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夏天,東南沿海潮湧浪卷。一群身披海洋迷彩的艦艇駛出港口,如幽靈般直撲預定作戰海域。
“敵”數十部雷達同時開機搜索,結果一無所獲;駕駛艙內鍵盤儀表的聲響此起彼伏,電磁迷霧逐漸消散,“敵艦”露出猙獰麵容。
海上指揮員、部隊長郭玉軍果斷下令:出擊!編隊按照預定作戰方案進發。編隊迅速鎖定目標,四艘艇發射四枚導彈命中,“敵艦”毫無覺察瞬間灰飛煙滅!這標誌著海軍首支新型導彈快艇部隊成建製形成作戰能力。
國產新型導彈快艇列裝以來,海軍某基地導彈快艇大隊實射X枚導彈全部命中目標,先後圓滿完成數十次重大演練任務,順利通過總部、海軍評估,成為一柄威震海疆的“無影利劍”。
厚積薄發鑄利劍
新型導彈快艇被譽為“海上無影殺手”,信息化程度高,備受各國海軍關注。然而,新型導彈快艇相比傳統艦艇異常複雜,僅動力係統就涉及計算機、微電子、自動控製等10多門學科,這對戰鬥力形成提出了全麵挑戰。
從接艇駐訓命令下達的那一天起,大隊黨委就莊嚴承諾:要把部隊打造成“海軍第一快劍”。
那年底,導彈快艇大隊重新組建,數百名精兵強將從四海軍營充實到這個部隊:幹部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學曆,戰士全部是高中以上學曆且二期以下士官。
部隊政委吳成平深有感觸地說:為了培養出真正適應新裝備的複合型人才,我們要求新艇的政工領導都必須從優秀軍事指揮幹部中選拔。如今的海上訓練,常可以看到政工領導出現在艇長位置上指揮作戰、訓練;艇長走上政工戰位,進行思想鼓動和心理疏導。戰士也普遍掌握兩個以上戰位的操縱技能,官兵真正實現了“一專多能”,確保了艇員隊伍精幹高效。
十幾名戰士一字排開,在地麵用左手畫方形右手畫圓圈,這是考察“車舵兵”反應敏捷度和協調性的特殊課目之一。針對新裝備操縱難度大、科技含量高的特點,這支部隊建立起多個專業的艇員選拔培訓製度,先後4次大範圍從海軍遴選精兵。大隊一邊廣發英雄帖“招兵買馬”,一邊“調兵遣將”選送官兵到廠家、院校培訓學習。最艱苦的時候,部隊400多名官兵分散在8省市13個任務點學習跟訓。
為期二年的工廠駐訓,不僅要初步形成戰鬥力,官兵還擔負著為後續部隊探索引路的重任。
駕馭新裝備,無經驗、無操作規程、無訓練方法,大家隻能是“摸著石頭過河”。大隊采取“接裝與培訓同步、試驗與訓練並舉”的辦法,一部分官兵參加工廠院校培訓,一部分跟隨工程師試航,熟悉裝備性能和構造。他們采取“一艇多訓”與“滾動實施”的辦法,組織官兵輪流上崗操縱,實現了98.6%的訓練合格率。同時根據摸索的經驗編寫新裝備操作規程和製度。現在官兵們自己編寫的近200萬字的法規文書和戰法,被海軍推廣,成為後續部隊訓練的藍本。
在新裝備的調試定型過程中,官兵們積極建言獻策,共提出600餘條設計改造方案,其中被采用287條,官兵自己排除各類故障隱患一百多起。航海班長郭宏在新艇試航中多次排除緊急故障,為價值不菲的新裝備挽回巨大損失,被廠家評為二等功。針對未來信息化海戰中特點,官兵們在駐訓期間就研究艦艇性能,總結出戰法訓法近10萬字。
初戰告捷揚威名
老式導彈快艇已經退役,新艇還沒出廠。沒有裝備,無法訓練。為讓官兵盡快熟悉未來戰場環境,大隊先後3次組織軍事幹部和主要操縱號手隨兄弟部隊出海,實地勘察港口、錨地和航道,熟悉海區的水文氣象和大氣波導規律,搶在新裝備到來之前推演訓練課目。
大隊參謀長汪三久就是優秀的新裝備駕馭者。麵對眾多新式儀器裝備,他整天整夜地和戰士“貓”在艇上。新艇的雙體船型設計與獨特動力係統在海軍部隊史無前例,這讓首艇試訓不得不小心翼翼。為減少試航風險,汪三久帶兵專程赴廣東某雙體遊輪公司,租用遊船開展操縱訓練,嫻熟掌握了雙體船的駕駛技術。汪三久還把海上漁排當模擬碼頭反複訓練,一舉解決了新型導彈快艇在海上難以靠並的問題。
新型導彈快艇破浪前行,準備試射首枚導彈。此前,大隊曾多次提出導彈艙內部設置可能影響導彈發射,但廠方沒重視。是否返航延遲發射,大隊官兵與廠方專家僵持不下。就在發射前兩分鍾,廠方才決定返回碼頭進行一些改裝。
技術骨幹和廠方專家齊上陣,測數據、搞試驗,對發射裝置重新檢查改裝。官兵們反複演練各戰位的協同動作,先後10多次推演導彈試射方案,仔細推敲海上湧浪、風向變化對導彈試射帶來的影響,連續數個夜晚都是淩晨3點後才睡。多次的驗算無誤後,大隊重新上報試射計劃,並立下首射成功的軍令狀。
在場的指揮員和官兵做好各種準備:參試官兵備好遺書,全體人員將救生衣穿戴整齊,救生船在500米外隨時準備搶救。官兵都知道失敗的後果。
“嗖”的一聲巨響,艦艇輕微地抖動,官兵們心裏“噔噔”直跳。導彈拖著長長的尾焰向遠海飛去。首發命中!
新艇憑借其優異表現,列裝不久就上了演兵場,首次參加大型演習就打出了新裝備的威風。
突破重圍建新功
作為海軍第一支新型導彈快艇部隊,失敗和痛苦也曾讓他們困頓迷惑。
那是一場實兵演練。一支“敵”艦艇編隊正在向我海域侵犯,新艇奉命接“敵”。新艇首先發現“敵”人,正準備發射導彈時,由於操作不熟練,結果新裝備被“擊中”。
軍委首長對新型導彈快艇寄予厚望,曾數次登艇視察。而新裝備“水土不服”,無形的壓力籠罩在官兵心頭,消極保安全的思想在蔓延,訓練進度遲緩。
這天部隊長郭玉軍參加大隊的訓練分析會,直點痛處:觀念落後比裝備落後更可怕,科學訓練必須發揚首創精神,勇於拋棄陳規陋習。一種與時間賽跑的緊迫感在大隊蔚然形成。
由於官兵對新裝備了解不夠,大隊調組織動員專業技術人員和官兵逐個係統、逐個程序、逐個數據地分析裝備性能,將可能造成的損壞降低到最小程度。大隊也及時舉辦信息化知識講座。每突破一個禁區、誤區,每查找到一個從未遇到的問題,大家就收獲了一份自信。
訓練手段上,他們主動設置複雜的敵情背景,天上有飛機,水麵有艦艇,水下有潛艇,岸上有陸軍,空中電磁交錯,立體化訓練“火藥味”十足。大隊組織同型艦艇進行全功能全係統創新式訓練,戰鬥能力得到倍速提升。
新型導彈快艇海上自給力有限,官兵們就摸索出海上大風浪拋錨、夜間導彈攻擊的方法,使海上自給力在時間上延長了80%。
官兵上下隻有一個信念:哪兒不符合海軍轉型建設要求就改哪兒,哪兒限製了信息化裝備性能的發揮就在哪兒下刀。他們組織官兵研習戰法訓法,每名艇長或副長每年都有兩到三篇軍事論文出爐。幾年來,大隊官兵80%%的學術成果在海軍、艦隊獲獎,一些戰法訓法學術成果被指揮院校搬上了講台,大隊編寫的新裝備操作規程、管理規定在全海軍推廣。
雷達班長劉誌浩是名理論迷,雖說他隻有高中畢業,但卻研究摸索出一套雷達操作法,大大提高了雷達性能。他還與副艇長李進章共同撰寫了論文,為新艇提供了理論指導。前幾年,海軍兵種指揮學院開辦新型導彈快艇指揮學員班。作為首支新型導彈快艇大隊,他們派出6名同誌前往學習。學校和學員一聽他們是首艇所在部隊來的優秀代表,就圍上來向他們討教。李家勇等6人被學校特聘為編外教員,他們先後為其他學員上了十幾堂關於新裝備的理論課。
千錘百煉礪精兵
那年春節,大隊安排未休假官兵補休,突然接到參加重大演習任務的通知。緊急集結號聲吹響,來自10餘個省市地區的所有休假人員,不到兩天悉數歸隊。
這是一次實彈演習,新型導彈快艇編隊接到上級命令後,破浪疾馳。戰鬥還沒開始,導彈快艇便遭到“敵”強電磁幹擾。在複雜電磁環境中新裝備的反擊能力再次得到檢驗,麵對“敵”方射出的“冷箭”,新艇編隊迅速擺兵布陣撐起電磁“天網”。眼看著導彈呼嘯而至,各艇靈活規避,來襲導彈竄進茫茫大海。隨後轉防為攻,數艘導彈快艇突破層層幹擾欺騙,運用自創的編隊攻擊戰法,取得了最大射程命中目標的成績。
一場實彈射擊演練即將拉開戰幕。淩晨兩點,大隊黨委會議室燈火通明,大家對實彈射擊主操作手舉棋不定。1號候選人趙有濤,曾在大隊首枚導彈發射中準確命中目標;2號候選人曹冬春卻是沒有打過實彈的新手。經過周密慎重思考,大隊黨委決定由曹冬春擔當發射重任,將實彈射擊與培訓新手結合起來。
翌日上午,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曹冬春迅速捕捉目標,導彈呼嘯著直撲靶船,大大鼓舞了參演官兵。一次次演習演練,一批批技術骨幹、操作能手脫穎而出,助陣“無影利劍”礪煉成軍。
有“寶劍”在手,更要練就高超的劍法。曆次實兵演練中,大隊長周向前始終瞄準未來海戰從難從嚴組織訓練。他主動協調邀請兄弟部隊模擬敵方幹擾,進一步提高了攻防作戰能力,一批新戰法的成功運用,使新型導彈快艇的性能得到了充分施展。
新艇編隊這次的目標是幹擾靶標。兄弟部隊多次實射都沒打中,大隊官兵心中也沒底。大隊領導鼓勵大家說:“我們寧可要複雜條件下的60分,也決不要簡單條件的100分。”由於從始至終立足實戰環境施訓,新艇編隊憑借平時練就的過硬本領,準時準點到達指定陣位,編隊齊射,取得2枚導彈直接命中幹擾靶的優異成績。
近年來,新型導彈快艇編隊安全航行數萬海裏,湧現了“全軍優秀指揮軍官周向前”、“全軍優秀士官人才一等獎獲得者王華順”等一批先進典型;取得重大研究成果16項;大隊先後被上級評為軍事訓練先進單位、基層建設先進團。(徐綱要 陸文強 廖海峰 本報記者於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