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錢學森(1911~2009)生平簡介(這個最全)

(2009-10-31 04:42:15) 下一個
中國著名物理學家,世界著名火箭專家。浙江杭州人,生於上海。1934年畢業於交通大學機械工程係,1934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和加利福尼亞理工大學學習。1938年獲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並從事火箭研究。1935年赴美國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氣動力學,1938年獲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後留在美國任講師、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主任。1950年開始爭取回歸祖國,受到美國政府迫害,失去自由,曆經5年於1955年才回到祖國,1955年10月衝破種種阻力回國後,1958年起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第七機械工業部副部長,國防科工委副主任等職。現任中國科技協會名譽主席等職。

錢學森為中國火箭和導彈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極為重要的實施方案。1956年4月起,他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錢學森曾是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數理化學部委員、中國宇航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技協會主席。


科學成就

錢學森長期擔任中國火箭和航天計劃的技術領導人,對航天技術、係統科學和係統工程做出了巨大的和開拓性的貢獻。錢學森共發表專著7部,論文300多篇。主要貢獻表現在以下幾方麵:
①應用力學
錢學森在應用力學的空氣動力學方麵和固體力學方麵都做過開拓性的工作。與馮•卡門合作進行的可壓縮邊界層的研究,揭示了這一領域的一些溫度變化情況,創立了卡門—錢學森方法。與郭永懷合作最早在跨聲速流動問題中引入上下臨界馬赫數的概念。
②噴氣推進與航天技術
從40年代到60年代初期,錢學森在火箭與航天領域提出了若幹重要的概念:在40年代提出並實現了火箭助推起飛裝置(JATO),使飛機跑道距離縮短;在1949年提出了火箭旅客飛機概念和關於核火箭的設想;在1953年研究了行星際飛行理論的可能性;在1962年出版的《星際航行概論》中,提出了用一架裝有噴氣發動機的大飛機作為第一級運載工具,用一架裝有火箭發動機的飛機作為第二級運載工具的天地往返運輸係統概念。
③工程控製論
工程控製論在其形成過程中,把設計穩定與製導係統這類工程技術實踐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錢學森本人就是這類研究工作的先驅者。
④物理力學
錢學森在1946年將稀薄氣體的物理、化學和力學特性結合起來的研究,是先驅性的工作。1953年,他正式提出物理力學概念,主張從物質的微觀規律確定其宏觀力學特性,改變過去隻靠實驗測定力學性質的方法,大大節約了人力物力,並開拓了高溫高壓的新領域。1961年他編著的《物理力學講義》正式出版。現在這門科學的帶頭人是苟清泉教授,1984年錢學森向苟清泉建議,把物理力學擴展到原子分子設計的工程技術上。
⑤係統工程
錢學森不僅將我國航天係統工程的實踐提煉成航天係統工程理論,並且在80年代初期提出國民經濟建設總體設計部的概念,還堅持致力於將航天係統工程概念推廣應用到整個國家和國民經濟建設,並從社會形態和開放複雜巨係統的高度,論述了社會係統。任何一個社會的社會形態都有三個側麵:經濟的社會形態,政治的社會形態和意識的社會形態。錢學森從而提出把社會係統劃分為社會經濟係統、社會政治係統和社會意識係統三個組成部分。相應於三種社會形態應有三種文明建設,即物質文明建設(經濟形態)、政治文明建設(政治形態)和精神文明建設(意識形態)。社會主義文明建設應是這三種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從實踐角度來看,保證這三種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的就是社會係統工程。從改革和開放的現實來看,不僅需要經濟係統工程,更需要社會係統工程。
⑥係統科學
錢學森對係統科學最重要的貢獻,是他發展了係統學和開放的複雜巨係統的方法論。
⑦思維科學
人工智能已成為國際上的一大熱門,但學術思想卻處於混亂狀態。在這樣的背景下,錢學森站在科技發展的前沿,提出創建思維科學(noeticscience)這一科學技術部門,把30年代中國哲學界曾議論過,有所爭論,但在當時條件下沒法講清楚的主張,科學地概括成為思維科學。比較突出的貢獻為:
(1)錢學森在80年代初提出創建思維科學技術部門,認為思維科學是處理意識與大腦、精神與物質、主觀與客觀的科學,是現代科學技術的一個大部門。推動思維科學研究的是計算機技術革命的需要。
(2)錢學森主張發展思維科學要同人工智能、智能計算機的工作結合起來。他以自己親身參予應用力學發展的深刻體會,指明研究人工智能、智能計算機應以應用力學為借鑒,走理論聯係實際,實際要理論指導的道路。人工智能的理論基礎就是思維科學中的基礎科學思維學。研究思維學的途徑是從哲學的成果中去尋找,思維學實際上是從哲學中演化出來的。他還認為形象思維學的建立是當前思維科學研究的突破口,也是人工智能、智能計算機的核心問題。
(3)錢學森把係統科學方法應用到思維科學的研究中,提出思維的係統觀,即首先以邏輯單元思維過程為微觀基礎,逐步構築單一思維類型的一階思維係統,也就是構築抽象思維、形象(直感)思維、社會思維以及特異思維(靈感思維)等;其次是解決二階思維開放大係統的課題;最後是決策谘詢高階思維開放巨係統。
⑧人體科學
錢學森是中國人體科學的倡導者。
錢學森提出用“人體功能態”理論來描述人體這一開放的複雜巨係統,研究係統的結構、功能和行為。他認為氣功、特異功能是一種功能態,這樣就把氣功、特異功能、中醫係統理論的研究置於先進的科學框架之內,對氣功、特異功能的研究起了重大作用。在錢學森指導下,北京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於1984年開始對人體功能態進行研究,他們利用多維數據分析的方法,把對人體所測得的多項生理指標變量,綜合成可以代表人體整個係統的變化點,以及它在各變量組成的多維相空間中的位置,運動到相對穩定,即目標點、目標環的位置。他們發現了人體的醒覺、睡眠、警覺和氣功等功能態的各自的目標點和目標環。這樣,就把係統科學的理論在人體係統上體現出來了,開始使人體科學研究有了客觀指標和科學理論。
⑨科學技術體係與馬克思主義哲學
錢學森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人類對客觀世界認識的最高概括,也是現代科學技術(包括科學的社會科學)的最高概括,錢學森將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狀況,歸納為十個緊密相聯的科學技術部門.



錢學森的故事


①魂係中華赤子心
“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夠回到祖國的,今天,我終於回來了!”這是我國著名科學家和火箭專家錢學森於1955年10月8日從美國回到廣州時,對接待他的中國旅行社同誌所說的一句萬分感慨的話。同他一起回國的還有他的夫人和兩位幼兒。
錢學森於1935年8月,作為一名公費留學生赴美國學習和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氣動力學的。回國前,曾擔任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主任。
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到來了。1949年10月1日第一麵五星紅旗飄揚在天安門廣場上空。過了5天就是我國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在這一天,錢學森夫婦和十幾位中國留學生在一起歡度這一佳節,他們邊賞月邊傾訴情懷,深為祖國的新生而歡欣,並對祖國的美好前景充滿著憧憬。就在此時,錢學森心中萌發起一個強烈的願望:早日回歸祖國,用自己的專長為國家建設服務。
正當此時,朝鮮大地燃起了戰爭的烽火。作為挑起這場戰爭的美帝國主義,在它的國內,正在掀起一股瘋狂反共的政治逆流,幾乎每天都發生對大學和其他機構的人員進行審查和威脅性審查的事件。這股逆流毫無例外,也波及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由於學院馬列主義小組書記威因鮑姆被捕,美國聯邦調查局的懷疑落到錢學森的身上。1950年7月,美國政府決定取消錢學森參加機密研究的資格,理由是他與威因鮑姆有朋友關係,並指控錢學森是美國共產黨黨員,非法入境。這些無端的指控均被錢學森一一駁回。但是,錢學森已無法忍受這一切,決定以探親為理由立即返回自己的祖國,準備一去不返。他會見主管他的研究工作的美國海軍次長金布爾,向金布爾嚴正聲明,他準備立即動身回國。金布爾聽後大為震驚。他認為:“錢學森無論放在哪裏,都抵得上五個師。”還叫嚷什麽:“我寧可把他槍斃了,也不讓這個家夥離開美國!”所以當錢學森一走出他的辦公室,金布爾馬上通知了移民局。
不知情的錢學森,做好了回國的一切準備,辦理好回國手續,買好從加拿大飛往香港的飛機票,把行李也交給搬運公司裝運。
然而,就在他們舉家打算離開洛杉磯的前兩天,也就是1950年8月23日午夜,突然收到移民局的通知——不準全家離開美國。與此同時,美國海關扣留了錢學森的全部行李。
錢學森被迫回到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聯邦調查局派人監視他的全家和他的所有行動。事情遠非如此,9月6日錢學森突然遭到聯邦調查局的非法拘留,被送到移民局看守所關押起來。
在看守所,錢學森像罪犯似的受到種種折磨。錢學森曾回憶說:“在被拘禁的15天內,體重就減輕30磅。晚上特務每隔1小時就來喊醒我一次,完全得不到休息,精神上陷入極度緊張的狀態。”
錢學森無端被拘留後,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的師生和錢學森的老師馮•卡門以及一些美國友好人士,向移民局提出強烈抗議,為他找辯護律師,還募集1.5萬美元保釋金把錢學森保釋出來。
從此,錢學森繼續受到移民局的迫害,行動處處受到移民局的限製和聯邦調查局特務的監視,不許他離開他所居住的洛杉磯,還定期查問他。錢學森就這樣失去了5年的自由。
然而,錢學森摯愛祖國的赤子之心反而更加熾熱。他日夜思念著新中國,他堅持鬥爭,不斷地向移民局提出離開美國回國的要求。
有國不能歸的錢學森,在那5年間他沒有停止鑽研他所熱愛和獻身的科學事業。當時,美國政府阻止他離開美國,是因為他研究的火箭技術與祖國的國防建設有關,想通過滯留他來阻攔新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當錢學森知道這點後,感到萬分氣憤。於是,他另行選擇“工程控製論”新專業進行研究,以利於消除回國的障礙。經過努力,於1954年用英文寫出30多萬字的《工程控製論》。實際上,工程控製論與生產自動化、與電子計算機的研製和運用、與國防建設都密切相關,隻不過當時美國當局沒有認識到這點就是了。
錢學森返回祖國的鬥爭,也得到祖國的關懷和支持。1954年4月26日,印度支那國際會議期間,中國代表團秘書長王炳南與美國代表團負責人亞•約翰遜分別代表兩國政府開始關於平民回國問題的接觸。在接觸中,王炳南特別指出,美國正在阻撓許多旅居美國的中國人返回中國,其中包括科學家錢學森。
1955年6月的一天,錢學森擺脫特務監視,在寄給在比利時親戚的信中,夾帶了一封書寫在香煙紙上、給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叔通的信,請求祖國幫助他早日回國。陳叔通先生收到信的當天,就把它送到周恩來總理手裏。1955年8月1日中美大使級會談在瑞士日內瓦進行,王炳南大使按照周總理的授意,以錢學森要求回國的這封信為依據,與美方交涉,迫使美國政府允許錢學森離美回國。
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與他的夫人和兩個幼兒終於乘坐美國“克利夫蘭總統號”郵船,離開了洛杉磯,駛向地處東方的祖國。
②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
1989年8月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和國務院總理李鵬會見了錢學森,祝賀他獲得1989年國際技術與技術交流大會授予的獎勵和稱號,認為“錢老獲得這樣的榮譽是當之無愧的。這不僅是錢老個人的光榮,也是中國的光榮,是中國科學技術工程人員的光榮”;錢學森的經曆,“體現了一位中國知識分子所走過的曲折道路,也集中表現了中國知識分子的光輝品德”。
1981年秋至1982年夏,錢學森同中國社會科學院一位朋友的多次通信,是他品格的一個方麵的真實生動的寫照。他說:“不知我們的社會科學家有沒有專門研究中國知識分子曆史的,即中國知識分子在曆代社會的地位和作用。我想這個工作對實現四化是個準備。”“我認為一件正事是請你們考慮的中國知識分子史,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曆史唯物主義來寫,指出中國知識分子的曆程,及其在今後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中的偉大曆史任務。”“因為我認為中國知識分子正在走向一個嶄新的曆史時代:從依附於統治階級的一個階層走向勞動人民的一部分,創造社會主義精神財富的勞動者,從而結束幾千年來的一貫狀態。這不是值得大書特書的嗎?所謂一貫狀態是:知識是需要一個人全部精力的,知識分子也不能再從事行政管理,當官、當資本家。一句話,曆史上知識分子既不是象勞動人民那樣受剝削壓迫,也不是象統治者那樣剝削壓迫人,是一個階層。知識分子這個階層過去隻能依附統治階級才能生存,所以受統治階級驅使控製,沒有什麽自由。……而另一方麵,曆史上知識分子既然依附於封建統治階級,當然不為農民所信任。……但這些都是非變不可的。第一有黨的政策,而根本的是,不把社會主義中國的知識分子作為創造社會主義精神財富的勞動者,那麽四化就不能實現。所以,中國知識分子走了幾千年的老路已經走到了盡頭,曆史要創新了。對知識分子自己講,戊戌政變可能是個重大的轉變,覺悟到老一套有問題了,然後才有‘五四’運動,……這樣一部偉大的曆史,你們不想寫嗎?你們聽不到中國知識分子的自豪呼聲嗎?”錢學森以一生的實踐,參與了這一偉大的曆史創新過程,並代表了中國知識分子的許多優秀品格。丁衡高將軍稱讚錢學森是“愛國知識分子的典範”。
錢學森是一位自覺的馬克思主義者。他在給一位朋友的信中說:“我近30年來一直在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並總是試圖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我的工作。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智慧的源泉!而且一個馬克思主義者是絕不會不愛人民的,絕不會不愛國的。”
錢學森1955年離開美國後,再也沒有去過那裏。1979年他的母校加州理工學院授予他“傑出校友”的稱號,1986年6月南加州華人科學家工程師協會給他授獎,1989年國際技術與技術交流大會在紐約給他授獎,他都沒有去。錢學森對美國人民、美國科學家同行懷著十分友好的情感,他出於什麽考慮此生此世再也不踏上美國的國土呢?1985年一位美國朋友針對“錢學森訪美”問題向我國國務院一位領導人說過:“在美國移民局的案件中,錢當初可能算是驅逐(deport)出境的,因此必須經由某種特赦的手續才能入境。這就必須要你和韓大使出麵的地方。真的這樣做又得向美國政府求情,或是無形中承認他們當初的措施是對的,這一點在錢的心裏必不滿意。”錢學森1985年3月9日給我國國務院一位領導同誌的信對此作了十分坦白的回答:“我本人不宜去美國。……事實是我如現在去美國,將‘證實’了許多完全錯誤的東西,這不是我應該做的事。例如,我不是美國政府逼我回祖國的;早在1935年離開祖國以前,我就向上海交大同學、地下黨員戴中孚同誌保證學成回到祖國服務。我決定回國是我自己的事,從1949年就作了準備布置。……我認為這是大是大非問題,我不能沉默。曆史不容歪曲。”錢學森在這個問題上表現出的品格,正是江澤民總書記稱讚他所具有的“高度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氣節”。
③科學火炬的傳遞者
錢學森一直堅持給來信求教的中青年人用工整的字跡親筆回信,也一直堅持用工整的親筆信與許多學科領域的科學家探討問題與提煉思想。書信是錢學森宣傳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信仰、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科學研究,以及吸取科學成果來不斷深化與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條途徑。錢學森在給何祚庥的一封信中說:“量子力學的哲學問題已經吵了五十多年了,還沒有解決,近來驗證了貝爾不等式,問題更嚴重了。我認為我們中國的物理學家和哲學家應該投入這一研究,並比較滿意地解決它,也在此過程中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
從1986年1月7日開始,錢學森親自領導了“係統學討論班”的科學活動。參加討論班的中青年科學工作者分別來自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航空航天工業部等單位。錢學森在討論班開始時向這群中青年科學工作者提出,要吸取現代自然科學的研究成果,把它作為建立係統科學的基礎科學,一切係統的一般理論——“係統學”——的構築材料。討論班強調學術民主,實事求是,錯了就改,討論中大家一律平等,這是馮•卡門所倡導的“學術民主”傳統的發揚。錢學森親自確定討論選題,幾乎參加了討論班的每次活動,每次都作啟發性或質疑性發言。直到今天,討論班的活動經久不衰。這個討論班已提煉了係統學的一些基本思想,提煉了開放的複雜巨係統的方法論,鍛煉了中青年科學工作者創造性思維能力。這個討論班體現了錢學森研究與宣傳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種生動活潑的形式,也體現了錢學森具體培養科學事業接班人的不倦精神。
在1979年3月15日召開的全國科協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錢學森提出了“科學技術現代化一定要帶動文學藝術現代化”的思想,並且提出“科學文學藝術”概念來豐富與發展科普事業的內涵。他說:“我們大家所習慣的世界隻不過是許許多多世界中最普通的一個,科學技術人員心目中還有十幾個二十幾個世界可以描述,等待著文學藝術家們用他們那些最富有表達能力的各種手法去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文學藝術。這裏的文學藝術中,含有的不是幻想,但象幻想;不是神奇;但很神奇;不是驚險故事,但很驚險。它將把我們引向遠處,引向高處,引向深處,使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境界有所發揚提高。”錢學森曆來主張,一個有責任感的科技工作者應當把科普視為自己事業的一部分。一個專業科技工作者如果不能夠向非該專業的或不在行的人說清楚一個科學技術問題,他的學習和知識就是不完全的。一個專業科技工作者要會寫學術論文,同時也應該會寫科普文章,要把科學領域裏的成就寫得通俗易懂,人們愛看,才算夠格。錢學森是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科普節目的忠實聽眾,是高級科普雜誌美國《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American)和英國《新科學家》(NewScientist)的長期讀者。他在一封書信中說:“在中國科普作家中我喜歡高士其同誌的作品。在外國科學文學家中,我喜歡美國的RachelL.Carson.她有三本書:UnderTheSea—Wind,TheSeaAroundUs和TheSilentSpring,後者有中譯本,叫《寂靜的春天》。她的作品是把科學與文學中的散文溶合在一起。這些中外作品都可稱科學文藝中的珍寶。當然,還有再高一級的東西,那就是在科普作品中用科學幻想預見若幹年後科學技術的重大發展。這就是奇珍異彩了。例如,E.薛定諤(Schrodinger)的《生命是什麽?》,他預見了二十年後的諾貝爾獎金項目遺傳密碼之所在。我向往的,是這類高級作品,它們代表了科學與藝術結合的光輝前景。”
錢學森以十分積極的態度來促進科技界的新陳代謝。1980年12月他在剛滿69歲時向原國防科委領導呈遞的報告中說:“明年我將是七十歲的人了。精力自然有限,而在導彈、衛星科學技術方麵年富力強的科技幹部大有人在,我理應讓賢。所以我再次請求組織,讓我明年退休。”在這個報告中,他十分嚴肅負責地向組織推薦了可以接替他工作的人選。不再擔任技術領導職務後,一旦他在國防科技工作直至整個國家科技工作方麵有所發現,他就積極地向領導機關乃至向國務院提出建議。這方麵典型的例子是再次提出關於建立國民經濟建設總體設計部的建議,以及關於對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的許多重要建議。
錢學森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思想家。他把科學理論和火熱的改造客觀世界的革命精神結合起來了。一方麵是精深的理論,一方麵是火熱的鬥爭,是“冷”與“熱”的結合,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這裏沒有膽小鬼的藏身處,也沒有自私者的活動地;這裏需要的是真才實學和獻身精神。由於錢學森對科學事業的重大貢獻。人民感謝他,並給予了他應有的崇高榮譽。



美國人刮目相看


1991年10月16日,北京,雄偉莊嚴的人民大會堂。一個不同尋常的會議正在這裏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親手將“一級英雄模範獎章”和“國家傑出貢獻獎”的紅色燙金證書交給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時,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一時間,閃光燈交相輝映,記者們紛紛將鏡頭對準錢老,曆史記錄下這一莊嚴美好的時刻。
錢學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於上海,早年曾在北京師大附中和上海交通大學讀書。1934年暑假,他從交大畢業,考取了清華大學公費留學。
1935年8月的一天,錢學森從上海乘坐美國郵船公司的船隻離開祖國。黃浦江濁浪翻滾,望著漸漸模糊的上海城,錢學森在心中默默地說:“再見了,祖國。你現在豺狼當道,混亂不堪,我要到美國去學習技術,他日歸來為你的複興效勞。”
錢學森到美國進入麻省理工學院航空係,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學工程要到工廠去實踐,可當時美國航空工廠歧視中國人,所以一年後他開始轉向航空工程理論,即應用力學的學習。1936年10月他轉學到加州理工學院。
錢學森是慕名而來的。因為,坐落在洛杉磯市郊帕薩迪納的加州理工學院航空係,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空氣動力學教授馮•卡門。他是匈牙利人。
本世紀30年代初,航空科學還處於繈褓之中。馮•卡門當時是這一領域的頂尖人物,後來被譽為“超音速飛行之父”。1970年,月亮上的某一隕石坑被冠以他的名字。
馮•卡門抬頭仔細打量著這位儀表莊重、個子不高的年輕人,他提出幾個問題讓錢學森回答,錢學森稍加思索便異常準確地回答了他的所有提問。馮•卡門暗自讚許:這個中國人的思維敏捷而又富於智慧。他高興地收下了這位學生。
錢學森成為卡門領導的古根罕姆航空實驗室的一名研究生。這個實驗室後來成為美國火箭技術的搖籃,錢學森就是在這裏進行火箭技術研究最早的三名成員之一。
學習和研究工作是非常緊張的,錢學森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半天時間看書,半天時間討論,晚上繼續苦戰。3年後,他以優異成績獲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成為馮•卡門的得力助手。這期間,他不僅掌握了空氣動力學的根本知識,而且已經站到了這門科學的最前沿。1939年,他研究航空結構,隻用了一年時間,就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
到加州理工學院的第二年,錢學森認識了研究火箭技術的同學F•J•馬林納。經馬林納介紹,錢學森參加了當時加州理工學院的馬列主義學習小組,得識該小組的書記、化學物理助理研究員威因鮑姆。在小組裏,錢學森同大家一起學習過恩格斯的《反杜林論》;每星期例會經常討論時事。1938年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這個小組解散。
鑒於錢學森研究工作的出色成績和美國戰時軍事科學研究的需要,他得以參加機密性工作。1944,美國軍方委托馮•卡門教授為首,馬林納為副,大力研究遠程火箭。錢學森負責理論組,把林家翹、錢偉長也請了來,進行彈道分析、燃燒室熱傳導、燃燒理論研究等工作。與此同時,錢學森還擔任了航空噴氣公司的技術顧問。1945年初,他還被美國空軍聘為科學谘詢團團員。這一時期,他取得了在近代力學和噴氣推進的科學研究方麵的寶貴經驗,成為當時有名望的優秀科學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美國空軍高度讚揚錢學森為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美國專欄作家密爾頓•維奧斯特認為,錢學森已是“製定使美國空軍從螺旋槳式向噴氣式飛機過渡,並最後向遨遊太空無人航天器過渡的長遠規劃的關鍵人物”,“是幫助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流軍事強國的科學家銀河中一顆明亮的星”。
1946年暑期,錢學森離開加州理工學院,再到麻省理工學院任副教授,專教空氣動力學專業的研究生。1947年初,36歲的錢學森成為麻省理工學院的終身教授。同年夏季,錢學森請假回國探親,9月中和蔣英(現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結婚。蔣英是中國早期著名軍事理論家蔣百裏的三女兒,是在維也納和柏林受過良好的音樂教育的女高音聲樂家。
從1935年到1955年,錢學森在美國整整居住了20年。這期間,他在學術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生活上享有豐厚的待遇,工作上擁有便利的條件。然而,他始終眷戀著生他養他的祖國。他在寫給父親的信中,不止一次地發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時”的感歎。



難以阻擋的回國腳步

1949年的中秋節之夜,在加州理工學院的校門對麵一個街心的花園裏,錢學森夫婦和莊豐幹、羅佩霖等十幾位中國留學生共同歡度祖國的傳統佳節。
年年中秋,而今不同。今年的中秋節是在新中國誕生之後的第六天來到的。錢學森和大家一起共敘思鄉之情,舉杯祝福祖國美好的未來,他埋藏在心底的宿願化作一個強烈的念頭:早日回到祖國去,為祖國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按照有關規定,一個學年結束,才可以辭退工作。”錢學森焦急地期待著1950年夏季到來。天有不測風雲。1950年初,中美在朝鮮戰場上處於交戰的敵對狀態,美國又正盛行麥卡錫主義,美國國內掀起一股要雇員們效忠政府的歇斯底裏狂熱,並對許多人開始了追查和迫害。
加州理工學院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注意。當聯邦調查局搜查校園時,錢學森遭到了無理詢問。因為威因鮑姆是錢學森的朋友,他的入獄,給錢學森帶來了災難。1950年7月,美國政府決定取消他參加機密研究的資格,並指控他是美共黨員,非法入境。在這種情況下,錢學森決定不再等待暑假的到來,立即以探親名義回國,一去不返。
錢學森首先前往華盛頓,來到丹尼爾•金布爾所在的五角大樓辦公室。金布爾是海軍次長。錢學森將目前的處境告訴金布爾後,嚴肅聲明:“有鑒於此,我已經準備動身回國了。”
金布爾大為震驚。他認為,“錢學森無論在哪裏都抵得上五個師。”錢學森剛一離開,他立即撥通移民局的電話,惡狠狠地說:“我寧肯槍斃他,也不讓他離開美國!”
1950年8月23日午夜,錢學森一家乘飛機從華盛頓回到洛杉磯。剛一走下飛機,移民局的一個官員就迎了上去,交給錢一份所謂文件。文件說,根據法律,錢學森不能離開美國。本來,錢學森是準備在這裏搭乘加拿大太平洋公司的飛機離開美國的。他的行李也已經裝上駁船,準備啟運回國。
錢學森在這種無端的迫害下,隻得又回到加州理工學院。聯邦調查局派人監視他的全家和跟蹤他的所有行動。
與此同時,美國海關非法扣留了錢學森的全部行李。當檢查人員發現板條箱裏滿滿地裝了800多千克書籍和筆記本時,便硬說其中藏有機密,聲稱“這個狡猾的中國人的全部活動證明他是毛的間諜。”於是,美國的一些造謠工具向全世界發布聳人聽聞的消息說:一名“共產黨間諜”企圖攜帶機密文件離開美國。然而,經過長時間的反複檢查,這幫家夥一無所獲。檢查人員不得不在向官方的報告中承認,被檢查的所有書籍、筆記中,除了教書、複印的科學雜誌上的文章外,其餘都是錢學森自己的學術研究記錄。
盡管如此,9月9日,錢學森突然被聯邦調查局非法逮捕,而那條莫須有的罪名仍然是“企圖運輸秘密的科學文件回國”,並宣告他是“不受歡迎的異己分子”。錢學森被關押在特米那島上的一個拘留所裏。看守人員不許他和任何人講話,每天晚上隔10分鍾就跑到室內開燈檢查一次,讓他無法休息。15天的折磨和迫害,使他的體重下降了30磅,那非人的拘禁生活,使他的精神受到比身體更嚴重的損傷。
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們,心都是相通的。加州理工學院的許多師生和當時遠在歐洲的馮•卡門等教授聞訊後,立即向美國移民局提出強烈抗議,又募集了15000美元保釋金,才將錢學森營救出來。
然而,迫害並沒有結束。錢學森的行動處處受到限製和監視,並且移民局明確規定他的活動範圍不允許超出洛杉磯。聯邦調查局的特務一直監視他,時常闖入他的研究室和住宅搗亂。他的信件和電話也受到了檢查。
在被滯留美國長達5年的時間裏,錢學森深居簡出,很少與朋友們見麵,為的是減少朋友們的麻煩。但他對學術研究並未放鬆。1954年,他出版了《工程控製論》一書。
1955年6月的一天,錢學森夫婦擺脫特務監視,在一封寄給比利時親戚的家書中,夾帶了寫在小香煙紙上的給陳叔通先生的信,請求祖國幫助他早日回國。陳叔通先生收到信的當天,就把它送到周恩來總理手中。周總理對此非常重視,立即指示,速將此信送給中國駐波蘭大使王炳南,授意他在中美大使級會談中據理力爭,設法營救錢學森回國。8月5日,錢學森接到美國政府“可以回國”的通知,但在乘坐美國郵船的歸途中,他仍被當作犯人對待。
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夫婦和他們的兩個孩子,終於奔向東方的祖國。



中國衛星事業的奠基人


錢學森回到祖國後,受到了黨和政府無微不至的關懷和高度的重視。一種盼望新中國早日強大起來的願望,促使他上書周總理,提出了發展中國導彈技術的規劃設想。
1956年4月,由周恩來總理主持,在解放軍總參謀部的大樓裏,召開了一次不尋常的中央軍委會議。會議的中心議題是,由錢學森介紹在我國發展導彈技術的規劃設想。望著那麽多共和國最高軍事領導人的親切目光,一種神聖的使命感,在他心中油然而生。
1956年10月8日,我國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宣告成立,錢學森任研究院院長。從此,在周總理、聶榮臻元帥的直接領導下,錢學森開始了作為新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技術領導人的生涯。這一天,秋日明麗,秋風怡人。精神抖擻的錢學森麵對156名大學畢業生首次主講《導彈概論》課。能夠親自培養我國搞導彈的專門技術人才,這是錢學森多年的夢想。今天,夢想成真,他怎麽能不激動、不自豪呢?若幹年後,這批受訓的大學生,將成為我國火箭、導彈與航天技術隊伍的骨幹。
1960年11月5日,我國第一枚國產近程導彈發射成功。這是我國軍事裝備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科學研究的道路並不平坦。1962年3月,我國自行設計的一種中近程導彈起飛不久就掉在發射陣地前300米處,把地麵炸了一個大坑。
錢學森深入到控製係統第一錢,與同誌們一起尋找失敗原因,改進方案。1964年6月29日,我國第一顆自行設計的中近程導彈進行飛行試驗獲得成功。1966年10月27日,遵照周恩來總理“嚴肅認真、周到細致、穩妥可靠、萬無一失”的指示,錢學森協助聶帥,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的“兩彈結合”飛行試驗,導彈飛行正常,原子彈在預定的距離和高度實現核爆炸。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第一枚導彈核武器研製成功,美國用了13年,我國僅用了兩年多的時間。這一成功震驚了世界。
1965年1月8日,錢學森正式向國家提出報告,建議早日製訂我國人造衛星的研究計劃並列入國家任務。1965年4月29日,國防科委在邀請錢學森等專家充分研究論證的基礎上,向中央專門委員會提出了在1970年或1971年發射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規劃設想。中央專門委員會原則批準了這個規劃方案。在實施人造衛星研製計劃中錢學森在許多關鍵技術問題的解決上貢獻了智慧。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長征一號”試車無法進行。錢學森協助周總理,為領導人造衛星研製計劃的正常進行,發揮了特殊的作用,
“長征一號”在1969年8月22日試車成功。1970年,在周恩來總理的直接關懷下,錢學森等一批專家在衛星發射基地組織實施了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發射工作。1970年4月24日,重量為173千克的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東方紅》樂曲響徹全球。
錢學森對科學技術的重大貢獻是多方麵的,截至目前,已發表專著7部、論文300餘篇。他以總體、動力、製導、氣動力,結構、計算機、質量控製等領域的豐富知識,為組織領導新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的研究發展工作發揮了巨大作用,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迅速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1979年錢學森的母校加州理工學院授予他“傑出校友”的稱號。1986年6月南加州華人科學家工程師協會給他授獎。1989年國際技術與技術交流大會授予錢學森“威拉德W•F•小羅克韋爾獎章”、“世界級科學與工程名人”和“國際理工研究所名譽成員”的稱號。在國內,他更是受到中央嘉獎和人民敬重的傑出科學家,被譽為“中國原子彈之父”。



事件年表


錢學森博士,
1911年12月11日,生於上海。
1929-1934年,在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學習。
1935年,他以清華大學公費留學身份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習。
1936年10月起,他從師馮.卡門教授,在加州理工學院學習航空工程理論。
1938年獲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後留在美國任講師、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主任。
1939年獲航空和數學博士。他在空氣動力學、航空工程、噴氣推進技術等尖端科技方麵的才華,使他成為當時有名望的優秀科學家。
1939-1944年,任加州理工學院航空係助理研究員。
1943年,在獲得美國國家安全部門的批準之後,在馮.卡門教授領導下從事火箭發動機的實驗工作,不久即轉入遠程火箭的研究。
1944-1945年,任加州理工學院航空係講師,1945年任副教授。
1946-1949年,任麻省理工學院航空係副教授,1947年任教授。
1949年,任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中心教授。同年,他推導出著名的“錢學森公式”,提出了航程3,107英裏(5,000公裏)的助推滑翔超音速飛行器的建議。1949年,新中國即將成立時,錢學森博士準備回國效力。
1950年7月,當時美國麥卡錫主義盛行,美國政府指控錢學森博士是美共黨員,以種種“莫須有”罪名,取消他參加機密研究的資格。錢學森博士憤然決定省親回國。但行將出發時,他被美國當局拘留。兩星期後雖然被美國朋友們保釋,但行動從此失去自由。在1955年回國前,五年多漫長歲月的波折和鬥爭當中,錢學森博士一直受到美國移民局的限製和聯邦調查局特務的監視,隻能教書和從事《工程控製論》的論文寫作。由於黨和政府的關懷、周恩來總理機智的外交,實現了錢學森在新中國成立後就萌發的報效祖國的初衷。中國早期航天技術的規劃、國防部五院初期科技幹部的培訓、空間技術研究院的建立等,他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1955年10月23日,錢學森博士從海外歸來。對於此事,周恩來總理是非常重視的。他在五十年代末一次會議上說:“中美大使級會談至今雖然沒有取得實質性成果,但我們畢竟就兩國僑民問題進行了具體的建設性接觸。我們要回了一個錢學森,單就這件事說來,會談也是值得的,有價值的”。早在五十年代,周恩來總理還專門向聶榮臻元帥交待說:“錢學森是愛國的,要在政治上關心他,工作上支持他,生活上照顧他”。
1956年4月,錢學森在周恩來總理主持的中央軍委會議上作“發展我國導彈技術”的報告,會後,黨中央果斷地決定發展我國導彈技術是我國國防科技的一個重要的主攻方向。
1956年10月8日,錢學森任我國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即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長。
1957年,任中國應用與理論力學學會第一任理事長,中國自動化學會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國際自動控製聯合會常務理事。同年,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958年,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力學係主任。同年8月,錢學森任中國科學院人造衛星(581)任務領導小組組長。(趙九章、衛一清為付組長),負責組建三個設計院,準備發射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
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中國科技協會名譽主席等職。
1960年9月,為組織國產P-2導彈首次試飛,成立試驗委員會。錢學森、王諍任試驗委員會付主任,張愛萍上將為正主任。同年11月5日,我國第一枚近程導彈一舉發射成功。
1961年7月,錢學森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科技委員會主任委員。
1963年,中國科學院成立了星際航行委員會,錢學森等四人為領導,負責組織製定星際航行發展規劃,安排各項空間技術研究課題,為我國航天事業早期的發展,做了大量開拓性工作。
1965年1月,錢學森等建議:我國彈道火箭已有一定基礎,可以發射一定重量的衛星,應及早列入國家計劃。
1965年2月,國務院任命錢學森等六人為第七機械工業部付部長,王諍為部長。
1968年2月20日,錢學森兼任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院長。
1970年,任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同年4月2日,錢學森等參與周恩來總理主持的“長征一號和東方紅一號”專門會議,聽取從發射場回京的錢學森匯報,批準衛星和火箭進入發射工位。
1970年4月24日,經毛主席批準,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一舉發射成功。
1979年5月1日,國際勞動節的夜晚,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飛經北京上空時,毛主席和周恩來總理在天安門城樓上高興地接見了錢學森等參加第一顆衛星工程的代表。
1980年,任中國係統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
1982年,任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副主任。
1986年,任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副主席;當選中國科協主席。
1989年6月,在紐約召開的國際科學與技術交流大會,授予錢學森博士“世界級科學和工程名人”稱號和“小羅克韋爾獎章”。
1991年,美國航天學會在遴選百年來對世界航天作出重大貢獻的百位名人時,恭敬地把錢學森博士高排在第二位。同年,任中國科協名譽主席。
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9,8,30)錢學森:“中國航天之父”
(1999,5,6)關於中國科學院與“兩彈一星”的回憶
(1999,2,13)中央領導人向老同誌祝賀新春
(1998,12,11)李嵐清看望錢學森
2009年10月30日,在北京逝世!




科學著作

《工程控製論》、《物理力學講義》、《星際航行概論》、《論係統工程》、《關於思維科學》、《論地理科學》、《科學的藝術與藝術的科學》、《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創建係統學》、《論宏觀建築與微觀建築》、《論第六次產業革命通信集》等。


軍用導彈的研究
錢學森完成了美國首個軍用遠程火箭的設計。

第一桶金
錢學森與他老師的共同研究使他們的火箭小組得到美國軍方的一大筆訂單。

美國火箭的理論設計師
錢學森的興趣使他成為美國火箭的理論設計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