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軍隊還能否一戰?兵器知識2017年8月刊曝重大隱患,子彈長期不堪用!

(2017-07-11 22:34:15) 下一個

    

    

    圖:朵英賢院士采訪文章

    在兵器知識2017年第8期的訪談文章中,朵英賢院士語出驚人:“如今,我國步槍就剩下有病的通用彈了”。朵院士這話的背景,針對的是中國5.8毫米步機槍彈藥發展的現狀。

    中國當年首先開發了5.8毫米步槍彈,以滿足步槍小口徑化的要求;同時受國際上“中口徑機槍消亡論”的影響,國內又要用5.8毫米通用機槍淘汰替換7.62毫米全威力機槍,又開發了5.8毫米機槍彈。同時,國內的軍用狙擊步槍隻是使用機槍彈的衍生槍械,因此也隨之更換。

    

    圖:從左至右,53彈、56彈、5.8步槍彈,5.8機槍彈

    由於機槍彈需要更遠的有效射程、特別是遠距離上的侵徹能力,因此中國在相當長時間內就出現了步槍彈(95步槍、95班用機槍係列、03步槍)和機槍彈(88通用機槍、88狙擊步槍)共存的現象——步槍彈的彈頭更輕、更短;機槍彈的彈頭更長,更重。兩種彈需要的膛線等槍彈匹配設計,也各不相同。

    

    圖:圖中左右是兩種不同的5.8彈種,不知道幾個人能準確看出外掛差異?

    由於兩種彈的彈道設計完全不一樣,但又屬於同一個口徑,而且強調必要的時候能夠通用;因此在部隊的裝備使用中帶來了大量的混亂。雖然看起來難以分辨,但是混用的結果是槍械的射擊精度急劇變差,槍械的使用壽命顯著縮短。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國不得不開發新一輪的5.8毫米通用槍彈。隨著新通用彈的定型成功,原有的5.8步槍彈隨之停產;但就是在新通用彈大量裝備以後,嚴重的問題暴露了——95步槍發射這種彈藥,出現嚴重的掛銅現象,導致射擊精度劇烈惡化。

    

    圖:5.8新通用彈結構,顯然是繼承的重彈路線

    掛銅是指在射擊過程中,彈頭的外殼被甲上的銅被撕裂下來,附著在槍管內壁的膛線上。這種現象會嚴重破壞槍管內壁的原有膛線形狀,導致槍管內部各處直徑不一,起伏不定,給彈丸的前進帶來巨大的幹擾。

    而造成掛銅現象的原因可以涉及到大量的方麵,包括彈頭結構和工藝設計有問題,槍管膛線和彈藥的匹配設計有問題,乃至於發射藥有問題等等。截止到目前,新通用彈為什麽會嚴重掛銅,仍然未有官方定論。

    正因為如此,新通用彈在95步槍上尚且掛銅嚴重,根本就沒敢用在88通用機槍上。因此原來的5.8機槍彈在通用彈的掛銅問題解決以前,根本不敢停產,又繼續生產了8年——直到2016年88式機槍停產,機槍彈才隨之停產。

    

    圖:5.8毫米彈道槍的掛銅現象研究資料

    由於掛銅問題至今沒有解決,而原有的5.8步、機槍彈均已停產,因此現在國內仍在生產的,就隻有槍管一熱就打不準的通用彈了。而這個問題何時能解決,目前完全不可知。

    經曆了8年的折騰,朵院士在訪談中感慨:“總的來說,兩彈合一好處不多壞處多。按照我的想法,還是返璞歸真,退回原來配備尾號,這是解決彈荒的最好途徑。”

    

    請輸入圖片描述

    圖:今天通用彈暴露出來的問題,完全驗證了筆者當年的判斷

    筆者在2013年的文章《5.8mm口徑功與過》中,就指出過:“用小口徑機槍取代中口徑機槍的要求,帶來了小口徑槍彈如何取舍性能的問題,並進一步引發了步槍彈與機槍彈的分裂。”“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靠一半的彈頭重量、動能,性能就足以全麵取代中口徑大威力槍彈的設計”。

    現在看,新通用彈的問題,確實沒有跳出筆者依據基本彈道學技術規律做出的判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