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正國 英文名字Chinese decent

我的中國!中國呀,你不該誕生了一個叛逆-孫中山?!
個人資料
正文

用血汗錢買麵子:台灣五個友邦國要轉投北京懷抱

(2008-01-09 08:47:42) 下一個

(博訊北京時間2008年1月10日 轉載)http://www.peacehall.com/news/gb/intl/2008/01/200801100049.shtml
   
    來源:亞洲時報
     台灣立委、總統選舉及入聯公投日漸逼近,兩岸關係進入敏感時期,近期有跡象顯示大陸正在加強擠壓台灣的國際活動空間,甚至傳出有國家暫停辦理台灣的旅遊簽證的消息。 (博訊 boxun.com)
   
    元旦之前,巴拿馬、多米尼加及海地等三個位於中美洲的台灣邦交國,據說受到來自大陸的龐大壓力,傳出與台灣邦交不穩,其中巴拿馬的情況最為嚴峻,台灣外交部長黃誌芳被迫密集出訪,盡努力挽救與三國的外交關係。
   
    黃誌芳剛抵達中美洲,位於非洲的邦交國馬拉威也傳出即將與北京建交的消息,馬拉威傳媒報道指,該國總統莫泰加已經批準對台斷交,結束長達41年的外交關係,並於12月24日派遣高層內閣官員前往北京簽署備忘錄,為兩國正式建交作準備。
   
    據稱大陸以高達60億美元的開采天然礦產合約向馬拉威招手,台灣早前曾派出政務次長楊子葆趕往馬拉威鞏固邦交,但顯然無功而回。剛結束中美三國救忙之旅的黃誌芳,回台後即馬不停蹄,1月2日啟程前往馬拉威盡最後努力救忙,但卻不得其門而入,在啟程後接到馬拉威知會,表示因為總統仍在休年假,外交部長又有 “突發事件”不在首都,故暫時“不便接待”。最後黃誌芳轉飛另一非洲邦交國斯威士蘭,簽署了“十年雙邊合作議定書”,進一步鞏固邦交。
   
    分析認為,今次大陸向馬拉威開出了誘人的天價,顯示大陸正采取非常進取的政策,以挖走台灣的邦交國,台灣遭斷交的消息在3月22日總統選舉及公投前相信陸續有來,巴拿馬、多米尼加及海地三個中美國家最為高危,人口僅六萬多人的太平洋島國馬紹爾剛選新領導人,也傳出或會跟台灣斷交。大陸連番出招,使台灣有可能在短期內失去五個邦交國,肯定會嚴重打擊台灣人民士氣。
   
    壞消息接二連三,1月3日台灣外交部表示,巴西駐台灣商務中心已經停發赴巴西的旅遊簽證,此次行動隻針對台灣,台外交部稱目前還不清楚巴西為何做出這決定,而巴西政府亦未就事件才出解釋。
   
    雖然巴西並非台灣的邦交國,但自李登輝推行“務實外交”以來,台灣一直推展與巴西的貿易和投資,以增強經濟交流作為鞏固關係的手段。2004年以來,兩地貿易額每年超過20億美元,巴西雖非邦交國,卻是台灣在中美洲的第一大貿易國,因此之故,巴西的政界人士多次不顧北京反對接見了台灣政府的官員。
   
    今次巴西暫停向台灣發放旅遊簽證,肯定對兩地交流有所影響,巴西政府對行動仍未作出解釋,但分析認為有可能是大陸從中施壓,長遠為打破巴西這種類似雙種承認的做法,短期則可達致打擊台灣士氣的目的,以影響選民的投票及公投意向。
   
    台灣於1996年舉行首次總統選舉,當年大陸就采取了嚴厲的軍事威嚇,在台海試射了兩枚導彈,促使美國派遣兩艘航母協防,釀了所謂的“台海風波”。其後於 2000及2004年舉行的大選,兩岸關係也進入了高危期,但未有出現如1996年的緊張情況。今年陳水扁推動在總統選舉日同時進行“入聯公投”,被大陸視為推行“法理台獨”,北京從去年開始就發動外交、軍事及輿論機器,猛烈抨擊陳水扁。
   
    新年過後大陸的“反入聯公投”行動升級;然而,這策略可被形容為兩麵刀,它有可能收效,但也有可能挑起台灣人的反叛潛質,如在1996年般,於選舉日以選票及公投票進行反撲。 _(網文轉載) (博訊 boxun.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