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古兵器欣賞

(2007-03-28 19:40:20) 下一個


古兵器欣賞(圖文解說)


  古兵器因功能及使用場合的不同,設計試用於戰爭、自動、自衛、狩獵、比武等需求,而且不段改進與創新,其中以戰爭所使用的兵器最為先進。受威脅的一方為求自我保護,必須研發更先進的兵器,因此造就了科技的進步。人類很多發明是伴隨著兵器的發展而來,技術與科學於是有了演進的軌跡。 手握古兵器猶如曆史在掌上,有關兵器發展史書宛如讀世界曆史。曆史告訴我們改良或發明新兵器是尖端科技,要征服別人或保護自己,唯有兵器,所以沒有任何東西比兵器更貼近人類的命。除了曆史與社教的角度,我們更可以從兵器的製作技術裝飾藝術,看到人類文明的演進與不同地區的文化特色。


  【麥斯米倫風全身盔甲】16世紀初

  


  此件全身盔甲造型原專屬於羅馬帝國皇帝麥斯米倫一世。麥斯米倫一世(Maximilian I, 1459~1519,在位期間1493~1519)善於更新武器,16世紀初,他在現今奧地利-茵斯布魯克城創設兵器製作工坊,尤其在盔甲製作上領導流行,圖示盔甲之造型為其首創,後來在 1500~1540 年間,廣被模仿且流行於歐洲長達數十年,全套約重30公斤。


  【德國黑白相間半身盔甲】1550年

  


  古代戰士為求取自身的安全,常用硬骨頭、木頭、獸皮、厚棉布等為材料製作成簡陋的戰時防禦物;西元前 600 年起,人類開始懂得以小鐵圈串連編織成‘鐵煉衣’(MAIL SHIRT)保護身體;至西元2 世紀,由於煉鐵技術進步,鐵片盔甲逐漸盛行,至14 世紀達到最高峰,高階戰士的盔甲均須特別量裁製作,造型及樣式甚具藝術性,能保留至今者均被視為藝術極品廣受珍藏。本件黑白相間之半身盔甲,是16世紀流行於德國的典型樣式。


  【德國連指護手甲】16世紀

  


  護手甲屬於金屬盔甲的一部分,可保護手腕、手背及手指,有兩種不同的型式,一種是五隻手指頭獨立分離型;另一種則是隻有大拇指單獨分離的連指護手甲。連手護手甲興於15世紀,並廣為流行,特別是受德國統治的歐洲地區。通常鐵手甲內會先戴上皮手套,除了可避免皮膚與金屬直接摩擦,更有方便固定的效果。翻


  【德國十字弓】1580年

  


  歐洲十字弓係由傳統弓箭發展而來,於中世紀時期出現,它具有發射無聲、無煙火,易於攜帶,不受天候、地形限製,利於偷襲等優點,起初用於狩獵,後來才運用於戰場上。十字弓身采用彈性佳之木材、合成木或鋼片製成,無法徒手操作,必須用特殊的輔助工具,例如絞弦器、拉杆等,方能將弓上弦。


  【德國雙手刀】1580年

  

  雙手刀,顧名思義是需要用二隻手來操作的兵器,極可能是 13 世紀時源自於歐洲的‘條頓民族’(Teutonic),是中古時代步兵戰鬥用兵器中最笨重者,西元1450~1580年期間流行於歐洲,它的外型極少有改變。一般雙手刀長 1.8 公尺,重16 公斤。專用之於比武、防城戰或對付持長矛的集團步兵。

  雙手刀的刀刃有時呈波浪狀,容易砍斷敵方之長矛,接近大型十字形護手下方,有兩支突出的小刀,主要是防止打鬥時敵軍的刀劍滑落割到手。


  【西班牙左手短劍】1650年

  

  左手短劍又稱匕首,15~16 世紀曾流行於歐洲,尤其是德國地區。左手短劍經常與長劍搭配使用。細尖的刀刃不必鋒利但需強而有力,足以抵擋敵人的劍擊,其功能形同盾牌。有時刀刃成鋸齒狀,可折斷敵人長劍尖端,故又名斷刀器(Sword Breaker)。


  【意大利長劍】1650年

  

  1530年起,長劍風行於歐洲,成為武士必備兵器,但它隻適用於刺擊,無割砍功能。影響所及,學習劍術蔚為風尚,劍術的研究與發展也十分蓬勃。長劍的手柄造型極多,製劍大師可隨個人喜好設計出各式造型,其中不乏精工細琢者,日後均成為兵器收藏家的最愛。


  【歐洲長柄武器】16~17世紀

  


  遠古時代最普遍的武器,起初用於戰爭和狩獵,之後有專為騎士設計的,有步兵使用的,到了文藝複興,各種樣式、風格、尺寸、雕鏤華美的長柄武器更是豐富精釆,機能性也提高,例如:鉤爪形長矛,其內外側的突出物可將騎兵從馬背上鉤下來,再用尖刺傷害對方;斧形長戟,雖然不能達到鋒利地步,卻能藉其重量劈砍,給予穿著全身金屬鎧甲的騎士重大的傷害。長柄武器通常約 2~3公尺長,重量不輕,使用者需要相當的體力。


  【荷蘭火繩槍】1640年

  

  火繩槍是由小火炮改良而來,15世紀初已經出現,由前膛裝填火藥粉與彈丸,射擊時,扣動扳機,使火繩接觸‘點火藥紛池’,產生的火焰穿過火門傳入槍膛內,引燃火藥粉發射彈丸。其優點是製造成本低,維修保養容易。直到1650年,轉輪式、火石式、雷管式...等新式點火係統出現後,才逐漸被淘汰,但亞洲地區國家如日本,大約在1860年以前都還是使用火繩槍。


  【歐洲轉輪槍】(前膛裝填)

  

  在歐洲,槍的演進約於1520年進入轉輪式,1530年便相當普及,尤其是在德國。它的射擊原理是在‘引火藥粉盒’下方裝有隱藏的鋸齒狀轉輪,並以‘火石鉗’夾著火石緊靠在轉輪上,扣板機時,轉輪會快速旋轉,與火石接觸摩擦生火而引燃火藥。這種型式的槍大大地改進了火繩槍的缺點。


  【德國火石槍】 1750年

  


  火石槍的構想始於約1547年,1620年進入成熟期。原理是利用‘火石’撞擊‘打火鐮’產生火花以引燃火藥粉。火石槍的性能較火繩槍優越,製作成本又比轉輪槍低,在1850年‘彈夾後膛裝填’式的射擊係統出現之前,一直都是普遍使用的火藥兵器。圖示為特殊的火石槍,可預先由槍托裝填火藥粉及彈丸。上膛時,將槍口朝下、扳動‘上彈把’,即可自動裝填火藥粉及彈丸,完成射擊預備動作,精簡了許多步驟。左下角為其上膛分解圖。


  【彈丸及模具鉗】Lead Bullets and Mold

  

  
  製作彈丸時,先用火將鉛熔化,倒入模具中,冷卻後打開取出,再利用鉗柄上的‘修剪器’,將多餘的部分除去,一顆顆的彈丸就產生了。


  【波斯頭盔與盾】1820年

  

  缽狀鋼製的頭盔,護頸甲由小鐵圈編製而成,有可上下移動的護鼻梁、帽頂有尖刺,左右的兩個細管是插纓飾用;盾的內麵有襯墊,除了可避免摩擦皮膚外,還可減少被攻擊時的力道,另有四個扣環可連接成二條皮索,方便握持,所以盾麵上有四個突出的半圓形,目的是修飾扣環孔。表麵若是有金銀鑲嵌的人物肖像,或是嚴謹的幾何圖案,都是相當貴重的兵器。


  【波斯護臂甲】1760年

  

  護臂甲(Vambrace)又稱為Dastana 或 Arm-guard,有時隻有右手配帶,前端有布片和鐵鏈片,用以保護手背。為表示華麗通常會裝飾金或銀的花紋。


  【印度鎖子甲】1650年

  

  相傳西歐「克爾特族」(Celt,居住於現在的愛爾蘭、韋爾斯和蘇格蘭)於公元前 500 年就已知道用小鐵圈來編織鐵鏈衣,作為戰爭或比武時護身之用。公元2~17世紀之間雖然鐵片甲冑盛行,但身體的某些部分仍需鐵鏈衣來保護,甚至較落後地區如東歐、中東和高加索、伊朗、印度等地區,由於製作技術落後和氣候炎熱的關係,不流行盔甲,直到16世紀火藥兵器逐漸普及之前,仍視鐵鏈衣為重要作戰裝備。

  

  鐵鏈衣製作耗工費時,每個小鐵圈都必須在接合處捶平並使之重迭,然後鑽洞(一般為一個洞,亦有二洞者,三洞者極罕見),並扣以鉚釘避免脫落。鐵圈環環相扣,有時配合更小鐵圈以轉折所需之造型,適合人體穿著及活動。作戰時,鏈錘、弓箭、尖劍和矛鉤都是對付鐵鏈衣的利器。本件重約18公斤,小鐵圈約17,000個。
  

  【印度尼西亞蛇形刀】

  


  蛇形刀是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民族特有的兵器,刀刃大部分都呈蛇形,約有5~15不等的彎波。當地人相信蛇刀具超自然、不可思議的特性,並代代相傳。通常男人一生會擁有數支蛇刀,分別是來自父親、嶽父的相傳與饋贈,以及他們為自己所訂做的
  

  【菲律賓半身盔甲】18世紀

  

  這種形式的盔甲並非菲律賓當地所原有,而是受到西班牙影響所產生的樣式。頭盔用動物角製成。保護身體的部分,則是利用動物的殼或角磨成薄片,與鎖子甲縫製而成,再以黃銅製圖案裝飾表麵。
  

  【菲律賓青銅回旋炮藍達卡】1830年

  


  青銅回旋炮藍達卡可用於陸上或海上,長度由20吋~7呎不等,小型較為普遍,主要用於重要典禮上,發射表示敬意。在婆羅洲,藍達卡象征著崇高的地位與財富,它們甚至可被當作貨幣使用。由炮身的紋飾可看出當時受到歐洲及中國的影響之大。
  

  【土耳其匕首火石槍】19世紀

  

  結合匕首與火石槍設計成的特殊武器,整體造型及金銀紋飾可看出土耳其鑲嵌藝術之登峰造極。


  【阿拉伯匕首】19世紀

  

  阿拉伯匕首,曾盛行於奧圖曼帝國、波斯和印度,雙刃開鋒且彎曲,刀柄和鞘的外形多變在裝飾上更因地區起源而異。在阿拉伯半島,這種型式的匕首被尊為自由的象征,它不但是打仗的武器,也常出現婚禮以及割禮慶典上(一種宗教儀式)。刀鞘長又彎,鞘末是莖球狀,鑲嵌精致,19世紀曾出現U形的鞘。


  【蘇丹馬姆路克盔甲】19世紀

  

  這套罕見蘇丹戎服,「胄」是圓錐形,16世紀時的作品,後人加上護麵梁及護頸鐵網,一直為回教救世主麥迪 Mahdi 的追隨者所沿用,1898年在恩圖曼 Omdurman 戰役中被人尋獲。「綿甲」則是19世紀當地的戰袍。本件作品曾在1991年的「伊斯蘭軍事遺寶」的展覽會中展出。


  斧(鉞)

  

  中國古代用於劈砍的格鬥冷兵器。由斧身和斧柄組成。斧身為石質、銅質或鐵質,斧柄為木質。鉞與斧形製相近,區別是鉞形體薄、刃部寬且成圓弧形。鉞主要是作為軍權的象征,所以鉞大多鑄造精良,鉞身上刻有人麵或獸麵紋飾,形象猙獰而華美,給人一種威懾力。
  

  戈

  

  中國古代用於鉤殺和啄擊的冷兵器。由戈頭和柄組成。戈頭多為青銅鑄造。柄多為竹、木製作,長度通常為1米左右,最長超過3米。戈盛行於商代至戰國時期。戰國晚期,鐵兵器使用漸多,逐漸淘汰了青銅戈,至西漢後期已絕跡。
  

  弩

  

  中國古代一種裝有控製裝置,可待機發射的遠射兵器。由弩弓、弩臂、弩機三部分組成。弩機由青銅或鐵製成,包括牙、牛、懸刀三部分。漢代的弩在弩機外麵加裝了一個青銅機匣,稱為“郭”,可以承受更大的張力。 另外,漢駑在用於瞄準的“望山”上增設刻度,相當於現代步槍的標尺,提高了命中率。
  

  【元軍頭盔】1760年

  

  元軍甲冑製作極其精良,有皮、銅、鐵等質料。圖示為皮製頭盔,原塗有黑漆,帽頂銅管為插裝纓飾之用,帽右為銅護片,帽下護耳及護頸是內鋪棉絮外釘甲泡的『棉甲』,與當時吐番用冑頗相似。
  

  【清代連發強弩】 18世紀

  

  中國弩(十字弓)發源得很早,而直接用在軍事上,應是在春秋晚期。戰國時代,列國已廣泛?#092;用於各類爭戰活動中;到了三國,諸葛亮設計出連弩,可一次發射十支鐵箭,時稱『元戎』。圖示為清代連發強弩,可一次裝填二十餘支弩箭,並能同時發射二支,大大提升發射速度。
  

  【武成永固大將軍炮】1689年

  

  清康熙年間,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奉命為清廷鑄造火炮,《武成永固大將軍炮》便是其中最優秀的炮式之一。此炮於康熙二十八年(1689 年)鑄造完成,是一尊銅炮,重3公噸、炮長310 公分、口徑12.5 公分、用藥5 觔(斤)、生鐵炮子10 觔;炮身全部銅綠,凸紋鐫楔精美,花文、蕉葉文、回文、乳釘文、蓮花文俱全,底左右也有滿漢銘文。光緒26年(1900年),八國聯軍進占北京,聯軍統帥瓦德西(Von Waldersee)把許多戰利品從中國帶回柏林,其中包括了數尊《武成永固大將軍炮》;這些炮後來變成德國「威廉梭收藏館」的重要展品。1930年,德軍擴張軍備,熔毀部分火炮,逃過此劫的炮被轉到英國成為私人收藏,1994年奇美購得兩尊武成永固大將軍炮,並展示於博物館外草坪上,是研究古代火炮的最佳素材。


  【日本武士刀】17世紀

  

  日本武士刀以其固有方法製作,獨立於世界兵器係統之外。刀身經過千錘百煉,淬火後呈現的刃紋,隨流派不同而異,放出神秘的光芒。其配件如「「鍔」(Tsuba)、「鞘」(Saya)、「柄」(Tsuka)等配件之製作也非常講究,發展出極為精美的工藝技術,其中不乏被列為國寶級的作品。出自名家刀匠的好作品在刀柄上都有銘,經刀劍鑒定者極具收藏價值。
  

  【日本鐵炮】19世紀

  

  初期火藥兵器在日本通稱鐵炮(Teppo)。公元 1543 年由漂流到九州島種子島(Tanegashima)的葡萄牙人傳入。當時傳來的鐵炮是南歐係統前膛式火繩槍,口徑約18 公厘,最大射程200 公尺,有效射程40~50 公尺。種子島領主「時堯」(Tokitaka)為鐵炮威力所震驚,遂自力研製 ,取名「Tanegashima」,鐵炮遂逐漸普及。在戰國武將當中,最先把鐵炮戰確立為軍事技術本係的是織田信長,以後在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統一天下的事業當中,鐵炮扮演重要角色。日本自鐵炮傳入以來,點火係統一直沿襲「火繩式」(Matchlook)長達300年,直到19世紀中葉後 ,才改為「擊發式」(Percussion)和「撞針式」(Pin-Fier),而走向現代化。日本槍的製造技術水準很高,品質好,又講究美術工藝性,很受世界各國的重視。


  【Claymore雙手大劍】電影《勇敢的心》中, 蘇格蘭英雄威廉·華萊士所愛用的一種劍,長護柄是Claymore的特色。
  
  

  由於威廉華勒斯的關係....他的劍象徵他守護蘇格蘭的精神故也誕生了和Claymore雙手大劍相似的蘇格蘭之劍(scottish sword)又名塞爾特人之怒


  鈍器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棍棒(Bat,Club)

  

  見過棒球棍嗎?在它的大頭上綁上什麽硬東西,或者固定一塊石頭或者大型動物的頭骨就可以了。首推人的頭骨哦,結實又可以嚇唬敵人,要不就在有彈性的長木棍的頭部包上帶鈍刺的鐵皮。這個全長不過30厘米,重不到一公斤的小玩意倒是流行了很長的時間,畢竟在不允許平民在和平時期帶刀劍的國家裏,一般的旅行者隻能用這個了。但是一旦揮舞起來,一兩個強盜的腦袋是很不夠看地……作為一種從普通的棍子發展起來的武器來說,確實是很有效。
  

  棍子的進步:釘頭錘(Morning star)

  

  這個,和中國的流星錘大不一樣哦。Morning star有一種很爛的譯法叫晨星,是在鎧甲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士兵和旅行者們喜愛的武器。在一米左右的金屬杆頂端裝上強力短彈簧,再連接一個一斤左右的刺球,一旦居高臨下地砸下來,其勢如流星,一般的頭盔肯定完蛋。是很好用的武器,隻要會砸東西就會用了。
  

  單手鈍器之王:硬頭錘(Mace)

  

  硬頭錘的鈍端由許多不開鋒的斧刃組成,但是因為沒有真正的刀刃,還是算作鈍器。麵對金屬鎧甲,用劍是愚蠢的行為,因為劍刃根本砍不動厚重的甲板。除非是穿甲劍;所以,步戰中最稱手的兵器,一種是斧子,另一種就是這個硬頭錘:不但不怕卷刃而且還能砸癟鎧甲。順便提一句,中世紀的俄國軍官佩帶硬頭錘,當作象征身份的權杖。
  

  農民的發明:鏈枷(Flail)

  


  很多時候,鏈枷和鏈錘都被混淆了。其實鏈枷本是農民打麥的東西,很象中國的雙節棍,但是要大得多。一旦被打到一下,哪怕穿鏈子甲都有骨折的危險。?鏈枷的兄弟:鏈錘(Spiked Flail)  戰場上鏈枷的殺傷力就小了點了……不過沒關係,把前麵的木棍換成一到數個小刺球吧。被打到可是很痛的哦~~~,而且可以纏繞拖拉對方的武器,對步兵來說是很強悍的武器。在蘇聯入侵波蘭時,守衛首都的民兵中還有人裝備著祖傳的鏈錘。



  戰錘(War Hammer)

  真正的戰錘在歐洲開始應用,是十三世紀的事。一般的戰錘其實就一大榔頭;但是德國式的有少許不同,它銳利的鐮刀狀錘頭是最強的重武器了。長短不等,從半米直到兩米的都有;尖的那頭能夠貫穿盔甲,而平頭則可以震擊,看過《劍風傳奇》的人應該不會陌生。  

  

  戰錘是很強勁的兵器,但缺點是實在重得可以,能用的人較少。但是戰錘的另一種形式——錘杖(Hammer staff)則完全相反,相當優雅,簡直令人傾倒。
  

  斧

  

  在人類所使用過的武器中,斧與劍一樣,是最基礎和常用的短冷兵器。但是和劍繁複多樣的形製比較起來,斧要樸實簡單得多。短斧(Hand axe,手斧)最初出現在石器時代的人類手中,原始的石斧既是工具,也是武器;當金屬斧子出現時,它也同時出現在戰場上的戰士與勞作的人們手中。在希臘時代,步兵經常選擇斧代替劍來當作肉搏時候的近身武器,而在中世紀,使用短斧肉搏的戰士也是隻多不少。短斧也逐漸與勞作的工具分道揚鑣,變成和劍差不多長度的主力武器,這之後就被稱為戰斧(Battle axe)。甚至直到拿破侖時代,工兵們的招牌,也還是威武的戰斧:斧除了殺敵外,也往往是建設工事,甚至推開飛到將領腳下的炮彈的好工短斧
  

  戰斧(早期)
  
  
  戰斧(中期)

  

  戰斧(晚期)
  
  

  投擲斧(Toma hawk)

  

  投擲斧從短斧衍生,也可以當作短斧使用。它們往往短而輕,而且在重心的設計上精心計算,以保證投擲後以柄的中點旋轉,精確地砍進目標。北歐的蠻族和印第安人都喜歡這種武器。往往攜帶好幾把。甚至有以投擲斧子來競賽的傳統。在黑暗時代的蠻族還沒有發展出騎士製度之前,穿上重裝甲的蠻族士兵的作戰方式其實很象羅馬人。和羅馬方陣先投出重投槍一樣,蠻族的第一波攻擊也是投擲斧;斧刃砍到盾牌上,也差不多能把盾牌給廢掉了,但是和重投槍不同的是,敵人若想把投擲斧“送還”回來,也是很輕鬆的……(圖為1/1原大)]
  

  搏鬥斧(Combat axe)

  
  
  搏鬥斧是短斧家族中的另類。它們最大的特點就是尖銳突出的前端,可以用來刺殺敵人。在16世紀之後,搏鬥斧和大劍一直是肉搏戰武器中的主流。後期的搏鬥斧逐漸向矛斧轉變,如同截短柄的戟。這一時期的搏鬥斧也叫做短戟(Ugoshe)
  

  矛斧(Speared axe),衛士斧(Guardian axe)

  

  


  如同一把短戟般,矛斧是單雙手都可以握持的沉重武器。除了凶猛的劈砍外,尖銳的前沿和矛頭也可以用來推、刺、紮,在室內戰鬥中往往是占據優勢的主要武器,特別是守城的一方。和它同族的衛士斧(往往將矛斧也歸入衛士斧)也是沉重的雙刃斧。特別適合在高處向下劈殺(特別是在城堡的旋梯上——這種旋梯最早就是在城堡中,防止敵人萬一衝進堡來的時候最大限度地拖延時間而設計的),因而得名。


  巨斧(Great axe)  簡單地說,就是放大了的戰斧。比較流行的是哥特式和蠻族式,前者適合馬戰,後者適合步兵,巨斧的刃身往往特別厚重,以增加對鎧甲的破壞力;巨斧每下砍下都需要用力才能再度提起,所以是威力大破綻也大的武器。在古代戰場上主要是由重步兵使用為多。

  哥特式
  
  


  蠻族式

  


  文章來源:http://www.mhhf.net/mwbbs/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7&ID=218813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