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夏糧征收減少
今年夏糧收購情況:
最重要的結論是:
今年夏糧小麥收購,同比下降大約30%多,大約2200多萬噸。
減少30%,這是個相當巨大的數字。
2
進口糧食增多
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2017年中國糧食累計進口13062萬噸,其中,大豆累計進口9553萬噸,稻米累計進口403萬噸,小麥累計進口
442萬噸,玉米累計進口283萬噸。
2017年,中國糧食累計出口280萬噸,較2016年增加47.4%,其中,大豆累計出口11萬噸,稻米累計出口120萬噸,玉米累計出口8.6萬噸。
和小麥相關的最重要的數據有兩個:
今年夏糧收購,小麥總體減少2233萬噸,但我國去年累計進口才442萬噸。
現在的問題是:麵對2200多萬噸的小麥缺口,今年秋季以及明年,我們將進口多少小麥?如果我們進口數千萬噸小麥,對國際糧價有什麽影響?
隻要不是傻子,對這兩個問題都會得出答案:大幅上漲!
為什麽今年夏糧收購的小麥這麽少?
價格太低,不願意賣。
今年,也就是2018年,在國家連續多年通脹的情況下,我國對夏糧的最低收購價,又下調了。
很多地區是按最低收購價收的,
2018年的價格還低於2017年,農民怎麽有積極性?
所以,磚家的呼籲是,建議農民能出售家中的庫存糧食。
3
水稻和大豆
水稻和大豆,中儲糧並沒有公布數據,因為10月10日起才開始收購。
從目前情況來看,收購價格應該和以前差不多。
雖然,現在人工成本越來越高,部分地區的人工收割費已漲至600-700元/畝,種植的成本增高。
如果繼續壓製糧價,從國際進口更多糧食,農民會繼續少種糧食。
如果今年秋季和明年,糧價大漲,將進一步大幅造成通貨膨脹。
所以,現在的“消費降級”,還處於剛起步階段。
有一些專家說,雖然我國進口糧食每年都大幅增長,但主要是大豆,而小麥、水稻進口不多,因此至少95%的糧食都是我國自產,糧食安全是有保障的。但是,如果今年秋冬乃至明年,我們要多進口幾倍的小麥,糧食安全還有保障嗎?
4
通脹到來
在即將到來的大通脹環境中,我們該怎麽辦?
這真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通脹是對所有人的剝奪,從群體來看是不可能逃脫的,隻能盡量減少損失。
如果簡單總結的話,就是:
多儲備可以長久存放的實物。
與此同時,
要主動鍛煉身體,減少生病。對子女的教育,最好身體力行,這樣可以省很多錢。
汽車?不常用就賣掉,因為油價以人民幣計價,仍將繼續大幅上漲。
可能有人會說,如果大家都這麽做,會不會有很多人失業?
這就不是我們要操心的了。反正大通脹即將來臨,普通人要未雨綢繆,別為別人操那麽多心。
相信
中國人也一定能渡過難關!
來源:深度閱讀號
現在的厲害國,處於風雨飄搖的前夜。為啥習大要跟床鋪通話? 因為知道再這麽打腫臉充胖子撐下去就完蛋了。床鋪實際上把厲害國紙老虎的麵具給扒了下來。
與此同時,要主動鍛煉身體,減少生病。對子女的教育,最好身體力行,這樣可以省很多錢。
汽車?不常用就賣掉,因為油價以人民幣計價,仍將繼續大幅上漲。
=================
天呐,這種思維太可笑了。混得真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