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21)
2016 (1)
2021 (34)
2023 (39)
很多人常見的誤區之一:孩子的教育需要早,需要多。否則孩子就輸在起跑線上,一生就完了。因此中國家長,以及海外的華人家長,都趨向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給他們很多課外的補習。這樣導致孩子家長都非常累,也是造成海內外華人家庭生育孩子數量都很少的原因,因為擔心無法負擔得起孩子昂貴的所謂“教育費”。
孩子過早,過多的教育是毫無意義的。拿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吧,華人喜歡要孩子學鋼琴,大家都知道,學鋼琴的最佳開始年齡是6-9歲,而不是越早越好。這說明,孩子在大腦沒有成熟的情況下,學太多本來是成年人學的知識,是無法學進去的。要孩子聰明,最好的教育是開心快樂地自然成長,多接觸大自然,多進行遊戲玩耍,多和父母以及兄弟姐妹享受歡樂的家庭時光,等等。這樣,孩子長大成人後,才有最佳的大腦,到時候接受教育的意義才最大。
大家如果回頭看看當年高中裏麵讓自己頭疼的難題,就會覺得是非常簡單的。因為我們大腦成熟了,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孩童時代,比青少年時代強多了。偉大的科學家,發明家等,都不是因為小時候補習得喘不過氣來的結果,而是渡過普通童年後,成年後努力工作發揮出來的。
華人很普遍的第二個錯誤習慣:耗時的飲食文化。花大量時間在做菜方麵精耕細作,使用大量臭氣熏天的調料,然後好像在極樂世界裏一樣享受食品,確實是一種浪費聰明才智的行為。孩子們同學的家長們很多是美國出生長大的華裔,當醫生的不少,應該都是聰明的成功人士。然而他們日常的主要愛好就是下館子,除此之外沒有其它追求 (其它方麵比如投資買房等活動是為了今後的生活必須,不是愛好)。
一個族裔如果童年時代都在排得滿滿的補習課程中渡過,成年時代則在追求吃方麵渡過,那麽這個族群裏就很難出現有創造性的人物。這就是為什麽中國人都很聰明,人口也不少,但近代和現代社會各方麵:科技,醫療,文化,商業等等方麵,中國和海外華裔都很少有領先世界的地方。
因此,兩點需要改變的地方:1,讓孩子多點自由時間探索世界,發現自我;多陪孩子們玩耍,多讓孩子們開心成長。2,飲食方麵注重簡單,新鮮和健康,把時間精力轉移到其它更加有意義的方麵:科技,商業,文化藝術等。
來源於巨大治水工程的專製及集體主義扼殺了個人的追求。
飲食是人類享受生活的最直接和最大內容之一,而自己創造與下館子的區別在於前者獲得是是唯一的一份,而且滿足了人類社會心理需求的最高境界,創造性,盡管僅僅是在一個方麵。
美味佳肴帶來的味覺享受使人貪圖享樂,earthly滿足.
絕大部份男孩根本不需要學鋼琴。
其實兩者可以謙得:年輕單身時候追求個體自由,婚後生兒育女後,和孩子家庭一起去追求各種各樣的自由。比如我單身時候喜歡周遊世界,現在喜歡帶著孩子們周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