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啊: 
  
珠江在怒吼! 
  
揚子江在怒吼! 
  
啊!黃河! 
  
掀起你的怒濤, 
  
發出你的狂叫, 
  
向著全中國被壓迫的人民, 
  
向著全世界被壓迫的人民, 
  
發出你戰鬥的警號吧!
 
  
(肖蕭摘自紅色交響合唱《黃河大合唱》朗誦詞)
 
 
  		 
本貼音樂概述
 
  
  
中央樂團合唱團 專輯:黃河大合唱
  
收藏類屬:大型紅色經典係列作品. 已入選為二十世紀華人經典音樂作品之一。
  
音源類型:128K MP3
  
作詞:光未然; 
  
作曲:冼星海
  
朗誦:瞿弦和
  
獨唱:楊鴻基
  
獨唱:王秀芬
  
指揮:嚴良堃
  
演出演奏樂團:中央樂團交響樂團,中央樂團合唱團
  
本貼簡介:根據網絡資料綜合編寫(致謝資料和歌詞提供者)
  
本貼圖片:來自網絡(致謝不知名的上傳和奉獻者)
  
音樂編輯和上傳:肖蕭
 
  
紅色交響合唱《黃河大合唱》簡介
 
  
  
1938年11月武漢淪陷後,我國現代著名詩人光未然(即張光年)帶領抗敵演劇三隊,從陝西宜川縣的壺口附近東渡黃河,轉入呂梁山抗日根據地。途中親臨險峽急流、怒濤旋渦、礁石瀑布的境地,目睹黃河船夫們與狂風惡浪搏鬥的情景,聆聽了悠長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號子。次年1月抵達延安後,一直醞釀著《黃河》詞作,並在年除夕聯歡會上朗誦了這部詩篇。 冼星海聽後異常興奮,表示要為演劇隊創作《黃河大合唱》並完成了這部大型聲樂名作。 4月13日在延安陝北公學大禮堂首演(由鄔析零指揮),引起巨大反響,很快傳遍整個中國。 作品共有八個樂章,每章開首均有配樂朗誦。  
 
  
 
 
  
感人的黃河大合唱的故事
  
 
  
1939年1月,由光未然帶領的抗敵演劇三隊到了延安。此前,光未然在呂梁山行軍時不慎墜馬,造成左臂骨折,他坐在擔架上到達延安,一到延安他就被直接送進了延安邊區醫院。 
 
  
2月26日,冼星海到醫院看望光未然,老朋友相見,其興奮之狀、歡愉之情溢於言表。暢談中,冼星海透露了想與光未然再度合作,渴求譜寫大型音樂作品的願望。 
 
  
其實早在1938年下半年,光未然就準備要寫一部通過黃河場景抒寫民族苦難、鬥爭與光明前景的長篇朗誦詩《黃河吟》。這時冼星海提出要合作一部大型詩樂作品,二人一拍即合。不過,當時光未然因骨折無法動筆,於是就由他口授《黃河大合唱》的歌詞,請抗敵演劇隊的其他同誌記錄整理。 
 
  
五天之後,光未然托人從醫院給冼星海帶來了剛剛脫稿的《黃河大合唱》的全部歌詞。3月11日晚上,在月光映照下的一個寬敞的窯洞裏,光未然為大家朗誦了《黃河大合唱》的歌詞。 
 
  
光未然的朗誦是新體詩的朗誦,400多行的詩句,25歲的詩人一氣嗬成。抗敵演劇隊的心也隨著抑揚頓挫的詩句節奏而跳動。聽完最後一句“向著全世界勞動人民,發出戰鬥的警號”,整個窯洞內頓時一片安靜。頃刻間,掌聲響徹了整個窯洞。掌聲中,冼星海激動地站起來,他一把手將詞稿抓在手裏激動地說:“我有把握把它譜好!我一定及時為你們趕出來!” 
 
  
那陣子,抗敵演劇隊的領導鄔希零幾乎每隔一兩天就要去一趟“魯藝”,主要是為了打聽冼星海的創作進展。 
 
  
3月31日,鄔希零從冼星海手中拿到《黃河大合唱》的全部曲譜。那是用白粉蓮紙抄寫的,由冼星海夫婦手工裝訂成冊,打開看字跡清晰秀麗,通篇一字不塗,一字不改,每個字都寫在規定的位置上。就這樣,在那間小土窯裏,在那盞搖曳著微弱小火苗的菜油燈下,一次詩和樂的完美的結合,分娩出了一部不朽的經典之作。 
 
  
4月13日晚上,在延安最大的禮堂陝北公學禮堂內,第一次演出了《黃河大合唱》。光未然親自登台朗誦了《黃河之水天上來》。隻見他披著半身多長的黑鬥篷,正好蓋住了他受傷的左臂,他激情地揮舞著右臂,向黃河傾訴民眾的災難。 
 
  
首演那天,樂隊隻有兩三把小提琴、20來件民族樂器,低音弦樂器是用煤油桶製成的,打擊樂器由臉盆、大把的勺子放在搪瓷缸子裏來搖晃以此造成效果……這支原始的樂隊烘托著40多位熱血青年放聲高唱。他們的感情是那麽投入,幾乎忘記了自己是在舞台上,忘記了台下還有觀眾,直到全部唱完,台下發出狂熱而持久的掌聲,他們才猛醒過來。那天,毛主席和在延安的其他中央首長也親臨現場表示祝賀。 
 
  
1939年6月,周恩來從前方回到延安,於是演劇三隊又一次在陝北公學禮堂演出了《黃河大合唱》,歡迎周恩來。周恩來看了演出後,立即為冼星海揮筆題詞:“為抗戰發出怒吼,為大眾譜出呼聲。”由於周恩來從內心喜愛這部作品,他甚至還親自指揮著一大群熱血沸騰的青年,演唱過其中的那首《保衛黃河》。 
 
  
更為引人注目的是,《黃河大合唱》曾在台灣被禁演了40年,而就在《黃河大合唱》問世50周年之際,經台灣音樂界人士據理力爭,大陸的著名指揮家嚴良堃等人熱情支持,《黃河大合唱》終於在1989年登上了台灣的音樂舞台。 
 
 
  
本貼聯播音樂內容簡介
 
 
  
第一樂章: 黃河船夫曲
  
 
  
(朗誦)朋友!你到過黃河嗎?你渡過黃河嗎?你還記得河上的船夫,拚著性命和驚濤駭浪搏戰的情景嗎?如果你已經忘掉的話,那麽,你聽吧! 
 
  
(歌詞) 
  
咳喲!劃喲……
  
烏雲啊,遮滿天! 
  
波濤啊,高如山! 
  
冷風啊,撲上臉! 
  
浪花啊,打進船! 
  
咳喲!劃喲……
  
夥伴啊,睜開眼! 
  
舵手啊,把住腕! 
  
當心啊,別偷懶! 
  
拚命啊,莫膽寒! 
  
咳!劃喲!咳!劃喲! 
  
咳!劃喲!咳!劃喲! 
  
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 
  
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 
  
行船好比上火線, 
  
團結一心衝上前! 
  
咳!劃喲!咳!劃喲! 
  
咳!劃喲!咳!劃喲! 
  
咳喲!劃喲-…
  
劃喲!衝上前!劃喲!衝上前! 
  
劃喲!衝上前!劃喲!衝上前! 
  
咳喲!咳喲! 
  
哈哈哈哈……
 
  
我們看見了河岸, 
  
我們登上了河岸, 
  
心啊安一安, 
  
氣啊喘一喘. 
  
回頭來, 
  
再和那黃河怒濤
  
決一死戰!決一死戰! 
  
決一死戰! 
  
決一死戰! 
  
咳!劃喲……
 
 
  
第二樂章:黃河頌 
  
 
  
(朗誦) 
朋友!黃河以它英雄的氣魄,出現在亞洲的原野,它表現出我們民族的精神,偉大而崇高!這裏,我們向著黃河,唱出我們的讚歌。
 
  
(獨唱:楊鴻基) 
  
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
  
 金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
  
 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
  
 從昆侖山下,奔向黃海之邊;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麵。
 
  
 啊,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五千年的古國文化,從你這發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邊扮演!
  
 啊,黃河!你是偉大堅強,
  
 像一個巨人,出現在亞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體魄,築成我們民族的屏障。
 
  
 啊,黃河!你一瀉萬丈,浩浩蕩蕩,
  
 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
  
 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將要在你的哺育下,
  
 發揚滋長!
  
 我們祖國的英雄兒女,將要學習你的榜樣,
  
 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 
 
  
  
 
  
第三樂章:黃河之水天上來 
  
 
  
(朗誦詞)黃河!我們要學習你的榜樣,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這裏,我們要在你的麵前,獻一首長詩,哭訴我們民族的災難. 
 
  
(配樂詩朗誦,三弦伴奏) 
 
  
黃河之水天上來,
  
 排山倒海,洶湧澎湃,
  
 奔騰叫嘯,使人肝膽破裂!
  
 它是中國的大動脈,
  
 在它的周身,奔流著民族的熱血。
 
  
 紅日高照,水上金光迸裂。
  
 月出東山,河麵銀光似雪。
  
 它震動著,跳躍著,像一條飛龍,
  
 日行千裏,注入浩浩的東海。
  
 虎口龍門,擺成天上的奇陣;
  
 人,不敢在它的身邊挨近;
  
 就是毒龍,也不敢在水底存身。
  
 在十裏路外,仰望著它的濃煙上升;
  
 象燒著漫天大火,使你感到熱血沸騰;
  
 其實,涼氣逼來,你會周身感到寒冷。
  
 它呻吟著,震蕩著,發出十萬萬匹馬力,
  
 搖動了地殼,衝散了天上的烏雲。
 
  
 啊,黃河!河中之王!
  
 它是一匹瘋狂的猛獸,
  
 發起怒來,賽過千萬條毒蟒;
  
 它要作浪興波,衝破人間的堤防;
  
 於是,黃河兩岸,遭到可怕的災殃:
  
 它吞食了兩岸的人民,削平了數百裏外的村莊,
  
 使千百萬同胞,扶老攜幼,流亡他鄉,
  
 掙紮在饑餓線上,死亡線上!
 
  
 如今,兩岸的人民,
  
 又受到了空前的災難:
  
 東方的海盜,在亞洲的原野,
  
 伸張著殺人的毒焰;
  
 於是,饑餓和死亡,像黑熱病一樣,
  
 在黃河的兩岸 傳染!
 
  
 啊,黃河!
  
 你撫育著我們民族的成長:
  
 你親眼看見,這五千年來的古國
  
 遭受過多少災難!
  
 自古以來,在黃河邊上
  
 展開了無數血戰,
  
 讓壘壘白骨,堆滿你的河身,
  
 殷殷鮮血,染紅你的河麵!
  
 但你從沒有看見,
  
 敵人的殘暴,如同今天這般;
  
 也從來沒有看見,黃帝的子孫
  
 像今天這樣,開始了全國動員。
 
  
 在黃河兩岸,
  
 遊擊兵團,野戰兵團,
  
 星羅棋布,散布在敵人後麵;
  
 在萬山叢中,在青紗帳裏,
  
 展開了英勇血戰!
 
  
  啊,黃河!
  
 你記載著我們民族的年代;
  
 古往今來,在你的身邊
  
 興起了多少英雄豪傑!
  
 但是,你從不曾看見
  
 四萬萬同胞,像今天這樣
  
 團結得如鋼似鐵;
  
 千百萬民族英雄,為了保衛祖國
  
 灑盡他們的熱血;
  
 英雄的故事,像黃河怒濤,
  
 山嶽般地壯烈!
 
  
 啊,黃河!
  
 你可曾聽見,在你的身旁
  
 響徹了勝利的凱歌?
  
 你可曾看見,祖國的鐵軍
  
 在敵人後方,布成了地網天羅?
  
 他們把守著黃河兩岸,
  
 不讓敵人渡過!
  
 他們要把瘋狂的敵人
  
 埋葬在滾滾的黃河!
 
  
 啊,黃河!
  
 你奔流著,怒吼著,
  
 替法西斯的惡魔
  
 唱著滅亡的葬歌!
  
 你怒吼著,叫嘯著,
  
 向著祖國的原野,
  
 響應我們偉大民族的勝利的凱歌!
  
 向著祖國的原野,
  
 響應我們偉大民族的勝利的凱歌!  
 
  
第四樂章:黃水謠
  
 
  
(朗誦) 我們是黃河的兒女,我們艱苦奮鬥,一天天接近勝利!但是,敵人一天不消滅,我們便一天不能安身;不信,你聽聽,河東民眾痛苦的呻吟。
  (合唱)
  
 黃水奔流向東方,河流萬裏長。
  
 水又急,浪又高,奔騰叫嘯如虎狼。
  
 開河渠,築堤防,河東千裏成平壤。
  
 麥苗兒肥啊,豆花兒香,男女老少喜洋洋。
 
  
 自從鬼子來,百姓遭了殃!
  
 奸淫燒殺,一片淒涼;
  
 扶老攜幼,四處逃亡;
  
 丟掉了爹娘,回不了家鄉!
 
  
 黃水奔流日夜忙,
  
 妻離子散,天各一方!
  
 妻離子散,天各一方!
 
  
  
 
  
第五樂章:河邊對口曲
  
 
  
(朗誦) 妻離子散,天各一方!但是,我們難道永遠逃亡?你聽聽吧,這是黃河邊上,兩個老鄉的對唱。
 
  
 (甲)張老三,我問你,你的家鄉在哪裏?
  
 (乙)我的家,在山西,過河還有三百裏。
  
 (甲)我問你,在家裏,種田還是做生意?
  
 (乙)拿鋤頭,耕田地,種的高梁和小米。
  
 (甲)為什麽,到此地,河邊流浪受孤淒?
  
 (乙)痛心事,莫提起,家破人亡無消息。
  
 (甲)張老三,莫傷悲,我的命運不如你!
  
 (乙)為什麽,王老七,你的家鄉在何地?
  
 (甲)在東北,做生意,家鄉八年無消息。
  
 (乙)這麽說,我和你,都是有家不能回!
 
  
  (甲/乙合唱)
  
 仇和恨,在心裏,奔騰如同黃河水!
  
 黃河邊,定主意,咱們一同打回去!
  
 為國家,當兵去,太行山上打遊擊!
  
 從今後,我和你,一同打回老家去!  
 
  
第六樂章:黃河怨
  
 
  
(朗誦) 是的,朋友!我們要打回老家去!老家已經太不成話了!誰沒有妻子兒女,誰願意遭受敵人的蹂躪?有良心的中國人啊,你聽聽,一個婦人悲慘的歌聲。
 
  
(王秀芬獨唱)
  
 風啊,你不要叫喊!
  
 雲啊,你不要躲閃!
  
 黃河啊,你不要嗚咽!
  
 今晚,我在你麵前,哭訴我的仇和冤。
 
  
 命啊,這樣苦!
  
 生活啊,這樣難!
  
 鬼子啊,你這樣沒心肝!
  
 寶貝啊,你死得這樣慘!
  
 我和你無仇又無冤,
  
 偏讓我無顏偷生在人間!
 
  
 狂風啊,你不要叫喊!
  
 烏雲啊,你不要躲閃,
  
 黃河的水啊,你不要嗚咽!
 
  
 今晚,我要投在你的懷中,
  
 洗清我的千重愁來萬重冤!
  
 丈夫啊,在天邊!
  
 地下啊,再團圓!
  
 你要想想妻子兒女死得這樣慘!
  
 你要替我把這筆血債清算!
  
 你要替我把這筆血債清還!
 
  
  
 
  
第七樂章:保衛黃河
  
 
  
(朗誦) 但是,中華民族的兒女啊,誰願意像豬羊一般,任人宰割?我們抱定必勝的決心,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
 
  
(多聲部合唱)
  
 風在吼,馬在叫,
  
 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
  
 河西山岡萬丈高,
  
 河東河北,高梁熟了。
  
 萬山叢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紗帳裏,遊擊健兒逞英豪!
  
 端起了土槍洋槍,揮動著大刀長矛,
  
 保衛家鄉!保衛黃河!
  
 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
 
 
  
第八樂章:怒吼吧!黃河
  
 
  
(朗誦)  聽啊,珠江在怒吼!揚子江在怒吼!啊!黃河!掀起你的怒濤,發出你的狂叫,向著全中國被壓迫的人民,向著全世界被壓迫的人民,發出你戰鬥的警號吧!
 
  
(合唱)
  
 怒吼吧,黃河!
  
 怒吼吧,黃河!
  
 怒吼吧,黃河!
 
  
 掀起你的怒濤,發出你的狂叫!
  
 向著全世界的人民,發出戰鬥的警號!
 
  
  啊—— 
  
 五千年的民族,苦難真不少!
  
 鐵蹄下的民眾,苦痛受不了! 受不了!
 
  
 但是,新中國已經破曉;
  
 四萬萬五千萬民眾
  
 已經團結起來,誓死同把國土保!
 
  
 你聽,你聽,你聽:
  
 鬆花江在呼號,黑龍江在呼號;
  
 珠江發出了英勇的叫嘯;
  
 揚子江上,燃遍了抗日的烽火!
 
  
 啊!黃河!
  
 怒吼吧!怒吼吧!怒吼吧!
  
  向著全中國受難的人民,
  
 發出戰鬥的警號!
  
 向著全世界勞動的人民,
  
 發出戰鬥的警號! 
  
 向著全世界勞動的人民,
  
 發出戰鬥的警號!
  
 向著全世界勞動的人民,
  
 發出戰鬥的警號!
  
 向著全世界勞動的人民,
  
 發出戰鬥的警號!
 
 
  
全部音樂來自肖蕭的上傳,並將第六場作為首播(歡迎大家下載收藏)
 
 
  
黃河大合唱曲詞作者冼星海,光未然簡介
 
 
  
人民音樂家——冼星海簡介
  
 
  
冼星海(1905-1945) 中國近現代著名的音樂家,原籍廣東番禺,生於澳門一個貧苦船工的家庭。1918年入嶺南大學附中學小提琴,1926年入北大音樂傳習所、國立藝專音樂係學習。1928年進上海國立音專學小提琴和鋼琴,並發表了著名的音樂短論《普遍的音樂》。1929年去巴黎勤工儉學,從師於著名提琴家帕尼·奧別多菲爾和著名作曲家保羅·杜卡。1931年考入巴黎音樂院在肖拉·康托魯姆作曲班學習。留法期間,創作了《風》、《遊子吟》、《d小調小提琴奏鳴曲》等十餘首作品, 
 
  
  
 
  
1935年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創作了大量戰鬥性的群眾歌曲,並為進步影片《壯誌淩雲》、《青年進行曲》,話劇《複活》、《大雷雨》等譜寫音樂。抗戰開始後參加上海救亡演劇二隊,後去武漢與張曙一起負責開展救亡歌詠運動。1935年至1938年間,創作了《救國軍歌》、《隻怕不抵抗》、《遊擊軍歌》、《路是我們開》、《茫茫的西伯利亞》、《祖國的孩子們》、《到敵人後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種類型的聲樂作品。
 
  
1938年任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音樂係主任,並在“女大”兼課。教學之餘,創作了不朽名作《黃河大合唱》和《生產大合唱》等作品。1940年去蘇聯學習、工作,1945年病逝於莫斯科。此間,寫有交響曲《民族解放》、《神聖之戰》,管弦樂組曲《滿江紅》,管弦樂《中國狂想曲》以及小提琴曲《郭治爾-比戴》等,現已收集到他的作品近三百件。此外還寫了《聶耳——中國新興音樂的創造者》、《論中國音樂的民族形式》等大量音樂論文,已發表的有三十五篇。由於他對發展我國革命音樂所作的巨大貢獻,贏得了“人民音樂家”的光榮稱號。  
  
 
  
著名作家光未然簡介
 
  
 
  
以筆名光未然聞世的張光年,1913年生於湖北光化。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9年加人中國共產黨。
 
  
抗戰時期,張光年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所創作的歌曲《五月的鮮花》傳唱全國,組詩《黃河大合唱》經冼星海譜曲後,成為表現中華民族精神的不朽經典,至今久唱不衰。
 
  
新中國成立後,張光年長期擔任我國文藝領域的領導工作,曾任中國作協副主席、黨組書記。他還曾是第三、五屆全國人大代表,中顧委委員,中共十二大代表,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特邀代表。 在近70年的文藝生涯中,他勤奮筆耕,著有詩集《五月的鮮花》、《江漢行》,論文集《戲劇的現實主義問題》、《風雨文談》等大量著作。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這令人沸騰的詞曲,總會激蕩我們熱血奔湧。詩人袁鷹說:“他是一位激情四溢的詩人。” 
 
  
也就是在63年前,25歲的光未然在壺口附近東渡黃河,親臨險峽急流、怒濤旋渦、礁石瀑布,目睹黃河船夫們與狂風惡浪搏鬥,聆聽悠長高亢、深沉有力的號子,心弦被撥動。一到延安,他還躺在病床上,就口授讓人記錄下這400多行氣勢磅礴的詩句。一部表現中華民族精神的不朽經典從此誕生。
 
   
 
  
據新華社消息,當年冼星海一看到這部撼動人心的作品,僅用6天時間就完成詩與樂的完美結合。指揮家嚴良堃半個多世紀以來,究竟指揮演出過多少次《黃河大合唱》,可能連他自己也說不上來。但每次一拿起指揮棒,他都激動不已:“這部氣勢磅礴、宛轉激昂的作品如此牽動人心,在於它的藝術感染力,在於作者高超創作技巧和不竭的生命激情。” 
 
  
是一種激情驅使這部作品反複傳誦,也是這種激情激勵著光未然投身革命。12歲那年,光未然就憤慨於百姓被洋人殺戮,加入了遊行示威行列。15歲成為中共正式黨員,參加過各種革命活動,無數次在敵人的魔掌下逃生。“在參加革命期間,他可謂九死一生,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革命文學事業。”袁鷹說。
 
  
是這種革命的熱情,使這位詩人筆下誕生出無數革命浪漫主義詩篇,成為投向敵人的匕首和呼喚勇士們前行的號角。“五月的鮮花開遍了原野,鮮花掩蓋著誌士的鮮血”,《五月的鮮花》這首抗日救亡歌曲在抗戰中曾被無數熱血青年傳唱,風靡全國。獨幕劇《詩人的受騙》、諷刺詩《民主在歐洲旅行》曾讓敵人膽戰心驚。
 
  
 “一個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文壇巨擘”20世紀90年代以來,8旬高齡的光未然老人曆經兩次大病,年老體弱,但卻從來沒有放棄自己的寫作。1991年他重新開始撿起自己30年前開始的《文心雕龍》譯著工作,10年苦修,終於在2000年付梓出版。獨樹一幟的《駢體語譯文心雕龍》,凝聚了他40年的心血和心願:架起一座“龍紋橋”,將中國古代文學精髓,“寄予龍飛鳳舞的後來人”。沒有多少人知曉,在這段日子裏,他以86歲高齡接受了開胸手術。
 
  
病魔也許是老人最大的天敵,但光未然卻從不讓自己屈服。2000年底,5卷本《張光年文集》開始整理編輯,對這部匯集他一生創作成果的文集,他一篇篇校勘,為每一卷親寫引言。年近90的老人,在此期間竟又經曆了癌症的考驗。
 
  
“何嚐生不逢良辰?一代風雲百代驚!中年遺憾晚年補,捧出新編謝後人。”這首小詩,是光未然晚年的自述,也是他一片文心之流露。
 
  
“黃河”中飛揚的精神氣質,是中華民族亙古不變的靈魂,也是這位人民詩人貫穿始終的生命旋律。
 
  
“黃河”中雄健的呐喊,是中華民族不屈奮鬥的精神凝結,也勾畫出一個中國詩人完整的藝術人生。 
 
  
光未然《黃河頌》賞析
  
 
  
1938年,抗日戰爭全麵爆發以後,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著華北大地,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通過自己創作的藝術形象反映現實鬥爭,激發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是許多進步作家、藝術家的心願。《黃河大合唱》就是在這個時期誕生的一幅壯闊的曆史畫卷。
 
  
 
 
  
   《黃河頌》是《黃河大合唱》其中的一個樂章,它由序曲、主體、尾聲三部分組成。
 
  
   從內容看,第一節是朗誦詞,是全詩的序曲部分,作者先以呼告的手法,直接稱呼讀者為“朋友”,開宗明義地說出了要“歌頌黃河”的主題,展示了黃河的偉大堅強。
 
  
   第二節是歌詞,是全詩的主體部分,主要是“頌黃河”,但在“頌”之前有一個蓄勢階段,文中用一個“望”字來統帥,歌頌了黃河的偉大精神。主體部分是由繪黃河、頌黃河兩部分組成。繪黃河,繪出了黃河的磅礴氣勢,繪出了黃河的英雄氣魄。頌黃河,歌頌黃河養育了中華民族,指出了黃河的曆史貢獻;歌頌像一道天然屏障保衛著中華民族,指出黃河的地理優勢;歌頌黃河流域寬廣,澤被眾生,黃河是我們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勵著中華民族。歌詞中反複出現“啊!黃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一是直抒胸臆,二是把“頌”的部分分為三個層次:歌頌黃河養育了中華民族,黃河保衛了中華民族,黃河還將激勵著中華民族。
 
  
   最後尾聲部分號召我們學習黃河的精神。詩人代表中華兒女發出向它學習的誓言,學習黃河偉大堅強的精神的精神,以此全詩首尾呼應,渾然一體。
 
  
   《黃河頌》詩人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麵上歌頌黃河,實際上是歌頌我們的民族,激勵中華兒女像黃河一樣“偉大堅強”,以英雄的氣概和堅強的決心保衛黃河,保衛中國。她旋律激昂,音樂壯闊,氣勢磅礴,熱情深切,充滿了強烈的衝擊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黃河桀驁不馴的血性和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歌頌了黃河氣勢宏偉,曆史源遠流長。
 
  
   《黃河頌》,是黃河的頌歌,是時代的頌歌,是中華民族的頌歌,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堅忍不拔、永往直前的頌歌。 
 
 
  
全部曲目點擊下載:
 
 
  
第一樂章: 黃河船夫曲
  
第二樂章:黃河頌
  
第三樂章:黃河之水天上來
  
第四樂章:黃水謠
  
第五樂章:河邊對口曲
  
第六樂章:黃河怨
  
第七樂章:保衛黃河
  
第八樂章:怒吼吧!黃河
 
 
  
反映黃河題材的文藝演出劇照(一硬一柔之黃河形象)
 
  
 
  
 
 
  
來自肖蕭的問候和祝福 2006年7月7日 22:41P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