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關風月,隻為真心

人在天涯.茫茫人海.寥寥隨筆,以表心情
正文

請大聲說:“我行!”

(2007-03-06 16:09:28) 下一個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小故事:在美國的早期教育中,許多小學裏的老師都會實行一種做法,那就是在黑板上寫上三個字“我不能”。不能什麽呢,美國的孩子們都懂得它的含意。老師寫完這三個字,會回過頭去問孩子們:“我們怎麽辦?”這時所有的孩子都會齊聲回答“把不字去掉!”於是,老師將“不”字擦掉了。黑板上隻剩下了一個“我能”。

  又曾看到過這樣真實的新聞:一個中國留學生與一名美國學生一同到一家大公司去應聘,人事部經理問他倆,假如將一項重要的任務交給你去完成,你會怎麽樣?能力很強的中國學生出於傳統的心理,謙虛地說,讓我試試。而那個美國學生卻大聲說:“我行!”結果,中國學生落選了。為什麽?招聘方說:“我們不能將工作交給一個沒有自信心的人去完成!”

  這兩件事讓人引起思考的東西很多,回頭看看那名中國學生之所以沒有競聘成功,也許並不是他沒有能力,他的失誤在於對自己缺乏足夠的信心。當然,他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缺點,暴露的是我們傳統教育的一些弊端,我們教育孩子,不論是學校還是家庭,總是讓孩子要學會謙虛,要做把穩的事,事情還沒有做之前,不能先太張狂,要留一點餘地。這種中庸式的教育,也許能夠培養學生的能力與智慧,但對孩子的進取精神以及自信力卻是一種很大的打擊。這種教育讓受教育者走上社會後處處畏首畏尾,敢說的話不說,敢做的事不做,或者說能做得最好的事,十分隻做七分,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去人生的競賽場上一搏。這不僅是受教育者個人人生的悲哀,同時也是整個教育的不幸。

  看看美國小學的教育,在他們的教育理念裏沒有“不”字。他們鼓勵孩子大膽地去思考,大膽地去幹事,不要瞻前顧後,患得患失。因為幹任何事,首先需要的是熱情與信心,其次才是能力與知識,這兩者不能顛倒,而我們的學校和家庭恰恰相反,過分強調孩子自身的本領,強調韜光養晦,強調含而不露,而將幹事的熱情與信心放在一邊,所以導致很多機會從我們身邊流走了。

  當然,鼓勵孩子大聲說“我行!”並不是一時衝動,並不是盲目地亂許諾,開空頭支票是所有人都不歡迎的。問題是如果我們具有了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機會,我們為什麽不積極去說去幹呢?要知道,人生的機遇並不是很多,一不留神,機會可能就被別人給搶走了,當我們的能力與水平同別人差不多時,我們就要毫不猶豫地大聲對整個世界說:“我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CocoinAmerica 回複 悄悄話 I agree.
melly 回複 悄悄話 也適用於成年人。
ice3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