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伊利牛奶連續跨省抓捕或惹眾怒,股票暴跌,搞公關遭多名大V怒懟!

(2018-05-06 00:52:26) 下一個
周蓬安:伊利對輿情的無知程度,令人咋舌

    5月3日,微博名為“五嶽散人”的大V在其微博上公開了一張“聊天截圖”,內容涉及一名公關與他的對話:“你好,我是北京×××(被作者隱去)傳媒公關,商務合作、某奶企品牌,方便提供一個聯係方式嗎?”這個請求被“五嶽散人”“怒懟”了回去。5月4日,“五嶽散人”的微博上出現了多張微博截圖,微博大V侯寧、孔慶東、袁國寶、傳媒老王、蘇渝、點子正等都赫然在列。(5月6日《北青網-北京青年報》)

    

    《北青網-北京青年報》發布的以上內容有些失真。五嶽散人剛剛發帖澄清:發伊利廣告那事兒不是我點名其他人的,是別人給匯總了,然後有網友@ 了我一下,我轉發得瑟一下而已,那時候別人匯總的帖子已經轉發好幾千了。

    有必要簡要介紹圍繞“某奶企”所發事件的來龍去脈。就在今年“愚人節”的第二天,因在個人公眾號上連載小說《出烏蘭記》被指影射伊利集團領導層,曾就職於《時代周報》,公眾號“天祿財經”的創始人劉成昆被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警方以“尋釁滋事、誹謗罪”跨省刑拘。官方媒體披露,劉成昆涉嫌造謠伊利董事長。

    另一位被“跨省抓捕”的是曾就職於《21世紀經濟報道》的鄒光祥,也是因在微信公眾號“光祥財經”裏發表涉嫌造謠伊利董事長的文章而被刑拘。

    

    看到《北青網-北京青年報》通篇使用“某奶企”,我理解他們也擔心被“跨省抓捕”。但反過來說,這種做法純粹是掩耳盜鈴。采編人員拿腳後跟想想也能明白,警方能以“影射”來抓捕《出烏蘭記》的作者劉成昆,你隱去、塗去企業名稱就能逃避“跨省抓捕”?

    可以這麽說,“跨省抓捕”不得人心。中國首例“跨省追捕”案九年前發生於河南省,河南靈寶市政府違法“租”用農地,約3萬農民將失去土地,在上海打工的王帥多次舉報無果後在網上發帖,靈寶警方“跨省”去上海將其抓捕。後經媒體報道,輿情發酵,王帥在被關押8天後釋放,並獲得783.93元國家賠償。

    而近期連續曝光的兩起涉及內蒙古企業“跨省抓捕”事件,除了暴露出某些執法機關甘願充當企業“家丁”這種不當思維外,也反映出某些知名企業在應對輿情方麵的無知。比如“鴻茅藥酒事件”,譚秦東醫生的一篇文章僅有2000多人閱讀,能有多大的影響力?可經過“跨省抓捕”後,幾億人知道了這個騙子本色,以至於催生了《鴻茅藥酒或主管以下人員全部休假 擬銷毀藥酒請檢單》這麽一個預示鴻茅藥酒公司快速走“下坡路”的新聞。我在新浪財經披露此新聞的微博中留言:中國刑法有個銷毀票證罪。

    

    因為處置不當,圍繞涉嫌造謠伊利董事長“跨省抓捕”事件正在不斷升溫,給伊利股份的負麵影響也是越來越嚴重。上周《又一隻白馬倒下了,伊利股份27日暴跌10%,市值蒸發160個億!》一文,已部分揭示了影響程度。筆者查了下,伊利股份的股價已由年初最高位的35.93元下跌至最新的24.83元。

    認為碰到這樣的事情,應該想方設法“軟處理”,比如通過各種關係聯係作者,請求作者刪帖;通過官方渠道,請求網站刪帖,通過“勾兌”讓發帖者道歉,等等。此前也有處理得比較漂亮的案例,如“莎普愛思事件”、“水煮驢皮事件”、“匹多莫德事件”等類似案件,人家也是損失慘重,但並未請警方出麵抓人,事態因此很快得到平息,至少沒讓事態進一步擴大,最終弄得“家喻戶曉,人人明白”的程度。

    

    鴻茅公司和伊利股份高層顯然不懂得輿情應對,以為高調“硬對抗”就能解決問題。而縱觀輿情的延續,我發現伊利股份高層較鴻茅公司高層更蠢!

    鴻茅藥酒這種稱“藥酒”卻是“酒藥”的玩意兒,產品本身就是一個笑話,抓捕譚醫生有他不得已的地方。而伊利股份產品本身沒有質量問題,卻學鴻茅藥酒,過分迷戀警權,硬是將一起民事糾紛弄成刑事案件,這是自己拿著大錘砸伊利的品牌,是極端的蠢舉動。

    而伊利股份高層在輿情出現後花錢收買大V,這更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蠢”像(說你們蠢,是為了你們漲姿勢,今後別犯同樣的錯誤,千萬別“跨省”)。道理很簡單,你花錢讓大V站台甚至寫“洗地”的文章,理應考慮到有骨頭的大V不會順從,而且很有可能將你們花錢請大V站台的行為公之於眾,那就丟人丟大了。此次若不是五嶽散人曝光,我們在看到那麽多大V整齊劃一地轉載伊利股份年報,顯示伊利股份業績時,還以為是反諷伊利,提醒更多人關注呼和浩特警方“跨省抓捕”事件。僅從這一點看,即使五嶽散人不曝光,這種策劃也是極端愚蠢的。

    

    《北青網-北京青年報》披露的這9名大V中,筆者至少與其中兩人有過接觸。一位是拒絕配合伊利的(@五嶽散人),我與他曾經參加過兩次網絡活動;另一位是接受伊利請求發帖的喻國明,2011年在杭州參加“首屆微博問政與社會管理創新高峰論壇”時,時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的喻國明曾作《微博,一種新型公共空間的構築》的主題演講。喻國明現在的認證資料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

    

    毫無疑問,伊利這回真正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如果拿錢發帖的人都不承認拿錢,你還能繼續抵賴,可這些大V畢竟是大V,有些大V還是有操守的,絕不會將無恥進行到底。比如(@傳媒老王)就發微博上稱“道歉,退錢,你們就別罵我了哈,我去釣魚了,再罵我,我就要跳海了哈!”大V(@王衝)也發帖道歉,稱“已如數退款,分文未留,在此感謝大家的諒解。”

    說伊利股份高層極端愚蠢,還表現在該公司疑似花錢雇“水軍”上。五嶽散人4號的一條微博內容顯示:@伊利 你們這幫臭傻逼,連找公關公司都找這種不入流的。看見了麽?這個公關公司連自己養的稍微像樣的號都沒有,都是同一天注冊的小號。大概連稍有廉恥的公關公司都不屑於接你們這種生孩子沒屁眼的生意了吧?隻有這種下三濫的騙子公司才會接,正好配你們這家傻逼公司的形象。

    

    其實什麽也不用說,僅從你們采取的一係列行動中,稍有輿情意識的人,也不至於弄成今天這樣難以收拾的地步,還要連累警方。

    最後,我將中央政法委書記郭聲琨最新強調的一個相關內容轉發過來,看看當地警方如何應對:嚴防刑事執法介入經濟糾紛、民事責任變為刑事責任,嚴禁超標的、超範圍采取刑事強製措施,切實保護企業和公民合法權益。(我的公眾號為“zhoupengan1”)

    新聞鏈接:

    多名大V集體發微博為奶企站台 被疑有幕後交易

    

    (長按以上二維碼關注我的公眾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