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大草原上一隻遠征的駱駝

大草原上的一隻駱駝,她跋山涉水,又找到了另一片草原。
正文

新疆的少數民族

(2007-04-11 14:36:33) 下一個

新疆地處中國西北邊陲,亞歐大陸腹地,麵積166.49萬平方公裏,占中國國土麵積六分之一,陸地邊境線5600公裏,周邊與八個國家接壤,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2003年,新疆總人口為1933.95萬人,其中漢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為1162.85萬人,占新疆總人口的60.13%。新疆現有47個民族成分,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

新疆與中原地區的密切聯係由來已久。公元前138年,為擊退匈奴對漢朝邊境地區的劫掠,漢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公元前121年,漢軍大敗駐牧在河西走廊一帶的匈奴軍隊,漢朝在此先後置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公元前101年,西漢王朝在天山南部駐兵數百人進行屯田。公元前60年,西域都護府的設立,標誌著西漢開始在西域行使國家主權,新疆成為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一個組成部分。

新疆自古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在古代曆史上,曾有許多部落、民族在新疆聚居。至十九世紀末,新疆已有維吾爾、漢、哈薩克、蒙古、回、柯爾克孜、滿、錫伯、塔吉克、達斡爾、烏孜別克、塔塔爾、俄羅斯等13個主要民族,以維吾爾族為主體,形成了新的多民族聚居的分布格局。

新疆以其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吸引著八方來客。千百年來,生活在這裏的13個主要民族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受到不同宗教文化的浸染,逐步形成了獨特的風俗習慣。從服飾、飲食、婚俗、禁忌到宗教信仰,像一麵麵鏡子,展現出各民族獨有的曆史和文化。

維吾爾族




分布區域:新疆的維吾爾族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南的和田、喀什、阿克蘇三地區。

人口:維吾爾族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主體民族,人口882.35萬人(2003年),占新疆總人口的45.62%。

語言:維吾爾語屬阿爾泰語係突厥語族。使用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維吾爾文。

曆史:“維吾爾”含有“團結”、“聯合”的意思。曆史上曾有“袁紇”、“韋紇”、“回紇”、“回鶻”、“畏兀兒”的音譯。

維吾爾族的曆史悠久,其族源可上溯到公元前3世紀遊牧貝加爾湖一帶的丁零。5世紀稱鐵勒。唐初稱“回紇”。貞元4年改稱“回鶻”。公元840年,黠戛斯出兵攻滅回鶻汗國,大部分人西遷至西域,逐步由遊牧過渡到定居的農業,同時融合了居住在塔裏木盆地周圍的於田、疏勒、龜茲等古國的土著居民和兩漢以來移居西域的漢族,還有以後遷來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等,至13世紀初,已形成近代的“畏兀兒”,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了維吾爾民族。

生產方式:維吾爾人主要從事農業,部分人從事商業、畜牧業和手工業。

飲食:維吾爾人以麵粉、大米為主食,日常食品有饢、奶茶、薄皮包子等。

文化:維吾爾族有自己豐富的文化,如《突厥語詞典》、《福樂智慧》和大量的古代文獻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寶庫。大型套曲《十二木卡姆》,多姿多彩的歌舞和眾多的樂器,使維吾爾人成為能歌善舞的民族。維吾爾族的體育活動豐富多彩,有叼羊、達瓦孜、秋千、摔跤等。在民間還舉行一種包含歌舞、說唱、詩歌朗誦等項內容的麥西萊甫活動。

節日:維吾爾族的節日主要有古爾邦節、肉孜節、諾魯孜節等。

宗教:維吾爾族古代曾信仰過薩滿教、摩尼教、景教、襖教(拜火教)和佛教,從公元10世紀初起初步改信伊斯蘭教。

服飾:過去維吾爾男子穿袷袢,女子穿艾德萊斯綢連衣裙,頭戴小花帽。隨著時代的發展,時尚服裝也在維吾爾人中變得流行起來。

婚俗:維吾爾族實行一夫一妻製, 婚姻一般要經過擇偶、說媒、訂親儀式(克其克恰依)、商定彩禮、訂婚儀式、尼卡(宗教儀式)和婚禮幾個階段。婚禮極為隆重和熱烈,男女雙方家中都要請客,客人贈送禮品,婚禮一般舉行三天。

房屋建築:住房一般為土木結構的平房,經濟條件好的住房講究,設有廊房,並雕花紋或繪圖案

哈薩克族

<><> 

分布區域:哈薩克族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北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博爾塔拉、昌吉和烏魯木齊等地。

人口:2003年新疆哈薩克族人口為135.21萬人,占新疆總人口的6.99%。

語言:屬阿爾泰語係突厥語族西匈語支。使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哈薩克文。

曆史:哈薩克族源可追溯到西漢時期的烏孫、隋唐時期的突厥、葛邏祿,12世紀至13世紀的乃蠻、克烈、欽察等部。“哈薩克”名稱最早出現於15世紀。17世紀前期,哈薩克部落以地緣關係分成了三個玉茲:大玉茲、中玉茲、小玉茲。

<><> 

生產方式:哈薩克人主要從事畜牧業,兼營農業。

飲食:哈薩克牧民的飲食主要是肉和乳製品。乳製品很豐富,主要有酥油、奶疙瘩、奶皮子、奶酪、酸奶子等。他們喜歡用大塊肉做抓肉、納仁,也吃抓飯、饢和包爾薩克(油炸發麵果)。哈薩克人待客十分熱情,來了高貴的客人要殺馬駒,表達對客人的熱情和尊重。

文化:哈薩克族有獨特的文化藝術傳統,被稱為說唱詩人的“阿肯”,是草原上文化的傳播者,他們思路敏捷,隨編隨唱。在哈薩克人的“阿吾勒”(牧民集居的地方),還常常舉行“阿肯彈唱會”,對優勝者進行獎勵。哈薩克的群眾性體育活動也豐富多彩,有賽馬、叼羊、姑娘追、馬背上角力等。

節日:主要節日有古爾邦節、諾魯孜節和肉孜節。哈薩克使用十二生肖紀年法。把“諾魯孜節”視為辭舊迎新的節日,家家戶戶要吃用肉、奶疙瘩、大麥、小米等做成的諾魯孜飯。

宗教:哈薩克人信仰伊斯蘭教。

服飾:哈薩克男子冬季穿羊皮或其它名貴獸皮的皮衣、皮褲,褲角和皮衣上繡有花紋,十分別致。冬季頭戴狐狸皮帽,腰間係鑲有裝飾品的牛皮帶。婦女喜歡穿多樣多彩的連衣裙,披坎肩,頭戴花頭巾。姑娘頭戴“塔合亞”帽,帽上插有貓頭鷹羽毛。婚後婦女戴不同圖案的“開米塞克”(頭飾)。

婚俗:哈薩克人的婚姻製度是一夫一妻製,過去也存在一夫多妻的現象。哈薩克人的婚禮十分熱鬧。在舉行婚禮前,要進行說親、訂親、送彩禮和出嫁、迎親等程序。每個程序都有歌聲相伴。人用歌聲進行祝福和表達自己的感情。

房屋建築:牧區哈薩克人一般居住氈房。

回族

分布區域:回族在新疆分布較廣,主要聚居在昌吉回族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縣及五個回族鄉。

人口:2003年新疆回族人口為86.67萬人,占新疆總人口的4.48%。

語言:通用漢語漢文,但仍保留了少量阿拉伯語和波斯語詞匯。

曆史:新疆回族先民主要是公元13世紀蒙古軍西征帶回中國的中亞、西亞地區信仰伊斯蘭教的各民族的士兵和工匠,被編入“探馬赤軍”,統稱為“回回”。至元十年(1273年)元世祖下令探馬赤軍“隨地入社,與編民等”,大批回回軍在社的編製下進行農墾。新疆是探馬赤軍的重要駐防區,因而成為回族的重要墾區。元朝時,在新疆的昌吉、阜康、吉木薩爾、伊犁河流域、喀什噶爾、和田等地都有回回屯田。18世紀中葉後的清朝時期,內地大量回民遷入新疆,形成現在新疆回族的主體。

生產方式:新疆回族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兼營手工業和商業。

飲食:以麵食為主,主要有拉條子、揪片子、哨子麵、油香、花卷、粉湯、蒸肉、饊子等。

文化:回族的民間口頭傳說和民間敘事詩十分豐富。民歌有“花兒”、“小調”、“宴席曲”等。

節日:回族以肉孜節為大節,古爾邦節為小節。

宗教:回族人都信仰伊斯蘭教,但分為大坊和小坊兩個教派。大坊是“格底木派”和“虎夫耶”門宦的統稱,小坊專指哲合林耶門宦。

服飾:新疆回族服飾簡潔,男子戴圓形平頂小白帽,白襯衣,黑馬甲,女子戴蓋頭或攝口白帽,喜歡用首飾裝點。

婚俗:回族實行一夫一妻製。

房屋建築:回族傳統住房多為平房,坐南朝北,一門兩窗,土坯牆,木構架的平頂屋和坡頂屋。現在不少回族都住上了樓房,條件有了較大改善。

柯爾克孜族


分布區域:柯爾克孜族主要居住在克孜勒蘇自治州,還有一部分分散在天山南北,另外還有數萬人居住在黑龍江省的富裕縣。

人口:2003年新疆的柯爾克孜族人口為17.37萬人,占新疆總人口的0.90%。

語言:柯爾克孜語屬阿爾泰語係突厥語族東匈語支,分南北兩種方言。使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柯爾克孜拚音文字。

曆史:柯爾克孜是本民族的自稱。曆史上曾有“鬲昆”、“堅昆”、“紇骨”、“黠戛斯”、“乞兒吉斯”、“吉利吉思”和“布魯特”之稱。

早在公元前3世紀柯爾克孜族先民就遊牧於葉尼塞河地區,隸屬匈奴。後一部分向西南遷徙至今天山一帶,曾先後為突厥、回紇屬部。唐初黠戛斯屬薛延陀汗國。唐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其首領入唐,唐朝在其地設堅昆都督府。840年,擊潰回鶻汗國,建黠戛斯汗國。10至18世紀中葉,先後處於喀喇汗王朝(黑汗王朝)、遼、西遼、察合台汗國及其後王統治下。受西遼西遷和13世紀蒙古西征的影響,居葉尼塞河流域諸部向西南遷移。明末清初隸屬準噶爾。清朝平定準噶爾之後,部分布魯特部返回七河流域。在長期的遷徙過程中,融入了周圍一些其他部落成分,促進了本民族的發展和形成。


生產方式:柯爾克孜族主要從事畜牧業,生活在平原地帶的柯爾克孜族也經營農業。

飲食:主要為牛羊肉和奶製品,輔以麵食,喜歡喝奶茶。

文化:柯爾克孜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有著悠久的文化,著名的長篇史詩《瑪納斯》成為我國的三大史詩之一。婦女善刺繡和編織,其多姿多彩的壁掛最為出名。

節日:主要節日有肉孜節、古爾邦節和諾魯孜節。

宗教:柯爾克孜族信仰伊斯蘭教,居住在塔城地區額敏縣的一部分人信仰藏傳佛教和薩滿教。

服飾:男性喜歡戴白氈帽(卡爾帕克),穿馬靴和袷袢;女子穿連衣裙,上身套色彩鮮豔的坎肩。

婚俗:柯爾克孜族的婚姻實行一夫一妻製,直係親屬五至七代禁止通婚。訂親時,男方要給女方送以“九”為吉祥數的聘禮,如九頭牲畜或九件財物。婚禮熱烈隆重也較繁瑣。

房屋建築:生活在牧區的柯爾克孜族一般住氈房,農區的住土木結構的平房。

蒙古族


分布區域:新疆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巴音郭楞、博爾塔拉兩個蒙古自治州和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

人口:2003年新疆蒙古族人口為16.69萬人,占新疆總人口的0.86%。

語言:屬阿爾泰語係蒙古族衛拉方言。用“托忒”蒙古文,目前推廣全國通用的胡都木蒙古文,兩種蒙古文並用。

曆史:“蒙古”為本民族自稱。新疆蒙古族是蒙古族的一個支係,是衛拉特蒙古的後裔。13世紀初蒙古族人隨成吉思汗西征來到天山以北。明代蒙古族分為東部韃靼和漠北瓦刺兩大部分。16世紀中葉,漠北瓦刺分為土爾扈特、杜爾伯特、和碩特和準噶爾部,清代統稱為厄魯特或衛拉特,駐牧於新疆北部至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地區。18世紀中葉清出兵伊犁平定準噶爾上層貴族叛亂,並把當地的厄魯特人按滿洲八旗製度編為厄魯特營,以後就稱“厄魯特蒙古”。1771年,原西遷至伏爾加河下遊的土爾扈特部10萬餘人在渥巴錫率領下東歸祖國,現居住在巴音郭楞、和布克賽爾、精河等州縣的是他們的主要後裔。1764年和1813年,清朝從張家口以北地區遷來部分察哈爾蒙古族,現在他們的後裔主要居住在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的博樂、溫泉縣。

 




生產方式:新疆蒙古族主要從事畜牧業,現在部分蒙古族人開始從事農業。

飲食:以牛羊肉、乳製品和麵食為主,並喜歡用牛羊乳製作奶酒,

文化:《江格爾》是衛拉特蒙古的長篇史詩,是中華民族的三大史詩之一,在民間廣為流傳。樂器以馬頭琴最為著名,新疆還有兩根弦的彈撥樂器“托布術爾”。

節日:最大的節日是春節。每年開展一次“那達慕”活動。“那達慕”起源於祭敖包。

宗教:蒙古族最初信仰薩滿教,16世紀以後逐漸改信藏傳佛教格魯派,但薩滿教仍在傳統的風俗習慣中留下深刻印跡。

服飾:傳統服裝是蒙古袍。

婚俗:蒙古族實行一夫一妻製, 嚴禁氏族內部通婚。婚姻要經過提親、訂親、送聘禮、婚禮等程序,婚後第三天還要舉行揭圍帳儀式,儀式後的第二天新娘回門。每種儀式都要敬酒、唱歌,十分熱烈。

房屋建築:牧區蒙古族主要住蒙古包。


塔吉克族




分布區域:塔吉克族生活在我國西北邊陲的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境內。他們是我國高原塔吉克人的一部分,一般稱作“色勒庫爾塔吉克”。“色勒庫爾”是地名,意為“高山之地”或“高原”。他們眼窩深、鼻梁高,膚色淺淡,發色金黃或黑褐,眼睛碧藍或灰褐,是典型的歐羅巴人種,也是中亞最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

人口:2003年新疆塔吉克人口為4.09萬,占新疆總人口的0.21%。

語言:塔吉克族有自己的口頭語言而無文字,他們的語言屬印歐語係伊朗語族帕米爾語支。塔吉克語中主要有色勒庫爾方言和瓦罕方言,今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境內的塔吉克,大部分說色勒庫爾方言,少部分說瓦罕方言。現有60%的人通用維吾爾文。

曆史:“塔吉克”意為“王冠”。有人說,他們是王冠上的民族,他們自稱是“鷹的傳人”,也有“漢日天種”之說。至今,在民間還廣泛流傳著“公主堡”、“鷹舞和鷹笛”、“達甫”等許多美麗傳說。

古時,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地區曾稱“蒲犁”、“無雷”、“西夜”、“捐毒”、“依耐”、“德若”、“羯盤陀”等。1913年始建為縣,屬喀什專區。1950年成立人民政府,1954年9月17日成立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




生產方式:塔吉克人從事農牧業生產、兼狩獵及副業。大同鄉的居民還兼園藝。

飲食:以牛羊肉和乳製品為主,主食饢。

文化:塔吉克人善騎馬、能歌善舞,樂器中有三孔鷹笛、熱瓦甫、布拉孜闊木和達甫(手鼓)等,鷹舞也是塔吉克人的基本舞蹈。

節日:有“古爾邦節”、“肖貢巴哈爾節”、“引水節”、“播種節”、“燈節”等。

宗教:塔吉克人曆史上曾信仰過拜火教,公元11世紀下半葉,塔吉克人開始信奉伊斯蘭教至今。

服飾:塔吉克男子穿袷袢,戴“吐瑪克”,紮腰巾;女子戴刺繡精美的“庫勒塔”帽,穿豔麗的連衣裙。

婚俗:塔吉克人實行一夫一妻製,婚禮舉行三天,吹鷹笛、打手鼓、跳鷹舞,極為熱烈。第三天,“拜德爾汗”(主持婚姻的老人)揭開新娘麵紗後,開始新生活。

房屋建築:塔吉克人住石木和土木結構的平房,屋內無窗戶,有五層木板架起的天窗,屋內還有五根木柱子。塔吉克人稱這種傳統房子為“藍蓋力”。

錫伯族


分布區域:新疆錫伯族主要居住在伊犁的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部分散居在霍城、鞏留縣和烏魯木齊等地。

人口:2003年人口為4.03萬人,占新疆總人口的0.21%。

語言:錫伯語屬阿爾泰語係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錫伯文是在滿文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

曆史:“錫伯”為本民族的自稱。曆史上有犀毗、師比、鮮卑、矢比、席百、錫伯等譯音。新疆錫伯的來源主要是在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錫伯族官兵1018名,連同眷屬共3000餘人,從盛京(今遼寧沈陽)轄下的沈陽、開原、義州、夙城、熊嶽、複州、金州、興京、海城、撫順等17個城中抽調來新疆屯田戍邊。農曆四月十八日,是他們離開盛京踏上征途的日子。經過一年零五個月的艱苦跋涉,到達伊犁地區。現在的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就是他們當年的駐地,那裏的錫伯人是他們的子孫後代。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西遷的錫伯族分編為八個牛錄(旗),組成錫伯營,在伊犁河畔戍防屯駐,修渠引水,墾荒造田。



生產方式:錫伯族人以農業為主,兼營養殖業,也從事漁獵。

飲食:主食小麥,也食大米和玉米。

文化:錫伯族人喜歡騎馬射箭,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有“箭鄉”的美譽。樂器有“東布爾”、“墨克納”等。

節日:主要節日有春節、“西遷節”(農曆四月十八日,也稱4·18節)。

宗教:錫伯族過去信仰薩滿教和喇嘛教。

服飾:錫伯族服飾受滿族人影響較大,男穿左右開衩長袍、短袍;婦女穿長旗袍,繡花鞋,喜歡戴耳環、手鐲、戒指等飾品。

婚俗:錫伯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製。婚姻要經過說親、許親儀式、訂婚儀式和婚禮等過程。婚禮前要由“奧父”、“奧母”(意為“迎親爹”和“迎親娘”)主持和交涉迎親事宜。

房屋建築:傳統住房是人字形大屋頂,土木結構。

滿族

分布區域:新疆滿族主要居住在烏魯木齊、伊犁、昌吉、哈密等地。

人口:據2003年人口統計,新疆滿族人口為2.39萬人,占新疆總人口的0.12%。

語言:滿族語屬阿爾泰語係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現已通用漢文。

曆史:新疆滿族是在1644年清朝建立之後逐步進入新疆的。雍正時清軍進駐巴裏坤、哈密、吐魯番。乾隆時,清軍又先後平定準噶爾部少數上層貴族和大小和卓叛亂,於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設置伊犁將軍府統轄天山南北。清軍進駐之地興建滿城,允許官兵攜家帶眷,使滿族人大量增加。當時新疆滿族人主要集中在奇台、伊犁和烏魯木齊等地。

生產方式:新疆滿族人主要從事農業。

飲食:以麵食為主,兼食雜糧。飲食主要有打糕、三樣餃子、雙合餅子、“餑餑”(豆包)、薩其瑪、葫蘆油果等。

文化:滿族崇拜烏鴉、鵠和狗,不吃狗肉,不穿戴狗皮製作的衣飾。

節日:滿族人過春節、中秋節和“頒金節”。頒金節(農曆十月十三日)是滿族人的傳統節日,也是滿族的命名紀念日。“頒金”意為“誕生、生機勃勃”之意。

宗教:新疆滿族過去信仰薩滿教。

服飾:滿族無論男女,喜穿袍服,分單、夾、棉、皮四種。現在婦女穿旗袍,男穿大褂。

婚俗:滿族實行一夫一妻製,婚嫁儀式繁瑣,須經過訂婚、迎娶、合巹幾個程序。婚後七日,有新郎陪同新娘回娘家拜望,稱“回門”。一個月後,回娘家住一個月,叫“主對月”。至此,婚禮才算全部完畢。

房屋建築:住房一般為土木結構的平房,三或五間,坐南朝北。



烏孜別克族



分布區域:烏孜別克族主要居住在喀什、伊寧、塔城、烏魯木齊、莎車、葉城等地。

人口:新疆烏孜別克族據2003年統計約1.46萬人,占新疆總人口的0.08%。

語言:使用烏孜別克語,屬阿爾泰語係突厥語西匈語支。通用維吾爾文。

曆史:烏孜別克,《元史》稱月即別、月祖白。14世紀,屬蒙古金帳汗國。15世紀初期,金帳汗國瓦解,金帳汗國的一部分白帳汗國在烏孜別克汗時期一度強盛起來,其汗國被稱為烏孜別克汗國,國人被稱為烏孜別克人。15世紀成了烏孜別克族。清代,部分烏孜別克人遷入新疆,被稱為“安集延人”、“布哈拉人”、“浩罕人”。



生產方式:烏孜別克族主要從事商業和手工業,少數居住在北疆的烏孜別克人從事牧業,在新疆南部的從事農業。

飲食:以麵食為主,有抓飯、饢、湯麵、拉條子、薄皮包子、那仁等。烏孜別克族的抓飯名聞遐邇。

文化:烏孜別克族民間口頭文學有著悠久的曆史,既有散文化的神話、傳說、故事,也有韻文形式的史詩、敘事詩和民歌,內容廣泛,形式多樣。

節日:烏孜別克族的節日有古爾邦節、肉孜節等。

宗教:曾信仰襖教、佛教。14世紀烏孜別克汗時代,開始信仰伊斯蘭教。

服飾:烏孜別克人喜歡戴花帽,婦女戴頭巾或圍巾。男子多喜歡穿領口或袖子上繡有十字花紋圖案的襯衣,女子喜歡穿連衣裙。

婚俗:烏孜別克人婚姻實行一夫一妻製,不和非穆斯林民族聯姻。按照傳統的習慣,兄弟姐妹之間,哥哥未婚前,妹妹不能出嫁,姐姐未婚前,弟弟不能娶妻。婚禮熱烈隆重。

房屋建築:房屋一般為土木結構的平房,門口有獨特的廊簷。

俄羅斯族



分布區域:俄羅斯族是新疆惟一的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勒泰和烏魯木齊等地。

人口:據統計2003年新疆俄羅斯人口為1.11萬,占新疆總人口的0.06%。

語言:新疆的俄羅斯族講俄羅斯語,使用俄文,其語言為印歐語係斯拉夫語族東斯拉夫語族。

曆史:新疆的俄羅斯族最初在18世紀以後從沙皇俄國遷來,但主要以19世紀以及俄國十月革命前後遷來的較多。19世紀至20世紀初,又有一些俄羅斯商人和農民陸續來到伊犁、塔城邊境鄉村,建立了居民點。

生產方式:俄羅斯族主要從事農業,喜歡養蜂、捕魚,部分人從事商業。

飲食:俄羅斯人講究喝蘇甫湯、吃合列巴(麵包)、奶油、果醬、酸菜和“比拉什給”(餡餅)。

文化:俄羅斯人能歌善舞,男女喜歡跳踢踏舞。樂器主要有巴揚(紐扣式手風琴)、曼德林、巴拉拉依卡(三角琴)吉他等。

節日:俄羅斯人的節日主要有聖誕節和巴斯喀節(複活節)。

宗教:俄羅斯族信仰東正教。

服飾:俄羅斯人的服飾豔麗而多彩,男多穿西服或長袖繡花襯衣,馬褲、馬靴,婦女喜歡穿鮮豔的連衣裙。

婚俗:俄羅斯族實行一夫一妻製,禁止有同一血緣的人結婚,與其他民族通婚則不受限製。青年男女自由戀愛結婚。婚禮極為熱烈隆重。

房屋建築:俄羅斯人的住宅為歐式,多為土木結構或磚木結構,人字形鐵皮屋頂,房屋高大寬暢,內有鐵皮壁爐冬季取暖。庭院喜歡栽樹木和花卉。

達斡爾族

分布區域:新疆的達斡爾族主要居住在塔城市的阿西爾達斡爾鄉。

人口:2003年新疆達斡爾族人口為0.67萬人,占新疆總人口的0.04%。

語言:達斡爾語屬阿爾泰語係蒙古語族,有布特哈、齊齊哈爾和新疆三種方言。無本民族文字,清代使用滿文,現使用漢文。

曆史:“達斡爾”是本民族的自稱,漢文史書中有達呼爾、達瑚裏、打虎爾等不同的音譯。清代因新疆的達斡爾族來自索倫部而被稱為索倫族,1953年才正式恢複原有的名稱。

17世紀80年代末,清為平定西蒙古準噶爾貴族叛亂,達斡爾族隨西征大軍從黑龍江布特哈地區進入新疆,被編入索倫營,實行三年為期的輪換駐防製度。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清分兩批於春秋兩季從東北調遣1000名達斡爾族官兵及其眷屬進入新疆,安置於伊犁河北的霍爾果斯駐防。1868年由霍爾果斯遷至塔城地區駐防。

生產方式:達斡爾人以農業為主,兼從事牧獵。

飲食:達斡爾人的飲食以麵食為主,牛羊肉和乳製品為副。喜歡吃烤餅、餃子、麵條和手抓肉。

文化:達斡爾人喜歡摔跤、賽馬、賽頸力、拉棍等傳統的體育活動。

節日:達斡爾人的節日主要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端午和中秋節等。他們的節日曾和漢族相同,但過節的方式略有不同。另外,達斡爾人在每年的正月十六還過抹黑節。

宗教:曾信仰薩滿教,部分人信仰喇嘛教。

服飾:達斡爾族男子夏季穿白汗衫,白褲子,自製的布鞋和皮靴;冬季穿長袍,戴禮帽或黑綢瓜皮帽,束腰帶,穿皮靴。女子穿旗袍,不束腰帶,穿白布襪,繡花鞋,冬季穿棉衣棉褲或皮衣皮褲皮靴。

婚俗:達斡爾實行一夫一妻製,“哈拉”(部族)內禁止通婚。不同輩分的人不能成婚。

房屋建築:過去達斡爾人多住大馬架和草房,現在住進了磚木結構和土木結構的房子,房屋一般為一明兩暗,門朝東開,中間為廚房,兩側分別是子女和長輩的住房。

塔塔爾族




分布區域:新疆塔塔爾族主要居住在北疆和南疆部分地區。

人口:據2003年統計,新疆塔塔爾族人口為0.49萬人,占新疆總人口的0.03%。

語言:塔塔爾語屬阿爾泰語係突厥語族西匈語支克普恰克語組。塔塔爾族還有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文字。

曆史:“塔塔爾”一名最早出現在鄂爾渾葉尼塞碑文。唐代從屬於北方突厥汗國塔塔爾部,稱“達旦”。以後,突厥汗國漸趨衰亡,韃靼逐漸強大。13世紀蒙古人在伏爾加河一帶建立欽察汗國。15世紀中葉,欽察汗國衰亡,韃靼人在伏爾加河中遊建喀山汗國,後被俄羅斯征服。喀山汗國建立之前,其境內的韃靼人、突厥化了的蒙古人同欽察人、保加爾人相處,混合發展而成塔塔爾族。新疆的塔塔爾族是從19世紀陸續從喀山、斜米列齊、齋桑等地遷徙來新疆北部定居的。

生產方式:塔塔爾人在曆史上以經商為主,也從事農業、牧業。

飲食:塔塔爾族的食品種類較多,主食有“去買西”(烤麵餅)、抓飯、饢、拌麵、餡餅;副食有各種蔬菜。其中富有塔塔爾族風味的是“古拜底埃”和“伊特白裏西”。

文化:塔塔爾人能歌善舞,喜歡音樂,歌曲《吉爾拉》深受各民族的喜愛。

節日:塔塔爾人的節日主要有“撒班節”(犁頭節),過節這天人們載歌載舞,成為塔塔爾人的盛會。

宗教:信仰伊斯蘭教。

服飾:塔塔爾族男子喜歡穿繡花白襯衣,套黑色背心。女子喜歡穿連衣裙,頭戴繡花軟帽,多為黑色或深色底,花卉圖案十分豔麗。

婚俗:塔塔爾族婚姻是一夫一妻製,過去婚姻大多由父母包辦,現在青年男女自由戀愛結婚。按傳統習慣婚禮都是在新娘家舉行。婚後新郎和新娘要在女方家住一個時期,個別的要等生過一個孩子後才回到男方家。

房屋建築:民宅多為土木結構的平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