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 潮汕牛肉圓和牛肉圓粿條湯
提起潮汕牛肉圓人人皆知它的脆,爽,香,有彈性,有咬頭,味道正。正宗的潮汕牛肉圓象乒乓球,往地上一扔,反彈起老高。全是用真材實料上好的牛肉(據說講究的話要用牛身上特定部分的牛肉作料)用手工剁碎搗爛。見過做牛肉圓的店家裏幾名大漢每人掄著大棒對著一大團牛肉用力地搗爛,這個過程要越久越好,肉搗的越碎越好,直到肉有粘性,越粘越好,彈性越好。用機器攪爛的話根本就沒有這個效果。更談不上有好彈性,好口感了。這便是潮汕牛肉圓的過人之處了。
除了牛肉圓,類似的還有牛筋圓,豬肉圓,魚圓,墨魚圓,蝦圓,鯪魚圓等。都很好吃。我最愛牛肉圓。後來到其他地方,象深圳,廣州等地都有牛肉圓,魚圓賣,但都沒有家鄉的正宗。有時真想吃上一頓正宗地道的潮汕牛肉圓,都隻有在夢中尋覓了。
牛肉圓經常伴隨著粿條湯(粿條是用米做成的類似米粉的RICE NOODLE,廣州人稱沙河粉)和麵湯出現。家鄉的各種粿條湯攤檔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通常有牛肉圓和其它各種圓類,牛肉,牛雜,魚片,魷魚片,豬肉片等各種各樣的粿條湯。料不同,但湯底卻是一樣的,都是一口大鍋旺旺地燒著,裏麵有大量的牛骨,牛雜等好料熬著,熱氣騰騰,飄香滿巷。奇怪的是湯熬越久越清。除了粿條,還有麵,料可根據自己喜好點。點好了,老板便用漏勺舀上一勺雪白的粿條粉,在滾開的另一口鍋焯上幾下便熟了,放到一個大碗裏,再放幾片生菜葉在湯裏焯一下,撈起,放在粿條上,放上幾個煮熟的牛肉圓,再加上一點油爆蒜泥,冬菜,蔥花,芫荽,最後澆上一大勺滾燙清香的上湯便成了。隻見一碗清湯,漂著青綠的蔥花和芫荽,幾片生菜葉,白白的粿條和五六個圓滾滾的牛肉圓,真是靚湯,脆圓,香芫荽,顧不上熱,一口氣呼呼地吃完,連最後一口湯也不放過。試著在家裏自己做,總也做不出那種街頭排檔的味道好。也有單獨買一碗牛肉圓湯的,一切相同,隻不過少了粿條。吃的時候,拿牛肉圓蘸紅紅的潮汕辣椒醬或沙茶醬,更能襯出其香辣酥脆。
逛街累了,餓了,便在街頭就著小桌小凳來上一碗粿條湯,吃完精神氣兒又回來了。原來我家巷頭有一家“老胡牛肉粿條湯”檔,每次回家我都要光顧,後來我家搬家,去年我回國到新家,特意和姐姐回去找老胡,隻見老胡發達了,原來小小的大排檔發展成似摸似樣的店鋪,店門口擺上幾桌,在綠蔭下,環境還不錯。我和姐姐,外甥女三人來上三大碗牛肉粿條,吃得不亦樂乎。原來一碗5元,現在漲到10元,食客不絕。聽姐姐講,老胡還挺固執的,發達了,卻堅持隻賣他拿手的牛肉粿條湯,不肯擴大其它項目。也許正是這種堅持,正保證了這種正宗的味道代代相傳下去吧。我很佩服老胡的這種堅持和敬業。聽說他的三個兒子憑著老爸的大排檔都娶上媳婦,買上商品房,過上幸福的日子。小小的大排檔,如能做到真材實料,童叟無欺,堅持正宗傳統的味道,也能大寫文章的。
在多倫多也嚐過廣式的牛肉粿條湯,味道與家鄉的差遠了。明知無處可覓如家鄉那麽好吃的粿條湯,可是每次看到有粿條湯賣,總忍不住要買上一碗試一試。每次都是失望。最差的要算MALL 裏FOOD COURT賣的粿條湯,那湯全是味素味,很難入口。唐人街的中國餐館 如金石做的粿條湯還可以。去年回國順道到新加坡看望舅舅,在黃金廣場的一家叫潮州小吃的大排檔嚐試過粿條湯,還蠻好吃的,喜的是它的湯也是自己熬的上湯,估計它的老板定是潮州人,否則做不出這麽好的粿條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