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與黑暗和解,
當你與黑暗和解的時候,
黑暗已經不那麽黑了。
——陳果
這幾句話乍看之下,還以為於丹寫的,因為這幾句“黑暗論”與於丹的“霧霾論”如出一轍:
關上門窗,盡量不讓霧霾進到家裏;
打開空氣淨化器,盡量不讓霧霾進到肺裏;
如果這都沒用了,就隻有憑自己的精神防護,不讓霧霾進到心裏!
話說現在大家的胃口都是很刁的,於丹的雞湯雖然也常變換熬製方法,但大抵萬變不離其宗,無非論語、莊子、古詩詞,沾了國學熱的光,曾經火得一塌糊塗。
於丹這種味精、雞精、十三香一鍋燉的雞湯,喝第一口或許覺得鮮,再喝多了就會反胃。
再者於丹外貌上不討巧,胖乎乎的,圓滾滾的,一笑起來那富態的臉上都能往下流油。
以這樣的顏值,五十以上的老男人或許還能稍稍注目一會兒,再年輕一點的就不行了。
江湖代有才人出,一個於丹的沒落,千千萬萬的於丹站起來。
高挑、骨感,眉目之間略帶點輕佻的陳果,於是應運而生,從倒下的於丹們手中接過教主的冠冕。
不知不覺,陳果就火了,微信群、朋友圈,到處都是她的講課視頻,仿佛不看她的視頻就會覺得自己是一個low逼。
網絡上曾對她評論道:
她高挑、幹練,一手夾著粉筆,一手插褲袋,霸氣側漏、侃侃而談。有人愛上她的口才,有人愛上她的思想。比起貌美,圓熟通透的智慧更值得叫好。這不僅僅是象牙塔裏的精神思考,是一名有閱曆的高知女性真正的人生沉澱。
這位人稱“高顏值”的陳果老師,1981年出生,是上海複旦大學的哲學博士、副教授,現任複旦大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師。
在暗黑君看來,此女顴骨高,嘴大,手插褲袋,喜聳肩(兩肩高低不平),彎著個腰,講課時身體頻頻像蝦米似的一彈一彈,實在不覺顏值高在何處,倒讓人想起魯迅《故鄉》中的豆腐西施來:
『我吃了一嚇,趕忙抬起頭,卻見一個凸顴骨,薄嘴唇,五十歲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麵前,兩手搭在髀間,沒有係裙,張著兩腳,正像一個畫圖儀器裏細腳伶仃的圓規。』
學會與黑暗和解,黑暗就不那麽黑了。這與久居鮑魚之肆不聞其臭又有何異?
向往光明,與黑暗抗爭,人類最美好的品質之一,是人類孜孜不倦探索未來的動力。
“黑暗和解論”,顯然與向往光明背道而馳,讓人們甘於現狀,在挫敗麵前低下高貴的頭顱,屈服於命運而不敢抗爭。
在她看來,盜取火種的普羅米修斯是有罪的,不停往山頂推動巨石的西西弗斯是傻的,與黑暗和解不好麽,幹嘛要做出力不討好的事情?
陳果講課之時浮誇造作,喜歡用煽情的排比句,再加上頻頻使用的肢體語言,讓一幹小清新眼前一亮,小心髒馬上就被俘虜了。
她一定學過演講,很是懂得怎樣調動聽眾的情緒,善於掌控他們的心理,不過是一個女版的陳安之。
於丹們,陳安之們,陳果們,他們善於包裝自己,用碎片化的東西在你麵前展現一個光怪陸離的萬花筒,讓沒有免疫能力的你應接不暇。
她們舌綻蓮花,“正能量”語錄隨口而出,看似正確到無從辯駁,卻在你情緒消退以後,發現沒得到真正給你以啟迪的東西,說不定還有負作用,讓你產生無盡的挫敗感。
她們極擅偽裝,變化莫測,就像咪蒙那篇《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一不小心就讓你著了道兒。
所以,在無處不在的雞湯麵前擦亮眼睛,學會用獨立思維甄別它們。
珍愛生命,遠離有毒雞湯。
更多精彩請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麵具之下暗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