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海歸102:老上海──白相南京路[ZT]

(2007-10-15 19:36:38) 下一個
老上海──白相南京路 2007-10-12 19:57:38

程乃珊


上海方言 白相 ,是玩的意思。然仔細想一想,遠非玩這麽簡單。內中,很有點虛懷若穀,瀟灑不在心之意。從字麵看, “ 白 ” ,有種低成本低支出的意思, “ 相 ” ,含交流溝通,觀察分析之意。 白相 一詞在滬語中,還很有點隻顧耕耘,不問收獲的瀟灑之處。

上海人講 “ 白相 股票 ” 、 “ 白相 音響 ” 、 “ 白相 古董 ”…… 其實心裏十分重視,早已鎖定目標,嘴上說 “ 白相 相 ” ,隻為給自己留一個餘地和調頭的空間,是一種都會文明的策略。

白相南京路 是每個上海人指定的定時節目,最有代表性的海派式休閑,哪怕 “ 文革 ” 中 南京路 沿街櫥窗上貼滿大字報已分不清店鋪類型,上海人仍不時要 白相 下 南京路 。那時稱 “ 數電線木杆 ” ,或者因為 南京路 除電線木杆已無風景可看,但上海人,甚至全國人,還是要定時湧向 南京路 。   

南京路 的界定,是舊時大馬路,即由外灘起至舊時跑馬場為止。原因是初時跑馬場以西仍無開發 —— 但凡可以劃地圈一個跑馬場,一定已是鬧市之外了,否則,地皮昂貴築不起跑馬場的。  

南京路 是上海人的精神家園,上海的遊子難解的一個情結,上海人的摩登意識 ABC 入門之處。   

白相南京路 ,上海人的目的已不在消費而更在一種精神歸望。   

南京路 是一條紅塵滾滾的欲望大道,同時又是上海人心目中的朝聖地,上海人不分層次地位,都會定時定期來禮拜 南京路 ,上海人走在 南京路 上,很有種 “ 與主同行,你將一無所缺 ” 的自豪感和歸屬感。   

猶如耶穌誕生在馬槽,被稱為中華第一街的 南京路 (舊稱大馬路),其實是十分平民的,平民到人人都可以享受 白相南京路 之樂。   

上海南京路 ,是中國首條有西方市場化概念的商業大道;鈔票麵前人人平等。   

作為都會子民,不分貧富,人人都想參與一場能表現自我的遊戲,人人都想觸摸下都市時尚。 南京路 ,是一個最好的遊戲場;英雄不問出處,隻要放下入場券的門票銅鈿(而 南京路 的入場券幾乎是 0 ),人人都會受到禮待。   

因此, 白相南京路 ,滿足人性渴望尊重的天性。上世紀初四大百貨公司在 南京路 上的爭妍鬥麗,不但令 南京路 盡顯浮華,而且作為 南京路 的鎮山之寶,間接帶動了上海的時尚文明,引進了不少西方新事物新管理新人文,四個全國都會時尚的第一,都出現在南京路上。

1914 年首間引入西方百貨公司概念的先施公司,已將經營範圍走出百貨、附設旅店酒樓,還有先施樂園,在中國率先推行集娛樂、購物、餐飲一體的消費文化。

1918 年誕生的上海永安百貨是全國首個啟用 “ 日光燈 ” 的場所,一時那種白熾熾鋥鋥亮的摩登玩意,引來上海人蜂擁而至開眼界看 白相 ,不出鈔票看白戲,至少人氣旺了。

1926 年新新百貨登場 南京路 ,它的賣點是上海(中國)首家裝冷氣的大樓,炎炎夏日,可以有個清涼世界,堪屬上海灘上新鮮事,一批一批上海人來 白相 享受冷氣;來呀,老板隻怕你們過門不入。揩油冷氣?小意思!  

1931 年成立的大新公司(今中百一店),雖然為四大公司中的小弟弟,卻因此也最有現代感。它率先推出全亞洲首條自動樓梯,這樣先進的電動樓梯,香港要遲三十來年,直到中環的萬宜大廈建成才裝有這樣的電動樓梯。   

與大馬路 南京東路 相比, 南京西路 直到上世紀二十年代初才開始逐漸繁榮,因著上海市場中產化的抬頭、 南京西路 是以高級公寓住宅為主體,而沿街住宅店鋪,也是為這一族居民服務的;再加上當時因逃避希特勒迫害的猶太人選擇上海再展鴻圖, 南京西路 上不少時裝專賣店咖啡店包括城市建築都出自他們之手,令 南京西路 上彌散著濃鬱的歐陸之情。他們的客 路 界定在外國人和西化上海人,著重貼身服務單件生產講究個性的貴族服務。   

為了突顯身份,舊時 南京西路 上不少店鋪玻璃門緊閉、門一推,叮當一聲,櫃台後幾對眼睛探照燈樣唰一下照過來,還要賣 “ 洋人頭 ” : “Can I help you ? ” 這種歐式拒人千裏之外的服務,嚇死老百姓,上海人白相不起。

所以舊時上海人 白相南京路 ,傳統就從外灘到今日步行街為止,這形成海外人外省人對 南京東路 ,比 南京西路 要熟悉。   

同是十裏洋場 南京路 ,東段以氣勢取勝,西段以閑情迷人;東段是一個超級百貨場,西段是精品名店街,兩個不同風格集合一個整體,形成令上海人自豪的中華第一街!


白相南京路 ,其實是在溫習一遍跌宕起伏的上海史,見證閱讀一部上海的都會傳奇。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