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後才,蠢才,吃才,殺材
(2009-03-18 07:49:32)
下一個
今天看黎導提到榮兄的英語,讓我想起前幾天老佐來電話說:“你猜我那份上博客的英文開場白是誰翻譯的嗎?是榮光,翻的好呦!”。 榮兄的那篇英翻中翻的確是貼切有味,恰到好處,讓我這讀過許國璋,看過新概念,背過900句,啃過托福,又在萬裏洋場裏混了二十年人的深感自愧不如! 榮兄這等能力,叫什麽? 就是天份,天才吧?
吟詩填詞也一樣。看看咱班的培基,章冊,咱在農村勞動時,蒙頓初開,剛認識幾個字,人家已經能五步成詩,出口和韻了。咱品出來了: 律詩這玩藝兒隻要讀起來能朗朗上口,多半就合轍押韻了。古人定的五絕,七律等等規則,無非是對人們說話時字,句,合轍上口的規律的一種總結罷了。 有人天生就有這種韻律感。那也是天才! 咱吭吭吃吃地背了半天 ,剛把什麽平起,平平仄仄仄平平,想起來,詞兒又忘了。 這叫什麽,蠢才!有天才就必有蠢才,綠葉托紅花嗎?
寫字也是一個道理。 有人天生就有結構感,把字看看,筆話兩下就寫的好看,八九不離十。再努力練練,就能提筆驚天地,下筆泣鬼神。有的人天生並不足,但肯於“拔河“,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心摹手追,洗墨成池,再經名師那麽一點撥,最終也能跟書聖差不離兒。這叫”後才”。 可咱就不行啦,眼瞄著牆上的名帖,口中念著”永字八法“,”黃自原九十二訣“,寫起字來還是眼中有神,筆下有鬼,不成個樣子。
老天爺怎麽這麽不公呀! 怎麽給咱脫胎成了個“幹啥啥不行,吃啥啥沒夠“的吃才啦!轉念一想,還是別抱怨了,嘮騷太盛防腸斷,弄不好得罪了老天爺,下次輪回轉世事給咱投個豬,狗,牛,羊胎,那就成了“殺材”,更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