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和ICLL討論:道德/時尚/聖經

(2007-06-19 13:35:59) 下一個

上回和你談到道德問題,我認為我能夠做出的決定是因為上帝的話語,而你認為則是道德使然。
不知道ICLL對遠誌明的《老子VS.聖經》這本書怎麽看。“不言自明,道,必是普天下的道。兩千六百多年前,當道透過以色列大先知以賽亞警戒猶太人,並預言聖者耶穌要“駕臨天下”時,道在古老的中華神州也籍著老子,用另一種語言表達了上天的警誡與預言。如果說這表明了道的普世性,那麽今天,當老子之道與道的化身耶穌相遇時,就發出神光來,對此我們更不要稀奇,這仍是表明了道的普世性。”他認為老子是入道之人,孔子是慕道之人。而老子,孔子,墨子的哀歎:大道隱去了。“而先祖道統,一言以蔽之,就是“信於神”。天,道,神,上帝,先祖使用這些詞,偶有歧義,卻常有通義,通義就是神。“上帝,就是天。”“天就是神,天無言而有信,神不怒而有威。”“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所謂道,忠於民而信於神也。”所以,敬天,順道,信神,畏上帝,這些說法的含義是相同的,都表達了先祖的道統。”如果ICLL對“道”也是這樣理解的,那麽我們就不用討論下去了,因為這種觀點認為我們所說的道就是上帝的道。

或者你認為道德就是孔子之道?“孔子將大道隱沒視為一個無法挽回的既成事實,放棄了以“道”為根本的“大同”境界,追求以“禮”為綱紀的“小康”思想。”那麽前不久鳳凰衛視的“一虎一席談”剛好在談到這個問題,討論孔子到底是不是“喪家犬”,他的學說究竟對現在的社會還有沒有影響,是不是過時了。其中一個關鍵的問題也是能否真正地按照《論語》所說的去做。一位嚴格遵守孔子之道的老先生說:讀《論語》先不要求你別的,看你能不能做到“謹而信”半年,也就是你能不能在半年之內做到不撒謊,言之有信。反對者人大教授立刻就說如果按部就班,誠實地做事,那麽你也就在邊緣靠邊站了,什麽都輪不到你。也就是誠實搞學問的人要吃虧的,所以不能誠實地搞學問。我挺詫異的是這句話出自一位搞學問的人,在學問上都不能誠實做人的話,他們能搞出什麽科研結果?對於如何很好地做人,《論語》有很多非常實用的建議,問題是我們在這種文化的熏陶下都2000年了,為什麽越殺貪官,貪官越多?為什麽越講老實話的人越吃虧?為什麽現在都有“閃婚閃離”的概念了?為什麽離婚率越來越高?為什麽人越來越自私?為什麽得憂鬱症的人越來越多?為什麽暴力行為越來越多?還有很多為什麽是《論語》答不出來。即便就是按照孔子之道去做人,也會感慨遭受很多不公平,當這種不公平累積到一定程度時,不是一個“忍”字就可以解決的。

或者你認同這樣的道德定義:“道德是社會或特定群體的共同期望值,是一種行為的標準,人們對這樣的標準有努力達成的期望。道德有限製和懲罰不道德的有力機製。”但是如此定義的“道德不是固定不變的,不同社會、文化、宗教、群體會形成不同的道德觀念,這是因為不同的期望值所造成的;不同的時間也會形成不同的道德觀念,因為事物隨著時間的變化而發展,因此期望值也發生變化。” 因此來看“道德的標準是不確定的,難以統一的,這也是道德的統一定義遲遲沒出現的原因。” ”那麽“時尚”這個詞就有必要討論一下。“時尚”的道德對我而言就是對人性弱點越來越縱容。我們父母那一代還很少有聽說離婚的,到現在人們的寬容度都達到聽到同居,試婚,婚外情,離婚可能都無所謂的地步。而且在以前和某個網友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都已經影響到沒有結婚的人的思想,認為離婚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就像換衣服一樣輕鬆。當離婚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的時候,沒有人認為離婚是不好的,是不道德的,相反是獲得解脫自由的好辦法,這麽想的人哪裏知道在這次沒有解決好的婚姻問題還會帶到下一次婚姻去,他們大概隻有經曆了離婚才知道離婚是傷元氣的。但是,就連有些婚姻顧問給出現婚姻危機的夫妻的建議是婚外情或者離婚。谘詢婚姻顧問的人是為了挽救婚姻,給出這樣建議的似乎隻能說明婚外情都已經是道德的了。

如果以上這三點都不能代表你認為的“道德”觀念,那我需要你把你所理解的“道德”定義告訴我。

再來看看《聖經》。很多追求時尚的人可能會有想法認為《聖經》已經過時了,但實際上卻不是這樣的。而且不像道德的水準會發生變化,《聖經》以不變
應萬變,能回答很多“道德 ”所不能回答的問題,給出很多實用的建議,就像詩篇119:105講的“你的話語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腳前的燈能夠解決當前的問題,路上的光則能給你指明前進的方向,給以希望。我想能靈活運用聖經的人最大的改變就是從消極思維變成積極思維,我本人就是受益者。當你明白苦難的原因,當你知道有一位萬能者最終會揚善除惡,那麽目前的任何困難和挫折都不像它們看起來那麽可怕。令缺乏經驗的人有智慧(詩篇19:7),結交正確的朋友,箴言3:5-7“你要全心信賴耶和華,不可依靠自己的聰明。在你所行的一切事上都要留意他,他必修直你的路。不要自視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如果你真去這麽做的時候,那麽彼得前書5:7裏所說的一切憂慮就都可以卸給上帝了,取而代之的則是加拉太書5:22聖靈的果實有愛心,喜樂,和平,堅忍,仁慈,良善,信心。這些都是運用“道德”標準無法達到的境界。
歸根結底,加拉太書5:16-18總結了“我說,你們要不斷順著聖靈行事,這樣就決不會放縱肉體的欲望了。因為肉體的欲望跟聖靈對抗,聖靈也跟肉體對抗。這兩樣彼此對立,結果你們想做的事,你們偏偏不做。另外,你們如果受聖靈引導,就不受律法約束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