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4)
2010 (35)
2011 (35)
2013 (1)
2015 (41)
踢波浪(Tiburon)在19世紀末期是三藩附近的一個鐵路輪渡樞紐,專門運輸木材和煤,是藍領工人的基地。1960年代,最後一列貨車出發後,這個鐵路樞紐就完成了使命。到了1996年,開發商在沿海一帶開發了不少公寓房,鐵路漸次拆除,隻剩下一棟白房子,成為現在的鐵路輪渡博物館。而這期間,這個地區也慢慢演變成三藩的富人基地。Tiburon的遊船俱樂部,不叫踢波浪遊船俱樂部,而叫三藩遊船俱樂部,可見三藩的勢力有多強大,越過天使島,直達馬琳縣境。
我們上周末本想去Sausalito,走著走著看見踢波浪,領導就說,要不去踢波浪。
因為比較低調,踢波浪遊人不多,所以小鎮寧靜美麗,傍海的幾個小半島在秋陽裏竟有點意大利的景致。
我們在三藩遊艇俱樂部不遠處找了一個地方停下,沿著曲折海灣慢行,居然找到了踢波浪的下城。下城曲曲折折,高高低低,店鋪不多,確實別有風味。沿著海岸,我們走到當年的火車站,緊靠著海,留著大麵積的草坪,傍山的一麵都是90年代開發的兩層公寓樓。領導說,看樣子,那一間公寓,上米是肯定的。
那天陽光正好,沒有霧,遠望三藩天際線,非常清晰,西邊的金門大橋,逆著光閃閃爍爍,虛虛實實。
這個小島,是不是會想去意大利?遠處的灣橋若隱若現。
遊艇俱樂部是個有屏障的小海灣,適合孩子們學習航海。遠處的三藩如同海市蜃樓。
這張讓我想念起意大利,是不是有點像五漁村?靠灣的房子都有自己的碼頭。
靠近俱樂部,臨街小房子植被設計鱗次櫛比,很立體。到了春天,一定又是另一種景象。
往東走,就是當地 Historic Ark Row 商業街。街道狹小幹淨,有種歐洲街衢的感覺。
街兩邊的建築修舊如舊,卻是整齊劃一。雖然是疫情,倒不是非常凋敝。
走到街道盡頭,豁然間天地開朗,估計這就是當年軌道交錯的地方,如今已經開辟成為廣場。
那個白色房子是當年鐵路樞紐,也是唯一保留的建築物。臨海的布道供人們和寵物或健步或遠望。
磚紅色的建築就是90年代開發的公寓樓,百萬無敵海景盡收眼底。
金門遠景,海灣餘暉,真感覺不到庚子亂象。
找一家戶外餐館,打一頓牙祭(哈哈哈,非常喜歡這個詞,好久沒用)
感到樣樣美味,其實真可能是關久了。
之前普通的魷魚卷陡然美味
就是炸魚片也是口舌生津。
吃飽喝足打道回府,第二天,該幹嘛幹嘛,包括喝茶發呆。
回頭想去踢波浪,時不時地還要去踢一踢。
祝姐妹們一周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