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96)
2012 (1)
2013 (9)
2016 (99)
2017 (84)
2018 (151)
2019 (123)
http://m.kdnet.net/share-13183972.html
不可思議,京滬線上空蕩蕩的春運高鐵|返鄉見聞原創 朱學東的江南舊聞錄 2019-02-24 08:08:00
圖片來自網絡
2019年1月31日,我們全家一早自北京搭乘高鐵南下過春節。在高鐵上,意外遇到了老兄弟帶著女兒和我們在同一車廂裏。
不過,更讓我意外的是,這趟高鐵,竟然有許多空座,就座率不到一半,不僅我們車廂,我走過的附近幾個車廂,也有許多空座。
不可思議。
滬寧線上,春運期間,除了過了年三十南下的列車,會比較空,很難出現如此高的空座。即使是平時——我這些年平時坐高鐵南下的次數越來越多,也很少見到有空座,更何況是春運的高峰期!
但,我所搭乘的高鐵,竟然不可思議地有許多空座。
我1985年開始在北京上學,自1986年初起,幾乎每年春節都要回家過年。我上大學時代,上大學還不像今天這般容易,大學生不是很多,正處在被視為天之驕子國之棟梁的末期,社會上對大學生多有照顧。比如,大學生寒假買票,鐵路局會安排人到校訂票,還享受到籍貫地的半價優惠。學校還安排車送返鄉學生去車站。
不過,從故鄉回京的車票,就不太好買了,尤其是從蘇州始發北京的直快110次,尤其難買。比如我家在農村,彼時城裏也沒有親戚朋友,通常買不上110次的座席,我上大學時,最遠從常州站到過徐州才搶到座——那個時候,常州到徐州所需要的時間,可不像今天那麽短。當時除了110次外,還有一趟從常州首發至長春的直快,不過需要在天津換車,也不方便;另外,還有一趟常州首發至包頭的慢車,午夜到北京,需要28小時,最為漫長。
1989年參加工作後,常州返京的車票反而好買了,因為一些同學已經在常州工作,多少能托上門路,買張回京的硬座車票。但春節前從北京下江南的車票,那才真叫一票難求。每次春節回家,都是托在權力部門工作的同學朋友幫忙買,但也不是每次奏效,畢竟,我認識的人,大多也是農村出身,那時資曆尚淺,社會關係簡單。
1990年代起,中國開始進行市場經濟改革,經濟逐漸繁榮,政治經濟逐漸寬鬆, 外出打工謀生者漸多,春運開始成為一個挑戰,到後來,每年春運,基本上是舉國頭等大事,巨大的人流,南來北往,擁塞於各地的交通線上。
我1994年初回江南過春節的過程,那是個痛苦的記憶,不過也還算幸運。
彼時我新婚,要帶妻子回故鄉見父母辦喜酒,托同學買票,沒有買到,改托太座的同學幫忙,北京人關係總是比我們多,但也沒買到。這個時候,已到家裏去火車站接我們的日子了。太座的同學向我們拍了胸脯的,一定會在除夕前把我們送上車。但是,弟弟他們連續去常州接了三次,都沒能接到我們。當時沒有手機BP機,家裏也沒電話,聯係主要靠通信,通過一封信確定返鄉的日子,家裏去接我們,因為我們在鄉下,過去火車站到家還得有二十五公裏左右,下鄉的公交車5點以後就沒有,即使有,車站到我家還得有7華裏。
在火急火燎的煎熬中,太座的同學通知滿嘴都是泡的我到車站去找一個人,他會負責把我們送上火車。最後,我們被轉了兩次手,終於登上了109次回家的火車,以至於補票時列車長問誰誰誰的客人時,我們壓根兒不知道是在叫我們。還好,在車上我們補了一張臥鋪票一張無座票。
後來多少年,如果是火車回家,我總是早早確定時間,拜托北京的各種關係,幫我買回家的票;同時拜托故鄉的朋友,幫我買常州返京的票。每一次回家,火車上的擁擠,即便是做硬臥,車廂裏也都是人,除非買軟座。當然,我們也開車回家過,回家還好,返程路上,堵得一塌糊塗,還不如坐火車。
所以,多年前,我曾經在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關於春運的采訪時說過,回家是我們的價值判斷,是最不經濟的行為,但這種行為,是一種情感,不能用是否經濟來判斷。
這些年高鐵大發展,京滬線上高鐵的速度之快,頻次之密,是這些年鐵路建設的巨大成就——過去我從北京坐直快109到常州,最初超過20個小時,後來提速,也在18個小時左右,如今我原來坐的綠皮火車,已經下崗,而高鐵,快的5個小時過一點,慢的,也隻要5個半小時,這在過去,確實沒有想到。
但是,高鐵票同樣不好買。年輕人用了越來越多的搶票係統,我們這樣的人,搞不明白這些,還是隻能托朋友幫忙,雖然早就下載了在線購票係統。
2019年到了高鐵春運開始售票期間,係統允許購買2月1日的票時,我上網購票,係統顯示無票。無奈,隻好再次拜托故舊幫忙。過了幾天,因為臨時江南有事,需要提前趕回去,托故舊調整票期,故舊問我具體車次時間時,我登陸購票網站查詢時,竟然發現有好多票!而此前我拜托朋友之前,都顯示無票。
於是趕緊下單買了3張,拜謝故舊不用再幫買。這是1990年以來,我第一次自己買到回家的車票。
1月31日的北京南站,除了站崗執勤的武警,讓人覺得是重大節日的感覺,人流斷不像往年春運高峰時的挨挨擠擠,甚至人流還沒有平時密集。
2002年春運,車廂中被擠的一名小男孩。王建軍攝(圖片來自網絡)
上車後,發現車上竟然許多空座。而且,一路之上,雖然也有人上上下下,但我所在的車廂,上座率大概從未到過60%!這個時候,離除夕還有幾天,正值春運高峰,過去我在這個時間段回家,從未有過空座,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綠皮火車的廁所裏都擠著回家的人,要過了南京,車廂才喘得過氣來!
如果早如此,此前我又何必如此焦慮?這不是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麽?但,焦慮卻是真的啊,我第一次上線就無票啊。也許我不了解鐵路部門放票的節奏?
但,昔時無處不在的春運高峰期的旅客,又去哪了?
也許,高鐵速度快了,車次頻密,運送能力提升了;也許,一些在京打工的,知道春節票不好買,早早提前走了;也許,一些人自駕回家了;當然,還有許多人,未必選擇回家除夕團聚,而是出門旅遊了吧?這也越來越時尚流行了。
但,確實,我從未見過如此空曠的春運車廂。
或許,我明年春節回家的票,真好買了?若真,倒是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