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為什麽隋唐兩朝前仆後繼征戰高句麗

(2010-04-12 02:49:51) 下一個
我國不同朝代都有異族侵略之患,隻不過程度大小不同,那麽在他們強大之前是否有必要把它掐死在萌芽狀態呢我相信這樣一個原則,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沒有絕對的公理和正義,永恒不變的隻是國家利益。

  但並不是所有政治家都能理解並遵循這一原則,甚至包括中國近現代的一些精英領袖們,在處理國與國關係時猶如孩童般的天真,哥們般的義氣,愚夫般的魯莽。

  這一點,他們還不如我們的先祖,強盛隋唐時代的偉大君王,具備高強的洞察力和不懈的鬥誌。

  1 、稍懂中國史的人都知道,在公元七世紀以前,中國東北的遼河以東和朝鮮北部,存在著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製王國―高句麗。這個神密王國,隋唐之前一直占據著中國邊陲史的重要部分。可自隋之後,中國中央政權幾個英名垂史的皇帝象著了迷一樣發瘋似地進攻這個王國,曆經四代,終於將這個王國最後消滅。征高句麗之戰,曆來被史家們咒罵為“不恤民力,勞師遠征”,甚至被罵為“封建軍事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是隋唐封建貴族對弱小國家赤裸裸的侵犯!更多人認為這是“毫無必要的征討”。

  果真如此嗎?
  翻開隋唐史,征高句麗之戰占據著整個國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地位,自隋文帝開始,中國就將征討高句麗做為國家的一項長遠戰略任務堅持不懈地執行,盡管多次麵臨失敗,盡管可能導致國破家亡,可一代又一代的隋唐政治精英們始終沒有放棄一個戰略目標:消滅高句麗。

  讓我們先看看隋唐時代讓全體中國人付出高昂代價的征高句麗之戰吧!

  公元589年,隋文帝在滅陳統一全國後,就將征高句麗做為一項戰略任務提了出來,他在給高句麗的詔書中說:“王謂遼水之廣,何如長江?高麗之人,多少陳國?朕若不存含育,責王前愆,命一將軍,何待多力!”公元598年,高句麗王率騎兵萬餘進擾遼西,隋文帝即命漢王楊諒、上柱國王世積為行軍元帥,周羅喉為水軍總管,率大軍30萬,分水陸兩路進攻高麗。漢王楊諒率陸路隋軍出山海關,時逢雨季,道路泥濘,糧草供應不上,軍中疫病流行,雖勉強進至遼水,已無力戰鬥;水路隋軍由周羅喉率領,自東萊出海,直趨平壤城,在海上遇大風,船多沉沒。於是水陸兩路被迫退還,死者十之八九。

  隋煬帝楊廣繼位後,更是念念不忘高句麗之患,一直在尋找借口討伐高句麗。公元611年,隋煬帝以高麗不遵臣禮為由,下詔征討高麗,命天下兵卒,不論遠近,都到涿郡集中。次年正月,全國應征的士卒全部到達涿郡。全軍共計113.38萬人,號稱200萬,統由煬帝親自指揮。各軍首尾相接,鼓角相聞,旌旗相連長達千裏,聲勢浩大,史稱“近古出師之盛,未之有也”。三月,隋軍進至遼水西岸展開。高句麗兵依遼水據守,數日後隋軍浮橋接成,依次渡河,殲滅東岸的高句麗軍萬餘人,乘勝進圍遼東城,遼東城久攻不下。六月,隋煬帝親至遼東城督諸軍攻城,同時命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等九軍共 30.5萬人,越過高句麗諸城,向鴨綠水挺進,與水軍配合攻打平壤。高句麗大將乙支文德采取誘敵深入的計策,邊打邊退,引誘隋軍,致隋軍疲於奔命,宇文述見將士疲憊已極,且軍中糧盡,平壤城又堅固難拔,遂被迫還師。高句麗軍乘其後撤,從四麵抄擊隋軍。宇文述等且戰且退,至薩水被高句麗軍半渡擊之,諸軍皆潰,退至遼東城時僅餘2700人。右翊衛大將軍來護兒率水軍經海道入大同江,在距平壤60裏處擊敗高句麗軍,乘勝以精甲4萬攻城,遇伏大敗,還者不過數千人。煬帝第一次征高句麗以慘敗告終,上百萬人的生命葬送在遼河以東,高句麗得勝後,將數萬中國士兵的屍體築成“京觀”,用恐怖的手段來威嚇中國人。

  公元613、614年,隋煬帝又發動二次攻高句麗之戰。皆以失敗告終。

  隋煬帝狂征高句麗給國家帶來了嚴重的後果,由於廣征丁夫,糜費巨大,加上修運河等工程,嚴重耽誤農事,造成大量壯丁死亡,以致出現“男丁不足,役使婦人”的可怕局麵,各地紛紛揭竿而起。山東有一個自稱“知世郎”的王薄,利用人民反戰的情緒,作了一首《無向遼東浪死歌》,鼓動百姓起事造反,天下大亂。

  隋實際上間接亡於征高句麗之役。

  唐朝的天下是由太宗世民打下來的,作為一代明君,深知隋亡的原因。太宗繼位後,接受隋滅的教訓,行事處處小心謹慎,終生未犯大錯,天下出現少有的治平景象。可唯獨在征高句麗一事上,英明的唐太宗卻和暴君楊廣如出一轍。貞觀十九年,太宗以高句麗欺新羅為由,詔命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太子詹事、左衛率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六軍從洛陽出發,禦駕親征高句麗。唐軍渡遼水,在初勝後,卻在安市城碰到頑強阻擊。由於守軍殊死抵抗,使唐軍至九月仍未攻克。時近深秋,草枯水凍,士馬難以久留,唐太宗被迫班師,數萬將士殞命沙場。

  唐太宗並不因此次失敗放棄征服高句麗的目標,他多次訓命邊關進擾高麗。太宗晚年,他命四川等地伐木造船,以備征高句麗之用,結果造成山民暴亂,唐朝動用了數萬大軍,費了幾個月才將起義鎮壓下去。英明的唐太宗差點走了煬帝楊廣的老路。

  唐高宗李治繼位後,更是將最後消滅高句麗提上了日程。高宗雖然沒有太宗的雄才大略,卻是逢上曆史的最好機遇。公元666年,高句麗內亂,泉蓋蘇文死後,世子男生代為莫離支(相當於丞相),但為二弟男建所逼,降於唐。唐高宗借此機會,以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統帥諸軍,分道合擊高句麗。公元668年春夏,各路唐軍推進至鴨綠柵,高句麗各城守軍或逃或降。唐軍進至平壤城下,九月十二日,高句麗僧信誠打開城門,唐軍衝進城中,俘男建,高句麗亡國。

  2、讀遍這些曆史,我總在想一個問題:在六七世紀的東亞政治格局上,相比中國來說,高句麗不管怎麽說也是一個小國,它卻為何讓隋唐的皇帝們如此牽腸掛肚,動員中華之物力,非欲除之而後快?難道隋唐的君主們真的隻會欺軟怕硬,專打弱小國家?按照很多人的描述,征高句麗隻是封建君主們“私欲”膨脹的結果,是對弱小國家的欺侮,如果是這樣,有幾點是解釋不清的:

  一是為什麽自隋以來,連續幾個政治觀點、思想作風、行為方式都有很大區別的中國皇帝獨獨在高句麗一事上觀點認同?隋代以前,中國已經曆了三百年的分裂動亂,國家剛剛重新統一,中華民族處在偉大複興的關健時刻。而在這個時候,隋唐君主們都將高句麗做為國家的重大威脅提了出來,前仆後繼不惜一切代價予以征討,這不值得讓人深思嗎?風流倜儻、才學過人的隋煬帝任性好鬥,為征高麗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可史書上的唐太宗充滿理智與自信,滿口“君舟民水”,卻也不惜冒“水覆”之險親征高句麗。唐高宗呢,一直是文弱書生,卻在征高句麗一事上,象個鬥勁十足的公雞,發誓一定要完成“父誌”。

  二是征高句麗是不是象一些人描述的那樣是欺軟怕硬,欺負弱小國家?縱觀六七世紀的東亞,象高句麗這樣的“弱小”國家並不止一個,朝鮮半島上還有新羅、百濟,東北後有渤海,南有南詔,至於北方和西麵諸國,就更多了。可為何隋唐的君主獨獨盯著高句麗不放,一定要將其置於死地?有人說,高麗和中國接壤,其實不然,新羅統一半島後,唐朝並未對其采取什麽大的軍事行動,終唐之世,相安無事。

  三是征高句麗之役是不是象一些人所說的那樣“毫無意義”,是完全多餘的,中國最終也沒有得到多少好處。不錯,表麵上看是得不償失的。征滅高句麗讓六七世紀的中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無數年輕的生命葬送在沙場,間接死亡的人就更多。滅高句麗後不過十餘年,唐軍又不得不從朝鮮半島撤軍,領土多讓於新羅。征高句麗的實際效果表麵上是看不出的。

  3 、上麵三個疑問,歸結到最終一個問題,高句麗到底是個什麽樣的國家,隋唐君主不倦征伐的根本原因到底在哪裏?遺憾的是,大多數史書對於征伐的原因都是從表麵上一帶而過的,無非就是“不順天命”、“不臣之禮”等等表麵的冠冕之詞,沒有涉及征伐的深層次原因。但是唐太宗的一席話令人深思,貞觀十九年,在出征前,太宗謂左右曰:“今天下大定,唯遼東未賓,後嗣因士馬盛強,謀臣導以征討,喪亂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遺後世憂也。”好一個“不遺後世憂也”!太宗這句話勘稱經典,道出了征伐高句麗最根本原因。

  筆者認為,史書雖對征高句麗一事起因記載不詳,但觀察秋毫,主要原因在於六七世紀的高句麗,已發展成為東亞一個強大的地區性王國,對中華的複興構成了最直接最危險的威脅。六七世紀的高句麗對於隋唐,猶如前三世紀迦太基對於羅馬,十七世紀滿清對於明朝,十九世紀日本對於中國,二虎不可兼存,隋唐要想興盛,必除高句麗不可。

  一、六七世紀的高句麗決不再是一個地區性的強國,而是已發展成為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製王國,已具備與中國爭奪東亞霸權的潛力。唐史載:“高麗,本扶餘別種也。地東跨海距新羅,南亦跨海距百濟,西北度遼水與營州接。其君居平壤城,亦謂長安城,漢樂浪郡也”。高句麗人本是扶餘古人的一支,於秦漢之季建國,建國之初,僅在渾江、鴨綠江中遊占據一小片土地,範圍和麵積還不到今天一地級市大,人口也少得可憐。與其說是建國,不如說還隻是一個部落領地。可是高句麗的領導人和其它民族不同,善於經營,長遠籌劃,能夠立足根據地,穩紮穩打,逐步擴大地盤。對於中原王朝,采取表麵順服,暗地積力的策略,如果中國出現內亂,則乘機侵占土地,增強實力。經過500年的不懈努力,至六世紀,高句麗王國經於占領了漢代的遼東、玄菟、樂浪、帶方四郡土地,隔遼河與中國相望,並征服了沃沮、夫餘等遊牧民族,“東西二千裏,南北千餘裏”,領土擴大了十倍,人口也大大增加。高句麗和唐太宗作戰時,一次能調動軍隊十五萬,可見其已不是一般的國家,加上六世紀東北地區溫暖濕潤,適宜耕作,分析其人口應在500萬左右,常備軍應在50萬人左右。六世紀,高句麗已成為東亞地區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強國,直接威脅中國的複興。

  二、高句麗的國家結構兼有農耕和遊牧兩個國家形式,組織嚴密,國家軍事潛力大,兵民不分,戰鬥力強。根據分析,高句麗主體上應是農耕民族,高句麗人依山築城,墾田遊獵,以農耕為主。但其又帶有很強的遊牧民族特點,秋冬之季是其狩獵季節,加上不斷征服了沃沮、夫餘等遊牧民族,遊牧業在國家經濟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這樣,高句麗在軍事上,對農耕民族的築城攻防和遊牧民族的騎射都能吸收其優點,為其國家軍力提供了充分的保障。這就是為什麽在隋唐征討戰爭中高麗軍隊進能遠攻,退能守城的原因所在。相比較突厥這樣純粹“馬背上的國家”,高句麗國家組織穩定,有正常的經濟基礎,軍事潛在威脅也就更大。有了這樣強大的國家軍事組織,高句麗也就具備了與中原政權相對抗的實力。

  三、在意識形態上,高句麗保持著部落的純樸民風,並未完全接受儒家文化。大家切莫將高麗和後來的朝鮮王國並論。朝鮮王國是一個典型的儒家文化古國,而高句麗則不是。史載“高句麗禮靈星及日、箕子(中國商王室成員,商朝滅亡後逃至朝鮮半島建國)、可汗等神。國左有大穴曰神隧,每十月,王皆自祭。人喜學,至窮裏廝家,亦相矜勉,衢側悉構嚴屋,號局堂,子弟未婚者曹處,誦經習射。”可見,高句麗的民風是原始淳樸的,在國家意識形態上和中國存在較大差別,雖也有中華血統,但又混合了西北少數民族的血統與彪撼。儒家文化講究仁義,接受儒化的國家侵略性和危險性就會減退(除日本變異的儒學外),但高句麗則沒有,因為中國商王朝時儒學尚未形成,故高句麗雖奉中國的商王室箕子為祖先神之一,卻不認同儒家文化,反而受西北異族文化影響較深,由於文化上的不相認同,高句麗對中國的威脅也就更大。

  四、六七世紀的亞洲國家關係上,高句麗的結盟和征伐已對中國構成了直接的威脅。六世紀,高句麗已在東北亞興起,周圍各國紛紛臣服,回紇等善戰的遊牧民族都已為其所用,就連強大的突厥汗國也已和高句麗結盟,不斷侵擾中國的北部邊境,相對於國家發展僅是雛形,極不穩定的突厥,高句麗是起主導作用,威脅更大。在朝鮮半鳥上,百濟已成為高句麗的盟友,而另一個國家新羅則麵臨著高句麗、百濟和日本三方的威脅,國家時刻都在生死存亡中。這時,高句麗的戰略目標是:在朝鮮半島,製定先消滅新羅,最後消滅百濟,統一半島的計劃,不斷加強對新羅的攻勢,這是高句麗首要的戰略計劃。在北方,進一步鞏固東北亞的根據地,懾服各族,對突厥采取結盟利用戰略,分化突厥和中原王朝的關係,挑起戰爭,以收漁利。對中國,首先積極備戰,第二采取表麵上綏靖政策,不斷進貢予以麻痹,第三挑動中國河北一帶的地方勢力和軍閥們對抗中央(如北齊貴族等),破壞中國的統一,第四不斷小股部隊侵擾,削弱中國邊防。

  相對於高句麗來說,早已儒化的新羅國危險性較小,新羅一直也和中國保持著良好的政治關係,這一點,隋唐君主們都是清楚的,這就是為什麽當唐太宗聽說新羅被高句麗圍攻告急時,下定決心要幹涉的原因。

  通過上述分析,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麽隋唐時代對高句麗大加討伐的真正原因。這隻能歸納為一句話:沒有征高句麗戰爭,就不會有中華隋唐的興盛。隋唐時代百萬中華將士的鮮血不會白流。

  現在大家都知道強大的羅馬帝國是今天西方文明的源頭。殊不知在公元前三世紀羅馬興起時,在地中海對岸北非境內,還有一個和羅馬同時興起的王國:迦太基,這個國家同樣興盛強大。麵對同時興起的兩個國家,地中海隻要一個,雖然殘酷但卻是現實,於是,按優勝劣汰的原則,羅馬和迦太基展開了持續近一個世紀的三次布匿戰爭。有好幾次,迦太基的軍隊都打到羅馬城下,但羅馬上下同心,同仇敵愾,最終戰勝了迦太基,將迦太基城夷為平地。每當讀起這段曆史時,我就會想起隋煬帝浩浩蕩蕩的征高句麗之戰,這位才華橫溢但衝動不已的君王,麵對橫屍遍野,天下沸騰,萬人罵名,在遼河邊恐怕也感慨無人知已了。

  一將成功萬骨枯,那一國成功呢?恐怕也是萬國枯吧?高句麗國的崩潰鑄就了隋唐的輝煌。同樣,大英帝國的興盛不也是征討的結果嗎?沒有滿清四億兩白銀的戰爭賠款,日本也不會有戰勝西方列強稱雄亞洲的資本。美國的強盛呢,其中自然也少不了掠奪和奴役。整個一部大國的強盛史,就是一部血淋淋的殺戮史。這很殘忍,但隻有強者才能得到尊重,要想得到尊重,必須遵循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法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