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德國的教育與德國的成功

(2007-05-22 16:11:56) 下一個
德國的教育與德國的成功
 

文//都市紅塵

 

 

一個國家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方法,決定這個國家的前途命運。
                                              ——題記


德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從1918年一戰結束,到1936年第一次派兵進駐萊茵蘭,接著進攻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直到1939年二戰全麵爆發,德國從廢墟中重建強大的國家,並幾乎吞並了整個歐洲,隻花了不到三十年的時間。1945年德國二戰失敗,從廢墟中重建家園,到重新成為世界經濟五強,也花了不到三十年的時間。德國兩次倒下,兩次崛起,都花了不到三十年的時間,靠的是什麽?人們總願意談論“德國的經濟奇跡”。實際上,經濟奇跡的發生,教育是其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德國的成功,在於其民族的韌勁和教育的成功。


根據德國憲法《基本法》第七條規定,國家將整個教育事業置於其監督之下。按照德意誌聯邦共和國的聯邦製結構,教育事業的管轄權在聯邦和各州之間進行分配。也就是由聯邦確定教育體製的基本框架,而由各州對義務教育、組織形式以及考試的承認等問題作出具體的規定。目前,德國實行的是12年義務教育製度,也就是說,每個人從6歲開始到18歲必須接受義務教育。其中9年的全日製學校的學業是必須完成的,如果不能繼續全日製普通學校或者全日製職業學校的學業,那麽其餘3年也必須上非全日製職業學校。所有公立學校都是免費的。除了基礎教育之外,德國還建立了完備的高等教育體係、職業教育體係和成人教育體係,讓每個公民從小到老都完全享有接受教育的權利。這種教育體係為德國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人力資源。

 

德國的高等教育體係,主要分兩類,一類是綜合大學,培養的大學生理論水平很強,適合搞研究工作,但同時仍然強調他們的動手能力。還有一類叫職業技術大學,所有學生都是小班教學,非常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這類學校在基礎課程階段、專業學習階段和畢業論文階段都各有專門的一個學期參加實習,以增加學習知識和實際應用的結合。這類大學的畢業生非常搶手,因為他們的學習和實際工作是緊密聯係的。

 

學校的教育體係和就業是緊密聯係的,這樣有利於教育資源的合理利用。綜合大學的教授一般都是本專業的學術帶頭人,而職業技術大學的教授,一般都是某些大公司的部門主管兼職,這些教授在企業打拚多年,有豐富的理論聯係實際的經驗,再回到學校將這些本領傳授給學生,有利於學生將來迅速熟悉業務,提高自身水平,同時也為這些公司的後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反觀國內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明顯缺乏目的性。學生動手能力欠缺,理論水平也不足,各大學大同小異,學生的就業能力,完全憑借自身的素質以及學校的名氣或者一些場外因素。教育資源浪費嚴重。在這點上,德國教育值得我們借鑒。


除了學校的教育,社會教育方麵也給我很深印象。他們非常注重在孩子麵前的表現。比如有一次,我在法蘭克福火車站,發現兩個當地的年輕人違章過馬路。當時人行橫道的紅燈亮了,盡管馬路上一輛車也沒有,但人們都站在原地不動,隻有那兩個人猶豫了一下便跑了過去。我“如獲至寶”地對我的一個德國同伴說:“你看,德國也有行人過馬路不守規矩。”然而,她的回答足足讓我回味了好半天:“其實,我有時候也會這樣做的,如果當時馬路上一輛車也沒有的話。不過,在一種情況下我是絕對不會違章過馬路的,不管當時有沒有車,這就是當我的身邊站著孩子的時候。”我仔細的發現了這個現象,隻要有孩子在,德國人從來不闖紅燈。這就是“言傳身教”。

 

在德國坐車,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安靜的車廂,大家都在看書。我就常常想,怎麽沒人打八十分呢?德國人有愛看書的習慣,小說、雜誌、報紙,常常發現他們利用坐車的間隙在看。一個老師告訴我,德國人送禮物,常常喜歡送書,尤其是大人送禮物給孩子的時候。我有好幾次在書店逛,常常看見老人買兒童書,然後精致的包裝好,顯然是送給第三代的。


中國是全世界最早進行學校教育的國家之一,當我們有科舉製度為國舉薦人才的時候,歐洲還是一片黑暗。可是今天,他們走到了我們的前麵,中國國民性的教育急待提高,學校教育體係有待改善。國外優秀的經驗,也非常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