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被遺忘的曆史:巴基斯坦為何失去孟加拉?巴基斯坦軍隊曾屠殺300萬孟加拉人,強奸20萬婦女!

(2018-01-27 06:07:56) 下一個

南亞血仇:巴基斯坦軍隊強奸屠殺孟加拉人(慎/組圖 【貓眼看人】-凱迪社區

    文章來源: 網易
    
    1971年3月26日,以穆吉布·拉赫曼為首的人民聯盟宣布東巴基斯坦為自主、獨立的“孟加拉人民共和國”。

    
    葉海亞·汗總統以東巴法律和秩序失去控製,人民聯盟分裂國家的活動必須挫敗為由,宣布人民聯盟為非法組織,予以取締.

    
    葉海亞·汗一舉逮捕了以穆吉布·拉赫曼為首的人民聯盟領導人,並派軍隊到東巴進行鎮壓,最終在印度的幹涉下,東巴基斯坦獲得獨立,成立孟加拉國。

    
    在雙方的戰爭中,巴基斯坦軍隊被指有屠殺強奸平民行為。

    
    1972年,孟加拉首任總統謝赫·穆吉布·拉赫曼聲稱,巴軍及其在東巴的支持者殺了300萬孟加拉國平民。

    
    巴方則認為一些巴軍官兵確有不經審判處死武裝分子嫌疑人、殺戮平民和掠奪的行為,報告要求對犯罪的巴軍官兵根據軍紀和法律進行懲治。

    
    具體來說,孟加拉國指控巴軍在達卡街頭屠殺大學生和市民、故意殺害信印度教的孟加拉族人、強奸20萬名婦女、在1971年12月投降前屠殺上百名著名知識分子等。

    
    據巴軍各級指揮官在戰爭期間匯報的數字,估計巴軍在平叛中造成約2.6萬名孟加拉人死亡。

    
    報告還稱,這一數字可能有所誇大,因為軍官或許會誇大平叛的戰果。

    
    報告還反駁了巴軍強奸20萬婦女的說法,認為根據1972年英國醫療隊在孟加拉國進行流產手術的記錄,強奸案應該隻有數百起。

    
    被巴基斯坦軍隊殺害的孟加拉人。

    
    被巴基斯坦軍隊殺害的孟加拉人。

    
    被巴基斯坦軍隊殺害的孟加拉人。

    
    被巴基斯坦軍隊殺害的孟加拉人。

    
    
    
    被巴基斯坦軍隊強奸的孟加拉婦女。

    
    被巴基斯坦軍隊殺害的孟加拉少年。

    
    被巴基斯坦軍隊強奸的孟加拉婦女。

    
    被巴基斯坦軍隊殺害的孟加拉人。

    
    被巴基斯坦軍隊殺害的孟加拉人。

    
    30

    被巴基斯坦軍隊殺害的孟加拉人。

    
    被巴基斯坦軍隊殺害的孟加拉人。

    
    被巴基斯坦軍隊殺害的孟加拉人。

    
    被巴基斯坦軍隊殺害的孟加拉人。

    
    被巴基斯坦軍隊殺害的孟加拉人。

    
    被巴基斯坦軍隊殺害的孟加拉人。

    

 
1971年3月26日至12月16日,東巴基斯坦(即今天的孟加拉)和印度對抗西巴基斯坦(即今天的巴基斯坦)發生戰爭。
持續時間9個月,戰爭的結果是孟加拉國自巴基斯坦獨立。


第三次印巴戰爭。

1971年12月4日,印度向巴基斯坦宣戰。
經過短暫的兩星期,印度軍隊很快迫使西巴基斯坦軍隊退回孟加拉首府達卡。
東巴的孟加拉遊擊隊開始實施殘酷報複。

刺刀殺戮,第三次印巴戰爭中的殘酷一幕。

攝影師法厄斯後來回憶說:
“在可怕的酷刑中,汗水流淌在我的臉上,我的手顫抖的如此厲害,以至於我無法更換膠卷。當刺刀開始殺戮的時候受難者的臉色鐵青。刺殺不斷的進行著。人群歡呼,根本不注意我們。我希望那些人死的快一點兒,可是過程竟拖了差不多一小時。”


第三次印巴戰爭示意圖。

英國製訂的印巴分治,故意遺留了大量領土爭端,使兩國關係難以有實質性的改善。
印巴之間發生過多次戰爭。巴基斯坦建國之後,其國土被分為東西兩塊。
東巴基斯坦與西巴基斯坦之間隔著印度的國土,相距兩千多公裏,在語言、文化、和風俗習慣等方麵存在很大差異。


逃離故土的孟加拉難民。

1971年3月,印度內閣、議會和國大黨分別開會,通過了支持東巴基斯坦建立“孟加拉國”的決議,同時在印巴邊境集結軍隊,進行軍事演習。
7月,印度又製定了“解放孟加拉”的戰爭計劃。
1971年8月9日,印度與蘇聯簽定了帶有軍事同盟性質的《和平友好合作條約》。


孟加拉難民。

巴基斯坦政府軍與印度支持的孟加拉解放軍之間的戰鬥日趨激烈,約1000萬以上孟加拉人逃離故土躲避戰火,成為失去家園的難民。
失去家園的1000萬孟加拉難民生不如死,生活悲慘異常。


印度的孟加拉難民營,因饑餓而極其瘦弱的男孩。

印度準備第三次印巴戰爭時,根本沒有在乎孟加拉難民問題,但是對於中國是否出兵,印度倒是進行精密的分析:
當時中國正處在進入聯合國的關鍵時期,還有國內的一些問題有待解決,因此短期內出兵援巴基斯坦的可能性極小。


漫長的雨季讓難民營生活更加艱難。

與此同時,印度總理英甘地夫人於10月23日啟程開始對美、法、英、西德、比利時、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進行為期三周的訪問,以摸清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底牌。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印度加爾各答難民營,一位難民母親正在給孩子喂奶。

到1971年11月為止印度在東巴基斯坦方向投入的兵力共3個軍部、7個師,空軍12個中隊,作戰飛機200架、海軍艦艇26艘,約17萬人;在西巴基斯坦方向投入的兵力共13個師8個旅,空軍20個中隊,作戰飛機300架,海軍艦艇20艘,約30萬人。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印度加爾各答難民營生活場景。

巴基斯坦在東巴基斯坦方向投入的兵力共4個步兵師,空軍兩個中隊,作戰飛機17架,約9萬人;在西巴基斯坦方向投入的兵力共12個師6個旅,空軍20個中隊,作戰飛機200架,海軍艦艇20餘艘,約25萬人。


孟加拉難民營,絕望而迷茫的母子。

1971年11月21日,印度軍向巴基斯坦發起突然進攻。
12月3日下午,巴基斯坦總統被迫宣布對印度的不宣而戰發動反擊。

第三次印巴戰爭全麵爆發了。


孟加拉難民營,母親對病重的孩子束手無策。

印度的戰略企圖是,東攻西守,以奪占東巴為最終目標。
巴基斯坦的戰略指導方針則是全力固守各戰略要地,以此粉碎印軍的突擊行動。在西巴戰場,雙方進行了以空戰為主的交戰。雙方均未取得決定性戰果。


孟加拉難民營,失去家園的難民在水泥管道裏生存。

在東巴基斯坦戰場,印度陸軍在海、空軍密切配合下,集中兵力,從東、西、北3個方向,對東巴基斯坦實施“多路向心突擊”。
在三個作戰方向的印軍先後完成對達卡合圍攻擊的作戰準備後,印軍開始向達卡發起總攻。


孟加拉難民營,生病的孩子與無助的母親。

印軍第50傘兵旅首先在距達卡30公裏的東北要點納西格迪實施空降作戰,一舉切斷了巴基斯坦軍退路,向南直逼達卡。
12月15日,印軍完成從東、西、北三個方向對達卡的合圍,海、空軍則從海上和空中實施嚴密封鎖,完全切斷了東巴基斯坦與西巴基斯坦以及外部的任何聯係。



東巴基斯坦守軍於12月16日向印軍投降,東巴基斯坦戰場的攻防作戰遂告結束。
印度12月17日宣布,在西巴基斯坦地區實行“單方麵停火”,結束戰爭。
東巴基斯坦的孟加拉遊擊隊開始實施報複,攝影師霍斯特·法厄斯和米切爾·勞倫斯拍攝了一組用刺刀刺殺戰俘的印巴戰爭場麵,獲1972年普利策新聞攝影獎。
第三次印巴戰爭製造了1000萬失去家園、生不如死的孟加拉難民
 
1971年印巴戰爭:為孟加拉國而戰(1) (2010-03-05 09:27:48)

  繼1965年難言勝負的印巴戰爭之後,交戰雙方都同意將各自的軍隊撤出對方領土,劃定由聯合國負責的巡邏停火線。1966年9月,印巴兩國的軍界領導人舉行會晤,並同意在邊境附近限製集結各自的軍隊,並通報對方各自演習和軍事調動情況。

  正當印巴還處於和平共處之時,雙方卻在繼續擴軍,以使其軍隊現代化。

   1971年的印巴戰爭根源起源於1970年,當時東、西巴基斯坦為結束軍事管製、建立代議製政府舉行了選舉。東、西巴基斯坦政府為建立一個聯合中央政府的談判告吹,東巴基斯坦政府於1971年3月單方宣布成立獨立的孟加拉國。此後,一場流血的內戰在東、西巴基斯坦之間開始了。

  印度政府趁此內部紛爭之機,向東巴基斯坦提供武器、補給品以及訓練軍隊幫助建立孟加拉國,以此嚴重削弱了自己長期敵人的力量。到1971年秋季時,印軍仍在繼續攻擊西巴基斯坦的陣地。

  印巴戰爭於1971年12月全麵爆發,激戰持續了兩個星期,最後建立了孟加拉國。而且印度還占領了巴基斯坦的大片領土。交戰雙方數以千計的士兵被打死或打傷,大量的飛機被摧毀。這場衝突令人感興趣的一點就是各種戰術飛機與武器互相間進行了一場廣泛的較量,並且作了一次富有成效的演習,其中有蘇製的,有美製的,有英製的,有法製的,還有中國製造的。

  巴基斯坦空軍
  1965年印巴戰爭之後,巴基斯坦為補充戰爭中損失的飛機,全麵加強其空軍力量,便開始與其他國家談判購買作戰飛機。1966年初,巴基斯坦空軍開始接收中華人民共和國製造的米格-19(又稱殲-6)飛機,到1967年中期,就有三個中隊裝備了米格-19飛機。1961年中蘇關係破裂之前,中國就已經建成了生產米格-19的裝配線。

   1966年,巴基斯坦空軍開始接收前德國空軍使用“佩刀”式MK-6(加拿大製造的F-86的改進型)90架中的第一批飛機。這些飛機是由瑞士的一家公司從西德購買的,經整修再賣給了巴基斯坦。除了加拿大製造的“佩刀”式MK-6以外,巴基斯坦還從美國購買了F-86F飛機,裝備了一個戰鬥訓練隊和一個戰鬥機小隊。

   1968年,巴基斯坦從法國購買了“幻影ⅢE”型戰鬥轟炸機。駐薩戈達的第5中隊裝備了這種飛機。

  巴基斯坦空軍還有一個中隊的B-57轟炸機和RB-57偵察機。

   1962年交付使用的12架F-104戰鬥機還剩下7架,裝備一個中隊用於突擊和阻滯作戰。

  為了提高飛機的生存能力,巴基斯坦修建了若幹新機場,建造了有偽裝的機窩,將大部分飛機掩蔽起來。除此之外,機場還有數量眾多的高射兵器進行掩護,其中包括美國提供的0.5英寸機槍、中國製造的14.5毫米重型機槍和37毫米火炮。

  巴基斯坦進一步改進了對空監視係統,此種係統在1965年衝突中極為成功地報知印度飛機的進入方向。由於增設了蘇製P-35地麵引導截擊雷達、普萊西公司的AP-1型低空目標探測雷達和馬可尼公司的“禿鷹”式地麵引導截擊雷達,巴基斯坦的雷達探測覆蓋麵擴大了,指揮與控製係統也得以改進。

  如果發生戰爭,巴基斯坦空軍的首要任務是保衛本國領土和保護地麵軍隊,使之不受敵人的攻擊。其次是破壞敵機場、運輸中心和軍事目標,並對己方部隊進行近距空中支援。

   1971年12月印巴衝突開始時,巴基斯坦空軍共有13個作戰中隊,配有作戰人員約17,000人。一個中隊的“佩刀”式MK-6飛機駐在東巴基斯坦的達卡,其餘12個中隊均駐紮在西巴基斯坦。

  衝突前夕,巴基斯坦空軍的飛機有:40架F-86F“佩刀”式戰鬥轟炸機;90架“佩刀”式MK-6戰鬥轟炸機;70架F-6(米格-19)戰鬥機;20架“幻影ⅢE”型戰鬥轟炸機;7架F-104A/B型“格鬥明星”式戰鬥機;16架B-57輕型轟炸機;4架T-37攻擊地麵目標的噴氣教練機;2架RB-57偵察機。

  印度空軍
  1965年的印巴戰爭使印度空軍雄心勃勃的擴充計劃的速度多少受到一些影響,但到了1971年下半年時印度本國生產的飛機加上從英國和蘇聯進口的,使印度空軍的一線兵力達到了33個作戰中隊。1966年4月,印度空軍成了一個獨立的軍種(在此之前是陸軍的航空兵種),下設中部、西部和東部三個空軍軍區;訓練部和保養部負責各軍區的訓練和保養工作。


   1965年衝突期間,印度空軍隻有一個米格-21試飛部隊,但到1971年底的時候,米格-21的兵力已經擴大到7個中隊。此外,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在國內建造了一條按規格製造最新型米格-21PF“魚窩”式D型機的生產線,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米格-21FL。足有百分之六十的米格-21FL都是由印度自己生產的,另有百分之四十是從蘇聯購買的,因為自己製造這些飛機在經濟上不合算。


  蘇製“魚窩D”型飛機沒有航炮,與之不同的是,印度製造的米格-21FL裝有計算提前角的射擊瞄準具,可攜帶GP-9雙管23毫米航炮。GP-9炮組可連同米格-21FL的製式武器(兩枚K-13A“環礁”式紅外製導空對空導彈)一起攜帶。

  在1971年的衝突前夕,印度空軍裝備數量最多的是“蚊蚋”式戰鬥機。此種飛機也是由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生產的,其主要任務是保衛印度的重要機場、軍事地域和進行空中戰鬥巡邏。

  兩個戰鬥轟炸機中隊和一個訓練小隊裝備了HF-24“風神”式飛機,這是在印度設計和製造的第一批作戰飛機。“風神”式是在庫特·揚克博士的幫助下設計和製造的,此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研製德國FW-190戰鬥機的天才設計師。HF24“風神”式由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製造,1968年作為戰鬥轟炸機開始服役。

  到1971年下半年時,在服役的還有蘇聯提供的6個中隊的蘇-7B戰鬥轟炸機。蘇-7B專門用於發動近距高速度核戰術攻擊,印度空軍用它來擔負常規突擊任務,因為這是當時唯一可供使用的飛機。

   1965年衝突之後,六個中隊的老資格“獵人”式飛機仍在服役。隨著米格-21和“蚊蚋”式飛機分期分批裝備部隊,“獵人”式不再擔負奪取空中優勢的任務,其主要任務轉為對地麵軍隊進行近距空中支援和空中阻滯。

   1957年首批提供給印度空軍的“神秘”式Ⅳ-A型戰鬥轟炸機在經過14個年頭之後仍在服役。兩個中隊主要遂行近距空中支援任務。

  遠程突擊任務由“堪培拉”式轟炸機中隊擔負。此種飛機由於速度慢,通常在夜間遂行阻滯作戰任務。

  印度空軍吸取了1965年戰爭的經驗教訓,大力擴充其雷達網,增設了許多俄國和西方的雷達裝置。緊跟巴基斯坦之後,印度建立了一個範圍廣泛的對空監視網,通過特高頻無線電將其與指揮控製通信網連接起來。約有20枚SA-2地對空導彈擔負著保衛關鍵的軍事區域和工業區的任務。采用“扇歌”E型雷達之後,SA-2導彈的低空覆蓋作戰能力得到了改進,可準確地引導導彈攻擊高度低至1,000英尺左右的飛機。

  像巴基斯坦一樣,印度采取了減少其前沿機場易遭攻擊的措施。飛機合理地分散配置,許多飛機配置在巴基斯坦“佩刀”式和“幻影”式的航程達不到的後方機場。前沿機場周圍的防空火力得到了加強,為了將大部分飛機掩蔽起來,修建了飛機掩體。此外,前沿機場增駐更多的工程技術人員和配備更多的裝備,以便確保跑道和建築設施遭到破壞時能予以迅速修複。

  印度空軍擁有現役作戰飛機625架,空地勤人員8萬人。大部分飛機用來對付西巴基斯坦,約有200架配置在東巴基斯坦周圍的各前沿機場。

  作戰飛機包括7個中隊的米格-21“魚窩”式截擊機,7個中隊的“蚊蚋”式戰鬥機,6個中隊的“獵人”式戰鬥轟炸機,2個中隊的“神秘”Ⅳ-A型戰鬥轟炸機,6個中隊的蘇-7B戰鬥轟炸機,8個中隊的“堪培拉”式轟炸機。

  除空軍以外,印度還有一支從唯一的航空母艦“維克蘭特號”上起降、規模不大的海軍航空兵。這支航空兵共有5架“海鷹”式戰鬥機,12架“貿易風”式反潛作戰飛機,2架“海王”式直升機和10架“雲雀Ⅲ”型直升機。“維克蘭特號”裝載的標準定額是18架“海鷹”式戰鬥機,4架“貿易風”式飛機和兩架“雲雀”直升機。

戰爭的背景和目的

  在1971年的戰鬥中,印度的目的旨在分裂和戰勝它的長期敵人,幫助東巴基斯坦獨立,並采取先發製人的方法阻止巴基斯坦的進攻行動。印度希望在奪取空中優勢之後,接著便是用空軍破壞巴基斯坦的補給線和機場,最重要的是為印度地麵軍隊提供近距空中支援。印度空軍指派師和軍一級的戰術航空兵中心以及下至旅一級的前沿對空控製人員擔負這一更有效的任務。空勤人員接受低空導航、近距空中支援戰術和通信技術方麵的訓練。

  這次衝突的根源還得追溯到1947年英國按宗教信仰將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的那個時候。東、西巴基斯坦由1,000多英裏的印度領土隔開。東、西巴基斯坦之間使用的語言不同,文化或文化遺產也各異。唯一共有的聯合紐帶就是宗教信仰和對印度的畏懼。半工業化的西巴基斯坦是貴族的旁遮普人的家園,他們手中擁有大部分政治和工業權勢。從事農業的東巴基斯坦的孟加拉人大都種植穀物以換取外匯和作為食物,他們要求政府部門權力及資源分配能更平等合理。

   1970年12月,巴基斯坦舉行大選以結束軍事管製,建立代議製政府。以佐勒菲卡爾·阿裏·布托為首的人民黨和穆吉布·拉赫曼為首的民族主義的人民聯盟分別在東、西巴基斯坦獲勝。

   1971年8月,人民聯盟領袖拉赫曼宣布成立獨立的孟加拉國。他的追隨者們開始對巴基斯坦軍政府進行一係列的遊擊式襲擊。東巴的警察和軍隊絕大部分都支持這種分裂活動。總統穆罕默德·葉海亞·汗上將對此種挑戰迅速做出了反應,將三個師的部隊和坦克派到東巴進行鎮壓。西巴軍隊屠殺了數十萬孟加拉人。

  西巴的鎮壓未能平息這場叛亂,結果導致了一場巴基斯坦軍(絕大部分是西巴人)和東巴人組成的人民解放軍之間的遊擊戰爭。約一千萬難民(絕大部分講印地語)逃到了印度。印度為東巴的人民解放軍提供武器裝備,幫助他們進行軍事訓練。除此以外,到1971年秋季時,印軍向巴基斯坦駐軍陣地發動了攻擊。

   1971年11月22日,印度的一個步兵旅以“積極防禦”為借口,在裝甲車的支援下突入東巴基斯坦數英裏,下午早些時候4架巴基斯坦的“佩刀”式MK-6飛機用火箭和機槍攻擊了這支印軍。印度的4架“蚊蚋”式戰鬥機即向“佩刀”式挑戰。巴方發言人聲稱在空戰中“蚊蚋”式和“佩刀”式各有兩架被擊落,4架飛機均墜落在巴基斯坦境內。印度則說有了3架“佩刀”式被擊落,己方無一損傷,但又說這三名飛行員有兩名在跳傘時被俘。

  邊境一帶的衝突繼續進行,1971年11月23日,巴基斯坦宣布處於緊急狀態。此後的一周,沿東巴邊界的局部衝突逐步升級,12月3日,局部戰鬥變成了全麵戰爭。
 
中美俄英在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中的作用
2012年05月24日
1971年印巴戰爭,也被稱為第三次印巴戰爭,是1971年12月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國之間的戰爭。該戰爭與孟加拉國獨立戰爭密切相關。印度在巴基斯坦內部矛盾激化的情況下,出兵東巴基斯坦。隨後戰爭進一步擴展到西巴基斯坦。戰爭在東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兩個戰場展開。巴基斯坦寄望於美國的幫助和中國開辟北線,從而讓印度軍隊在三線戰場中奔潰。然而印度和蘇聯簽訂了《印蘇和平友好合作條約》。蘇聯對中國發出威脅,並出動大批軍艦和核潛艇成功嚇阻了英國和美國海軍。1971年印巴戰爭最終以孟加拉國獨立而收場。


巴基斯坦陸軍少將Kazi(左)向印軍交出他的師,整個過程中他始終保持著微笑

背景
1971年前,孟加拉國曾經叫東巴基斯坦,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巴基斯坦頗受尊敬的記者納加姆·塞西(Najam Sethi)稱,東巴老是抱怨自己從西巴占統治地位的政府那裏接受的發展資金和受到的注意力更少。東巴的孟加拉人也反對接受烏爾都語作為官方語言。不管是西巴出口棉花帶來的稅收,還是東巴出口黃麻帶來的稅收,都主要由西巴支配。在戰爭爆發前幾個月舉行的選舉中,東巴領導人最終獲得了勝利。然而他沒有被賦予權力。因而助長了東巴運動。
巴基斯坦軍隊開始在東巴遏製孟加拉人的運動和怒火。有報告稱軍隊參與了大規模屠殺和強奸婦女。印度知道這些事情,隻是在等待發動戰爭的導火索。印度開始接受大量的難民,後來變得難以管理,從而被迫幹預。
5月,英迪拉·甘地給尼克鬆寫了封信,信中提了“東孟加拉大屠殺”和讓印度不堪重負的難民潮。時任印度駐美大使 L K Jha警告基辛格,印度可能不得不把一些難民當做遊擊隊送回去。尼克鬆評論稱:“上帝,我們將切斷對印經濟援助。”
幾天後,當美國總統稱該死的印度人正準備另一場戰爭時,基辛格反駁,他們是最具侵略性的該死的人。
中美關係,罕為人知的事實
美國由於各種原因而同情巴基斯坦。其中兩個原因是:第一,巴基斯坦屬於美國領導的軍事條約CENTO和SEATO的簽署國;第二,美國相信印度的任何勝利將被認為是蘇聯在該地區影響的擴張。雖然印度是不結盟國家,但被認為是支持蘇聯的國家。
1971年3月28日,美國駐達卡領事館的工作人員在發給美國國務卿Will Roger的電報中抱怨,“我們的政府沒有譴責民主的壓迫,沒有譴責暴行,沒有采取保護公民的強硬措施,而是竭盡全力安撫西巴統治的政府...我們作為公務員,對當前政策表示不滿,熱切希望我們真正和持久的利益能夠在這裏得到詮釋,我們的政策能夠得到調整,從而拯救我們國家作為自由世界領導人的地位。”
這就牽扯到中國了。美國需要中國的幫忙。傳話者就是巴基斯坦。美國在這個問題上秘密接洽中國。中國對此再歡迎不過了,認為中美關係將從此改善。
1971年7月的第二個星期,基辛格到達北京。當時的中國總理周恩來告訴他:“在我們看來,如果不顧世界輿論,印度將會不計代價的走下去。然而,全世界都知道,我們支持巴基斯坦的立場。如果他們(印度人)決心挑釁,那麽我們將不會坐視不管。”基辛格回應稱中國應該知道美國在這個問題上也支持巴基斯坦。
為了證明印度人的立場和為東巴的孟加拉人爭取支持和同情,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決定出訪主要西方國家。11月4日和5日,她在華盛頓會見了尼克鬆。尼克鬆直截了當的告訴她,次大陸發生一場新戰爭是不可能的。
第二天,尼克鬆和基辛格評估形勢。基辛格告訴尼克鬆:“不管怎麽說,印度人是混蛋。他們在策劃一場戰爭。”
東巴吸引了印度的注意力,壓力進而增大。印度人正準備戰爭,主要專注東線。為了轉移壓力,甚至在印度攻擊東巴前,巴基斯坦於12月3日借著夜色在西線開戰,空襲了印度在克什米爾和旁遮普的6個空軍基地。
美國中央情報局向美國總統報告稱,印度總理相信中國人不會在印度北部進行軍事幹涉,因此中國的任何行動對印度來說都是個吃驚。印度軍隊可能在三線作戰(東線、北線和西線)的緊張局勢中奔潰。
12月9日,尼克鬆在聽說這些事情後,決定派遣美國“企業”號航母進入孟加拉灣威脅印度。計劃是從四個方向包圍印度,迫使印度撤離東巴。
12月10日,尼克鬆指示基辛格,要求中國人向印度邊界調動一些部隊。“調動部隊,亨利,那是他們現在必須做的事情。”中國害怕任何對印行動可能招致蘇聯的侵犯。對於這個問題,美國向中國保證,蘇聯的任何行動會受到美國的反擊。
巴基斯坦基本抵抗住了印度的進攻。他們相信中國準備開辟北線,從而延緩或者完全阻止印度的進攻。事實上,虛構的中國人的動向也傳到了巴基斯坦軍隊,提高了他們的士氣,使其保持了戰鬥和求生的意誌。巴基斯坦軍隊在達卡的指揮官A A K Niazi中將接到通知:“雖然印度人因為明顯的原因沒有宣布,不過中國人啟動了東北邊境特區戰線(NEFA)。”但是北京從來沒有那樣做。
尼克鬆在華盛頓分析形勢:“如果俄羅斯僥幸成功降服中國人,印度人僥幸成功痛擊巴基斯坦人...我們可能會受到威脅。”尼克鬆不確定中國是否會出兵。中國是否真的打算對印度采取軍事行動?
俄羅斯(蘇聯)在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中的作用
由於印度決定參戰,以及英迪拉·甘地沒有得到美國對正在東巴受到虐待的孟加拉人的支持和同情,她最終采取強硬行動,在8月9日與蘇聯簽署了《印蘇和平友好合作條約》。
美國國務院曆史學家稱,在華盛頓看來,危機逐漸上升到危險的水平。印度和蘇聯簽署了《印蘇和平友好合作條約》。由於美國害怕蘇聯勢力在南亞的擴張,所以這對美國來說是震驚的。他們擔心蘇聯的介入會破壞自己的計劃。
12月4日,就在巴基斯坦襲擊印度在克什米爾和旁遮普的空軍基地時,美國通過代理介入戰爭變得明顯。考慮到蘇聯知道後可能會參戰,從而對巴基斯坦和美國援助巴基斯坦的裝備造成大量破壞,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喬治.H.W.布什(即後來的美國41任總統和喬治·布什的父親)在安理會提出一項決議,呼籲印度和巴基斯坦停火和撤軍。由於相信印度會贏得戰爭和英迪拉·甘地決定保護孟加拉人的利益,蘇聯否決了該決議,從而讓印度為了事業而戰鬥。尼克鬆和基辛格極力施壓蘇聯,但是運氣並沒有站在他們那邊。
1971年12月3日,新一場印巴戰爭震驚了世界。巴基斯坦空軍襲擊了印度城市和飛機跑道。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命令印度軍隊對進攻做出反應。激烈的軍事行動在陸上、空中和海上展開。
根據駐德裏大使獲得的消息,衝突爆發的第一天,印度驅逐艦“拉其普特”號用深水炸彈擊沉了一艘巴基斯坦潛艇。12月4日和9日,印度的快艇用蘇聯P-15反艦導彈破壞了10艘巴基斯坦戰艦。此外,12座巴基斯坦油庫被點燃。
蘇聯情報機構報告稱,英國“老鷹”號航母領銜的艦隊已經靠近了印度。為了幫助印度,蘇聯政府派出了一個艦隊,由V. Kruglyakov指揮。他回憶稱:我被命令跟蹤英國海軍。我們將戰艦停泊在孟加拉灣,監視英國“老鷹”號航母的動向。
不過如果與英國航母遭遇,蘇聯並沒有足夠的力量應對。因此,為了支援蘇聯在孟加拉灣現有的艦隊,裝備有反艦導彈的蘇聯巡洋艦、驅逐艦和核潛艇被派往該海域。
英國海軍撤退,並往南來到馬達加斯加。
不久,美國“企業”號航母開往印度海域的消息傳來。
V. Kruglyakov稱:“我接到不允許美國艦隊靠近印度軍事基地的命令。”
“我們包圍了他們,將導彈瞄準了“企業”號航母,封鎖了他們的去路,不允許他們前往卡拉奇、吉大港或者達卡等任何地方。”
蘇聯軍艦裝備的火箭射程較短。因此為了讓對手處在射程之內,指揮官冒著威脅,下令盡量靠近敵人。
“司令員命令我讓潛艇浮出水麵,以便美國間諜衛星偵察到,或者讓美國海軍看到!”這是為了炫耀,讓他們知道我們在印度洋準備好了一切,包括核潛艇。我命令潛艇浮出水麵,他們認出來了。後來,我們截取了美國人的通信。美國航母戰鬥群指揮官是當時的戴蒙·戈登(Dimon Gordon)上將。他向美國第7艦隊司令報告:“先生,我們太遲了。這裏有俄羅斯核潛艇,還有一大群戰艦。”
美國人返回,什麽也沒做。蘇聯也威脅中國,如果中國敢在邊界上對印開辟戰線,那麽中國將在自己的北方麵臨強烈回應。
俄羅斯阻止了美國和中國,使得中美無法阻止印度的進攻,所以最終以巴基斯坦軍隊投降而收場。一個叫做孟加拉國的新國家因而形成。它得到了整個世界的認可。巴基斯坦第二年也在西姆拉協議下承認了孟加拉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