1個月之後,根據上海方麵意見,又準備了參照波音707布局特點的第四方案。而最後選擇是第4個方案。
試問:當時中國已經生產了Y7、Y8有了蘇式飛機的生產經驗及一些相應的技術。但,為什麽最後的決定卻是生產美製的、我們沒有絲毫基礎的波音707布局的飛機??這決定難道就是所謂的知難而進麽???難道不就是這樣的這樣帶有明顯的政治上的絲毫不考慮技術上的決定給後來的運十下馬埋上了伏筆麽??
2. 中國當時製造飛機最成熟的是西飛,選擇卻在上海的5703廠(當時是海軍修理廠啊!!)製造。有人說(資料上還顯示是毛主席說的),上海的工業基礎好,要在上海建立飛機製造和維修中心。
試問:這是不是又是舍近求遠,知難而進呢?上海工業基礎好,這是事實,難道不可以將一些適合在上海造的部件給上海呢?―――這樣的決定同樣給運十的發展開了個不好的頭。
3. 運十的第一批技術人員,1970年9月支援上海的172廠、空一所、605所3個單位150名技術人員抵滬,建立旅客機工程設計組,由5703廠領導。1971年2月陸續從各地支援上海的人員369人到達…………經過全國十幾個部委近300多個單位的協同工作和13,000餘名科研人員的辛勤努力,運十01架機體於1978年11月順利通過靜力試驗。
試問:運十當時在全國調兵遣將,這些人員都是技術科研人員啊,我想都是原單位的精英吧,如此為了運十調用全國資源,難道不會影響其它項目麽,Y7、Y8、J7、J8怎麽辦???涼拌啊!!!!!!!!!!!!!!!!!!!!
4. 程不時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分析了運十重量效率問題,及其它一些帖子中分析了運十首飛後的一些技術問題。但是沒有看到關於運十核心問題――重要部件自製的強有力的解釋。
試問:各位看官,你們有否看到程不時先生關於運十部分重要部件無法自製的問題的分析及解決之道,有的話,請賜讀(是真心真意的,因為本人的確想看)。重要部件的購入會導致這架飛機的成本超高。
5. 關於運十的市場。運十是民用機,不可能不考慮市場。1981年,民航總局報告運十“運十型飛機基本上是測繪仿造波音707/720型飛機,改換了機翼,縮短了機身,減少了起飛重量和商載。即使運十飛機達到了波音707型機的水平,也不過相當於六十年代初期國外第一代噴氣客機的水平。”“運十飛機還有不少重大技術問題有待解決”,“要能投入航線使用還要經曆一個較長的時期”,“目前還缺乏足夠的資料對其技術經濟性能恰當的評價。”“由於能源危機引起油價上漲和85年國際民航組織將對超過噪音和煙霧標準的飛機實行限製,波音707飛機已屬淘汰機種”,“因無訂貨已在1979年停產。”“我局有波音707客機十架,因利用率不高,還可用20年”。“民航去年(指1980年)年初十年規劃設想中沒有再添購此類飛機的打算。”。但在同年。民航總局表示不願采購美製dc9-80。
但是看官們也可以看出,民航總局提出的理由不是無稽之談啊!!!但是是什麽迫使運十還要繼續呢???
6. 1983年10月:國家計委副主任甘子玉召開會議,參加會議的有財政部、民航總局代表,上海市薛德馨、三機部胡溪濤。上海市提出,將第三架散件的飛機裝出來,需資金3,000多萬元。會上民航明確表示不要此飛機。三機部表示,應將03架搞出來,以後要看有無用戶。甘副主任在會上表示請財政部平衡國家財力而定。會後,財政部通過調查認為,這種飛機要變成商品,不是花3,000萬元,還要較大的投入,而且沒有用戶,因此明確表示不同意籌措3,000萬元。此後,國家對運十飛機研製沒有再投入資金。這次會議沒有形成文件。但由於沒有資金投入,運十飛機研製實際上也就不得不下馬了。
嗬嗬,大家看到沒有,很奧秘的東西,國家部委會議竟然“沒有形成文件”!!!!從運十試飛到1985年之間,眾所周知,國家領導人鄧#小#平、胡#耀#邦均明確指示過要搞下去,但是運十卻是因為3000萬擱淺。這是誰的決定??誰????那麽,大家好好想想吧,如果運十沒有問題會停的下來??至於是什麽問題,坊間一有很多傳聞,最為流傳的是民航總局沈圖害的。試問,沈圖有那麽大的能耐麽???這是***、胡耀邦指示過的啊!!!那會是誰?鄧#小¥平自己??如果真是他的話,那麽說明了什麽?樓主自己去思考吧。補充一點,你可以因為自己的政治取向懷疑領導人的決定,如果你要懷疑他的智慧,那麽你。。。。。。。
●是“運十”下馬不值得惋惜的5個理由
1.“運十”是在良好願望下產生的畸形兒。
中央領導在70年代初期提出要造大飛機,所參考的對象不是波音-707,而是在當時我們在製造出蘇式的運7、運8的基礎上,仿圖-124的中遠程運輸機,在西飛造。後來在中美關係由對抗走向合作的氛圍影響下,轉仿波音-707,並將製造地點轉移到四人幫的大本營上海的海軍修理廠(當時該廠沒有飛機製造經驗和設備,完全是另起爐灶)。而對於仿造美製飛機,中國一沒有經驗、二沒有技術,很大程度上依靠美國提供幫助。這也給以後停飛埋下了隱患(技術上的)。
――――這樣的開始造就了“運十”從一開始的畸形。
2.研發“運十”嚴重幹擾了軍用運輸機的發展進程
“四人幫”(可能不全是四人幫的錯,但是現在都算在他們頭上了)為了所謂的麵子工程,爭創“樣板”,樹“豐碑”,搞“典型”,在當時設備和資金極其匱乏的情況下,四人幫將用於運-7和運-8的生產經費超計劃挪用於變了味的運-10項目。特別惡劣的是在當時麵臨蘇聯威脅的情況下,還克扣用於空軍裝備其主力戰機殲-7的經費。當時殲-8樣機已於一九六八年完成,由於運-10也擠占了殲-8的研製經費,也拖延了殲-8成軍的進程。
――――研製過程的畸形,對中國軍工的發展造成阻礙,後果在後來的越戰中可觀一斑。
3.“運十”先天的不足注定了它是吃力不討好的角色
上飛的同誌克服了種種困難造出了運十樣機,由衷的讓人敬佩,但是由於運十先天的不足(技術上的),發動機,慣性導航係統,自動駕駛係統,多譜勒雷達,單邊帶電台,自動監測係統和自動滅火係統等眾多設備均需要外購,這些設備單獨購置又極其昂貴,一架飛機完成組裝不是幾千萬可以拿得下來(其單機成本比當時購買幾架波音-707還貴),且這些飛機(成形的2架飛機)還不具備投入航線使用的條件。他的命運似乎被注定要半途而廢。有人說,研發飛機的成本自然要比買成品飛機貴,不錯,是這樣的。但是我們研發的飛機我們自己都不知道什麽時候可以便宜下來(那些部件自己不能夠獨立製造)。
4.對於國家來說,“運十”是個無底洞,誰也不清楚還要投入多少錢
同期開始研發大飛機的還有空客,空客在早期也是被經費困擾,後來在歐洲幾個國家聯合投入的情況下才得以持續。而中國在當時壓根沒有這種經濟實力,有人說在文革那種困難下我們可以搞出2彈1星,為什麽當時不行?是啊,如果當時全國回歸文革時代時的政策我想也許還真的能行,但是曆史告訴了決策者,不容許他這樣的回頭。因為那是以億萬百姓的幸福做代價的,我想,就是憤青如你也不會讚美現在的朝鮮吧。
5.曆史的發展告訴我們,決策者的決策是無比英明
有人在控訴買辦精英斷送了運十,這不可能!運十這麽大的項目的停止不可能由一個民航局長能夠掌控,在當時的情況下沒有***的指示我想任是誰也停不下運十。而事實證明這個決策是無比英明,因為即是在85年不停,在後來的89年及蘇聯解體後,事實都證明了想不停都不可能――因為沒有美國就沒有運十,運十並不全部是中國的。
“運十”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是在2000年運十首飛20周年紀念活動掀起的,參與運十的老一輩工作者對運十無比懷念,那是人之常情,但是我弄不明白,那些自以為是的憤青們為什麽就如此願意隨波逐流的宣泄自己的感情,難道,憤青的感情是廉價的麽??!!
再者,運十在停飛後,運十的隊伍並沒有完全解散,而是集中一部分在研製支線飛機。
“運十”下馬是件遺憾的事情,但是還沒有遺憾到念念不忘的程度。況且當前中國大飛機項目又開始了,這次不象是21年前那樣的環境,而是“天時、地利、人和”一切應有盡有的狀況下,看的就是決心了。我們如其痛惜“運十”下馬,還不如把熱情寄托在新的“運X”上。
以上部分內容引用的資料來自: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 1998年6月 運十飛機研製大事記
程不時先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