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火星人才看兄弟連,我們都愛士兵突擊

(2007-02-08 21:27:13) 下一個
不拋棄,不放棄
  
  01年,《兄弟連》風靡全球。素來喜愛戰爭影片的我悲觀地預計,十年之內都看不到這麽好看的戰爭片了。於是我隻好不斷地看《兄弟連》,看了不下20次。
  
  06年末07年初,我們看到了《士兵突擊》
  
  列兵許三多,
    到!
    你必須記住,你是第四千九百五十六名鋼七連的士兵!
    列兵許三多,
    到!
    有的連因為某位戰鬥英雄而驕傲,有的連因為出了將軍而驕傲,鋼七連的驕傲是軍人中最神聖的一種!鋼七連因為上百次戰役中戰死沙場的英烈而驕傲!
    列兵許三多,
    到!
    鋼七連的士兵必須記住那些在五十一年連史中犧牲的前輩,你也應該用最有力的方式,要求鋼七連的任何一員記住我們的先輩!
    列兵許三多,
    到!
    抗美援朝時鋼七連幾乎全連陣亡被取消番號,被全連人掩護的三名列兵卻九死一生地歸來。他們帶回一百零七名烈士的遺願在這三個平均年齡十七歲的年輕人身上重建鋼七連!從此後鋼七連就永遠和他們的烈士活在一起了!列兵許三多,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是活在烈士的希望與榮譽之間的!
    列兵許三多,
    到!
    我們是記載著前輩功績的年輕部隊,我們也是戰鬥的部隊!?
    列兵許三多,
    到!
    下麵跟我們一起朗誦鋼七連的連歌。最早會唱這首歌的人已經在一次陣地戰中全部陣亡,我們從血與火中間隻找到歌詞的手抄本,但是我們希望,你能夠聽到四千九百五十六個兵吼出的歌聲!?
    一聲霹靂一把劍,一群猛虎鋼七連;?鋼鐵的意誌鋼鐵漢,鐵血衛國保家園。?殺聲嚇破敵人膽,百戰百勝美名傳。?攻必克,守必堅,踏敵屍骨唱凱旋。
  
  
  初看《士兵突擊》是一個驚喜或者更準確地說,是一個驚嚇。這是一部好的叫人難以置信的片子。從劇中那一連串有血有肉,性格鮮明的人物身上,我們簡直感受到一種奢侈——創作上的奢侈。影片的第一集就刻畫了史今、村長、成才、老師、三多、百順、大哥、二哥八個人物。這其中一半是配角,都是那種對劇情推動沒什麽決定性作用,有也好,沒有也不太要緊的人物。特別像老師和大哥,兩人全劇加起來也就那麽十來句台詞,隨便找個劇組工作人員換身衣服都可以打發了。這樣的角色值得我們去著力雕琢,去為他塑造一個獨一無二的形象嗎?有太多的影視作品說不值得了。何止是配角不值得,就連主角都生怕性格搞得太複雜了累著我們的編導。於是我們有了《十麵埋伏》,有了《無極》,有了一部又一部你看了都不好意思跟人說生怕顯得自己品位低下或者心智發育不健全的片子。 但是《士兵突擊》給出了相反的答案。是的,是值得的。因為這種對塑造人物形像的近乎病態的追求帶給了觀眾無比真實的感受。都說看這《突擊》哭過笑過就是沒閑過。憑什麽?就憑真實,真實地每一個人都好像伸手可及,真實地叫你忘了自己是在看一部文藝作品。史今退伍的時候你哭了沒有?我哭了,因為我早就把自己帶入到影片中去了,史今就是我的班長,我是他的兵。用班長的話說,這叫情份,我和班長已經有情份了。他退伍了,對於我,對於《士兵》的觀眾來說,少的不是一個角色,而是一個兄弟。都說兄弟如手足,現在被人扯掉了一條胳膊,說不痛,誰信?
  
  01年之後,所有和戰爭、軍隊沾邊的影片都免不了要被拿出來和《兄弟連》比較一番。
  沒辦法,人家的確拍得太好了。當時我覺得十年之內,都不會有一部同類型的影片可以超越《兄弟連》。現在5年過去了,別說超越,能摸著人家腳後跟的片子都是鳳毛麟角。而《士兵》,甚至都還不在這些能摸著腳後跟的片子裏麵。但是我相信所有的中國人都從《士兵》中獲得了更多的感動。沒辦法,誰叫《兄弟連》是別人的東西呢。不管那群弟兄的故事有多動人,都隔著半個地球呢。就像在醫院裏看到別人生離死別的,自然覺著有些難受,但也隻是有些難受罷了。《士兵》不一樣,裏麵都是自家人,都是中國人。許三多的韌、高成的傲、561的剛、史今的強,還有袁朗、吳哲、成才、團長等等一係列的人物,雖然各個出彩,各具特色,但是骨子裏麵都滲著一樣的血液。不拋棄、不放棄。成才說參戰人員損失過半可視為作戰失敗而退出戰區,搞得袁朗大怒。我想原因不單單是袁朗提出的所謂“這不是常規作戰”雲雲。畢竟我國目前還是個軍事弱國。萬一出現戰爭,有很大的可能性是發生在自己國土上的保衛戰爭。在這樣的戰爭中,不論軍人還是平民,是沒有選擇退出戰場的權力的。不像E連在看到勢頭不對可以丟下荷蘭人民,馬上撤退以保存實力。我們唯有堅守不拋棄、不放棄的信條。就像7連那樣,“從屍山血海裏爬起來,默默地掩埋好戰友的屍體後跟自己說我又活下來了,還得打下去”堅韌,堅韌地以致麻木的靈魂。5000年的曆史,多少血和淚被黃沙湮沒。但是我們生存下來了,我們不拋棄,不放棄,頑強地生存下來了。這才是民族的精神。看似軟弱,但是不論你怎麽撕怎麽打,就是撕不碎打不爛。一個喘息的時間,我們又活了過來。因此,盡管有些服裝穿錯了,盡管話筒不小心跑進鏡頭了,盡管許三多這個男一號的身上還有那麽多爭議……我們依然被感動了。這群兵激起我們的共鳴。因為大家的骨髓裏都滲著一樣的血液。而這一點,是《兄弟連》無論如何都無法企及的。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