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哥饕嫂

西皮原板:十載奔伐龍虎鬥,稻梁謀定始自由。飲遊四(呐)海誇緣受,愉樂心神莫要馬牛。此一(呀)番怡情來會友,臨風近雅意悠悠。
正文

意外成行的托斯卡納美食怡情之旅(之一)

(2007-04-26 21:34:56) 下一個
by 饕嫂

提起意大利,托斯卡納Tuscany的名氣不會亞於大家耳熟目詳的羅馬,米蘭,佛羅倫薩,威尼斯等地。每當我傾心聆聽Andrea Bocelli的歌曲時,我都會回憶起那次難忘的Tuscany之旅,我都會再次感受到Tuscany那熾熱的陽光,也就是那般浪漫多情的土地,孕育了他這樣一位傑出的歌唱家。

每年夏天,我們summer house所在的村裏都舉辦夏令營。年的七月底,饕女饕兒在夏令營中結識了一對兄妹好友,年齡與他們相仿,頓時難舍難分。。。後與他們的父母聊天,得知他們全家在他們的朋友那兒作客兩周,接下來就要去意大利的Tuscany過完這個暑假。四個孩子非常傷感,才沒玩兒到一起多久就要分開了,機靈的哥哥亞力克提議,幹脆我們約在意大利再見吧。當天晚上,兩家聚集商議,當即拍板我們兩周後啟程,可惜饕哥早已有了出差計劃,隻好由我們三人前行了。之前我們已去過歐洲許多國家了,但去訪意大利的計劃卻一拖再拖,早前讀過 Frances Mayes 的 Under the Tuscan Sun (有同名的電影,由Diane Lane主演),我早就對 Tuscany神往已久了,這次敢情是天降良機!

亞力克的爸爸安東尼是意大利人,早年來美國讀書,一次在機場遇到同樣在等誤點航班的艾麗森,兩人由此相識直至結婚。安東尼是紀錄片導演,獨立製片人,兼在大學講授電影課程,艾麗森是個教師。他們是我所認識的最dynamic的一對兒couple,盡管收入有限,但卻將生活發揮到了極致,在我看來過著半波希米亞式的生活。他們足跡遍及全世界,也在幾個著名城市都居住過,見多識廣,我們在一起有談不完的話題。安東尼的父親切斯出身於南部那不勒斯Naples的名門望族,位於Tuscany的別墅是以前他們一家夏天避暑的去處。安東尼的繼母是挪威人,每年八月份都回挪威探望其高齡老母,安東尼一家也在同時去Tuscany小住就成了每年的慣例。我本意是在附近找家富有特色的小酒店,大家結伴遊玩就可以了,禁不住他們再三邀請,最後決定在Tuscany 的四天都住在切斯家裏。

到了意大利的第一站自然是羅馬。我們到的那個周末正好是意大利的重要節日,整個城市給我一種萬巷皆空的感覺,好象街上的人群中大多數都是遊人似的。以前就知道歐洲人最喜歡在八月份外出度假,這次我算是體驗到了他們的瀟灑---臨行前我苦苦製定的美食計劃全部落空,幾乎所有知名的餐館都休息關門兩個星期。這在美國或中國簡直是難以想像的!垂頭喪氣之餘,也很欽佩他們的灑脫。還好有一家餐館叫做Cul De Sec,不僅名字頗具新意,菜式也很特殊,沒有開胃菜與主菜之分,全部的菜都是中等份量,用餐環境也簡單隨意,很對我們口味,接連去了兩次,很喜歡那裏各式各樣的意大利火腿Proscuitto與 Salami,更喜歡羅馬的特色菜燉牛肚 Tripe Stew。接下來的三天遊遍羅馬的名勝古跡。那些以前在書中,電影中見過無數次的建築,廣場,噴泉,雕塑,名畫令我們目不暇接,身在其中反而覺得有些不真實。不知為什麽,徜徉在羅馬的大街小巷之中,我時時感到一種悵然,一種空曠,因為這座城市隻是在記載著它往日的輝煌,而今卻是光華不再。。。有一個晚上的小型(幾十人)鋼琴演奏音樂會令我印象深刻。演奏現場就在另一個古羅馬競技場外牆旁邊,曼妙的琴聲,配上月光映照下殘垣斷壁的魅影,真有恍如隔世的感覺,別有一番趣致。

猜的到這是哪兒吧?從頂樓cupola

拍的.



幾天後的早晨切斯派了他們當地的導遊兼司機接我們去他那兒。一路上我決意在Tuscany的兩個地方停留。先是到了西亞那Siena。這是一座一直保持著中世紀風貌的小城,以每年兩次的賽馬盛會聞名於世。市中心的廣場非常獨特,呈巨大稍稍窪下去的扇貝形,賽馬季節來臨時中心會填滿土。眼望現時寬闊的廣場,我能想像到那駿馬飛騰,人頭攢動,熱鬧喧囂的場景,深深地祝願這已保持了幾百年的傳統永遠延續下去。可歎的是,如今一提起Siena,我首先想到的不是賽馬盛事,也不是那著名的裝飾華麗的哥特式大教堂,卻是一盤值得我大書特書的意大利麵pasta。

西亞那大教堂



在羅馬我的美食情結大受打擊,發誓要在接下幾天中好好彌補一下,還未下車前就已鎖定了在Siena的目標。(標榜一下這次意大利旅程的“Bible” - The Unofficial Guide to Central Italy,簡單深入,功不可沒。)逛完小城已過了午後,我迫不及待地找到了廣場後麵的Osteria Le Logge(Via del Porrione, 33)。 這裏的菜單沒有英文的,好在我知道一些意大利菜名,匆匆地要了一份pasta - bucatini 。bucatini煮的軟硬正正好,中間夾雜著意大利醃鹹肉丁pancetta,表麵又灑了新鮮的歐芹parsley,紅綠白相間,在窗外斜射進的微微的陽光照射下油潤剔透,心中暗想總算來對了地方。這是我吃過的最美味的pasta,榛子大的肉丁肥瘦相宜,鹹香不膩,麵條上除了香噴噴的鹹肉味道外,還沾了薄薄一層橄欖油,好象還有一點cheese。大大讚歎意大利人能將這麽簡單的pasta做的如此出神入化,趕緊抄下了菜名: Maccherroncelli (就是bucatini) Latini Con Rigatino Di Cinta E Uovo。

後來請教了艾麗森,才知曉做成pancetta的Cinta 是Siena當地特有的一種肉質鮮美的豬肉,這種豬身上黑白條相間,我見過照片,可愛的樣子就像是從童話書裏走出來的。。。這又應證了我的理論,講究的用料是成功的關鍵,就像巴黎餐館L'Ami Louis的烤雞隻用來自法國Bresse地區的雞種,而且那些雞是吃泡在牛奶裏的玉米長成的,味道自然與眾不同。bucatini是一種中空的意大利麵,其意思就是hose長水管子。比較經典的做法是Bucatini All'Amatriciana,用pancetta,洋蔥,番茄醬等做成sauce,我用Mario Batali的菜方做的這道pasta,早已成了我的拿手好菜。可惜我至今也未找到Siena那家餐館的方子。

我們的下一站是聖吉米那諾San Gimignano - 一座充滿了詩情畫意的小鎮。它被戲稱為“中世紀的曼哈頓”,因為遠在十三,四世紀時,富裕的各大家族為顯示自己的財富權力,爭先修建越高越好的塔樓,保留至今的十幾座塔樓構成了極具特色的小鎮風光。主要的一條通道是蜿蜒向上的,拾階而上,從任何一個角度望去,都是一幅幅迷人精美的畫片。

聖吉米那諾中心(沒拍到塔樓)



臨近傍晚時,我們總算到了位於高高山坡上的切斯的家。大家一見麵互相問好擁抱,尤其是四個小家夥在一起親熱極了。切斯已有七十五歲了,但依然體格健碩,目光炯炯,一點兒也不象幾年前才戰勝過癌症的人。我已得知他喜愛並深諳葡萄酒,專門帶了一瓶自己珍藏許久,市麵上已很難見到的好年份Chateau Lafite Rothchild 的紅酒,他欣然地接受了我的禮物。

我被安置在樓上的客房,有自己獨用的起居室,臥室,衛生間。有趣的是,起居室裏陳列有安東尼生母(她曾是藝術家,三十多歲就意外去世了)生前的遺作 - 素描畫及雕塑,都是比較抽象現代的風格,臥室裏的陳設是非常素淡雅致的北歐風格。我稍稍整理一下行李,換洗完畢,頓覺精神大振。推開那歐洲特有的向兩邊開的長窗,美麗的Tuscany景色頓時一覽無餘。翠綠起伏的山巒上,是一排排葡萄園,一叢叢橄欖樹,一行行亭然玉立的絲柏cypress,之間星星點綴著Tuscany特有的紅色屋舍,遠處青煙繚繞,美不勝收。眼前的景色已令我陶陶然了,正好又傳來教堂的陣陣鍾聲,回響在寂靜的山穀,震撼著我的心靈,真希望時間就在那一刹那凝固!我們的一生會有一些moments,讓我們永生難忘,我的那一刻就這樣永遠珍藏在記憶之中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