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殲-10和美國F-16E/F block 60 的比較

(2010-01-22 07:09:41) 下一個
總之不知什麽原因,1996的殲-10原型機大量使用了蘇-27的製造工藝,這些圖片中的殲-10帶著蘇-27戰機明顯的特有質感,很粗糙,笨重,讓人一看就懷疑是不是能夠飛起來。從時間上看,這張圖片出現在1996-1998年,中俄簽署協議,沈陽飛機工業公司開始組裝Su-27SK的幾年後,這可能說明成飛和沈飛合作生產殲-10(僅個人猜測),但這張圖片僅僅是個開始,很快幾年後殲-10的製造工藝就發生了很大變化,顯得更加精製,輕巧,質感上更接近歐洲的戰鬥機,也就是我們現在看見的生產型的殲-10,有防護裝甲,且使用的是鋁鋰合金,在盒形的中段有幾個鈦合金承力框(比F-22細小很多),殲 -10的許多天線(航燈,VHF/UHF天線,一些奇怪的凸起物)和F-16某些天線的外形位置完全一致,所以我們可以認為中國可能從巴基斯坦人那裏獲得了一架F-16C/D,作為借鑒的樣本,甚至某些新技術,新製造工藝都可能源自F-16。不過不能以此認為殲-10和F-16的性能相近,因為畢竟殲 -10是鴨式布局,絕大多數方麵跟傳統布局的F-16會有很大不同。

殲-10的紅外告警接受機位置不詳,有個俄羅斯人認為座艙下的白色橢圓形物體是紅外告警接收機,很可能說法是正確的。雷達告警接收機的位置也不太清楚,主翼外段前緣的兩個天線可能是雷達告警接收機天線(RWR),也可能隻是防振顫配重。在沒有經過噴漆的殲-10圖片中,主翼翼根位置的機身蒙皮跟其他位置的蒙皮不太相同,可能是用複合材料製成的,裏麵是燃料油箱。油箱前麵就是航空電子設備艙,裏麵有殲-10的各種電子儀器,數據鏈天線就在航空電子設備艙的上麵。

殲-10垂尾頂端有靜電放電器,靜電放電器上麵是著陸係統ILS天線。戰鬥機最重要的主動雷達幹擾機的位置不詳,天線最可能放在垂尾頂端。在機身後段左右各有一個圓孔,可能隻是某種維護接頭,連接著總線。F-16E/Fblock60的電子係統是其強項,比殲-10先進很多。采用“綜合核心處理機” (ICP)的F-16E/Fblock60,其光纖傳輸網絡的帶寬是1553B數據總線的1000倍,也就是說F-16E/Fblock60更能夠掌握空中的實時信息,有更到位的同種機體或各種機體的數據鏈傳輸,配合先進的主動幹擾係統,F-16E/Fblock60的實力不容低估。

殲-10的雷達和F-16E/Fblock60的AN/APG-80先進捷變波束有源相控陣雷達的作用距離可能相當,並不是我們的雷達技術趕上美國人,而是殲-10的機頭更大,裝的雷達更大,天線更粗,在我們雷達技術相對不足的情況下,這種解決辦法還是非常合理的。
殲-10采用下單翼,而F-16E/Fblock60采用中單翼。下單翼的好處是在翼下掛載很多武器的時候,飛機仍然有很好的橫側向機敏度,而且下單翼的布置可以使機腹成為升力體。但是,下單翼的橫側向穩定性不太好,在飛機側飛時,容易橫滾。殲-10的情況更加嚴重,因為殲-10的主翼翼根有複雜的扭轉,從翼根到1/4翼展有少許下反,1/4翼展以外開始與飛機橫軸平行,這樣的主翼的橫側向穩定性一定非常不好,而殲-10即沒有邊條翼,也沒有上反的主翼翼麵,唯一可以提供橫側向穩定的隻有巨大的垂尾。殲-10的設計堪稱經典,它使下單翼原本是缺點的橫側向不穩定性成為一種可控製的橫側向機敏性,原本的缺點成為了優點,並且沒有付出代價,這種可控製的橫側向不穩定是所有戰鬥機都夢寐以求的,它在近距格鬥中的作用像上帝一樣讓人著迷,對敵人來說又像魔鬼一樣可怕。殲-10複雜的扭轉主翼還能產生兩個機腹下的升力體,極大的提升了殲-10的小速度機動能力,主翼外段的前緣襟翼下放,把多數空氣分離到主翼上翼麵,而主翼裏段的下反的固定前緣把多數空氣分離到主翼下翼麵,這樣的氣動設計,兩片主翼就像是兩個剪斷空氣的剪刀,可以使殲-10在側飛時,即使速度比較低,也不容易突然因為升力減少而失去高度。如果不比較電子設備,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空中武器平台就是殲-10,無論F-22,F-35,陣風,台風都不在話下。F-16E/Fblock60是傳統的靜安定布局,由於加裝了保形油箱,F-16E/Fblock60在跨音速段的飛行阻力較大,殲-10有明顯的蜂腰修形,應該是專門為跨音速而設計的,空戰中,飛機頻繁從亞音速加力到超音速是很常見的。因此,雖然F-16E/Fblock60是世界公認的先進飛機,它的氣動設計遠遠落後於殲-10。

遺憾的是,現代空戰,機動性已經不是製勝法寶,反而是電子設備決定著勝負。F-16E/Fblock60使用的AIM-120C是一種有很強抗電子幹擾能力的先進中距主動雷達製導空空導彈,我國的PL-12總體上稍遜一籌,而且F-16E/Fblock60的雷達功能更強,如果AIM-120C在F- 16E/Fblock60機載雷達的指引下,即使殲-10裝有很強的主動雷達幹擾機,也很難躲避襲擊。AIM-9X紅外製導空空導彈采用128×128元的凝視焦平麵紅外成像導引頭(自稱第5代導引頭)和推力矢量控製技術(TVC),具有多目標和全向攻擊能力,可使用先進的頭盔瞄準具,其發射離軸角超過±90度。具有更好的目標截獲能力、更大的機動能力和優良的抗紅外幹擾能力。中國的凝視焦平麵紅外成像剛剛取得突破,PL-8係列的紅外製導近距空空導彈也是非常先進的武器,配合中國研製的頭盔瞄準具,最大發射離軸角度達到了+-120度,也是具有多目標和全向攻擊能力,不過可能沒有推力矢量控製,機動能力可能稍差,總體上還是稍遜一籌。

殲-10和F-16E/Fblock60在航程上其本相同,不過殲-10的俄製AL-31FN發動機比F-16E/Fblock60的F110-GE- 132發動機長了將近兩米,最大加力推力卻少了將近2201牛(14456.7-12255N)。不僅占據了寶貴的燃油空間,還推力更小,重量更重,這就是技術上的差距。

話說回來,這也說明殲-10的改進潛力非常大,試想如果殲-10的發動機是F110-GE-132,那麽殲-10不用掛載副油箱,也能夠達到1000千米以上的作戰半徑。F-16E/Fblock60是F-16係列的最先進改型,殲-10A隻是第一種型號,將來的改進型可能會有新的突破。

未來的殲-10可能會作哪些改進呢?殲-10的機頭可以采用帶楞邊的菱形機頭,可以減少雷達反射截麵,不過這種修形在殲-10仰角飛行時,會有抬頭力矩,解決辦法是增大殲-10機身後段的腹鰭,殲-10的兩個腹鰭如果太大,會不利於起飛和降落,容易擦到地麵,所以性狀的設計要費些功夫。殲-10的進氣口也是改進的熱點,很多人都呼籲使用DSI,鼓包式進氣口在所有速度的飛行中,進氣效果都非常好。但是DSI都有一個外壓麵,很不適合腹部進氣的進氣口使用,在大仰角飛行時這個外壓麵會阻擋住一部分正麵高壓幹淨氣流,甚至引起發動機喘振。更重要的是DSI在大於2馬赫的速度下,會失效。而未了對付F-22,殲 -10必須要有2.2馬赫以上的最高速度,因為F-22的最高速度是2馬赫。結論很不幸,我們很難看見殲-10用DSI了。有人也建議殲-10用雙垂尾,這簡直是個餿主意,鴨翼在大仰角飛行時,會形成大的脫體渦流,再加上殲-10大後掠主翼在大仰角時也會產生許多細小的渦流,殲-10的雙垂尾很難找到合適的安放位置,如果像144驗證機那樣采用翼上雙垂尾,避開這些渦流,它的製動效果是非常低的,,如果把雙垂尾仍然安放的背脊上麵,下單翼特有的幹擾阻力紊亂流會影響到雙垂尾的製動,前麵說過,殲-10的主翼橫側向穩定性非常不好,承橫軸不安定性,沒有強大的穩定力矩,根本不能飛行,雙垂尾不能使殲-10取得某種飛躍,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犬,巨大的垂尾實是殲-10的標誌,大概是改不成了。

為了取得更好的隱身效果,殲-10突起的背脊也要有隱身的外形設計,應該像F-22那樣的柔和過渡的線條修形。殲-10可能也要有內置的彈艙,所以機腹加寬,兩個翼身融合的升力體外移,相應的機身也要加寬,這種設計雖然難度很大,幾乎是重新設計,不過並非不可能,全新的殲-10將是中國未來空中主力,可惜我畫不出立體圖,遺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