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風眠

風終將吹來啟示命運
正文

關於夢想的討論

(2007-03-02 07:13:31) 下一個
去年的某個時候,尹在blog上寫了個關於夢想的話題,並點名要我來討論,於是有了如下的對答。
尹寫到:
夢想?
這裏的“夢想“話題是與三十歲以上的朋友探討的,之所以加個問號,是內心對這個詞兒有些遲疑。
據說,三十歲以上的人會變得成熟,知道自己想要什麽和能得到什麽,也就不那麽做夢了。想雖然還是想,但因為了解現實的力量,所以也就不那麽動心了。於是,夢想成為傳說,大概也隻有在回憶中可以找回些滋味。
如果說,夢想是一個人活下去的理由的話,你知道自己的夢想是什麽嗎?當談到自個兒的夢想時,心裏會有心虛的感覺嗎?至於我,過了三十之後常常會有心虛的時候。記得2000年元旦的世紀之夜,我和宋走在長安街上聽到遠處歡呼的聲音,談到夢想這個話題。我說,夢想是一個人為之奮鬥終生的力量,如果沒有這種力量也就沒有夢想。宋說,那大概沒有幾個人有夢想了。我使勁地思考了一下還是答道,哦,那我也不知道我有沒有。
我曾想過,出國讀書過漂流的生活,因此不願買房子。宋也從來都說,最想的是買個房子過安定的生活,想不通為啥要出國。眼下是,我買了房子沒出國,而宋卻出了國至今沒有買房。這是陰差陽錯嗎?人生真是極大的諷刺。於是,我愈發對夢想二字感到心虛,不敢輕易談及。
 還有一個詞兒叫做“理想”,似乎沒有“夢想”來的宏觀,分量也稍顯輕些。對於那些看得見、夠得著,知道如何實現的,權且可以叫做理想,算是對夢想的折中。而那些想也想了卻從未實現的,隻能叫做“胡思亂想”了。
 因此,當我有所想法時,我的心虛就會首先冒出來質問我:是胡思亂想吧?!
 換句話說,也許我在這裏討論夢想本身,也就是胡思亂想。。。。。可是,如果連想都不想了,哎呀,我還真是不敢設想了!

聽風眠的回複:
嗬嗬,你記性不賴呀。
小時候的作文題目常常是--我的理想,其實一直搞錯這兩個概念,理想是大人的詞匯,對人生和社會有了認識,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和可以做到的,才可以談理想。夢想才是小孩子的事,因為對世界的不了解,才會生出無數的想象,和諸多不可實現的願望。我覺得夢想和理想的很大區別之一是實現的難度。夢想顧名思義像夢一樣虛無縹緲的理想。因為難到達難抓住,因此總是看上去很美。現在我倒是同意夢想其實就是一種精神力量,它的源頭是某種具體的難以實現的願望。源頭不同,但使人興衝衝活下去的動力是一樣的,那或許就是夢想存在的意義。
過了30,我覺得倒是可以思考一下理想了。生活理想,職業理想,婚姻理想等種種,那樣似乎更具體。對我來說,那些理想的合集就是我的人生夢想吧,因為很難樣樣實現:)不過要活得開心,就要找些事情來折騰自己吧。

huangdu
的回複
打個可能不太恰當的比喻:夢想好比神性,理想好比人性,胡思亂想好比獸性。
 神性至善,引領我們前行,卻應者寥寥;人性至美,可以獲得,但要個體努力;獸性則應排除,但多半還是會沾上一星半點兒。
 至於三十歲以後的人生,我覺得直麵當下即可。允許去想,但範圍不要超過365天,並且想了就要做到,也許這樣的人生就無憾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