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陳默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紐約河邊小景

(2024-06-03 12:29:16) 下一個

上周六去了“玫瑰園”看花,並今年第一次看了海;周日也沒閑著,去曼哈頓河邊走走。

下了進城的公交車,照例坐地鐵E線去World Trade Center.

1. 從背後看“飛鳥車站”也挺漂亮的

2. 噴水池和雕塑。上部看著是燈管,晚上亮了應該挺漂亮。

3. Brookfield 購物中心。外麵有個歇腳的小廣場,孩子們瘋跑瘋玩,開心啊。

4. 裏麵寬敞、明亮,名店雲集,人也不多,是個逛街購物的好地方。

5. 河邊小灣裏的遊艇。對麵是我們“牛賊喜”,看著還可以嘛~

7. Brookfield 碼頭。有很多條線的輪渡,可以充當“遊船”,坐著看河看景。

8. 很多跑步的人,還有大規模的“跑團”。

9. 遛狗或者遛娃,都是好去處。

10. Brookfield 購物中心大樓邊上也開了這家店。我去過上東城的、中城的、Soho的,這是打卡的第四家啦。我簡直成她家的“托”了,還是自帶幹糧的那種。

11. 走路鍛煉了,來塊她家的招牌蛋糕。這巧克力摩絲蛋糕不是特別甜,表麵撒著可口的碎巧克力。比那種蛋糕體綿綿的、摩絲水水的、還齁甜齁甜的大眾化摩絲蛋糕好吃多了。

12. 吃完繼續走。Brookfield Park很多綠地,好多帶著孩子玩耍的年輕家庭,看了讓人心生歡喜。

13. 路邊的花兒

14. 這個小花很別致

這裏是我以前住曼哈頓的好朋友帶我熟悉的。她說遊客都集中在更南邊的Battery Park,這兒安靜,看綠地看河、沿著步道散步跑步,都相宜。

疫情前後我們兩家的人和狗曾多次快樂地相聚,留下很多美好回憶。現在,朋友夫婦去西岸定居,和孩子相互照應;兩個狗寶也都去了彩虹橋。往昔已成回憶,期待來日再聚。

《小米周末進城玩》

《飲茶、會友、看河景》

《會朋友、逛紐約以及三個插播》

15. 繼續往北走,就是#26 碼頭 (Pier 26)。這裏的兒童樂園有兩條木質大魚"小屋",孩子們進進出出玩得不亦樂乎。

16. 走到和唐人街中心地帶差不多平行時,我們轉而向西。在一個公園歇歇腳,忽然發現頭頂上華蓋一樣的大樹是桑樹,揪了幾個桑椹嚐嚐鮮。這都市和田園風光,就在轉頭之間。

17. 一排雕塑。早年的工人階級。

18. 來到人氣滿滿的唐人街

19. 教堂和龍形霓虹燈

20. 側街上拍照的網紅

21. 又去了“合記”(Hop Kee)。點了她家的招牌菜“幹煎龍利”,想再吃個帶蔬菜的,就叫了“芽菜牛肉”。我以為芽菜是“黃芽菜”,就是黃心的大白菜,結果鬧笑話了:原來“芽菜”是豆芽。好朋友看了說這就是沒有河粉的“幹炒牛河”嘛~還真是。豆芽炒軟了不好吃,這個菜點得不理想,不如以前叫過的“唐芥藍炒牛肉”爽口好吃。龍利很新鮮很好。

說到吃飯,我變化挺大的,或者不客氣地說“老了”。

以前我很喜歡探訪各種美食,如果去紐約,更要探店。不論自己獨行、和家人一起、或者和朋友同事進城,都要去吃新奇的菜色。高大上的米其林餐館去過;法餐、日料、意大利風味、牛排館都感興趣;街邊小店、特色菜肴也不放過......中餐是自己熟悉的,吃得沒有新奇感了,輪不到上我的“榜單”。

近年來,我一為照顧口味比較忠誠單一的家人,二是自己也越發想念家鄉菜的味道,吃中餐的次數越來越多,在亂哄哄、地板粘噠噠的唐人街小館子成了常客。

據說,人老了,首先從語言和食物上回歸,說母語、吃家鄉飯成了“必須”。那麽,我是開始真正地老了。

22. 吃完“合記”,去“珍寶食坊”買了琵琶鴨和鹵水鴨,然後跨過Mott St. 去對麵的Ferrara 吃個冰淇淋。提拉米蘇隻嚐了一口,帶回家享用了。

23. 店堂裏花花綠綠放滿了甜食,拍一張過過眼癮。我現在基本不買糖果點心回家,在家想吃零食就吃點水果和堅果;但出門還會泡泡咖啡館,犒勞一下自己。完全戒甜食我做不到。

謝謝看帖。祝大家夏天愉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