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媒體罕見刊文:中國目前離不開美國大豆!

(2018-03-29 08:43:48) 下一個

http://news.sina.com.cn/c/nd/2018-03-27/doc-ifysruny6999524.shtml

用大豆反製美國貿易戰?專家:沒那麽簡單

廣告

  原標題:用大豆反製美國貿易戰?專家:沒那麽簡單

  美國將對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中美貿易戰一觸即發,這兩天有很多文章在談如何反製美國,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用大豆貿易對抗美國。因為大豆在中國向進口美國進口名單中已躋身首位。2017年中國從美國進口大豆3200萬噸,折合約150億美元。看上去這個選擇具有可行性,然而問題並非這麽簡單。

  中國離不開美國大豆

  中國從1996年開始從國際市場進口大豆,進口量從1995年的30萬噸飆升到2017年的9500萬噸,占全球大豆貿易的2/3。中國為什麽會要進口這麽多大豆?為什麽不擴大國產大豆的種植麵積?很多中國公眾對此並不理解。

  作為全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食品安全重於泰山。然而中國隻有18億畝耕地,捉襟見肘的情況下,必須優先考慮保證水稻、小麥和玉米等主糧的自給率,“犧牲”大豆是沒有選擇的選擇。另外,相對於其它主糧,大豆單產僅為小麥的1/3 、水稻的1/4和玉米的1/5。中國進口的9500萬噸大豆,相當於8億畝耕地的產量,占中國18億畝耕地總麵積的40%。如果大豆全部由國內來生產,必然會擠占水稻、小麥等其他作物的種植麵積,這是不可想象的。在耕地麵積緊張的情況下,用進口大豆節約出來的耕地來種植相對高產的主糧作物,當然是最合理的選擇。

  然而,大豆對中國依然不可或缺。上世紀90年代,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飲食結構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油、肉、蛋需求量急劇攀升。大豆,不僅是主要的食用油原料,榨油後的豆粕也是主要的飼料原料。今天,中國每年要消費8000多萬噸肉類產品、3000 萬噸的蛋品和3500萬噸的牛奶,這需要消耗近2億噸的飼料,豆粕是主要的飼料蛋白源,且不可或缺。中國每年需要約7000萬噸的豆粕,約占飼料總量的1/3。

  美國、中國分別是全球第二大出口國和第一大進口國。2017年中國進口的9550萬噸大豆中,來自巴西、美國和阿根廷的大豆分別占53%、34%和7%,合計約為95%。中國進口大豆數量占全世界大豆貿易的2/3,如果砍掉從美國進口的1/3,則意味著我們幾乎要買光美國以外的全球貿易大豆,這可能嗎?從某種意義上說,美國大豆需要中國市場,但中國也“離不開”美國的大豆。大豆貿易戰打響後,進口大豆必然價格上漲,進而導致肉蛋奶的價格上漲,並推升中國的通脹水平。

  為什麽要進口美國轉基因大豆?

  曾有很多反對轉基因的公眾質疑:為什麽要進口美國的轉基因大豆?甚至有人提出“愛國就應該反對轉基因!”

  中國從1996年開始增加進口大豆數量的同時,轉基因作物在1996年也開始由實驗室走向商業化,轉基因大豆的種植麵積在以美國為代表的農業發達國家迅速拓展。這種情況下,中國進口的大豆越來越多的是轉基因品種。如前文所述,大豆是中國的剛需,如果減少從美國進口大豆,則意味著要增加從巴西和阿根廷的進口。美國大豆轉基因比例約為95%,而巴西和阿根廷則幾乎全部是轉基因大豆。即使中美貿易戰最終導致從美國進口的大豆比重降低,但是我們從巴西、阿根廷等其他國家進口的依然是轉基因大豆。換言之,國際市場所流通的大豆基本上都是轉基因大豆,中國別無選擇。

  事實上,轉基因玉米和大豆在價格上具有明顯競爭優勢。麵對來自美國的農產品國際貿易壓力,中國更需要加快轉基因的產業化進程。國家在《十三五科技規劃》中已經明確提出:“加大轉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的研發力度,推進新型抗蟲棉、抗蟲玉米、抗除草劑大豆等重大產品產業化”。如果轉基因玉米和大豆在中國被允許商業化種植,將會為糧食增產和減少外貿依存度提供保障,同時,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減輕中國的環境壓力。

  未雨綢繆,發展現代農業

  大豆和玉米的光、溫、水需求是“孿生兄弟”。換言之,能夠種植玉米的地方也適合大豆生長。玉米生產在中國總體過剩,中國需要進一步加快在北方“鐮刀灣”地區調減玉米種植麵積,“拆東牆補西牆”,替代種植大豆。與此同時,擴大油菜等蛋白源穀物的生產和進口,力爭把大豆的對外依存度從85%下降到70%。一年之計在於春,4~5月是大豆的播種季,政策應該加快種子調撥、收購保護價等一係列措施的出台。

  立足長遠發展,中國還需要加速推進土地流轉體係,通過規模種植效應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同時借助數字化精準農業和轉基因技術,提升中國的現代農業。“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有了糧食,才更有底氣打贏這場貿易戰。

  愛國,不隻是一句口號,我們準備好了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